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美國非要和俄羅斯過不去?

懂你148975892


美歐矛盾是一個巴掌拍不響的,不是某一方單方面的問題。

第一,從美國角度來看,是俄羅斯的戰略對西方產生了威脅,因此要制裁。

以烏克蘭問題為例吧!

烏克蘭從蘇聯解體獨立後,其實有一段採取在俄羅斯和西方之間的平衡外交。後來亞努科維奇上臺,他自己太不乾淨,而且過於親俄導致烏克蘭國內不滿積極,最終顏色革命將其推翻。

亞努科維奇竟然能跑到莫斯科,躲到現在4年了!這讓烏克蘭人更認定他是普京的傀儡。西方當然支持烏克蘭人反對亞努科維奇。

由此烏克蘭採取了親西方的路線,普京認為這損害俄羅斯利益,於是才有吞併克里米亞等問題。

西方認為,採取什麼路線是烏克蘭自己的事情,即使普京不同意,也不能夠佔領別國領土。這是俄羅斯違反國際法需要被制裁的原因。

另外俄羅斯派特工到倫敦刺殺雙面特工,秘密介入美國大選等問題,都讓西方認為普京很危險。因此俄羅斯必須要被制裁。

第二,從俄羅斯的視角來看,是西方人擠壓其生存空間,因此必須強硬。

正如木叔以上所說的,在烏克蘭問題上俄羅斯認為西方人故意和自己過不去。沒有西方人的支持和鼓動,亞努科維奇下場也不會這麼慘,因此普京認為,對西方要反擊。

反擊的手段當然有限,畢竟俄羅斯沒有能力對西方進行經濟制裁,所以就用武力。比如策動克里米亞獨立隨後吞併,對烏克蘭東部反叛勢力進行支持等。

俄羅斯認為自己是想和西方搞好關係,但西方卻在很多場合故意刺激自己,特別是損害俄羅斯的戰略空間,這讓普京不滿。於是用巧實力或者銳實力等巧妙地與西方周旋,避免硬碰硬。

比如在敘利亞問題上,美國人和俄羅斯人就從沒交過火。這說明雙方雖然在鬥,但是“鬥而不破”,彼此都是有分寸的。


你如何看待美俄關係問題?

歡迎交流、評論!


木春山談天下


首先,我們需要搞清楚美國人最希望得到什麼?答案很簡單,那就是俄國承認美國的世界霸權,而且加入美國主導的世界體系,最好還要成為美國的小弟,這樣美國人自然就滿意了,也就不會和俄國過不去。但問題在於,俄國人不會甘心這樣的定位,因為他們有一段輝煌的過去。在沙俄時代,俄國是響噹噹的歐洲列強,後來的蘇聯更是超級大國,盛極一時。在俄國人看來,當初稱霸歐洲的時候,美國還沒出現呢。同時,俄國人也有一種優越感,自認為繼承了羅馬帝國,而美國是個後生國家,俄國人自然是非常不服。

再者,美國在俄國身上,花費了鉅額的成本,但始終搞不定俄國。在“冷戰”時期,美國和蘇聯耗了幾十年,他們吃了很大的虧,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越南戰爭,讓美國人賠的底掉,差點引發了革命。因此,美國人是下了很大的本錢,出了大血,才把蘇聯人比下去,蘇聯最終也解體了。這個時候,美國人很高興,他們認為俄國人撐不住了,只能有求於美國人。在當時,俄國人也確實這麼做了,他們學習美國人,搞了改革,然後美國和俄國進入了所謂的“蜜月期”。但是,俄國人很快發現不對頭了,因為美國的模式不可複製,它不符合俄國的國情,俄國人不僅沒有過上好日子,反而越過越不好,看起來美國人是故意讓俄國人不好過呀,所以俄國和美國也就沒做成朋友,反而再一次變成了對手。

這讓美國人很不爽,他們原本想著趁蘇聯解體的機會,把俄國拉入自己的體系,甚至控制俄國的經濟命脈,遏制俄國的再次崛起。但是,美國人失敗了,他們和俄國的朋友關係,非常的短暫,而且在翻臉後,俄國人更加痛恨美國人。事實上,美國政府也一直不信任俄國政府,這就使得在很多政策方面,表裡不一。比如說美國政府既想拉攏俄國,同時又搞“北約東擴”,這也讓俄國政府很警惕,而且美國時常對俄國內政問題指手畫腳,甚至在背後支持俄國內部的反對力量,這又加深了雙方的不信任。毫無疑問,美國政府的所作所為,確實傷害了兩國的互信,甚至摧毀了合作的基礎。因此,“冷戰”雖然結束了,可美國政府從來沒有放棄“冷戰”思維,始終將俄國當作敵人看待。

