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小云南是今天的哪裡,為什麼山東和東北人都自稱小云南後代?

用戶51379558619


小云南,究竟是哪兒?我認為這是一個歷史懸案,並將繼續懸下去。

小云南目前主要有三種說法,一是雲南祥雲說;二是烏撒衛說;三是雲中、雲州之南說。

我個人認為山西雲中雲州之南說相對合理。因為山西洪桐縣大槐樹移民史料有明確記載,從洪武3年到永樂15年,共經歷18次移民。而且山西距離山東較近,是符合移民的範圍之內。

那麼其他兩種說法呢?根據史料記載,洪武14年,傅友德率大軍征討雲南。洪武17年班師回朝,凱旋而歸。我們知道,經過三年的戰亂。雲貴地區當時最需要的是什麼?是休養生息。怎麼可能是大規模的向山東移民?而且雲貴遠離山東,道路崎嶇,跋山涉水。在現代條件路非常好的情況下,從雲南走路到山東需要多長時間?而古代呢?一支扶老攜幼、拖家帶口心有不甘的隊伍,最少也要有一年多的時間才能從雲南走到山東。想想古代的醫療條件,這哪是移民,而是謀殺。朱元璋雖然刻薄寡恩,但是也絕不會這樣對待自己的子民。

但為什麼在膠東半島,遼東半島都有大量的家譜記載自己的祖籍是小云南呢?甚至信誓旦旦的寫著烏撒衛、祥雲縣?這些家譜大多寫成於清朝,明朝的老譜並不多見。我曾經請教一位譜牒專家,他見過幾本明朝的老譜,但是沒有一本在上面有小云南的記載。為什麼呢?

我的家譜也說據傳我們的遠古組是雲南人。祖籍地是山東登州府福山縣三甲駐六甲社大山夼楊家。我們祖籍地是我的堂伯祖父寫的家譜,從他的居住地黑龍江省富錦縣郵寄過來以後我們才知道的。而在這之前,我問我的祖父輩的老人,他們都說我們的祖籍是山東登州府萊陽縣。這又是為什麼呢?我得出一個結論:以訛傳訛!

我的祖先從山東闖關東落戶的遼寧,無非200年時間,但是祖籍地居然鬧出兩個版本。主要原因就是先人們文程度不高,或者不關心這類事。當聽到旁邊的鄰居說自己的祖籍地是登州府萊陽縣的時候,以為自己的先人和他們同時期到這裡開荒落戶,以為自己也是登州府萊陽縣人。這種自以為是的現象,不僅在我的家族,我的先人們中存在,在我們當地是大有人在。

我的那位譜牒專家朋友曾經跟我說起兩件趣事。一是在我們遼東半島,跟每個姓氏的老人們聊天兒時,他們都會講自己祖先是從山東逃荒過來的。十有八九都會告訴他自己的先人們是兄弟三個,但是很遺憾,逃荒的過程中走失了一個。每個人講的都是聲情並茂,繪聲繪色。我的祖父輩老人中也有人講過同樣的傳說。但事實是我的八世祖是兄弟五人闖關東,沒有走失一人。所以如我朋友說,這樣的故事十之八九都是假的。這樣的事肯定有,兵荒馬亂的,走失幾個人正常。但為什麼都講這個故事?又是以訛傳訛!別人家的故事聽過來,再講給人聽,講著講著就變成自己家的事了!

另一件趣事是他自己家的。清嘉慶年間修的譜記載的一世祖名諱是百,但他萬幸見到了一本明朝自家家譜,其一世祖名諱不是百,是泊!為什麼?還是以訛傳訛!在膠東半島百與泊同音。在遼東半島,我也見過許多老人百與泊同音。他還遇到一個姓氏,家族很大,闖關東後分散四處。待到後來聚在一起對譜時,發現同一輩份有的是喜字,有的是錫字,還有西字。誰的字輩對?只能說都對。因為當初排字輩的祖先沒有留下文字,都是口口相傳,到了現在,音同字不同,也只能如此了。

說了這麼多隻想說明一點。現存的膠東半島及遼東半島清朝時編修的家譜內容,不可不信,但不可全信。因為誰也不敢拍著胸脯敢擔保自己家族的家譜所載全部是真,沒有隻字片言是以訛傳訛的情況。

