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有哪些歷史名人?

張鋒


河北人的特徵不僅不模糊,反而是形象最為鮮活的群體。今人常說“燕趙古稱多慷慨悲歌之士”,說的就是河北人。這話最早出自唐代文學家韓愈的《送董邵南序》。“慷慨悲歌”,也是河北人在歷史長河中留下的第一道烙印。

韓愈的這句“總結”絕非心血來潮,而是有歷史依據的:他撰文之前,唐貞觀年間完成修纂完成的《隋書· 地理志》中說,燕趙一帶“俗重氣俠”、“自古言勇敢者,皆出幽並”。幽並,即古幽州、幷州,地域大致包括今河北中北部到山西太原一帶。漢末詩人曹植就有詩云:“君是誰家子,幽並遊俠兒。”

“慷慨”“俠氣”的河北人,還具備“忠義”的品格。曾經,幾乎中國每個古城內,都有一座“三義廟”。“三義”就是劉備、關羽、張飛。

當年,三人結拜之地就在河北涿州。劉、關、張三義,河北人佔了三分之二(劉、張衛河北人,關羽為山西人)。燕趙大地上,像這樣的忠義之士還有正定常山人趙子龍、聞雞起舞的河間人祖逖、中流擊水的無極人劉琨等英雄人物。

寫下“忠義”傳奇的不僅有武將,也有鐵骨錚錚的文臣,河北容城人、明朝諫臣楊繼盛是其中的佼佼者。楊繼盛先後上疏彈劾奸臣仇鸞、嚴嵩,他當眾大罵權傾朝野的嚴嵩是“天下之第一大賊”,即便在獄中被打得血肉模糊仍“意氣自如”(據《明史》)。臺灣作家李敖在《北京法源寺》中寫道:“清代讀書人,幾乎無人不崇敬楊繼盛,也無人沒有讀過他的這兩篇正氣凜然的奏疏。”

我還在網上看到一句別人寫的順口溜:“東北虎,西北狼;河北人,小綿羊。”這話極力形容河北人太老實,甚至性格綿軟。老實—— 的確是河北人的一面,但要把其比作“小綿羊”,說起綿軟,未免就有些無知了。

君不見,戰國有七雄,河北的燕、趙居其二,燕昭王、趙武靈王均是一代英明君主;君不見,漢末三分天下,蜀漢昭烈帝劉備和其手下猛將

張飛、趙雲,都是河北人;君不見,東晉名將祖逖、宋代開國皇帝趙匡胤,那也都是響噹噹的河北漢子!

古人雖然已經遠去千百年之久,但是那些萬丈豪情的基因仍在河北人身上得到了發揚。清末,楊露禪、董海川、大刀王五、霍元甲等河北人,皆是一代武林宗師。抗戰時期,承德一帶有高唱“大刀進行曲”的長城抗戰,保定有可歌可泣的“狼牙山五壯士”,國軍中有孫連仲、佟麟閣這樣的河北抗日猛將,廣袤的河北平原上則活躍著共產黨領導的平原游擊隊,還有馬本齋麾下赫赫有名的冀中回民抗日支隊。

河北詩人公木先生創作了《八路軍軍歌》,其中詞句鏗鏘豪邁:“一旦強虜寇邊疆,慷慨悲歌上戰場。”給《義勇軍進行曲》作詞的田漢先生,雖不是河北人,但長期生活在河北,其妻子安娥女士,是地道的河北女子。長期擔任河北省文聯主席的田間先生,在《給戰鬥者》的結尾寫道:“在詩篇上,戰士的墳場,比奴隸的國度要溫暖,要明亮。”

生於河北望都的詩人魯煤,更是留下了這樣的誓言:“為活著而鬥爭,或者,為鬥爭而死,都要一樣堅決。”

試問,若瞭解這些,那位編順口溜的仁兄還敢說河北人是“小綿羊”嗎?我要自豪地說:河北大地雖然經歷過戰爭和災難的洗禮,它雖經歷過“燕趙— 河北道— 河北路— 中書行省— 北直隸—直隸— 河北”等不同時期的名稱變更,還經歷過數次行政區劃的分分合合。但是,“慷慨悲歌”的傳統從未失去!