同時,俄國人自己也對現實非常不滿,他們懷念蘇聯時代,那個時候是超級大國,活的非常有尊嚴;他們也懷念沙俄時代,那個時候是盛極一時的大帝國。提起過去,俄國人總是信心滿滿,但現實總不令人滿意,但美國又不允許俄國再次崛起,於是乎就在各種對外政策方面打壓俄國。可這又加劇了俄國人的不滿情緒,美俄兩國的關係更加的複雜,更加難以實現互信。

更關鍵的在於,俄國是一個“核大國”,軍事力量也十分強大,美國不敢動武,只能搞經濟制裁。可俄國人不害怕經濟制裁,他們原本就不在美國的體系內,自己有豐富的自然資源,而且不愁吃不愁穿,完全可以關起門來過日子。美國人搞了經濟制裁,俄國人的生活水平也不會出現下降,而且他們會更加的反美,更加的支持俄國政府。因此,俄國人根本不在乎美國人,這讓美國的霸權主義在俄國人面前徹底失效。


圖維坦


這個問題不能單一的看待和單一的回答,應該放在美國鬼子的全球戰略和帝國主義野心範圍內解答。首先美國肯定不是和俄羅斯過不去,這應該是拉攏在前翻臉在後,標準的“惱羞成怒”。一再示好俄羅斯,目的僅僅一個,制衡圍堵我朝。俄羅斯權衡利弊覺得特朗普不靠譜顧左右而言他不冷不熱欲拒還迎半推半就,就是風月場裡那一套:牛皮隨你吹見銀子再動真的。所以,我朝不能單單看美國佬,也應該明瞭這個世界的本質:拳頭硬才是硬道理。

順便捎帶一句日本人。作為一個戰敗國,敗的憋屈敗的窩囊,一直是處心積慮蓄謀翻盤,而美國對他又是明扶暗抑猶如養了條狗,讓你誰咬你咬誰。日本鬼子當然不是愣子,心知肚明相互利用,狗仗人勢卻又日日盼著主人垂暮伺機反咬,美國則是丟你個骨頭你必須看家護院聽我唆使。所以,美日兩國狼狽為奸各懷鬼胎。

朝鮮半島,彈丸之地佔盡了地理優勢,也成了美國日本覬覦我朝的最前沿。美國對韓國恩威並施意在佔住陣地在我朝門口安個釘子。對朝鮮又是挑撥離間又是暗示賣好,企圖瓦解我朝歷史上不是盟友的盟友,拉過去最好,拉不過去噁心噁心我朝,反正不讓你痛快安靜。如果真以為美國佬怕朝鮮那兩顆“核彈”,你肯定是“小兒科”大夫。

我朝威武,明察秋毫沉著冷靜。真正是冷眼觀魑魅魍魎興妖作怪不動聲色,靜心布乾坤巽兌迷魂八陣心裡有數。


潮老頭兒


俄羅斯和中國是美國最具實力的競爭對手。

當今世界俄羅斯是美國最有實力的競爭對手,在軍事方面俄羅斯完全有實力和美國一較高下,俄羅斯作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在國際事務中相當有話語權,並且美國和俄羅斯都是有核武器的國家,俄羅斯的軍事實力在某些方面並不亞於美國,並且在一些方面強於美國,這使得美國坐臥不安,所以美國就要和俄羅斯過不去。


俄羅斯繼承了蘇聯大部分衣缽,美國有敵視俄羅斯的傳統。

在蘇聯未解體之前,美國和蘇聯就是一對歡喜冤家,兩國經歷了長達40年的冷戰。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和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視同水火。在蘇聯解體後,由於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大部分衣缽,使得美國的矛頭從蘇聯身上轉到了俄羅斯。這可能是美國敵視俄羅斯的傳統。


普京對美國態度強硬,在國際事務中得罪了美國,與美國有過節!

