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作為宋江的小弟,沒頭腦的李逵為何從來不敢在武松面前放肆?

S和M是神馬


小哥出品,必屬精品!

《水滸傳》是我國家喻戶曉的一部文學作品,位列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水泊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漢的故事更是深入民心,這其中黑旋風李逵又是歷來被大家討論最多的一個角色。

那麼,黑旋風(沒頭腦)李逵作為宋江的忠實粉絲,天不怕地不怕,他為什麼從來沒和武松起衝突呢?

小哥詳細分析。


第一:李逵敬重武松。

武松是打虎英雄,更是為了給親兄弟報仇,不惜放棄陽穀縣都頭職位,殺人之後又不逃跑的熱血男兒,武松在陽穀縣混的如何呢?可以用“一顆耀眼的新星”來形容,武松打虎威名遠揚,這個人盡皆知,而武松有多麼受歡迎呢?大家看看武松投案後,官府是如何判決的呢?

且說縣官念武松是個義氣烈漢,又想他上京去了這一遭,一心要周全他;又尋思他的好處,便喚該吏商議道:“念武松那廝是個有義的漢子,把這人們招狀從新做過,改作‘武松因祭獻亡兄武大,有嫂不容祭祀,因而相爭,婦人將靈床推倒;救護亡兄神主,與嫂鬥毆,一時殺死。次後西門慶因與本婦通姦,前來強護,因而鬥毆;互相不伏,扭打至獅子橋邊,以致鬥殺身死。’”讀款狀與武松聽了,寫一道申解公文,將這一干人犯解本管東平府申請發落。

且說陳府尹哀憐武松是個仗義的烈漢,時常差人看覷他;因此節級牢子都不要他一文錢,倒把酒食與他吃。陳府尹把這招稿卷宗都改得輕了,申去省院詳審議罪;卻使心腹人齎了一封緊要密書星夜投京師來替他幹辦。那刑部官有和陳文昭好的,把這件事直稟過了省院官,議下罪犯。

東平府尹陳文昭看了來文,隨即行移,拘到何九叔、鄆哥並四家鄰舍和西門慶妻小,一干人等都到廳前聽斷。牢中取出武松,讀了朝廷明降,開了長枷,脊仗四十——上下公人都看覷他,止有五七下著肉——取一面七斤半鐵葉團頭護身枷,釘了,臉上免不得刺了兩行“金印”,迭配孟州牢城。

所以大家看看,武松的人氣是非常高的,《水滸傳》中,一眾梁山好漢,義字當頭,武松如此大義之人,受李逵的尊敬,也是情理之中。李逵對人有個特點,凡是得到他認可的人,他是打心眼裡服氣,比如燕青。


第二:兩人無衝突理由。

李逵雖然魯莽,但是他並不是無頭無腦之人。他在江州牢獄當差,平常好酒水好博彩,沒錢的時候敲詐一下牢獄裡面的犯人,總體而言他沒有太多惡略行徑。

李逵的惡行主要是上梁山之後。但是他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梁山,即便手段殘忍,武松也不便於插手。

而武松自從上梁山之後,整體比較低調,很少發言,很少參與軍事活動,因此兩人並無太多交集,即便武松看李逵不順眼,武松也不便於發作,而李逵整日圍著宋江打轉,和武松實在是沒有太多直接接觸。


第三:兩人和宋江關係匪淺。

雖然在《水滸傳》中,宋江和好幾個人結拜為兄弟,但是縱觀水滸一百零八好漢,唯有那麼幾個人(武松,晁蓋,扈三娘),而李逵作為宋江的頭號打手,忠實粉絲,他自然知道武松和宋江的關係,李逵自然不會去得罪武松,而武松雖然上梁山後和宋江關係疏遠,但是他也沒有必要去拿李逵出氣,畢竟一是師出無名,二是打狗還得看主人呢。


第四:武松看得起李逵。

要說武松看的起李逵,還得說幾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李逵反對詔安。

宋江第一次在兄弟們面前提詔安,是讓樂和演奏戲曲,那麼多人面前,武松公然反對,宋江見武松發話,隱忍了一下。就在場面陷入尷尬的時候,李逵又跳出來大喊反對,宋江這下徹底怒了,正好殺雞儆猴,要斬李逵。李逵雖然魯莽,但是在這個時候跳出來,至少說明他是個實在人。

