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專家成為人生贏家,集大學校長、中將、院士於一身

人生贏家的真正含義,並不是有錢有權,而是在一個領域成就其個人價值。

普通人成就自己、獲得成功的道路頗為不易,但仍然有捷徑。

這條通往人生巔峰的捷徑就是讀書。

在知識改變命運的年代,只有多讀書,普通而平凡的年輕人才有機會走向成功。

陳啟智,一位19歲的四川小夥,從家鄉成都考入全國名校後,人生從此不同。

1948年,他從國立中央大學( 南京大學前身 )工學院航空工程系畢業。

1925年12月出生的年輕人有著火一樣的激情,投身在工作中。

當過空軍航空學校教員、主任教員,任過軍事工程學院航空發動機教研室主任、火箭發動機教研室主任,幹過長沙工學院火箭發動機研究室、教研室負責人,做過"固液混合式火箭發動機"、"多次起動液體雙組元變推力火箭發動機"研製工作總負責人、"織女一號氣象火箭"總設計師,當過副教授,他從軍校、高校中的基層中脫穎而出,逐步成長為一位堪當大任的課題負責人和項目帶頭人。

後來,身為火箭發動機專家的他先後擔任國防科技大學教授、訓練部部長、副校長兼研究生院院長,直至出任國防科大校長。

這位專家成為人生贏家,集大學校長、中將、院士於一身

1988年,63歲的他被授予少將軍銜。五年之後,68歲的他再獲榮升,被授予中將軍銜。

作為一位優秀的博士研究生導師,陳教授為多批大專生,本科生、研究生講授多門課程,指導和培養了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數十名。

他先後主持並直接參加多項重大科研項目,共有10多項科研成果獲國家和部委級科技進步獎,為國防科研工作做出了突出貢獻。

除了曾主持研製成功變推力液體火箭姿態控制發動機外,他主持或領銜研究的多個科研項目獲得了眾多榮譽:

我國第一臺"多次起動液體雙組元變推力火箭發動機於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織女一號氣象火箭"、"液體火箭發動機故障檢測與診斷技術研究"分別於1989年、1997年獲國防科工委科技進步一等獎;

"流量可調氣蝕文氏管"、"液體推進劑火箭發動機構型分析與評價系統LRECAA"、"SBF-4多次起動雙組元雙調節變推力液體火箭發動機"、"變推力發動機脈寬調製控制及全數字控制器研究"分別於1989年、1992年、1993年、1997年獲國防科工委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6年,年逾古稀的他不僅當選為"湖南省科技之星",而且獲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1997年,由於在我國高等教育事業做出突出貢獻,72歲的他榮獲國防科工委和解放軍三總部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在其五十餘年的從教生涯中,他累計編寫《液體火箭發動機動力學與控制》、《液體火箭發動機調節線性理論基礎》等20多部教材、譯著,其中《液體火箭發動機控制與動態特性理論》獲1996年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優秀教材一等獎。

另外,他還在國內外刊物及學術會議上發表科技論文和教育論文120餘篇。

不只有這些收穫,他還贏得了學界和同行的認同和尊重,擔任了中國航空學會第二、三屆理事,中國宇航學會第一屆理事、第二屆常務理事,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首屆理事等社會兼職。

而這位集大學校長和中將於一身的專家,不僅在國內榮譽加身,而且也贏得了國際上的不少榮譽。

當選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成為美國航空與宇航學會會員和美國行星學會會員,他登上了國際航天科技的前沿,將黃皮膚、黑眼睛的形象推向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