大地理館


河北古為燕趙之地,正如那句話所說,燕趙之地多英豪。

所以,河北的名人還是有很多的。

河北的名人中,最為大家所熟知的,被人津津樂道的,當屬三國時期的名將趙雲趙子龍,此人是河北正定人,在劉備的賬下為五虎上將其中的一個。

廉頗戰國時期的四大名將,其它三人是李牧,王翦和白起。這四個人是戰國那個亂世之中不可多得的人才。廉頗為今保定定州市邢邑人。

李牧今河北省邢臺市隆堯縣人,在戰國末年,秦統一全國的時候,為趙國立下了赫赫戰功,最後被小人郭開陷害,死於昏庸的趙王遷手中,李牧死之後,趙國也亡了國。

藺相如今河北保定市曲陽縣相如村人,大家都學過的名片,歷史上著名原璧歸趙的典故就是和他有關,在他被提拔為相國之後,廉頗作為戰功赫赫的武將,很是不服氣,故意找藺相如的麻煩。

但是,藺相如選擇了忍讓,他深知趙國的強大,就是因為將相和。廉頗知道這件事之後,主動找到藺相如去請罪。這也就是負荊請罪的來源。

大宋開國皇帝趙匡胤,今河北省涿州市。趙匡胤可以說是歷史上最為偉大的帝王,因為作為開國君的他,沒有經過戰場上的殺戮,僅僅是一個黃袍加身,就改變了朝代。

正是因為趙匡胤當皇帝沒有經過流血事件,百姓沒有遭受到蹂躪,所以才彰顯出了他的偉大。

扁鵲,今河北滄州市任丘市人。有神醫之稱號,解救人民於苦難,為中國的醫學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還有西漢的儒學大家董仲舒,今天的河北景縣廣川鎮大董故莊村人。

清朝時《四庫全書》的編纂者,大才子紀曉嵐,今河北滄州市人。

當然了河北的名人還有很多,這僅僅是冰山一角而已。不能全部一一列舉了。

你還知道哪些河北名人,歡迎補充?


漢史趣聞


燕趙大地上名人薈萃,河北的歷史人物中,大家熟知的有開天闢地的盤古,一代英主李世民,南下幹部第一人趙佗,河北的歷史上的名人實在太多,可能一篇文章無法概括全,下面來為大家盤點一下河北省在某個時期的歷史“第一人”,河北重要的歷史名人。


1開天闢地第一人盤古

盤古,我國神話中開天闢地的人物。盤古文化,中華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華夏始祖盤古,在全國各地的遺蹟不下百處。與其他地方的盤古相比,青縣盤古有幾最:元朝修建的盤古王祠是史志中記載最早的,明朝重修的盤古廟是中國建築史上建築規格最高的。盤古及盤古廟的民間傳說與故事在青縣的流傳,更是延續古今,傳播中外。在青縣,這裡有盤古廟、盤古溝、盤古墓、盤古潭、盤古井、盤古港、盤古裡。

2南下幹部第一人趙佗

趙佗,嬴姓,趙氏,名佗。秦朝著名宗室將領,華夏族(漢族先民),秦朝恆山郡真定縣(今正定縣)人,南越國創建者,被毛主席譽為“南下幹部第一人”。趙佗公園位於石家莊市新華區趙陵鋪。

3一代英主李世民

唐代帝王,高祖李淵次子,祖籍趙郡隆慶,就是今天的邢臺隆堯,從修建於貞觀三十年的大唐帝陵的碑文上可得到佐證。

李世民為帝之後,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以文治天下,並開疆拓土,虛心納諫,在國內厲行節約,並使百姓能夠休養生息,終於使得社會出現了國泰民安的局面,開創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為後來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礎。

4千古一帝嬴政

生於邯鄲死於邢臺。秦始皇名嬴政,被稱為“千古一帝”。秦始皇於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出生,出生的確切地點在當時的邯鄲的廓城(大北城)溫明殿遺址和叢臺以南,在今城內中街以東,叢臺西南的朱家巷一帶。

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兼併六國,統一了中國。為了“示強威,服海內”,他多次出巡全國。公元前二一零年,他第五次出巡,在平原津(今山東省平原縣南)患病。七月丙寅,行至沙丘,在沙丘宮的平臺病死。沙丘宮位於今天的邢臺廣宗縣大平臺村南。

5一代鴻儒紀昀

紀昀,字曉嵐,清代學者,高級官員,清直隸獻縣,就是今天的滄縣崔爾莊人。官至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曾任堪稱世界出版史上鉅製的《四庫全書》總纂修官,撰寫了《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因其“敏而好學可為文,授之以政無不達”(嘉慶帝御賜碑文),故卒後諡號文達,鄉里世稱文達公。

6中國歷史最後一位狀元劉春霖

劉春霖,字潤琴,號石雲。直隸肅寧人,就是今天的滄州肅寧人。清光緒30年(1904年)甲辰科狀元,亦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名狀元,所謂“第一人中最後人”。劉春霖善書法,尤以小楷為著。小楷筆力清秀剛勁,深得世人推崇。時有“大楷學顏(顏真卿),小楷學劉(劉春霖)”之譽。出版有《大唐三藏聖教序》、《蘭亭序》等小楷字貼多部;大字法貼亦有出版。