所以我敢斷言,小云南之說永遠是一個懸案,謎底無法解開。


朝天闕1


這一問題學術界已有研究,得出了部分結論,下面也是對這些結論進行簡要概括。

山東即墨《王氏族譜》關於“小云南”的記載

當前,學術界對“小云南”到底與雲南省有無聯繫存在爭議。一部分學者認為沒有聯繫,並提出自己的看法,如民國《萊陽縣誌》的編撰者就認為“小云南”即“雲中”之南,張德玉認為小云南指的就是山西雁雲十六州之地,還有認為“小云南”是在山東。另一部分學者認為,“小云南”確係雲南移民,第一個持此觀點的學者是朱端強(朱端強:《〈明初移民山東的雲南地望考〉商榷》),此後學者亦對這一觀點進行補充,如考證“小云南”的確存在於雲南境內,像吳光範等認為“小云南”當在雲南的祥雲縣,或者考證由“小云南”如何遷徙到山東等地,亦或考證移民進入山東的方式,即軍戶調動(葛劍雄、曹樹基《中國移民史·明時期》)、軍戶屯田(程皓:《明代膠東半島的四川移民——以明代掖縣為中心》)、罪犯流徙等觀點。而隨著討論的激烈,又有學者試圖將二種觀點進行融合(王硯天:《“小云南”——獨特的移民文化符號》)。最新的研究成果是陳世松的《明初膠東半島川滇移民由來考》一文,重新對“小云南”進行梳理,提出“小云南”之說與元末大夏明氏政權有關,大夏政權曾對雲南進行過征討,帶回了從烏撒諸部徵來的士兵,後隨明氏一起投降明朝,朱元璋又對這些雲南士兵遣散處置,故他們是以成都為中心的二次移民。

綜上,這一問題在現在仍然存在一定爭議,但大部分學者堅持“小云南”與雲南省存在著必然聯繫,並試圖通過各種方式尋找這種聯繫。而目前的研究中,主要的資料還是圍繞族譜等資料進行展開。


楚邾


題主真是問了一個連現在學者都無法證實的一個問題

我們該如何解答

我只能給題主找點資料,儘量解釋吧。這也太難了,這也太難了,這也太難了!


我該說不說以下都是我找到資料不是自己寫的,因為這個問題我也只能找資料來回答了,太難了,光這種不同的學說,就有7—8個,而且每一種沒有被定論。

說實話我也很想知道古代的時候是什麼樣子的。

突然想起來一個問題:如果給你一個機會,你選擇穿越回過去,還是穿越到未來??

我肯定會選擇穿越到過去,古人的思想,還有能力,還有那些已經消失的古蹟,實在是太神秘了

下面請觀看我找到的資料,謝謝

是雲貴一帶烏撒衛說。其依據是《蓬菜縣誌稿》中記載:“元末明初,山東為元、明爭奪要地,明將常遇春血洗山東,山東半島人口被殺戮殆盡,殘存土著極微。明朝建立後,開始向半島大批移民,當地人口為明洪武十五年(1382)及永樂二年(1404)兩次由小云南的‘烏撒

衛遷入”。《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記載,“烏撒衛”是明代地名,在雲南、貴州交界一

即今雲南鎮雄及貴州威寧縣境內。

鞍山市胡忠奎通過調研認為:“小云南”是雲貴交界一帶的俚稱。祖籍“小云南”的先民,來源於明朝初年傅友德將軍赴雲南討伐元軍所帶的30萬大軍,他們來自中原各個地區,在雲南參加了“烏撒之戰”,平息雲貴後駐守烏撒衛,實行軍這些官兵及其家眷在雲南烏撒衛屯田生活了20多年。

明洪武十四年(1381)傅友德帶30萬大軍討伐雲南,戰後在雲南烏撒衛

等地軍屯駐守。建文四年(1402)山東沿海地區為防倭寇侵襲,設置山衛及其屬所,並從

雲南烏撒衛等地調防官兵及家眷駐守鰲山衛及其屬所。清朝裁撤衛所,這些人轉軍為民,有的搬遷到了東北。

吉林梅河口的孫有仁認為,“小云南”就在山東鰲山衛,“小云南”純屬軍屯調防的產物。可以說沒有調防就不會有“小云南”稱謂的誕生。

據《徐霞客遊記》中記載:“洱海衛所環塢甚大,西倚大脊崇崗;東面東山對列,東南匯為青龍海子,破峽而繞小云南驛為水口……。”經《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考證,徐霞客筆下的“小云南驛”就是今雲南省祥雲縣東南18裡的雲南驛營口寧長佔在其編寫的《遼南寧氏家譜》中寫到:驗證“小云南”必須具備兩個最基本的條件,一是“雲南”二字,二是“小"字。祥雲縣在歷史上先後有“雲南州”“雲南縣”之稱。“縣”與“省”相比,自有“小““大”之分。祥雲縣(即雲南縣)佔據這兩個基本條件,故被當地和外地俚稱為“小云南”。

其依據是明朝初年的大規模移民,當時有一首流傳很廣的民謠:“問我祖先何處來?山西洪洞大槐樹。祖先故居叫什麼?大槐樹下老鸛窩。”據《明史》《明太祖實錄》《明太宗實錄》記載,自洪武六年(1373)至永樂十五年(1417),從山西洪洞縣大槐樹處分赴各地的外遷移民共18次,移民總人數近百萬。其中明確記載向山東移民2次,總人數在10至15萬之間。遷入山東的移民,多在東昌府、濟南府、兗州府、青州府、來州府。遷入萊州府轄境的移民,分流到膠東半島各地。這些移民就把洪洞縣大槐樹作為老家寫進了家譜,有人認為“小云南”就是在山西洪洞縣大槐樹。

