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剛畢業,你是選月薪兩萬的互聯網工作還是月薪6000的銀行工作(提供北京戶口)?

飛羽


在北京工作,如果非北京本市居民,在北京留守定居的壓力不少。實際上,雖然互聯網企業薪酬高,但淘汰率同樣很高,而作為淘汰率與更替率高居不下的行業,對於剛畢業的年輕人來說,實際上還是存在著較大的風險。換言之,如果入職後卻遭到短期淘汰的風險,且收入水平比較單一,那麼就會處於比較尷尬的狀態,互聯網工作還是欠缺了一些穩定性。至於銀行工作,雖然薪酬不會太高,但銀行工作需要看是否有編制,是否有長期合同作為保障。假如都具有了這些條件,且提供北京戶口,那麼選擇銀行工作,而後逐漸努力晉升,一步一步提升薪酬待遇水平也是一種比較穩妥的選擇。但是,對於這種薪酬水平,實際上在北京買房的概率很低,首付款籌集也是短時間內很難完成的任務。或許,在保障穩健工作的同時,要想提升個人的生活指數,或意在紮根於此,仍需要開拓出更多的增收模式,以滿足未來落戶購房的需求。


郭施亮


我想選擇工作的基礎是取決於自己的經濟壓力,而剛畢業的學生,是否有經濟壓力,主要取決於自己家庭的經濟情況。


譬如我有一位同學,畢業時選擇了北京一所基層機關,工資還沒有6000元,但是該女同學父親是她所在城市的首付,她剛剛有購房資格,其父親就在北京為其購置了一套三室的房產,每個月掙的工資都不夠她零花,她對工作的態度就是“有個事情可做。”


我另一位同學則不然,他家是河南某村的人,聽他女朋友說,她第一次去他家,發現窗戶都是漏洞的,可見其家庭經濟情況不好,如果他想留在北京,可能需要靠自己,這種情況下,無疑月薪越高越好,等有經濟基礎了再去選擇自己喜歡的職業,只不過很多人在有錢之後,身體要麼垮了,要麼需要照顧家裡,自己很難過上舒服的日子 。

當然,無論選擇何種工作,一定要努力去做,只有這樣,生活才會越來越好。


秘語相傳


我來說,兩個選擇都有問題,北郵的計算機專業去一般互聯網公司很容易,但是一個女孩子不建議去,今年互聯網裁員很多,以後也不會少,短期的高薪還是沒有安全感,工作強度太大,剛從學校實驗室出來直接入職太殘酷。 銀行也不太好,但工資也不會低於你說的6000吧,不知道選擇的那個銀行,戶口大概率走人社局,審批很慢,很難,銀行工作新人要去坐櫃員,估計兩年,發展慢,丟技術。再說銀行工資會和效績掛鉤,想跳槽也不易,合同期很長,銀行都被拿戶騙怕了。

建議春招抓住補錄機會,進航空航天或中科院下屬的科研院所,年薪都能在12萬+再加年終,關鍵是找有公租房和週轉房的單位通勤房租都解決了,戶口大概率走人設部。

補充下,將來想在北京發展一定拿戶,高工資砸不出孩子入托,小初,高考等福利,再說還有另一半的努力呢,女戶男薪!


欣宏美祥


作為畢業後拿到北京戶口的人,以自身經驗看,如果你決定從此在北京紮根,建議銀行拿戶口。

原因有幾個:

第一,北京戶口能為你提供很多便利。年輕不需要用到的時候,你對這種便利可能體會不深,等到結婚,生子,孩子又需要上學,那你的體會就會很深刻了。首先,買房不受社保限制,想買隨時買,除了個別限購地區,地點隨便挑。此外,孩子讀書便利。我有很多朋友,因為沒有戶口,有的只能選擇落戶天津,只為了讓孩子離近一點上學。然而再近也算兩地,沒有家門口舒服。還有些只能送孩子回原籍讀書,尤其山東河南這種高考大省,留在北京回去考試根本行不通,一家人也是兩地分居,或者只能全家回老家。不少人為了孩子讀書,只能在要讀小學的時候回老家買房,非常耗費精力。

第二,互聯網企業不是保險箱。互聯網一直是高薪代名詞,但其實很辛苦,996比比皆是,而且中年危機兇猛,一過35就算中年人,平庸的人不用,整個人處在一種高度焦慮的狀態。今年互聯網又大面積裁員,你今天入職明天就可能被開掉,所以2萬隻是紙面數字,能拿多久毫無保障。女孩子去銀行,至少不會那麼忙,等到合適年紀結婚生子也有精力照顧好家庭。

第三,這兩個工資的差價,買不到北京戶口。現在看2萬比6千多了1萬4,實際加上福利可能只差1萬。一年12萬,十年之後,加上薪水增幅算200萬,然而這點錢根本買不到北京戶口,現在很多身家千萬的還在排隊等北京工作居住證等不到。更別說北京為了治理大城市病,對戶口的限制會越來越嚴格。很多人無奈逃離北京也是因為這個。

從我自身經驗來看,剛畢業的時候,你的同學會羨慕去互聯網的人,覺得高薪廠大。等到中年,就會有很多人羨慕你穩定輕鬆有戶口了。


Sophiamima


這個問題真的很難取捨,2014年北京戶口就被炒到72萬,現在的北京戶口可以說價值百萬也不為過。選戶口還是選掙錢多呢?