普京是俄羅斯的鐵腕總統,在國際上普京一直謀求俄羅斯的大國地位,企圖恢復蘇聯時期的輝煌。而美國的對外政策是打壓俄羅斯,作為鐵腕總統普京當然不會坐以待斃。在一些國際事務中向敘利亞問題、庫爾德人武裝問題、伊斯蘭國問題等方面,美國和俄羅斯都存在著較大的分歧。這就使得兩個國家相互敵視。再加上美國自2014年起對俄羅斯進行經濟制裁,讓本已經進入最低點的俄羅斯經濟雪上加霜。俄羅斯在內政和外交方面對美國進行報復,的外交關係也隨之進入寒冰期。

如果大家有不同意見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我將虛心接受大家的批評指正。

喜歡的朋友可以評論關注一下。

謝謝大家。


國際資訊站


美國與俄羅斯的關係一直是國際間各國最為關心,討論最多的話題,這不,近日美國“又”懟了俄羅斯一下。據海外網1月13日報道,美國針對俄羅斯與中國的萬億美元客機訂單索要100億美元專利費,這主要是因為俄羅斯把客機的一些零件外包給了波音公司,目前看來俄羅斯只能認了。至於為什麼是“又”呢?這就說來話長了。

阻擋了美國霸權地位,美國就是和和俄羅斯過不去!

從原來的前蘇聯到現如今的俄羅斯,美俄(蘇)之間的鬥爭其實已經長達數十年了。早在冷戰時期,美國與前蘇聯的角力就已經眾所周知,只不過前蘇聯自己散了。而美國因此獲得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前蘇聯解散後美國成為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一直維持著這一地位享受著各種便利,並依靠美元霸權褥全世界羊毛。

反觀俄羅斯在前蘇聯解散之後一心想要融入西方世界,於是接受了美國意見學習西方制度,這一學就讓俄羅斯休克了,直到後來普京接手和國際油價大漲俄羅斯經濟才有所好轉。而直到現在美國還一直限制著俄羅斯經濟,在眾多領域上都制約著俄羅斯的發展,俄羅斯也這麼一直撐著,甚至國際間也都習以為常了。

美國之所以這麼針對俄羅斯,不得不說還是和前蘇聯有關係,雖然現在蘇聯已經解散,但俄羅斯繼承了前蘇聯大部分財產,特別軍事和重工業領域,甚至可以說俄羅斯是前蘇聯的繼承人。

俄羅斯仍然是世界範圍內唯一能夠與美國進行確保相互摧毀的核大國,具備掌控歐洲的能源供應、以及插手地區熱點問題的能力,能夠威脅到美國霸權地位,同時俄羅斯在美國打擊下還能有所反擊,美國自然還是會繼續擠壓俄羅斯。

俄羅斯如此應對!美國以後都沒法對俄羅斯下手了

當然俄羅斯也不是任人拿捏的,面對美國的打壓,俄羅斯也有所反擊。2018年可以說是俄羅斯去美元化最堅決的一年,俄羅斯打算徹底把美國排除在自己的經濟體系之外。

2018年4月,美國宣佈對俄實施新的更嚴厲的經濟限制之後,俄羅斯加快了拋售美債的速度,當月持有量便自961億美元驟降為487億美元,5月只剩下149億美元,退出了美債主要持有行列國。

俄羅斯還在不停增持黃金,目前俄羅斯央行的黃金儲備量排名全球第五,截止2018年11月底,持有規模達到1909.8噸,同時出口歐洲的石油也拋棄美元結算,將採用歐元結算。

在資產方面,俄羅斯轉移了1000億美元資產往人民幣、歐元和日元。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俄羅斯央行美元資產所佔比例降低了一半,從43.7%變為如今的21.9%,歐元從22.2%增至32%,人民幣增長了兩倍,自5%升至14.7%。

如今,比特幣成了俄羅斯去美元化的最新行動目標,俄羅斯準備了100億美元投資比特幣。這一切的一切,都表明了普京去美元化的決心,以後美國再想要限制俄羅斯也就難了。

而算下來,普京已經執俄羅斯牛耳18年了,而普京於2018年5月連任總統,那麼他還將繼續執掌俄羅斯到2024年,至於以後俄羅斯還會怎麼和美國友好相處,還是看普京的了。


金十數據


其實美國並沒有與俄羅斯過不去


從二戰後的歷史來看,一直都是蘇聯以咄咄逼人的態勢針對美國,而美國則一直都是持忍讓態度。有史為證:二戰後蘇聯對東亞地區的霸權政治擴張,從而催生了朝鮮半島的軍事分界線;一九四八年、一九五九年、一九六二年的三次柏林危機都是蘇聯獨家一手製造。尤其是一九四八年第一次柏林危機,蘇軍悍然武裝封鎖西柏林長達近一年。而第三次柏林危機蘇聯則乾脆以鋼筋混凝土水泥牆人為將德國一分為二;同年爆發的古巴導彈危機依然是蘇聯一手挑起,只是最後肯尼迪總統一拍桌子就把赫魯曉夫給嚇蔫了,趕緊連夜把彈道導彈撤出了加勒比海。但蘇聯依然在地區呈現其霸權擴張的強勢:先是慫恿印度挑釁中國,囂張的印軍一度甚至把工事修到我軍邊防哨所旁邊……,結果引發了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後來蘇聯又公然支持印度入侵巴基斯坦,並肢解了東巴基斯坦。接著又支持越南與中國反目,一九六九年陳兵百萬威脅中國,甚至叫囂對中國使用核武……。

