佳能EF24-105mm鏡頭怎麼樣?

尹靈忠


我用佳能6D+24-105鏡頭拍攝,已經有6年時間了,覺得佳能EF24-105mmf/4L這枚鏡頭非常不錯,非常喜歡,想到當年由佳能550D+18-55升級到佳能6D+24-105,就是喜歡這枚鏡頭的畫質,也是吸引我的地方,當時是6D機器的套頭,買回來用了之後才發現,沒想到一枚套頭鏡頭會有這麼不錯的畫質,價格也比較合適。

佳能EF24-105mmf/4L的銳度感覺不錯,色彩還原度比較高,虛化效果較好。出去遊玩的時候,就帶這枚鏡頭就可以了,而且還比較輕便。

我比較喜歡拍攝花花草草、為家人拍點照片、偶爾拍一點婚慶、公司的年會活動。基本上就是佳能EF24-105mm鏡頭,再加上小痰盂,拍攝人像的時候用,作為攝影愛好者,已經足夠了。

總之,選擇器材,主要是看適合不適合自己,根據拍攝的需要理性的選擇器材,不要盲目的、片面的去看哪款鏡頭好,有可能別人拍出來效果好,自己拍出來效果很一般,適合才是最好的。

以上照片均由佳能6D+24-105鏡頭拍攝


歡迎留言討論,敬請關注“腦攝狼圖事界”,持續更新攝影及後期相關文章。


腦攝狼圖事界


朋友你好,作為佳能紅圈頭第一性價比的24-105鏡頭,是一隻非常好用的鏡頭,之前一直作為套機鏡頭出現。24-105L實用的焦段、加上F4恆定光圈,加三級光學防抖,加一定的防水性能,在實用性和便利性以及成像等方面的綜合性優勢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在2016年8月25日,佳能推出新的L級EF標準變焦鏡頭EF 24-105mm f/4L IS II USM。憑藉新的光學設計,該鏡頭相對前代產品實現了更高的解像力,特別是畫面邊緣的清晰度和亮度均有顯著提升,同時新的IS影像穩定器實現了相當於4級1快門速度的補償效果。擁有約4.4倍變焦能力的EF 24-105mm f/4L IS II USM鏡頭,可以實現從24mm廣角端至105mm遠攝端的寬廣變焦範圍,無論是風光、新聞,還是人像、快照都能從容應對,滿足用戶使用一支鏡頭進行多樣化拍攝的需求。同時該鏡頭的推出,也進一步強化了佳能L級f/4恆定光圈變焦鏡頭系列的實力,與EF 17-40mm f/4L USM、EF 16-35mm f/4L IS USM以及EF 70-200mm f/4L USM、EF 70-200mm f/4L IS USM等鏡頭一起,為用戶提供高畫質、小型輕量的鏡頭選擇。

對於你提的問題,下面我想在介紹新鏡頭的同時一起把兩代鏡頭的區別說一下。(以下鏡頭參數摘自佳能官網)

EF 24-105mm f/4L IS USM(一代)

EF 24-105mm f/4L IS II USM(二代)

EF 24-105mm f/4L IS USM(一代)

EF 24-105mm f/4L IS II USM(二代)

根據兩個鏡頭的各項參數可以看到鏡頭結構上一代鏡頭13組18片,二代鏡頭為12組17片,光圈葉片一代鏡頭8片,二代鏡頭10片,防抖系統一代鏡頭3級,二代鏡頭為4級,重量一代鏡頭670克,二代鏡頭795克。

EF 24-105mm f/4L IS USM(一代)

EF 24-105mm f/4L IS II USM(二代)

從技術上來說,二代鏡頭在24mm焦段要稍稍遜色於一代,但差別非常之小,甚至大多數人都看不出他們的區別。在105mm焦段,中心差異不是很大,二代從中心到邊緣的表現明顯更好。絕對邊緣處的表現大致相同。總的來說,二代還是有所提高的,但提升並沒有預期的那麼多。