兩項工作的優缺點比較:

互聯網工作

互聯網工作,往往月薪很高,發展前途也很大,如果努力堅持10年年薪百萬也是很有可能的。比如華為公司,2017年的人均年薪就達到了77萬元,2018年更是高達110萬元。在互聯網行業工作,只要幹得出色,很容易接觸一些巨頭大咖,這是非常有前途的徵兆。

互聯網的節奏很快,會逼著你不停的前進,更適合年輕人的打拼。互聯網不靠關係,不靠臉,靠的是創新能力和創造性思維,當然如果我們是碼農工程師,可能出賣的是體力了。

尤其是現在的北京落戶政策,越來越像高薪高能力的互聯網從業者看齊。北京市月薪7萬元就可以申請北京戶口。2萬和7萬感覺距離並不遙遠。尤其是房子也能看得到邊。但是你看積分落戶政策可是難的很。

不過互聯網工作競爭這麼激烈,我們又能堅持工作幾年呢?老年之後怎麼辦?吃老本嗎?互聯網非常流行創業,很多人一旦創業失敗,真的是傾家蕩產。

銀行工作

如果是月薪6000元的銀行工作,肯定是工作很穩定,不用每天加班到十一二點。

在工作晉升上一般會有規劃和保障,會有一份完整的職業發展規劃支撐著我們不停的前進。年紀大了以後,工作也能夠得到很好的保障。如果我們能夠順利晉升,也能成為舉足輕重的人物。在北京,銀行行長一級的人物年薪也能接近百萬,更何況還有各種權力可以支配的。


能夠辦理北京戶口,代表簽約會在5年到10年以上。如果是獨生子女,父母退休後可以辦理相應投靠,然後還可以以父母的名義購買限價房。子女的教育至少在高考會更有優勢。

可是由於收入比較低,如果是在北京沒有房子,可能會陷入很大的焦慮。

更看好互聯網工作

一般來講,還是相對建議參加互聯網工作更好一些。畢竟收入每月能夠多出14,000元。只要有能力,未來發展前途會更大。

戶口這一問題完全可以放下,50個月我們就能夠多掙70萬呢。

如果喜歡體制內,可以隨時從互聯網公司離職,考事業編和公務員,他們的工作也是很穩定的。

互聯網職位來去自由,對職工的能力需求較高,個性發揮也不做限制,說不定自己的一個創意能夠成就億萬富翁。但是銀行職員,有的人說越來越像機器了,工作疲憊感會很重。

所以,可能互聯網工作更好一些。


暖心人社


如果是男生,可以先選銀行(有戶口),以後願意跳槽再跳;如果是女生,別猶豫選銀行(有戶口)工作。現在年輕不知道安穩的重要性,等你過了35歲就知道安穩的性價比了。再說了,你先進銀行拿到戶口還可以再跳槽到互聯網企業,如果找不到合適崗位也可以不跳;但你先進互聯網企業,35歲再想進銀行(給戶口的一般是國有銀行)基本不可能了。

第一,收入相比。互聯網企業起薪2萬,以後可能漲到5萬。國有銀行企業起薪6000元,以後可能漲到3萬。但實事求是地說,互聯網企業收入天花板高,彈性大,空間大,比如張某龍年薪4億。國有銀行有天花板,年薪百萬幾乎是極限,跳槽到投行、基金等行業,可能年薪幾百萬。但是,互聯網企業混不好,可能被辭退。國有銀行被辭退的可能性小,穩定性的優勢體現出來。所以,未來都存在不確定性,沒有必要比現在的起薪。

第二,戶口的含金量。北京戶口的含金量,外人真的不清楚。買房、搖車號、孩子上學、考大學、就業,等等。有的東西,用錢都買不來。當你孩子找不到學校的時候就知道戶口的分量了。在北京有了戶口,安全感、穩定感、融入感,這種感覺自己去體會吧。互聯網企業,碼農也好,管理層也好,在北京立足還是比較難的,比如,有一個段子,西三旗就是互聯網人的社會,聚集了無數年薪幾十萬上百萬的IT 精英,北漂。