第二件事,李逵接母親上山。

自古以來,百善孝為先,李逵在梁山過的可以,看宋江接老爹上山了,他就想到接自己的母親上山,雖然母親被老虎吃了,但是李逵的孝心大家都看的到,何況以打虎而論,梁山也就武松和李逵兩人有這個光輝業績。

第三件事,李逵審問宋江。

李逵審問宋江事件,解開了假梁山泊好漢的面目,進而粉碎了朝廷意圖醜化梁山替天行道光輝形象的齷齪目的。要說假宋江為非作歹,破壞宋江名頭這件事,雖然是假的,但是確實沒幾個人想的到,而宋江的美名確實被破壞了,但是沒一個人敢捉拿宋江,審問宋江,而李逵卻敢於直面宋江,甚至要斬殺宋江為民除害。可見李逵確實是個正義凌然的人。

所以說,李逵雖然魯莽,但未必沒有好漢尊敬他。


第五:武松不好惹。

武松有多麼不好惹呢?撇開他打虎傳奇,鴛鴦樓和獅子樓殺神附體不說,單單看他在梁山的表現。

武松在梁山上面,是唯一一個敢正面懟宋江的人,也是唯一一個有意見直接說出來的人,這一方面是由於武松和宋江關係特殊,另一方面是武松所屬二龍山勢力非常強大。

二龍山勢力在梁山泊是非常特殊的勢力,他們當初在梁山泊四處搞兼併的時候,並沒有響應號召加入梁山,而是最後經過吳用和宋江數次拜訪,在武松的撮合之下,魯智深和楊志才不情不願的加入梁山的,所以在他們加入梁山初期,宋江帶領梁山泊四處征戰的時候,二龍山人馬是動用的是比較少的。

所以說,李逵雖然魯莽,他跟著宋江混,也不敢隨意招惹二龍山勢力,因為弄不好就是給自己領導難堪。


小哥點評:

在影視劇中,李逵給我們的感覺就是沒有頭腦,只知道一味的喊打喊殺,但是讀過原著的朋友都知道,李逵雖然魯莽,但是粗中有細,大家看看他打殺老虎的經過,守在老虎洞裡面,老虎退著進洞的時候,被李逵用朴刀捅老虎屁股,從後面輕鬆殺了一隻老虎。而梁山好漢外出公幹,李逵下山的次數也是比較多的,雖然是小說,但是大家想象一下,與其幾個月呆在梁山泊,大家還是更願意下山走一遭的。李逵要是真的沒頭腦,吳用宋江下山的時候,怎麼會同意李逵跟隨護駕?

謝謝大家。

喜歡的記得點關注哦。


古梁鏞


李逵雖然喜歡殺人,行事魯莽,但也絕不是不管不顧的傻子。

實際上李逵上了梁山以後,雖然殺人無數,但在梁山內部,就沒怎麼放肆過,為啥呢,因為他在上梁山之前,就捱過教訓。

首先來說,李逵曾經是個小牢子,是戴宗的手下,一個戴宗就可以制住他。不過李逵沒啥錢財,又好個賭博,所以日子過的很苦。他聽說有個人叫及時雨宋江,最愛四處撒錢,對他崇拜的不得了,一心想見他。後來見了宋江,果然是名不虛傳,一見面就給他錢,把他高興的當即就要表現。宋江想吃魚,他就趕忙去找新鮮魚,因此跟魚牙主人張順發生了衝突。開始他仗著身高力大,揍了張順一頓,可是一到水裡,他就完蛋了,被張順好一頓折騰,差點直接死掉。從此以後,李逵對識水的好漢都要另眼相看。

看看李逵上梁山以後,他混的咋樣呢,說實話不咋樣。因為他脾氣不好,喜歡吃酒,喝醉了就誤事,所以一起外出執行任務,大家都不願意跟他一起。不過李逵作妖也是看人的,一般也就朱貴那種本領不高,地位不高的人物才會畏懼他。像天罡裡的人物,排名最靠後的燕青相撲可以控制他,還有他的近鄰穆弘曾經一把抓住他拎走,他啥話都不敢說他。也就是說,整個天罡裡的人物,他實際上一個都惹不起。就連地煞裡的焦挺都可以把他摔得七葷八素,這樣的李逵,他敢放肆嗎。