7古蓮池的始建者張柔

張柔(1190―1268年),字德剛,金末元初中原一帶方武裝首領,封汝南王,宜州定興人,就是今天保定定興人。曾與蒙古軍戰於狼牙玲敗,降於蒙古,任行軍千戶、保州等處都元帥。後在滅金中屢立戰功,後被封蔡國公,保定城在戰火中受損,修建高大城牆,引泉水入城,召江南藝人修建了四座園林,可惜60年後一場大地震三座被毀,僅存一座,經明清歷代修葺,規模擴大,就是今天的古蓮池景區,為中國十大明園之一。

8契丹第一後蕭綽

蕭綽(953年-1009年),小名燕燕,遼國著名女政治家、軍事家,遼北院樞密使兼北府宰相蕭思溫之女。907年,耶律阿保機創建契丹國,發祥地就在今天的承德市平泉縣的遼河源,地域南抵霸州、雄縣一帶,與宋對峙,為北方的大國。蕭太后是遼景宗皇后,聖宗時期尊其為皇太后,在大臣耶律和韓德讓的輔佐下,總攬政權30年。攝政期間,勵精圖治,選用漢人,開科取士,消除藩漢不平等待遇,勸課農桑,減輕賦徭,軍備嚴整,綱吉確立,上下和睦。在張家口雞鳴山下的洋河兩岸建上、中、下三個花園,下花園為其中之一,與宋簽訂儃淵之盟,使宋、遼之間實現了百年的和平,為遼代的鼎盛時期。


河北青年報


河北自古出豪傑,燕趙大地多出慷慨悲歌之士,簡單舉以下幾個例子:

1.宋太祖趙匡胤,祖籍涿郡,也就是今天的河北的涿州市,不過他生於洛陽夾馬營,所以只能算是半個河北人,作為宋朝的開國皇帝影響力也是響噹噹的。


2.李牧,趙國著名的軍事家,也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柏仁人也就是今天河北隆堯人。他曾率軍打敗剽悍的匈奴,讓匈奴不敢進犯趙國。

3.紀曉嵐,清代著名政治家、文學家直隸獻縣人也就是今天河北滄州,擔任《四庫全書》的總纂。

4.後周太祖郭威,邢州堯山人也就是今天的河北隆堯,五代時期後周的創始人,在位時節儉愛民,革除弊病。


司生閒談


“宰相之鄉”贊皇:中國出狀元宰相最多的千年古縣。《贊皇縣古今名人錄》一書收錄贊皇歷代名人計有263人,其中《贊皇縣志》列有個人傳記的就有44人之多。贊皇縣境先後出過三位狀元、六任宰相、三十三個進士,史稱“文星聚秀之地”,因其為河北乃至全國出狀元最多的縣,人稱“狀元之鄉”。同時,又因是河北歷史上出宰相最多的縣,又稱“宰相之鄉”。而許亭村又是這個“宰相之鄉”中出宰相最多的地方。

李嶠(644—713年),字巨山,唐代贊皇人。20歲舉進士,初為安定縣蔚,累遷給事中。吏部尚書。中書令。李嶠的文學造詣很深,前與初唐四傑相接,中與蘇味道、崔融、杜審言合稱“文章四友”,晚年,被尊為“文章宿老”。唐玄宗曾贊曰:“嶠真才子也”。有集五十卷,已散失,明人輯有《李嶠集》,全唐詩有其作五卷。

李華(715—766年),字遐叔,唐代贊皇人。開元二十三年(735年)舉進士,天寶十一年(752年)遷監察御史,上元中二年(761年)任檢校吏部員外郎,後病引山陰(今江蘇淮安)。李華是唐代傑出的文學家,古文運動的先驅。他曾與陳子昂、蕭穎士一道反對浮華的文風和駢體文章,倡導改革,提出“宗經”、“載道”、“尚簡”主張,為以後韓愈、柳宗元時期的古文運動高潮奠定了基礎。他的代表作《弔古戰場文》被收入《古文觀止》。後人編有《李遐叔文集》。

李棲筠(719—776年),字貞一,唐代贊皇人。24歲舉進士,先後任主薄,監察御史、行軍司馬、殿中侍御史、詳理判官、吏部員外郎、光祿大夫、御史大夫等職,死後贈吏部尚書,溢文獻,稱讚皇公。

李吉甫(758—814年),字宏憲,棲筠子。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地理學家。27歲為太常博士,後任忠州、郴州、饒州刺使。元和二年(807年)為相,三年(808年)轉任淮南節度使。六年(811年)還朝復相,封贊皇候,徙趙國公。他的《元和郡縣圖志》是歷史上的地理名著,是我國現存最早又較完整的地方總志。《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稱其為“體例最善,後來雖遞相損益,無能出其範圍”的舉世鉅著