第三,發展的空間。如果是男生,學的是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核心專業,去互聯網企業,發展空間比較大,當然,以後這種專業的人才越來越多,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如果不保持持續的創新力和學習力,在這一行隨時有被淘汰的風險。正常工作狀態下,IT行業也是壓力大、工作忙。你是否能挺的住?35歲以後,面臨被競爭淘汰的風險,越來越大,比如,華某為淘汰35歲以上工程師,這個情況已經成為路人皆知了,就不展開說了。

如果你是女生,你去互聯網企業有兩種可能,一是從事技術工作,你能受的了那份苦嗎?你能競爭過那些24小時盯著屏幕的男生嗎?二是你從事綜合職能性工作,比如人力行政後勤文案等工作,那不如去銀行呢。


職場火鍋


如果你確實非常喜歡北京這個城市,並且打算在這裡紮根的話,我建議你先選擇月薪6000元的工作。


1、北京戶口到底值多少錢?


如果你是應屆畢業生,是拿北京戶口最好的機會,錯過應屆生這個機會,就很難拿到北京戶口了。2018年開啟的人才引進,落戶的都是稀缺行業、體制內單位或是年薪百萬以上的人,而且名額極少。


我有個同學,剛畢業時有個拿北京戶口的好單位要她,但是她為了跟男朋友一起,放棄了這個機會,去了外地,隔了兩年後悔了又回北京,現在正愁沒戶口小孩沒法上學。還說如果100萬能買到北京戶口,她也願意。兩人工資挺高的,就是戶口這事犯愁。


2、北京戶口有哪些好處?


其實最大的好處,就是子女可以在北京上學、高考,雖然有工作居住證、租房也可以上學,但是高考還是要回原籍,那就很吃虧了。


除此之外,買房買車都有優待。北京戶口單身可以買一套房,家庭可買兩套房,沒有戶口必須繳滿5年社保或個稅才有資格買房,且只能買一套,無論是否結婚。買車也是同樣的規定,沒有戶口得繳滿5年社保和個稅才有資格搖號。


如果你想辦理護照、簽證,身份證丟失補辦,在北京都很容易,否則回老家太折騰了。


有戶口,如果離職了,社保斷了也沒關係,如果沒有戶口,就要找代理公司給續上。


3、看崗位


別看銀行6000元的起點很低,而且現在很多人說銀行在走下坡路,沒有外界看起來那樣風光,其實那只是櫃員的待遇,銀行其它崗位待遇還是很好的,而且有一定工作經驗之後會很吃香。銀行其實仍然是個鐵飯碗,雖然已經不是以前的金飯碗了。


互聯網行業現在這麼吃香,是因為現在正在快速發展期,但是2018年整個大經濟不好,互聯網公司裁員的現象很多,就連我們公司都末尾淘汰了10%。


我們公司有個程序猿,之前在百度待了6年,又在我們公司待了3年,年薪60萬,今年仍然被裁了,公司需要更多新鮮血液,充滿活力且工資要比老員工低很多。互聯網行業非常殘酷,不是大家想的那樣美好。


如果你確實不喜歡銀行的工作,可以先幹3-5年然後再跳出來。但需要提醒的是,如果你做的不是核心崗位,沒有掌握一定技能,三五年後再到互聯網行業也未必能適應。


小斯筆記


作為一個財經工作者,我覺得這要看題主對職業選擇要求及其適應能力了,如果喜歡穩定還是選擇銀行,如果喜歡挑戰性就選擇互聯網工作。而且兩者各有優劣。

在互聯網工作工薪高,富有競爭性和挑戰性,且發展前景比較好;而且隨著經驗豐富和水平提高,晉級加薪的可能性較大;而且自己有了較高的水平,獵頭公司會來挖牆角,自己跳槽的門路比較廣。問題是互聯網技術飛速發展,知識更新快,要隨著加強學習,才能跟上互聯網發展的步伐,否則就有被淘汰出局的危險。

在銀行工作,壓力也大,競爭也比較激烈,而且有各項任務考核;當然年輕的話當幾年一線櫃檯員工還是可以的。而且工作穩定、薪水一般會水漲船高,而且女性如果生育比較方便,有較長的產假,休產假時同樣的福利待遇。

所不足的是,傳統銀行現在經營的日子不太好過,也存在下崗裁員的可能,因此應加強學習才能不斷適應工作需要。


開偉觀察


選擇戶口的吧,現在互聯網工資高是因為勞動價值高,現在很多95後畢業的學的都是這些東西,所以對應人才就多了,勞動價值自然就不值錢了不像我們85-90的學的都是落後的互聯網編程等等這些。所以有一個轉變的過程這個過程互聯網工資普遍高的嚇人。舉例:20年前學JAVA的工資基本過萬,10年後JAVA普及,工資基本還是一萬,但是10年後的1W和10年前的一萬不一樣。現在的移動互聯跟那個時候的JAVA發展形式一樣的。你選擇銀行吧,能轉戶口,你小孩上學這些你都不用愁了,而且銀行通過自己的努力35歲達到年薪70W+應該希望很大。穩當的過著小資的生活挺好,照樣有好房,有好車開,養老都不愁。機會好了45歲左右年薪150W+都是可能。