蘇聯解體前後,蘇聯原先的東歐衛星國紛紛改弦易轍而傾心於歐美。一九九七年波蘭、捷克、匈牙利被北約接納,一九九九年波蘭、捷克、匈牙利正式成為北約成員國。俄羅斯從此對美國耿耿於懷:總認為是美國與自己過不去。尤其是二零一四年俄羅斯肢解東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從而引發強烈的國際反響:強大的國際負面輿論壓力再加上國際社會的制裁,俄羅斯與美國的仇越來越深:在制裁期間,俄盧布急劇下跌,普氏趕緊大量拋售美元才止了盧布的下跌。去年初,美軍第一批“大西洋決心行動”部隊抵達波蘭。波蘭民眾舉國歡迎美軍進駐,波蘭政府還在全國組織歡迎活動。波蘭國防部長甚至稱這是‘’波蘭夢想了幾十年、等了幾十年才如願以償的事情‘’,並稱‘’美軍的進駐讓波蘭不在孤軍面對東部的侵略者‘’。至此,美國成為了所謂北約東擴的‘’始作俑者‘’。








結束語:

蘇聯(俄羅斯)已經習慣了幾十年惡名昭彰的霸權強勢,從而在突然失去了昔日的國際霸主地位時,自然在短時間內很難以適應。尤其是看到與自己糾結了幾十年的波蘭公然與美國聯姻,從而更是陡增了對美國的怨恨。於是,所謂‘’美國總是與自己過不去‘’就成為俄羅斯為自己設置的一道跨不過去的坎。俄羅斯這種心態其實並不奇怪,奇怪的是外界也有人認為是美國與俄羅斯過不去。


Mrttlzz99


美國人有兩點是它視為須臾不可或缺的東西: 一是“美國例外”。第二是“危機感”。除了我們在好萊塢大片看到的美國常常受到來自外國突然襲擊,外星人攻陷美國外,還有現實版的“XX威脅論”。特別是自川普上臺以來美國一口氣出臺了三個“戰略報告”(《美國國家戰略報告》《美國國防戰略報告》《核態勢評估》)更是為美國樹立了眾所周知的戰略對手,唯恐在以後的經濟,軍事,科技以及網絡安全的競爭中敗下陣來。

美國的對外政策這些年來一直就是在“孤立主義”和“對外干預”兩條路上來回搖擺。

比如,冷戰結束,蘇聯解體,美國的假想敵不復存在,因此它單極獨大,為所欲為: 從巴拿馬到索馬里,從海地到科索沃,美國以捍衛民主、人權和世界秩序為由進行了一系列征伐,將它自己建立的二戰後國際秩序攪了個天翻地覆。孤獨求敗,也不是什麼好事。

使美國人感到危機,對美國人最具有殺傷力的是伊拉克戰爭。美國佔領伊拉克後,在其全境掘地三尺也沒能找出一件作為其入侵藉口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在全世界面前出了大丑。從這時起,美國又開始慢慢回到“孤立主義”。

而就在此時,俄羅斯“恰到時機”地吞併了克里米亞,又給了美國人對外干預的口實。美國和俄羅斯(前蘇聯)之間的關係也可以用中國的一句俗話來概括: 不是冤家不聚頭。

蘇聯解體後,美國和俄羅斯曾經有過一段“蜜月期”。不過很快俄羅斯就有了一種“被人玩了一把”的感覺,再往後就是普京上臺, 對美國也就越來越強硬。俄羅斯對美國“也超強硬”對強硬的策略,實際上是正中了美國人的下懷——美國的發展離不開它的敵人。

美俄之間的對撞在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達到了峰值。儘管“通俄門”調查還在美國如火如荼的進行著,但究竟俄羅斯在多大程度上干擾了選舉已經無關緊要了。要緊的是美俄關係現在已經是水火不容——凡是俄羅斯反對的,美國就贊成;凡是俄羅斯贊成的,美國就反對。這就是美國的俄羅斯政策。看看川普總統! 如何想要和俄羅斯改善關係的努力在美國國會都寸步難行。