據《牟平縣誌》記載:“洪武四年,山後徙民事,謂:陰山之南,恆山之北,自昔即以雲稱。戰國日雲中,秦漢置雲中郡,北周置雲中縣,隋置雲內縣,金元皆置雲州,其地俱在今晉、察、綏三省之交。則雲中、雲州之南,或雲崗、雲陽、雲泉之南,其土人必有以雲南稱者。登菜迭遭金元之亂,居民死亡殆盡,多是移民來此…遷者不忘日居,故傳稱雲南,又以非雲南省,故別之為小云南。”

(syg)


新文化報


個人認為小云南即是雲南,首先這個移民範圍就是登萊二州,但不單純雲南還有四川。再看明史和各地方誌都沒有明確記載,大槐樹移民也沒有記載,但卻確有其事。依據明史明初登萊二府沒有大的人口損失,北伐時候半島屬於傳檄而定,因此有向東昌府移民的記載。所以不會有大規模移民移向膠東,但如果衛所兵調防來加強海防是有可能的,從雲南四川調幾萬到半島完全有可能,當然估計這部分人是江淮子弟進入雲南轉而再進入膠東,並不是雲南土著。但年久日深,幾代人以後自己的故土早已忘記,只記得從雲南或四川來的。因為平民百姓修譜都是成化以後的事情,大規模開始是從康熙年間開始,不排除有以訛傳訛,道聽途說的情況。也有當地土著因記憶不清附和了移民的傳說。而魯西則是北伐的主戰場,也是靖難的主戰場,人口十不存一,所以魯西移民以農戶為主,也就是大槐樹移民。當然裡面還有個洪武二年的時間,我認為這個應該是離開家鄉故土的時間,不是移民山東的時間。再就是明朝的登州府包括遼東半島一部分。


騎驢冒雪過小橋


歷史上的小云南讓我來回答,歷史上的小云南其實就是最早叫雲南的地方,早在兩千多年前漢武帝做了一個夢,他到這個地方並而賜名這個地方叫彩雲之南,雲南郡,這就是大理祥雲縣雲南驛鎮,雲南從清未起才把雲南縣改為祥雲縣,雲南驛鎮仍然保留至今!(上網查最早叫雲南的地方,雲南驛)


藝人武琴


我以為是指現雲南省的祥雲縣。我本山東萊陽縣人,固守故土的富山孫氏,辛亥革命老人孫墨佛的同宗。據《孫氏族譜》記載祖先當年從戎南中,隨傅有徳將軍征戰,後戌邊雲南。在雲南繁衍幾世不詳。洪武二年,我的鼻祖孫端思鄉心切,單槍匹馬返回北海跑馬圈地,卜居浮山(現為富山)。後又返回南中,領來他的叔伯兄弟孫清、孫林,從此膠東的版圖上,便有了富山村。這三位老人就是富山的佔三戶。

我是孫端老人家的後人,支系十甲。清老人家的後人是東富山的一二三四五支,林老人家的後人是西富山的東五甲、西五甲。在膠東半島,富山孫氏是一個龐大的家族,在東北三省也枝繁葉茂,人才輩出。洪武二年的時候,家鄉剛經歷元明朝代的更迭,又遭受海嘯或火山爆發,那時,家鄉還是灘塗澤國鮮有人煙。

唉,遠方的親人們,還記得老家的請舉手,故鄉始終在召喚你們!


上善若水56042


我的祖籍山東,聽父母雙方老輩人講,也都是從雲南遷徙而來,其中有一個傳說,老人們倒揹著手走路,表示對故土的思念,不忘來時的路。說當初他們也是揹著手從雲南而來的。



據查,山東福山區八角村朱姓家族最大,人數最多,據朱氏家譜中記載,他們的先民也是從雲南遷徙而來的。


雪中風車


歷史上的小云南是今天山西省五臺山至太原以南地區,屬山西省境內,當時稱雲州、雲南。為了區別南方的雲南省,則稱小云南。據山東杜氏墓誌文上記載:從山西雲州雲南等地移民,家中有三人走一人,有四人走二人,由朝庭組織,凡移民者均到山西洪洞縣大槐樹,集中辦理證件領取錢糧費用,統一組織兵丁監護奔向河北、山東、東北等各地…… 下圖 : 山西洪洞大槐樹


語過添情118420906


首先我們那一帶都沒有此說法。就算有,此雲南肯定不在現在的雲南省。因為從明朝算並不算遠,但山東與雲貴人外表差別還是較大的。而且在所謂的大移民之前就已經成書的水滸傳裡很多山東方言與現在山東話就很接近,而現在的山東話與雲南話則幾乎毫無相似之處。

關於山西大槐樹移民同樣道理。山西到山東的移民肯定存在,數量也不少,但肯定不會超過土著居民,所以移民的方言才會淹沒在原有方言之中,而不是淹沒原有方言。

綜合分析,就算有此說法,而且屬實,雲南也應該是山東某地的舊稱


34個代表


說祖籍小云南的,多是膠東人和膠東人渡海發展而來的一部分東北人。膠東口音與省內其他口音差異明顯,真要探求起源,明國設立的衛所軍戶從南方遷移人丁實邊。

山東其他地方說大槐樹的多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