財智匠心


不要被北京戶口迷惑了,到底選哪個,需要考慮清楚三個問題:1、選擇的風險自己能否承擔及應對辦法;2、未來2到3年的發現空間是怎樣的;3、培養一個方向,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

選擇的風險

1.選擇互聯網崗位的風險

月薪2萬是稅前還是稅後,包不包括五險一金,也就是必須搞清楚每月實際到手的工資是多少,如果實際到手就是兩萬的,除去房租、水電、伙食、交通、電話、其他等費用,加上自己平時節省點,每月基本上還可以存萬把塊錢,一年自己就可以存十幾萬的。這是工資風險,一定要搞清楚的。

互聯網公司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就是35歲是一個很大的坎,自己如果進入互聯網行業,經過許多年的打拼到了35歲依然沒有升職加薪的機會,公司又不斷的需要新鮮血液的,自己就會被淘汰,那時自己該何去何從的。自己的青春不在,人已經步入中年時代,上有老下有小的。這時自己就要考慮清楚的。

2、選擇銀行工作的風險

月薪6000元在北京已經很低了,如果公司不能解決自己的住宿問題,自己始終就會在生存線上不斷徘徊,每年就甭提存款了,能養活自己就不錯了,就算公司給解決北京戶口又能怎麼樣。若干年以後自己依然買不起房子和車子啊。這是生存的風險。

崗位是什麼性質的崗位,櫃員或大堂經理這樣的初級崗位被淘汰的風險很大的,想想自己有多長時間沒有去銀行櫃檯辦過業務了,現在很多銀行開卡都有一體機就可以搞定了。這是崗位性質的風險。

像為求職者解決北京戶口的企業一般都是要求求職者在本企業效力5到10年的,如果提前離職自己需要承擔大額違約金的,所以不要抱著先入職搞定北京戶口再離職的想法,除非自己有能力承擔違約金。這是違約的風險。

應對辦法

1、選互聯網行業的應對辦法

在35歲之前努力拼搏,爭取能過箇中層領導,但在努力工作的同時也要不斷的精進自己的能力、積累自己的資源。特別是公司大型項目,要積極參加,爭取在行業內有一個好評,在自己做項目時也要積極的接觸客戶資源。

一旦自己35歲依然沒有升職被公司淘汰,這時自己就可以利用自己在行業內的口碑、積累的行業資源,自己就可以成立一個公司開始接單接項目,也可以招幾個年輕點的,自己的資源加上他們的技術精力,自己依然可以活的很好。

2、選擇銀行崗位的應對辦法

如果自己選擇了銀行的工作,儘量不要進入前臺類型的崗位,像剛才說的櫃員、大堂經理。儘量進入和互聯網有結合的崗位,現在許多銀行都有自己的掌上銀行APP,這就產生了互聯網+金融的崗位,自己可以做這方面的運營、產品、營銷等類型的公司,就算將來自己跳槽選擇的機會也會很多的。

還有就是在自己入職前和公司協商能不能給解決住宿問題,就算不能解決,那能不能爭取一些住房補貼,這樣的話自己的經濟壓力就不會很大,也可以全力以赴的工作了。

未來2到3年的發現空間

互聯網是未來的大趨勢,無論是大數據還是人工智能,還是生物製造都離不開互聯網的助力,從總體來看,互聯網發展機會很多。

但是任何行業的發展都離不開金融的支持,所以未來金融行業也會向互聯網行業傾斜的。

兩個行業都比較好,那我們該怎麼選擇啊?唯一的選擇標準就是自己每天從事這簡單重複的工作還是每天從事著創造性的工作或者自己的能力進步速度有多快。

所以單從薪資待遇上看月薪兩萬的互聯網崗位要比6000元銀行崗位技術含量更高。

培養一個方向

未來的趨勢變化無窮,自己也有隨時失業的危險,所以自己在工作之外還對什麼感興趣,那就在空閒時間持續精深,比如自己喜歡寫作,這時就要確認自己喜歡寫哪方面的東西,水平如何了,有什麼途徑可以加速自己的寫作水平,這樣自己就有針對性的閱讀書籍和課程學習了,這時就可以開通一個自己的自媒體號先養著,慢慢的積累粉絲。就算有一天自己失業了也可以輕鬆養活自己的。

總之,自己考慮清楚風險和自己的應對辦法了,該選擇哪個心中必然會有答案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