李絳(764—830年),字深之,唐代贊皇人。擢進士,補渭南尉,拜監察御史。元和二年(807年)授翰林學士,六年(811年)入閣為相,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著有《李相國論事集》、《李深之文集》。死後冊贈司徒,溢貞。形象載入《元和將相圖》。

李德裕(787—850年),字文饒,唐代贊皇人,李吉甫之子。唐代名相。穆宗時擢為翰林學士,累遷中書舍人,御使中丞。大和三年(829年),召拜兵部侍郎,六年(832年)召兵部尚書,七年(833年)拜同平章事,封贊皇縣開國伯,後封衛國公。因為著名的牛(僧儒)李(德裕)朋黨之爭,幾次貶黜,幾次復相。宣宗即位後貶李德裕為荊南節度使,大中元年(847年)再貶潮州司馬,大中二年(848年)再貶崖州司戶。死於崖州任上。李德裕出身名門,生活奢侈,但所任之地政績卓著,深受當地百姓愛戴。成都新繁縣宋代建有“三賢堂”,李德裕為三賢之一。今海南省海口市仍遺存有“五公祠”,李德裕為五公之首。李德裕一生著作頗多,留有《次柳氏舊聞》、《會昌一品集》等傳世,全唐詩存其詩一卷。

李迪(976—1052年),字復古,宋代贊皇人,24歲舉進士第一(狀元)。曾任秘書省著作郎。鄆州知州、知制浩、吏部侍郎、兼太子少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閒殿大學士、翰林侍讀學士等。死後贈司空侍中,縊文定。仁宗感其一生正直,親為其篆碑“遺直之碑”,並改所葬地鄧侯鄉為遺直鄉。

楊雲翼(1170—1228年),字之美,金代贊皇壇山人。明昌五年(1194年)舉進士第一(狀元)。先後任陝西東路兵馬都總管判官、太學博士、太常寺丞兼翰林修撰、提點司天臺兼翰林修撰、禮部郎中、吏部侍郎、翰林侍講學士、知集賢院事、禮部尚書、吏部尚書御史中丞和代理太常卿等職,縊文獻。著有《雲翼文集》,校《大金禮儀》、續《通鑑》等若干卷。

趙良弼(1217—1286年)字輔之,元代女真人,本姓術要甲,後改趙姓,金貞 間(1213—1217年)家祖南遷,定居贊皇,21歲舉進士,任趙州教授。頗受忽必烈器重,初授邢州安撫司,忽必烈南征時破格提為參議元帥事、江淮安撫使。元世祖繼位後,任四川宣撫司,成為世祖忽必烈的重要幕僚。至元九年(1272年)曾出使日本一年,回國後三次勸諫世祖不要出兵日本,稱:“日本……無耕桑之利,得其人不能勞役,得其土地不能富國……”世祖採納其主張,延期了對日本的討伐。死後趙良弼被追封韓國公,縊文正。贊皇縣孔廟設“趙公祠”以祀之。

胡來朝(1561—1627年),字抒丹,號光六。明代贊皇蒲宏人。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進士。歷任陝西延安府司理,浙江杭州司理、吏部文選司郎中,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等。

黃崗竹,江西廬陵人,清乾隆元年(1736年)進士。任贊皇知縣達13年之久,在任期間建立留養局以資助孤貧,創建書院以發展教育,為書院置官山、官田,以充書院經費。今官山為國營林場。被稱為贊皇縣清代四大名宦之一。

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獨特視角看社會!歡迎關注 峰輕揚!


峰輕揚


作為中華文明發祥地之一,燕趙大地歷史名人極多,試舉例:

1.趙佗,河北正定人,秦朝大將,作為攻打嶺南的軍事統帥,利用秦末亂世,平定嶺南地區,保境安民,建立南越國,自稱南越武王,後來稱帝,南越武帝,活了100多歲,對嶺南地區進行了初步的開發,被毛澤東稱為“南下幹部第一人”。

2.劉備,河北涿州人,蜀漢昭烈皇帝,利用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時機,從一介平民起兵,最終佔據益州、荊州大部分和漢中地區,建立蜀漢基業,是草根逆襲成功的表率。他知人善任,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隆中對策三分天下,白帝城託孤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3.趙雲,河北常山人,蜀漢大將,死後諡號順平侯。

4.張飛,河北涿州人,年輕時候就跟隨蜀漢先主劉備,鎮壓黃巾起義開始起兵,久立戰功,後酒後被帳下小人所殺。諡號桓侯。

5.李從珂,五代十國後唐末帝,河北平山人,本姓王,自幼被後唐大將李嗣源連母親擄走,因其伶俐,被李嗣源養為子,李嗣源即後唐明宗,跟隨養父屢立戰功。李嗣源病逝後,其子李從厚即位,但是與李從珂相猜忌,後來李從厚被殺,李從珂即位,又與李嗣源女婿、後唐河東節度使石敬瑭發生矛盾,石敬瑭勾結契丹,以做兒皇帝和割讓幽雲十六州為代價,攻打李從珂,李從珂舉族自焚而死。

