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反對焦與對焦區域模式組合看似很繁雜,弄明白之後其實挺簡單

使用單反的人都知道,單反的對焦設置選項很多,看起來非常複雜。對於新手可能有點一頭霧水,那說明書上的說明這一頁說一點,間隔幾十頁又說一點,而且單反不是國產,翻譯過來的語言又非常拗口,閱讀和理解起來真不容易。對於單反對焦設置作者也是通過較長時間實拍操作,並比較其差別,再對照說明書予以驗證等方法才弄懂的,弄懂之後感覺其實很簡單,現在分享給大家。

單反對焦與對焦區域模式組合看似很繁雜,弄明白之後其實挺簡單

單反的對焦模式有三種,還有六種對焦區域模式與之組合,共有14中組合。為什麼不是18種呢?這是因為單次對焦模式下對應對焦區域只有自動焦點和單點對焦供選擇。單反三種對焦模式分別是:單次對焦(AF-S)、連續對焦(AF-C)和自動伺服對焦(AF-A)。關於自動伺服對焦有人簡單的從字面上去理解,以為是什麼高級功能。例如作者在一篇拍飛鳥對焦的文章中探討對焦問題,有人在評論中說“要啟動自動伺服對焦”,其實這不是很好選擇。自動伺服只不過是相機根據焦點的狀態(靜態和動態)自動選擇單次對焦或者連續對焦,其實絕大多數情況下都可以手動選擇,並且更加來得乾脆,不必去用AF-A,這樣就簡化剩下兩種了。

單反對焦與對焦區域模式組合看似很繁雜,弄明白之後其實挺簡單

關於單次對焦(AF-S)說明書上是這樣說的:適合拍攝靜態對象,半按快門對焦一次後就自動鎖定焦點,直到按下快門拍攝完成。這種對焦方式在實拍中有哪些好處呢?如果你先對焦後構圖,只要距離位置不變,那麼你之前的對焦還是準確的,這是好處之一。如果你需要採用延時自拍或者使用三腳架、快門線拍攝夜景等,離快門釋放的間隔時間較長,不會跑焦,這是好處之二。

單反對焦與對焦區域模式組合看似很繁雜,弄明白之後其實挺簡單

關於連續對焦(AF-C)的說明是:適合拍攝動態對象,只要你半按快門的手指不鬆開相機一直處在不停的對焦狀態中,直到快門釋放拍攝完成。對於先喜歡先構圖後對焦的人來說,不管是靜態對象還是動態對象選擇這一模式都沒錯,即使是靜態對象構圖完成後移動對焦點到主體的點睛之處(如人像的眼睛區域),半按快門立即按下快門拍攝完成。這種拍攝方式稍微有點麻煩的是需要移動對焦點,如果是日常拍攝你想偷懶可以這樣拍攝:將焦點的位置放在取景器橫向三分之一位置、縱向人臉位置,大多數拍攝不移動焦點也沒關係。

單反對焦與對焦區域模式組合看似很繁雜,弄明白之後其實挺簡單

單次對焦模式下對應的區域對焦模式只有自動焦點(AUTO)和單點對焦可供選擇,連續對焦和自動伺服對焦模式下有多種區域模式可供選擇(尼康的51點對焦系統有6種),分別是:AUTO、3d、d5(單點)、d9、d21、d51。其實別以為這麼多,可供選擇的實質也近似於兩種:那就是AUTO和單點對焦,d9、d21、d51只是單點的範圍向外擴展,我們都知道取景器上顯示一個對焦點,單點對焦就是在這個焦點處很小範圍內對焦,d9、d21、d51依次增大範圍向外擴展,直到D51點覆蓋這個取景器。

單反對焦與對焦區域模式組合看似很繁雜,弄明白之後其實挺簡單

更多點的區域對焦的優勢在哪?例如對著以天空為背景的某一對象對焦,如果此時相機中的焦點位置與對象有一定的距離,你採用單點對焦就無法對焦,但你採用更多點的對焦區域模式,只要這個模式內的對焦點覆蓋到了拍攝對象就可以對上焦了。但其缺點也是同時存在的:例如你選擇d51覆蓋了整個取景器,區域對焦模式向外擴展時捕捉到的焦點不一定是你想要拍攝的主體。這樣說來還是採用單點對焦、或者拍攝對象較小(如沒有葉子一個小樹枝上的小鳥)時採用小區(如d9)域對焦比較踏實。

單反對焦與對焦區域模式組合看似很繁雜,弄明白之後其實挺簡單

對焦區域模式中的自動焦點模式應用的場景較少,如無近景而佔據畫面大部分的集體照、無近景襯托的風景照等。因為如果有近景,自動焦點很可能選擇近景對焦。3D追焦在實拍中並不好用(作者感覺尼康3D追焦是雞肋,或者是還沒有掌握好?),這樣一來是不是將對焦區域模式也簡化了?

單反對焦與對焦區域模式組合看似很繁雜,弄明白之後其實挺簡單

通過上面的述說可以總結為:實際上絕大多數拍攝可以設置為:“連續對焦(AF-C)+單點”這個組合。其它少數的需要鎖定焦點就用“單次對焦(AF-S)+單點”組合,如果焦點較小就將單點改用小區域模式(如d9、d21)。這樣單反的對焦和對焦區域模式組合設置就很簡單了。當然肯定也有些拍攝不適應這樣設置對焦組合,但你明白了對焦模式及區域模式真正含義之後就不難設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