至於武松,那就不需要多言了,那可是上上人物,武松在上梁山之前,殺了許多硬茬子,而且由於遇到了接連遭受希望破滅的打擊,武松整個人都變得十分冷酷。這樣的武松,平日裡不聲不響,從來不會去妨礙別人,大家也都知道他殺虎的威名,沒人敢去主動招惹他。李逵只要有酒喝有肉吃,沒事再下山殺殺人就會很快活,何苦要去招惹武松呢。不要說武松,就是那天罡裡的人物,什麼林沖關勝魯智深等等,李逵都不會去招惹,李逵是喜歡打人殺人,他可不喜歡捱揍。


本來呢,大家都不喜歡李逵,甚至在李逵母親被老虎吃掉以後都不同情他。可是大家都知道李逵是宋江的心腹,都給他幾分薄面。但是後來一次李逵下山,聽到一個劉老太公的女兒被宋江強行擄走,登時暴跳如雷。為何呢,原來李逵不知道為什麼,最見不得宋江有女人,之前宋江收扈三娘做義妹,李逵以為宋江要娶扈三娘,直接殺了扈三娘全家,殺了以後還對宋江冷嘲熱諷,再後來宋江為了招安去見李師師,李逵更是憤憤不平。這下宋江直接搶女人了,李逵如何不氣急敗壞,直接衝上梁山對宋江破口大罵。要說宋江那人縱有千般不是,但有一點,不好女色,所以這明顯不可能。調查下來,才發現有人以宋江名義強搶民女。李逵知道以後懊惱不已,但又不知道怎麼辦,還是燕青給他出了個主意,來了一個負荊請罪,這事總算遮過去了。但是從這以後,大家對李逵愈發瞧不上了,本來還以為你是宋江紅人,結果你把自己主人都得罪了,誰還在意你呢。

就這樣,李逵是越混越差,雖然他神經大條,也能察覺到自己在山上的處境。好在有一個人對他沒有表示惡意,那就是燕青。燕青是一等一精明之人,對誰都不會得罪,上次宋江之事他還出言提點李逵,對於少有不嫌棄自己的燕青,李逵還是珍惜的。後來燕青下山要跟任原比相撲,李逵看在山上待著沒意思,便巴巴的跟著燕青下山了,這裡未免沒有討好之意,畢竟他可不想在梁山上除了宋江以外,再無可交之人。從這些舉動看得出來,李逵並不是一個沒有腦子的人,他平日裡再造作,他也是知道輕重好賴的。



至於說李袞項充二人,他倆雖然行動跟李逵在一起,但是是做李逵的防護肉盾,他倆不怨恨李逵就不錯了,還會喜歡他?所以李逵在梁山上的處境十分尷尬,這時候他絕不會去招惹武松的。如果真的招惹到了武松,他不僅會捱揍,還會被梁山兄弟恥笑,沒人會同情他。這樣的蠢事,除非真的傻了,否則沒人會幹。


一覽眾河小


宋江填寫了“滿江紅”,讓樂和演唱。唱到“望天王降詔,早招安”時,武松:“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們的心!”李逵大叫道:“招安,招安,招甚鳥安!”一腳把桌子踢起攧做粉碎。

這可是老大的主張遭遇小弟的公開反對。看宋江的態度是怎麼樣的!

宋江大喝道:“這黑廝怎敢如此無禮!左右與我推去,斬訖報來!”

旁人的態度是:眾人都跪下告道:“這人酒後發狂,哥哥寬恕”宋江答道:“眾賢弟請起,且把這廝監下。”眾人皆喜。

可以看出這裡宋江是很惱火的,但李逵一直對自己忠心耿耿,殺李逵是斷斷不可能下手的。所以殺李逵此話,與其說真要嚇唬李逵不如說是要唬住武松。但直面斥責武松,顯然宋江心有忌憚。

武松當初是他第一個在宋江面前提出招安,而又是第一個站出來反對招安,原因也簡單

武松李逵跳出來反對招安,宋江大罵李逵,但沒敢指責武松。

宋江對武松的態度是:“兄弟,你也是個曉事的人,我主張招安,要改邪歸正,為國家臣子,如何便冷了眾人的心?”