6.郭威,河北邢臺人,五代十國後周太祖,原為後漢主劉知遠部下,由於其子繼位後誅殺大臣,郭威起兵,先為監國,後來建立後周。是五代十國時期比較有作為的一個皇帝。

7.柴榮,河北邢臺人,郭威養子,實為其內侄。由於郭威子嗣都被殺,所以郭威病逝後,柴榮即位,是為後周世宗。周世宗在位期間,對內改革弊政,對外軍事擴張,準確的說是開始了推進統一的進程,後周國力大盛,被認為是五代十國時期最有作為的皇帝。可惜天不假年,39歲英年早逝。

8.趙匡胤,河北涿州人,生於洛陽夾馬營。是後周世宗柴榮部將,因為屢立戰功被任用為殿前都檢點,掌管禁軍。959年柴榮病逝,其七歲兒子柴宗訓繼位。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建立宋朝,並開始了結束五代十國割據局面的進程,到976年他去世時,僅剩北漢、泉州、吳越國幾個政權了。

9.楊繼盛,河北保定容城人,明代大臣,剛正不阿,因為彈劾奸臣嚴嵩而被其陷害入獄,受盡酷刑,被打的體無完膚,但始終不屈服,後被殺。




磨史作鏡


說一個不討喜的河北歷史名人,他就是明朝第一代專權宦官――王振。

王振是今河北蔚縣人。他早年在家鄉教書,多少還是有些文化的。王振可真是才華撐不起野心,想出人頭地,可屢試不第。他走了一條捷徑,淨身入宮。入宮後,很得明宣宗歡心,畢竟有文化的太監還是少數。宣宗便讓王振去東宮服侍太子朱祁鎮。小太子也很喜歡他, 兩人玩得如漆似膠,感情沒得說。



宣德十年(1435)正月,宣宗駕崩,英宗繼位。此時小皇帝年僅九歲,不能親政。英宗的祖母太皇太后張氏垂簾聽政。而宣宗也給英宗留下了“三楊”,即楊士奇、楊榮、楊溥三位輔政大臣。王振雖有賊膽,卻也不敢擅政。精明的張太后看出王振把小皇帝玩得團團轉,就知道王振不是個省油的燈,可這時的王振又沒有什麼過錯,心慈手軟的太后就沒有痛下殺手,只是偶爾敲打敲打他。這幾年,王振可是夾著尾巴做人。

司禮監是明朝最重要的宦官衙門,總管宮中宦官,提督東廠事務。英宗寵言王振,便讓其出任司禮太監一職。司禮太監陪侍皇帝,下達皇帝的旨意,實際上是皇帝的心腹。這時候,王振就有些飄了。經常在英宗的耳根邊吹吹風,有點帶偏英宗。例如,有一次檢閱軍隊,英宗就讓他帶領眾朝臣前往。而正是利用這次機會,他謊報死黨紀廣騎射第一,擢升都督僉事。

王振不事張揚,暗地培植私黨,漸有干政跡象,引起張太后高度警覺。幾次欲除掉王振,在英宗的求情下,才作罷。此後王振也收斂了許多,靜待時機,畢竟張太后、“三楊”已年長,而他王振卻來日方長。

正統七年(1442),張太后病逝。而在二年之前,楊榮已逝。三楊中的楊士奇也因其子殺人案辭職。只有楊溥在還朝中,但楊溥也是廉頗老矣,也沒有什麼精氣神對付王振。而後起之秀大學士馬愉、曹鼐等人根基尚淺,尚不足以制衡王振,畢竟他在朝中經營了多年。

被壓制多年的王振終於如釋重負,“厚積薄發”。太祖朱元璋為防宦官干政,特製一塊禁宦官干政的鐵牌置於宮門。王振每次看到他就覺得嗝應,現在終於可以取下來。

王振開始放手干預朝政,對委身的他的奸侫大力提拔,對剛正不阿的忠良則大加打擊。

曾經有個叫王佑的工部郎中,拍王振的馬屁簡直到了無恥的地步。王振因為工種特殊,是不長鬍須的,我們都懂的。令王振奇怪的是這個王佑竟也無須。王振問之,王佑對曰:“老爺無須,兒未敢有”。由此也可見朝臣對王振的迎合到了何種地步。巴結王振的徐希被升為兵部尚書,王文升為都御史,而前文說的王佑升為工部侍郎。王振的親屬和私黨也安插至重要崗位。侄子王山任錦衣衛指揮同知,王林任指揮僉事。死黨馬順、郭敬等均位居要職。