EF 24-105mm f/4L IS USM(一代)

EF 24-105mm f/4L IS II USM(二代)

鏡頭結構來說二代鏡頭由12組17片鏡片組成,採用了4片Gmo(玻璃模鑄)非球面鏡片,其中包含1片雙面非球面鏡片,非球面的面數達到5個,像差補償效果得以加強。加之鏡片位置的合理配置,可有效抑制鏡頭的多種像差。尤其可以很好地抑制歪曲像差的產生,同時改善了暗角,實現了高畫質。使全焦段均具有符合L級鏡頭的良好光學性能。

總的來說,佳能EF 24-105mm f/4L IS II USM鏡頭具備足夠好的畫質和性能表現,出色的畫質解析力與光學素質保證了這支鏡頭的出片效果,同時,全能的焦段無論在廣角風光還是長焦特寫中都能派上用場,有著不錯的實用性;在做工、用料及鏡身設計上,新鏡頭帶來了更好的防護性與使用手感,無愧於佳能L級紅圈鏡頭的高端定位。對於每一個想要實現“一鏡走天涯”的攝影玩家而言,佳能EF 24-105mm f/4L IS II USM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貝殼影像


我平時隨身攜帶的就是這支鏡頭,方便實用是我選擇它的主要原因。對於攝影器材發燒的朋友,想了解這支鏡頭的各種數據,請查閱廠家的說明書。我的使用心得:

1.成像質量屬於上乘。也許有朋友會說佳能的24mm—70mm鏡頭最專業了,這一點我也承認,24mm—105mm鏡頭的確不如24mm—70mm鏡頭好,但是24mm—105mm鏡頭畢竟也是佳能專業鏡頭之一,屬於紅圈頭。通常一支鏡頭的變焦比過大,質量就難以保證,變焦比在1:3之內較為合適。很顯然24mm—105mm鏡頭超出了這個比例,但是超出的並不多,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實際使用當中,畫質從視覺上看,我並沒有發覺畫面有什麼很差勁的地方。(圖為:使用85mm附近焦距拍攝的畫面效果。攝影:劉晗峰)

2.實用方便。我是個走到哪裡都會攜帶相機的人,抓拍運用的最多,這支鏡頭恰好非常適合快速抓拍,廣角端和長焦端都基本夠用。當然了,如果廣角能夠更廣一些、長焦能夠更長一些會更好,我也向往有那麼一支神鏡,但是,事實上這樣一支高質量的全能神鏡是不存在的。

3.應用的廣泛性大。使用24mm—105mm鏡頭拍攝風光攝影、人像攝影、新聞攝影、婚禮慶典、旅遊紀念照等都很適合。尤其是使用105mm端結合最大的F4光圈也能拍出半虛化背景下的人像作品。(圖為:使用105mm端F8光圈拍攝的畫面)

4.性價比高。儘管這支鏡頭在佳能專業鏡頭中的質量是一般的,但是,其性價比非常高,比24mm—70mm鏡頭便宜好多。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二手的24mm—105mm鏡頭並不便宜,這是因為這支鏡頭的焦段正好適合攝像的需求,很多婚禮攝像師們使用這支即好用,又便宜的鏡頭。(圖為:使用105mm端F4光圈拍攝的人像照片)


攝影講習所


寶刀不老~佳能24~105F4L鏡頭

佳能6d 24-105 F4L是佳能全畫幅數碼相機的套機鏡頭,從2007至今已逾越十年,2016年佳能又推出了二代產品,鏡頭結構有所改進,非球面鏡片由三枚增加到四枚,低色散UD玻璃還是一片,增加了ASC塗層和加氟鍍膜,光圈葉片增至十片,防抖三級增加到四級,鏡頭重量和長度有所增大,不過鏡頭看起來更帥了。

最重要的,最需要講的是畫質方面,廣角24段邊緣清晰度提高了,中焦70段不如一代,105沒有改善還略遜一代,逆光性能和暗角有改善,色彩比一代有進步,總體上畫質有改善,但是很有限。擁有一代鏡頭的用戶不必升級,新用戶直接購買二代,價格現在4800元,比一代貴一千元。