旁人的態度:魯智深說:“只今滿朝文武,多是奸邪,矇蔽聖聰,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殺怎得乾淨?招安不濟事,便拜辭了,明日一個個各去尋趁罷。”

這一段文字可以看出,魯智深和武松是堅決站在一個立場的。李逵雖然是宋江的嫡系,但宋江卻一直只是拿他當把刀,能砍人時,拿出來使,不用的時候,就丟一邊。就算是李逵死了娘,回到梁山,眾人並沒有太多表示同情,反而哈哈大笑。可想而知李逵在眾人的心目中有多少份量。李逵再愚蠢也不至於一點自知之明都沒有。

武松是個連他老大說話,都要掂量掂量,想想之後,才敢說話的,而且一開口,先叫“兄弟”,先穩住武松,表明立場(我和你是兄弟)才敢接著說下面的觀點。可想而知,武松的脾氣可不是好惹的。

加上武松的打虎,飛雲浦,鴛鴦樓的事蹟,可是江湖傳頌的事。李逵也知道自己幾斤幾兩,穆弘一把拎住李逵,拖了就走,李逵不也沒敢反抗麼?有些人就是這樣,天生的老大氣質。李逵怕的就是這類人,反觀朱仝要揍李逵,李逵就敢反抗。

這就叫惡人自有惡人磨。李逵是惡人,武松是殺神。李逵再惡,那也是不敢招惹武松的,除非他腦袋不想要了。


綠城大叔


李逵是個欺軟怕硬的人,他不敢和天人般的武松發生衝突,除非他皮癢了。

李逵原本是個無賴,後來碰到宋江,宋江看他頭腦簡單,便用錢財收買其心,包吃包喝。李逵從此感恩戴德,把宋江當父母一般供著,宋江需要幹什麼見不得光的事,只要吩咐一聲,李逵屁顛屁顛的便去了,他不在乎幹什麼髒活。

李逵的武功並不高。

李逵當初為了救宋江,在江州大殺四方,可他殺掉的不過是雜兵和無辜的老百姓。後來他殺過小衙內,扈家莊的一家老小,幾乎全是些手無縛雞之力的人。碰到真正的硬茬子,李逵就不行了。燕青,摔他幾個跟頭,他就服了,焦挺能輕鬆摔得他找不到北。任原在泰山擺擂的時候,李逵沒有上,他可不想當眾丟人,等燕青把任原扔到臺下摔個半死的時候,他恰到好處的裝了一把好漢,搬起石頭將任原的頭砸的稀爛。暗箭傷人,這算什麼英雄好漢。

李逵嗜殺成性,還一堆惡習,梁山上的好漢大都看不起他,他只道自己弱,不敢造次。

大家聽說李逵母親被老虎吃掉的事情,沒有一絲悲痛,反而鬨堂大笑,可見李逵的地位有多差。李逵心裡再怒他也不敢發作,他打不過那麼多好漢。

反觀武松就不一樣了,他在水滸裡是上等人物。宋江第一次見武松就被其不凡氣質折服,有心結交。

武松聽說自己沒打死人的消息,興高采烈地返回陽穀縣。途中遇到老虎,赤手空拳便料理了。陽穀縣的人們都非常族中這個打虎英雄。

武松以直報怨,人若犯我,必十倍奉還,他殺死西門慶和潘金蓮為大哥報仇。大鬧飛雲浦,血洗鴛鴦樓,江湖中那個不知,哪個不曉。因此他上了二龍山就能擔任個頭目,若是李逵去了,充其量進個廚房,當個殺豬的。<strong>

李逵素來曉得武松的本事,他自忖自己的腦袋硬不過大蟲,所以不敢在武松面前犯渾。

至於他聽說宋江強搶民女的消息,想劈死宋江,是這個原因。在李逵心裡,宋江是神仙,人最不能接受的是在乎的人的犯了事,因為在乎所以不能容忍。李逵也明白宋江需要他,即便自己犯了什麼事,宋江最多嚇嚇,不會真的不講情面咔嚓一刀。