同時,王振對於不依附於己的朝臣無情打擊。翰林侍講劉球上書英宗,請求皇上親理政務,不可擅自放權。王振聽著不順耳,矛頭是對著自己,便把劉球投入大牢。並逼迫劉球承認指示編修官董磷要官。劉球受不了嚴刑,屈打成招。王振下令將劉球肢解。此事弄得朝臣人人自危,噤若寒蟬,無人敢上書言事。

王振登上了權力的巔峰,對金錢的慾望也溝壑難填。他營私舞弊,聚斂了鉅額財富。他在對處理明朝與也先的關係上,也投機取巧,引發了瓦剌進犯。


王振專權後,疏於北部邊境軍備,與瓦剌暗通款曲,與其進行走私交易。王振的心腹郭敬每年私造箭支送與瓦剌,瓦剌則而馬匹回贈。瓦剌每年派出使團嚮明朝上貢良馬,明朝則回以賞賜。這一來二去,瓦剌的胃口越來越大,使團也越來越大,最後竟多報使團人數,因為賞賜是按人頭來計算的。

正統十四年(1449)二月,瓦剌太師也先遣2000餘人使者出使明朝,謊稱使團5000人。這次王振不知何故,非要按實際人數賞賜。而以前並不是這樣的,王振收了瓦剌的好處,對虛報人數的事也是心知肚明,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過去了。王振又把貢馬的價值降低至五分之一。也先的要求沒有得到滿足,於是於同年七月,兵分四路,進犯明朝。也先親率一路,攻向大同。


明英宗在王振的鼓動下,不顧兵部尚書鄺埜及侍郎于謙的力勸,率20萬大軍御駕親征。

8月1日,明軍進入大同。鄺埜等人恐明軍中也先埋伏,力主班師回朝。起初王振不以為然,後心腹、大同守將郭敬講述前幾天的慘敗,嚇得王振趕緊傳令撤軍。

因為王振是蔚縣人,他決定軍隊回撤的路線要經過他的家鄉蔚縣,顯擺一下他的威風。走了近五十里後,王振看到軍隊混亂,又稱怕踏壞他家鄉的農田(估計農田是他的)。於是軍隊又改道向宣府行軍。而瓦剌大軍已尾追而來。

8月13日,英宗等撤至土木堡。鄺埜等人請求英宗先行馳入居庸關,但王振一意孤行,卻以等待1000餘輛輜重軍為由宿營土木堡。

次日,瓦剌軍重重包圍土木堡。15日,也先以和談為幌子,後撤部隊。缺水的明軍在爭水之機,被瓦剌軍擊潰。這就是歷史上的“土木堡之變”。

土木堡之變,20萬明軍精銳大舉潰敗,英宗被俘。隨行的百餘名文武重臣少有存活,王振也在混戰中被殺死。


歲月是一條河流


“燕趙古稱多感慨悲歌之士”,河北在悠悠幾千年的歷史中,湧現出了大量有抱負、有成就的著名人物與,他們中有政治家、軍事家、科學家、文學家等等。這些人不僅是燕趙大地的驕傲,也極大地促進了整個中華名族的進程。

話不多說,我們直接上圖說話!覺得說得好,請關注頭條號“娛信匯”,歡迎轉發給朋友。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頭條號:娛信匯!O(∩_∩)O~


娛信匯


1、堯,據傳說中國上古五帝之一的唐堯出生在順平縣 ( 原完縣 ) 的伊祁山 , 因此伊祁山就又稱作堯山。後人稱其為唐堯。 2、伯夷,不食周粟的河北(盧龍)人。 3、叔齊,伯夷之弟,與其兄不食周粟,餓死首陽山。 4、趙武靈王(約前340年—前295年)名雍,戰國時期趙國國君,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軍事改革家。 5、趙奢,馬服君,漢族“馬”姓起源。趙國人,與趙王室宗,當屆貴族。戰國後期趙國名將。

6、廉頗,戰國四大名將,慷慨重義,以勇氣聞於諸侯。生於公元前327年卒於公元前243年,趙國傑出的軍事將領 7、樂毅,趙國人,戰國名將,領五國之兵連下齊國七十二城。 8、藺相如,戰國名相,河北曲陽縣人,英勇大義,智慧宏達,千古佳談。 9、公孫龍,春秋、戰國時期的思想家。公孫龍,字子秉,趙國人(今邯鄲)。 10、李牧,趙國柏人(今河北隆堯)人,戰國四大名將之一,其功績自不必說。 11、徐福,據傳為日本天皇老祖,秦時齊人徐福(滄州戰國時屬齊,安陽內黃戰國時屬趙)率三千河北兒女東渡日本。 12、毛亨,西漢學者,河北河間人,“毛詩學”的開創者。 13、毛萇,西漢詩學“毛詩學”的傳授者,河北邯鄲人,《詩經》,就是漢學大儒毛亨、毛萇註釋的“毛詩”。。 14、韓嬰,西漢詩學“韓詩學”的開創者(注:詩經傳承有齊魯燕趙四家,後惟趙毛萇一家流傳至今)。 15、董仲舒,漢初大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始作俑者,西漢廣川(今河北棗強縣廣川鎮)人。功罪千秋評說。 16、竇太后,名漪,清河郡(今河北清河)人,漢文帝的皇后,漢景帝的母親。自她之後,把漢王朝推上了強盛的高峰。