不過美國人似乎也根本就不打算與俄羅斯緩和。換言之,俄羅斯對美國越是鋒芒畢露,美國人越高興。 沒有俄羅斯的戰略轟炸機全球戰略值班,美國怎麼發展它的空天戰略?沒有俄羅斯的核潛艇四處遊弋,美國怎麼發展它的航空母艦和反潛機?沒有俄羅斯各式各樣的導彈,哪來美國各式各樣的反導系統?沒有俄羅斯出兵敘利亞,美國有什麼理由在中東待下去?

俄羅斯越是強硬美國越是高興。而普京似乎也沒有了退路,如果2018年以後繼續執政,那麼可以肯定的就是這一對“冤家”仍然會“鬥”下去,直到其中之一精疲力盡願賭服輸為止。


閒看秋風999


這個問題,我嘗試從地緣政治角度進行回答。從地緣政治角度來看,美國與俄國天然是對手。

按照地緣政治屬性來說,俄國是典型的心臟地帶強國(陸權國家),心臟地帶強國在現代歷史上歷來是主導性海洋強國的競爭對手。作為心臟地帶的大陸強國,俄國的地理位置不僅使俄國的政治和文化始終處於歐亞兩洲之間,缺少明顯的歸屬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俄國既不是西方,又不是東方,因此俄國對外政策呈現出明顯的特點。俄國的自然地理環境導致俄國無論在東方還是西方都從來沒有明確的邊界,領土擴張是俄國對外政策與生俱來的特點。俄國的這種龐大規模和對外擴張使得整個體系都感受到它的壓力。因此,由於俄國的這種地緣政治屬性和歷史經驗,其他國家對俄國總是抱有戒心。

而美國,作為典型的主導性海洋強國,某種意義上可以被看做是“自由霸權國”。這樣的自由霸權國在創建和維持一個開放性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上具有重要利益,當然也要為此承擔大戰略義務。為了維持其自由霸權,美國必須要維護其相對權力地位。為了維護自身相對權力地位,除了保證自身的主導性經濟技術和海軍優勢以外,美國還要保證歐亞大陸強國之間的均勢。

而俄國,作為歐亞大陸心臟地帶強國,在地緣政治上,天然是美國這樣的自由霸權國的對手。原因在於,對美國這樣的自由霸權國來說,如果某個單一國家取得歐亞大陸霸權,一方面這樣的國家將會獲得必要的資源,從而能夠對美國的主導性海洋強國地位和自由國際體系領導者地位發起挑戰,使得美國的相對權力地位不保;另一方面,這樣的國家可能會使整個歐亞大陸市場對主導性海洋強國和自由國際體系領導者完全封閉。而對美國這樣的自由國際體系領導者和主導性海洋強國而言,其基本要求就是歐亞大陸對其保持門戶開放。

按照麥金德的地緣政治陸權學說心臟地帶理論,俄國據有心臟地帶,是心臟地帶強國。而歐亞大陸心臟地帶三面為山系環繞,且河流都流向內陸湖或者北冰洋,是海上無法到達之處,是天然的巨大堡壘。而且歷史上這邊地區一致為遊牧民族所控制,能不斷匯起強大軍事力量對邊緣地區造成嚴重威脅。而隨著工業化時代的到來,歐亞大陸心臟地帶的工業技術的發展和人口數量的增加,使得歐亞大陸邊緣地區的民族面對著越來越大的威脅。如果技術的發展使得該地區民族為某種集權體制組織起來,則世界帝國為期不遠。而俄國佔據了心臟地帶,必然是這種世界帝國的天然的有利競爭者。

因此,作為自由霸權體系領導者,美國為了保證自己的相對權力地位,維持歐亞大陸均勢,必然不能坐視歐亞大陸為某個強國所控制,而這個強國,最可能是具有心臟地帶的心臟地帶大陸強國,俄國。從這個角度來說,美國與俄國必然是對手,雙方矛盾很難緩和。當然,雙方能否化干戈為玉帛,成為朋友呢?當然,是可以的。但前提是(1)俄國放棄其傳統,放棄對外擴張,甘願做二流國家;(2)美國放棄主導性海洋國家地位和自由霸權;(3)歐亞大陸出現一個同時威脅美俄利益的大強國(例如二戰期間的納粹德國)可能會使美俄暫時放下成見,共同對付這一強國。但一旦這一強國失敗,美俄雙方的合作基礎不再存在的話,美俄關係必然走向分裂。總而言之,只要美國一天不放棄主導性海洋強國和自由霸權體系領導者的地位,只要俄國一天不放棄對外擴張,不放棄建立歐亞帝國的夢想,那麼作為主導性海洋強國的美國和作為心臟地帶大陸強國的俄羅斯,其根本利益就是背道而馳的,根本不可調和。美國自然會像問題中所描述的“非要和俄羅斯過不去”。