武松可不管你這錯鳥,惹得性起,一刀剁翻了。<strong>

李逵留著有用之身還得孝敬宋江,遊戲人間呢,犯不著跟殺神武松較勁。
<strong>


<strong>


西堤君


因為武松自帶氣場!武松自從飛雲浦殺了幾個殺手後整個人就變了,在他眼裡就只有活人跟死人的區別。雖然李逵也愛殺人,可是殺人這種事也得分等級,當惡人碰到比他更惡的人的時候氣場就會矮一節。

武松拉開李逵主要有幾個方面。一個是名氣大,這個人赤手空拳打過虎,整個梁山乃至整個人類史上也沒有人辦到。李逵雖然也殺過老虎,但是那是拿刀,殺的也是母虎跟幼虎。這人比人氣死人,貨比貨得扔。

一個是身高,武松身高八尺有餘,按著宋朝24釐米一尺的長度計算,武松身高1.92~2米左右;李逵身高7尺,折算身高不到1米7,這一米七的看到兩米的首先就覺得矮一節。

其次是力氣,李逵他就是個打渾架出身的人,最自信的地方就是力氣大,他跟人打架就是因為別人架不住他力氣大。但是呢,武松也是長於力的,比如在打蔣門神以前,把一塊7~8百斤的石頭扔到10幾米高下來還能穩穩接住。整個水滸裡可能也就魯智深可以跟他比力氣,李逵會被他比得沒脾氣的。

第三是武功,李逵實際上武功並不好!但是武松除了力氣大,他的武功還是實打實練出來的,飛天蜈蚣那種專業級別的殺手,在碰到武松的時候仍然被武松給幹掉了。

所以呢,李逵在武松面前是屬於要塊頭不如武松大;要力氣不如武松大;比武藝也不如武松好;比名氣也差了一大截,這就是典型的完虐。


優己


這個問題問到點子上了,本人就談一點粗淺的看法。

李逵這廝看似莽撞,實則和宋三郎一樣是一個標標準準的投機者,只不過宋三郎想投靠的是朝廷,李逵投靠的是宋三郎罷了。投機的對象不同,但是投機的目標一致,所以都落得個飲毒酒而亡的下場!

與李逵不同,武松是最痛恨宋三郎投機詔安的,自然對李逵也很不以為然,只不過李逵沒有在自己面前造次罷了。憑武二郎的拳頭,對宋江這位名義上的大哥遷就一些也就罷了,如果李逵膽敢放肆的話,可不會有武二忍受的理由了。

作為一個投機者,李逵當然早就看透了這一點,所以不疼不癢的在大夥面前裝裝蒜還可以,真的要惹武二生氣,他還是沒有那個膽量的!





雲中飛燕閱世間浮華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李逵的性格魯莽,性情急躁,脾氣火爆,仗義耿直,愚忠。老漁記得在《水滸傳》裡有兩處描寫這廝有趣的地方,在江州(今江西九江)為取悅宋江,去海鮮市場強買時和漁霸“浪裡白條”張順發生鬥毆,被張順誆入水中的爆飲長江水那段,此事過後李逵患了“恐水症”。再就是和燕青摔跤(書中的相撲),屢次被摔倒,知道再摔也是個倒,於是躺在地上耍開了無賴,老漁估計坊間戲語“男子漢大丈夫說話算話,說不起來就不起來”這句話的出處於此。閒話少說,再說鐵牛與行者的關係,其實他倆之間還真的沒有放肆不放肆一說,武松的打虎,李逵的殺虎,都是致虎以死命,只是武松一根哨棒打的是“吊睛白額大蟲”比起李逵殺的母子一大三小的老弱四虎,武二更強勢些,老漁認為不是敢不敢,而是同為打虎的英雄相惜而已。






老漁破船


不請自來咯!