17、王政君,漢元帝劉奭的皇后,正定人,一生經歷七朝,享年84歲,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后。 18、祖沖之,今河北淶水縣, 是中國數學家、科學家。南北朝時期人。生於未文帝元嘉六年,卒於齊昏侯永元二年。 19、酈道元, 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范陽(今河北涿縣)人。 20、扁鵲(公元前407—前310),名秦越人,勃海莫人(今河北任丘市),春秋戰國時代名醫。

21、李春,河北邢臺臨城人,趙州橋的設計者,中國古代著名建築學家。 22、張角,鉅鹿(今河北平鄉縣)人,漢末農民起義領袖。黃巾起義軍首領,太平道創始人 。 23、劉備,河北涿州人,蜀漢皇帝。 24、趙雲,河北正定人,三國名將。 25、張飛,河北涿州人,三國名將。 26、李淵,唐朝開國皇帝,甘肅成紀人,其祖乃趙郡隆慶(河北隆堯)人。 27、竇建德,河北故城東北人,隋末河北義軍首領,李家統一中國的最大挑戰者,當時是鹿死誰手未可知。 28、劉黑闥,貝州漳南(今河北故城東)人,隋末河北義軍首領。 29、魏徵,唐初名相,鉅鹿人,中華鐵膽直臣。 30、盧照鄰,著名詩人,初唐四傑之一。幽州范陽(今河北涿縣)人。 31、高適,字達夫。滄州(今河北省景縣)人,著名邊塞詩人。 32、賈島,字閬仙,范陽(今河北涿州)人,唐代著名詩人。 33、韓愈,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 34、柴榮,河北邢臺人,著名五代時期後周皇帝,周世宗。 35、趙匡胤,祖籍河北涿州,生於洛陽,常年居住在開封,死後葬於鄭州鞏義的宋陵。 36、三蘇(蘇洵/蘇軾/蘇轍),四川人,祖籍河北省欒城縣,蘇轍有《欒城集》,以念其祖。 37、盧俊義,河北大名縣人。 38、燕青,河北大名縣人。 39、武松,河北清河人,因殺人逃入陽穀縣。 40、郭守敬,邢臺人,中國元朝的大天文學家、數學家、水利專家和儀器製造家。 41、關漢卿,河北保定安國人,元曲大家。 42、紀曉嵐,河北滄州人,清名臣,《四庫全書》主編。 43、張之洞,河北南皮人,洋務運動重臣。 44、孫伏伽,隋河北清河人,歷史上第一位狀元。 45、曹雪芹,祖籍河北,偉大的文學家。 46、霍元甲,河北東光縣人,著名武術家,燕趙俠士,民族英雄。 47、趙三多,河北威縣人,義和團領袖,首先在山東率領義和團起義。 48、大刀王五,河北保定人,燕趙豪傑,京城俠士。

49、燕子李三,河北滄州人,俠義大盜,名震中華。 50、李大釗,字守常,河北樂亭縣大黑坨村人。中國共產黨早期領袖。 51、韓蔭亭,永年田寨人,中共直南特委特派員,八路軍平漢支隊司令員,一代英豪,傳奇名將。 52、張作霖,東北王,遼寧海城人,祖籍河北。 53、張勳,大軍閥,鞭子軍首領,長江巡查使,江西人,祖籍河北。 54、裴文中,河北省豐南縣人。史前考古學、古生物學家,北京人發現者。 55、王士珍,北洋三傑之龍,河北正定人。 56、馮國璋,北洋三傑之豹,河北河間人,著名笑星馮鞏的曾爺爺。 57、馮玉祥,祖籍安徽,生長於河北保定,保定土話保持一生。 58、佟麟閣,中國抗日將領,民族英雄。直隸高陽(今屬河北)人。 59、張愛玲,祖籍河北豐潤,近代上海著名女作家,功罪任評說。 60、郭小川, 現代詩人。河北豐寧縣人。 61、狼牙山五壯士,河北張家口蔚縣人,民族英雄,燕趙遺風。 62、董存瑞,河北張家口市懷來縣人,民族英雄,燕趙遺風。 63、馬本齋,河北滄州人, 回民,中華抗日英雄。 64、王二小,河北保定淶源縣上莊村人,少年抗日英雄。 65、小兵張嘎,河北保定安新縣人,少年抗日英雄。