以下為筆者使用佳能6d 24-105 F4L一代拍攝的樣片以供大家參考。





拍攝參數,佳能6d 24-105 F4 L 105mm F11 1/4 iso50 手持拍攝




總體來說,

佳能24~105一代色彩是一貫的佳能L鏡頭的髮色,飽滿潤澤,但是畫面邊緣畫質差些,逆光眩光大,最後一張大家看得到有眩光直射畫面,加了遮光罩略改善一些。拍攝時,減小眩光,實在不行手在鏡頭前方遮擋一下。佳能24~105一代鏡頭,大光圈成像一般,拍攝風光一定得8~11的光圈,邊緣畫質會達到最佳,其它光圈差些,拍攝時需要揚長避短,用其所長。

佳能24 ~105一代或二代可以滿足旅遊和影友創作的需要,最佳光圈時畫質相當不錯,焦段涵蓋廣角到中焦,一般無需換鏡頭,防抖絕對不是可有可無,非常重要,佳能6d 24-105 F4 L 絕對是寶刀不老。

另外說明一點,早期的一代24~105鏡頭會有排線問題,後期的沒有這個問題,最新的二代也沒有這個問題。

感謝各位頭條老師讚賞留言,感謝您關注愛遊神州!


愛遊神州


  • 佳能EF 24-105mm鏡頭已經出到了第2代,2016年佳能發佈了它的第2代產品,除了對鏡頭結構進行了優化,還增加了ASC塗層和加氟鍍膜,防抖3級增加到4級,鏡頭重量和長度有所增大,而且鏡頭的外觀也更符合現在的審美。

  • 關於它的性能指標,在官方網站就可以查閱,無論是邊緣畫質、逆光、暗角、MTF曲線還是色彩,都比10幾年前的1代產品有了很大的改進。防抖性能更是在重量只增加了100g的同時,由3級提升到4級,基本可以適用於大部分場合的手持拍攝。



如果你還是看不起這隻廉價的紅圈鏡頭

那我們來看看大師們的看法

佳能EF 24-105mm鏡頭是李少白、胡武功、李楠等國內攝影大家最常用的鏡頭

也是Raymó、Nelleke Pieters等許多國外大牛和許多國家地理攝影師的標配




所以,我想說的是:
  1. 紅圈就是紅圈,佳能鏡頭無論你怎麼玩,最終的歸宿都是紅圈,它代表的是這隻鏡頭的身份和綜合實力。
  2. 當我們討論一隻鏡頭的好壞,首先要考慮到它的定位,這隻鏡頭的定位就是一隻旅遊頭。你要是拿它幹活,它比不了大三元和大光定。但是作為旅遊頭,24-105mm的“一鏡走天涯”焦段,進可攻、退可守,還可以客串微距,4級防抖也很好的彌補了它光圈不夠大的不足,真找不出第2只比它更適合的天涯鏡。

  3. 看看它的價格吧,全新國行5000以內,淘一隻二手的只需要4000上下,如果你只需要1只紅圈變焦,那就應該是它。


“一個嚴謹的攝影師,一定是一個器材專家”對器材孜孜不倦的研究和揣摩,收穫的不僅僅是“專業”二字,但對於像我們這樣的普通老百姓來講,更是“money”!


蒙娜麗莎的眼累


鏡頭這東西你說好,它就好,你要說不好,它就一身“毛病”,關鍵在於使用鏡頭的人想用什麼樣的鏡頭。24-105是佳能紅圈裡價位比較低的鏡頭,一般新手入門單反套機都是這個鏡頭,攝影圈兒裡佔有量較多,如果對照片要求不高的話也絕對夠用,可以“一鏡走天下”,有人拿它風光也拍,人像也拍,“大街”也掃,玩得不亦樂乎,這就是說它的好。

對於攝影技術好又有經濟實力的人來說,他們一般不會選這款鏡頭,變焦頭裡起碼考慮大三元鏡頭。因為用它拍出來的東西比不上用24-70鏡頭拍出來的東西。

所以說選擇什麼鏡頭,完全在於自己,自己認為好的,就是對的。

玩攝影就是燒錢,由於口袋裡銀子的關係,攝影圈裡大家手裡拿的東西檔次差別很大,說實話互相之間根本就沒法比。但若理論起來各有各的理,就這麼一個鏡頭的事兒,不再多囉嗦了。


中國信天游


佳能EF24-105mm鏡頭怎麼樣?