hording


這個問題不好回答,可大可小,大了說,俄羅斯和美國的爭鬥最終都是國家利益的爭鬥,那麼問題的本質就在於,為什麼這兩個國家會產生國家利益上的衝突。往小了說,為什麼是俄羅斯?

  1. 敘利亞問題上

    從地緣上來說,美國和敘利亞隔著重重阻礙,似乎和美國並沒有什麼關係,俄羅斯和敘利亞距離就近了很多,可以說,如果敘利亞和俄羅斯走上了對立的道路,俄羅斯就要睡不好覺了。換一種極端的情況來說,如果美國和俄羅斯都不插手敘利亞會如何?那麼在敘利亞境內就是基本的三派-巴沙爾獨裁政府,庫爾德獨立武裝,反對派和恐怖分子。巴沙爾控制著法理上的統治正統,但是反對派和恐怖分子也要生存啊,要生存就要看自己有什麼,哎,一看,手裡面有油田,既然有油田就要產油啊,產油的話就需要大公司的開採啊,這時候美國,中東還有俄羅斯的石頭巨頭們就虎視眈眈準備入場,產出來的油賣哪去啊?當然是賣到最大的石油消耗國美國,美國的石油巨頭們拿武器來換,反對派有武器了就要跟政府對抗,俄羅斯一看,這不行啊,是自己家門口,油田也沒撈著,那就支持政府軍吧。



    2.烏克蘭問題上

    烏克蘭一直都是俄羅斯的地盤,但烏克蘭人人民心裡也苦啊,俄羅斯人特有的一種優越感,總以老大哥的身份吆五喝六,沒有一個強力的領導人,政府腐敗無力,人民天天望著歐盟,看那邊的人吃香的喝辣的,終於有一天忍不了,在4年前的2月份,廣場上示威遊行,結果釀成大規模的衝突,眾叛親離的亞努科維奇親俄政府命令鎮壓,可是警察軍隊也不願動手啊,這時候,烏克蘭民族分子紛紛走上街頭,把烏克蘭族民眾對亞努科維奇的怒火延伸到了俄羅斯以及居住在烏克蘭的俄羅斯族人身上。普京一看,這趨勢越演越烈,先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最重要的,也是俄羅斯傳統一部分的克里米亞多過來,烏克蘭的民族分子也掂量著幹不過俄羅斯,就像歐盟和美國求救吧,但是美國在烏克蘭沒有太多利益,所以在這件事上也是雷聲大雨點小,而歐盟說白了,還是一個經濟聯盟,而非軍事聯盟,用一用經濟制裁的手段,這事也就擱下了,烏克蘭也沒辦法,只能再去找美國,非要拉美國進場,美國也只是半推半就。



    說了這麼多,要點就是兩點,美國和俄羅斯說到底還是以石油經濟地盤上的衝突為主,如果經濟利益越大,衝突也就越劍拔弩張,如果衝突地區離是俄羅斯和美國的核心利益遠,則雙方也不會多大的力氣起衝突。


藝術世界觀


應該說現在的俄羅斯是原蘇聯的縮小版,冷戰時期美蘇爭霸最後的結果是蘇聯集團一夜間分崩離析,蘇聯這個國家名稱也成為了歷史。而具有蘇聯主體屬性的俄羅斯依然完好無損。


俄羅斯在普京時代之前在政治和外交上對美國和西方的態度應該說是相對溫和有主動趨於融合之勢,而西方集團反饋給俄羅斯的禮物卻口腹蜜劍在戰略延續了對付蘇聯一樣的手段。

普京在俄羅斯最迷茫的時刻出現了!至此一個政治巨人喚醒了整個俄羅斯並且帶領著俄羅斯走上一條自信獨立發展的自強之路。


可以說美國通過包裝複製對付蘇聯的冷戰手段在普京領導的俄羅斯面前已經夭折破產了,而普京卻成了俄羅斯與美國對抗的唯一符號。與其說美國非要和俄羅斯過不去還不如說是美國非要與普京過不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