66,戎冠秀,河北平山人,中共黨員,抗日英模,榮獲“子弟兵的母親”光榮稱號等。 67、楊露禪,永年人,楊氏太極宗師。 68、馮至,現代著名詩人、翻譯家、教授。直隸涿州(今河北涿縣)人。 69、孫犁,現、當代小說家、散文家,河北安平縣人,被譽為“荷花澱派”的創始人。 70、蓋叫天,京劇武生,號燕南,葬於杭州西湖。 71、于敏,核物理學家,中國氫彈之父。 72、鄧麗君,河北大名人,生於臺灣,著名歌唱家,一代歌后。 73、王蒙,前文化部長,著名作家、紅學家。 74、鐵凝,著名作家,現任中國作協主席。 75、裴豔玲,原名裴信。著名河北梆子表演藝術家,兼演京劇,工武生,祖籍河北肅寧。 76、崔永元,崔永元出生於天津,籍貫河北,朝鮮族,央視著名主持。 77、周穎超,祖籍河北唐山,生於河北唐山,內地當紅網絡明星。 78、葛優,籍貫河北饒陽縣,出生於北京,著名演員。 79、姜文,著名演員、導演。 80、高圓圓,祖籍河北唐山豐潤,著名影星,《南京,南京》女主角 81、張鐵林,著名影星,祖籍唐山人畢業於英國。 83、錢紅,河北保定人,女子游泳運動員,奧運冠軍,獲51個世界冠軍,“蝶泳皇后”。 84、郭晶晶,河北保定人,跳水運動員,奧運冠軍。 85、范瑋琪,臺灣歌手,畢業於哈佛大學經濟系,祖籍河北省石家莊市深澤縣 86,楊公驥,教授,是我國著名社會科學家、著名學史研究專家,河北正定人。 87,何夢蓮,字淨亭,號周溪,正定人。乾隆己亥舉人,歷官榆林知府。有《式古堂詩集》。 88、蘇大年,河北正定人。翰林編修,人稱蘇學士。最擅長畫竹石等,能詩文。 89、懷丙,(生卒年月不詳),真定僧人,北宋高僧、著名科學家。精於建築工程技術。 90、梁夢龍(?—1592),真定(今正定)人,明朝政治家、軍事家。 91、樊騰鳳,河北邢臺人五方元音編著者 中國著名 音韻學家 92、白樸,元曲四大家之一,正定人。 93、王寶強,1984年出生,河北省邢臺市南和縣人著名演員,代表作《天下無賊》《士兵突擊》 94、李想,河北石家莊人,80代表人,北京泡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 95、韓喬生,河北邯鄲人,中央電視臺著名體育節目主持人. 96、龐偉,河北保定人,射擊運動員,奧運冠軍,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國代表團第二金獲得者。 97、祖逖,范陽遒(今河北省淶水縣)人,西晉名臣,聞雞起舞和中流擊楫由他而來。 98、劉琨,河北無極東北人。西晉詩人。少年時即有“俊朗”之美譽,以雄豪著名。聞雞起舞的另一主角。 99,趙姬,秦始皇生母,今河北邯鄲人。 100、李夫人,漢武帝妃子,死後被追封為孝武皇后,“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101、甄宓,河北省無極縣人,廟號文昭甄皇后。是中國歷史上極賢的美女之一。後人稱其為洛神。 102、竇文濤,籍貫山東,出生於石家莊,鳳凰衛視主持人。 103、吳德,唐山市豐潤區人。曾擔任北京市委第一書記、市革委會主任,北京衛戍區第一政委等黨和國家的重要職務。 104.董振堂,邢臺新河人, 紅軍名將,原紅五軍軍長,為河北省參加革命以來犧牲的職務最高的將官 105.劉春霖,字潤琴,號石雲。直隸肅寧人,清光緒30年(1904年)甲辰科狀元,亦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名狀元,所謂“第一人中最後人”。 106.趙佗,嬴姓,趙氏,名佗。秦朝著名宗室將領,華夏族(漢族先民),南越國創建者。是南越國第一代王,公元前207年[1]至前137年在位,號稱“南越武帝”。秦朝恆山郡真定縣人(今中國河北省正定縣)。


星小法


河北歷史名人也不少,甚至成為某個地方的代名詞,接下來就說幾個電視劇上人人皆知的吧。1.紀曉嵐,河北滄州獻縣人,大家著名重臣,編撰了《四庫全書》,當然了,大家更多是通過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而熟知。

2.張之洞,祖籍河北滄州南皮人,晚清四大名臣。興洋務,辦教育。洋務運動領頭人,擔任湖廣總督時,創辦漢陽鐵廠。


3.喜來樂,是電視劇上的名人啦,畢竟神醫喜來樂演了好幾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