這個鏡頭很不錯。

從成像上來說,它的成像是相當不錯的,畢竟它是佳能紅圈鏡頭,品質還是可以信賴的,個人在試拍中,感覺它在24-70之間成像還是相當優秀的,不論是銳度、色彩等都是很不錯的,後半程成像略為下降,廣角端略有暗角。

這個鏡頭的焦段也是很適合掛機用的,一個鏡頭外出可以應付大多數場合的及場景的拍攝,從風光、人文、人像都是可以用它表現的,尤其是適合家用,外出旅遊及家庭拍攝,也是很值得推薦的一個鏡頭,光圈雖為4,但一般的風光等拍攝也是足夠了。

相比24-70來說,小三元之一的它是很輕巧便攜的,外出拍攝也構不成啥負擔。

如果朋友們因預算原因無法購買24-70時,它是最好的選擇。

以上就是本人的一點看法,歡迎各位朋友補充或評論。

我就是劍舞影像,歡迎關注,我們一同交流攝影問題


劍舞影像


24一1O5mm頭是很"實用"的鏡頭(含35、50、85、105焦段),很適合近、中、遠景風光及'人像攝影'的拍攝(這也是變焦合鏡頭的優勢)。再說句題外話:會拍照的人,那怕是"入門"級相機,配上一支"法師","大神"們所說的"狗頭"(18一120、18一135、18一140mm變焦),他(她)都能拍出'片",而且是"好片"。不會拍'照"的人:那怕是世界上最頂級的"相機"及'黃金頭",不一定能拍出'受看'的照片!不說大家都懂的,,,,,,何必糾結於器材,更不要與'器材黨'分高低。(答/圖,羅天乾。圖,佳能60D,18—135mm鏡頭拍攝)



高處宜賞景


佳能的24-105毫米鏡頭,是我超愛的鏡頭之一,我喜歡他甚至於超過了24-70毫米的大三元鏡頭。

當然,24-105毫米鏡頭的光學素質,只能說一般,如果使用分辨率非常高的相機,例如5dsr的話可能會比較明顯,但是使用普通的全畫幅相機的話,那麼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我覺得它的焦段比24-70毫米更好用,首先他們都有普通的24毫米可以用來拍攝一些不太廣角的風光或者建築照片。

而它的長焦端105毫米比70毫米更加的好用,尤其是在拍攝人像和靜物時,可以有效的壓縮背景和減少形變。

而且這枚鏡頭只需要4000元左右,可以說性價比超高,是全畫幅相機的第一優先選擇的鏡頭


光學法則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佳能EF 24-105mm f/4L IS II USM作為標準變焦鏡頭非常出色,遠遠強於十年前推出的前代產品,畢竟,前代24-105是佳能最受歡迎的全幅紅圈鏡頭之一。

  這支新紅圈鏡頭在24端至50端銳度相當高,畫面中心和邊緣畫質出色。但70端至105端的畫質表現就一般了,總的來說它的綜合畫質相當不錯。全開光圈時的暗角和24端相對明顯的桶形畸變算是這支在光學素質上的美中不足。

  鏡身做工不錯,達到佳能紅圈鏡頭的標準,佳能也為它提供了專用遮光罩和鏡頭袋。搭配5D4使用對焦又快又靜,全時手動對焦也很實用,阻尼適中,光學防抖系統相當有效,現在最多能補償約4檔快門速度。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色影無忌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