李逵本身屬於是耿直漢子,有蠻力,但武藝低微,但不能說沒腦子,就像在江州侍奉宋江的時候,戒酒自律,照顧的細緻入微,還是有可愛的一面。另外還有回家接老孃那一段,途中遇見假扮自己的強人李鬼,乃至後來識破奸計,殺死李鬼夫妻的一段,也是有點兒小聰明的。


另外,李逵在全書中就怕三種人:第一,宋江、晁蓋這種梁山帶頭大哥,畢竟是梁山泊主,李逵自己只是手下的小卒,再笨的人,這點情商還是有的;第二種,公孫勝和戴宗這種會法術的人,李逵曾經兩次吃了大虧,一次是戴宗乾的,一次是羅真人,總算給李逵長了記性,知道這種修仙的人惹不起。


最後一種人就是會相撲,或者會擒拿手之類的功夫,在步戰和赤手搏鬥方面有一定造詣的人。比如說燕青,李逵就是因為懼怕燕青的相撲術,而對其服服帖帖。還有焦挺,一個跟頭讓李逵嚐到了苦頭;再像穆弘,本身有著強悍的手上功夫,李逵在壽張縣面對穆弘,被一把拖回了梁山,不敢有半句怨言。


而武松作為水滸步戰頂級高手,其赤手搏鬥的能力足以進入前三。景陽岡打虎、醉打蔣門神就是最好的例子,另外還有水滸中唯一有名號的武功“玉環步,鴛鴦腳”絕技在身。李逵知道自己的斤兩,也知道武松的本事,所以並不敢在其面前放肆。另外,武松屬於二龍山派系,李逵屬於江州派系,二人交集不多,也談不上誰怕誰。


品讀古今史實,探討人生哲理。我是小逸,感謝大家的閱讀評論,喜歡的話點個贊、點個關注,支持一下小逸,謝謝大家!


史韻丶


李逵的交往圈子小啊,他幾乎就是宋江的跟班小弟,除了正常的軍事戰鬥和聚會外,差不多隻在宋江的身邊打轉。

在故事裡,根據劇情,武松和他不親近,且武松的人品,眾所周知,若沒去招惹的話是不會有什麼太多的交集,更談不上什麼摩擦口角。

李逵雖是混人,但只限於混蛋在戰鬥,一投入戰鬥即殺紅眼,六親不認。

武松和魯智深是步戰的頭領,屬於中堅力量,李逵也是步戰頭領,但屬於打頭陣的,武松得接應和照顧他,二人是生死兄弟,沒有什麼誰放肆不放肆的問題。

喝酒豪爽,這一點與武松很相似,且大夥酒品不錯,所以在酒桌也不可能起衝突。


鴻哥iouyh福小鋪


李逵性格魯莽耿直,不受約束。遇佛殺佛,逢祖殺祖。若不是宋江管制,一路殺到京城也不稱奇。



作為宋江護法小弟,對宋江死心塌地,持護有加。若說到在武松面前不敢放肆,這也是小看李逵。不是說李逵的武力值低於武松,就對武松有敬畏心。武力強弱,是否輸贏,對他根本無關緊要。此人天地不懼,萬物不藏於心,簡直是出生在那個時代的怪物,不能以常人度之。


記得宋江醉酒,一時興起,寫了一首《滿江紅》的詞。裡面有句:“望天王降詔早招安,心方足。”李逵就冒了一句出來:招安,招安,招甚鳥安啊。氣的宋江要把他推出斬了,被兄弟們苦勸方止。李逵不管,要殺就殺,也不放在心上,倒頭就睡。如此凌然灑脫,非他人所能比。



他對宋江如此,對其他好漢亦然。跟張順比試,被張順拖下水,浸得口吐白沫。上了岸,只是哈哈大笑,說道不打不相識。與焦挺燕青動武,把李逵摔得七葷八素,他也只是拍拍身上的灰塵,不以為忤。

說到砍人,在江州劫法場,輪動雙斧,砍瓜切菜一般,傷及無辜不計其數。他心裡十分坦然。殺扈家莊一家老幼,眉頭都不皺一下。

李逵這種要殺便殺,各由天命的性格,怎會對武松的功夫強過自己而心有畏懼。對他來說,不過是清風拂山岡,明月照大江。



李逵在梁山,跟宋江最要好。跟武松,魯智深是趣味相投。武松自上了梁山,一切放下。心境轉淡,諸事不藏於心。這跟李逵天生的性格相近。而且,兩人在其他方面並無衝突,大家都是聽從宋江號令。

在宋江招安一事,兩人想法倒是一致。只是李逵說得衝,武松講得明。

所以,武松和李逵都是相互尊重,意氣相投。沒有互自猜忌,更無有意疏遠。都是抱團兄弟,宋江的好跟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