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晚清的東南互保是一個標誌性事件?

鐵錘歷史


  東南互保標誌著地方實力派,尤其漢族大臣公開不聽清廷指令,清廷威信掃地,地方自治運動萌芽。東南互保的也是清王朝中央開始喪失權力的開始。

  東南互保在當時屬明智之舉,此舉不僅保護了參與互保地區避免了戰亂波及,也使地方政治與軍事權力進一步擴張,而慈禧太后為首的清廷權威大大下降。同時也表明漢臣出身的地方實力派具備了與清廷分庭抗禮的實力。

  其實在清廷尚未向各國宣戰之前,郵政大臣盛宣懷、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兩廣總督李鴻章等即開始商議進退。

  清廷向英美等十一國同時開戰後,李鴻章明確覆電朝廷:“此亂命也,粵不奉詔”。湖廣總督張之洞隨後表示:“坐擁東南,死不奉詔”。並提出“李鴻章大總統”方案,即一旦京師不保,就推舉李鴻章出任“總統”來主持大局。所謂亂命,即他們以皇帝敕令是拳民脅持下的“矯詔、亂命”為藉口。

  後來劉坤一、張之洞、李鴻章、閩浙總督許應騤、山東巡撫袁世凱、浙江巡撫劉樹棠、安徽巡撫王之春和廣東巡撫德壽“東南互保”後,滿人陝西巡撫端方、四川總督奎俊也暗中支持東南互保。

  不僅這些地方督撫,清廷內部如榮祿甚至私告李鴻章,“對北京的諭旨不必繼續予以重視。”

  劉坤一私下對別人表示,慈禧的政府已經完了,她已經不能繼續維持帝國秩序。此後清廷與地方實力派心照不宣,清廷在此後也不敢懲治這些疆臣大吏,而是還要安撫仰仗這些實力派,與以前清廷權威相比,可謂雲泥之別。


趙燕雲



“此亂命也,粵不奉詔”兩廣總督李鴻章故作糊塗、指鹿為馬道;湖廣總督張之洞,直接選擇無視朝庭上諭,斥言“臣坐擁東南,死不奉詔。”其他各督撫,如兩江總督劉坤一、閩浙總督許應騤、山東巡撫袁世凱、浙江巡撫劉樹棠、安徽巡撫王之春和廣東巡撫德壽,均結聯相協與洋人達成互不攻擊的協議,史稱”東南互保”。協議的前提,是各行省均不出兵北上勤王,任由英美等八國聯軍進擊京畿、剿匪篡朝。

封疆大吏忤逆悖反的情況,對於二千年以來,慣常了皇權獨栽制的中國封建社會來說,真的是個大大的意外。大清這是怎麼了?北上勤王的上諭,為啥會被東南各省的督撫群起而違之呢?何況,號稱“大清的裱糊匠”的李鴻章競領銜抗旨,這又是為何?實際上,做為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的榮祿更是語出驚人,他對李鴻章曾意味深長地說,”對於北京的諭旨,不必繼續予以重視。”身為郵政大臣的盛宣懷,更似陽奉陰違、牽線搭橋,極力把東南各督撫捏弄在一起,去搞偏安一隅的”東南互保”。




下面分折一下,”東南互保”這個標誌性事件,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東南互保”是由義和團之亂首先引起的,義和團由一些拳匪和鄉民組成,他們專殺洋人、衝擊教堂。之所以這樣,原因很多。有洋人囂張欺壓良民引起的,有傳教時文化衝突引起的,也有愚昧無知所引起的,更有壞人挑撥造謠所引起的。原來這個散亂的團隊,是以”反清復明”為宗旨的,還與歷史悠久的“白蓮教”有點兒關係。但隨著各列強不斷掀起瓜分中國的熱潮,”滿漢之辯”慢慢地讓位於”華夷之爭”。於是,義和團又打出了“扶清滅洋”的旗號。結果被滿清統治者結結實實利用了一把。

“義和團”攻打租界、殺戮洋人的行為,顯然讓各列強瓜分中國的步伐,受到了一定的干擾。加之老妖婆、西太后的放縱匪患、宣戰列強之舉,讓貪婪的英美等列強,不禁怒火中燒,劍指清廷。這裡先要介紹下背景,為何猶若沉痾難治的大清末朝,會不可理喻的,向11國列強同時宣戰?大清連一個列強都打不過,同時向多國宣戰,豈不是自掘墳墓?原來,列強們一直要求老妖婆慈禧,歸政於代表著變法維新的光緒皇帝。這樣,就直接觸犯了西太后投降賣國的底線。



歷經三朝風雨滄桑、精明如斯的老妖婆,卻是個正兒八經的政治家。完全不是光緒帝、李鴻章、張之洞、康有為、袁世凱這類帝臣文人可以相比。她陰狠毒辣、政術嫻熟、胸含韜略、縱橫捭闔。一眼就看穿了列強的圖謀所欲。要我死,你列強也爽不了。招拳匪進京,利用匪力,四處殺人放火,自己則帶著人質光緒遁逃西安,暫避兵鋒。要不是晚清這輛叮噹響的破車,把她帶進溝裡,換作中興盛世,老妖婆未免不是另一個武則天。所以,公道地說,政冶家也是人,也要循世依勢而為,也須順著潮起潮落。沒有誰天生願意滿大街,找別人去割地賠款。但讓泱泱大國,如墜煉獄而不能攀援而出,老妖婆自罪當首位。

話說八國聯軍氣勢洶洶、攜槍帶炮,準備讓慈禧嚐嚐工業化量產武器的厲害。轉念一想,惡虎也難架群狼呀,各地清兵如若勤王合圍,估計並不好玩。再說長江流域、東南沿海,又是各列強的利益淵藪,其中英國的利益還特別的大。列強們不會僅為歸政之事,棄東南富庶之地不保。正在一籌莫展之時,榮祿私語李鴻章之“對北京的諭旨,不必繼續予以重視。”引起了列強們的注意,遂在買辦盛宣懷的聯絡下,策動李鴻章、張之洞等洋務派督撫,放棄北上勤王,協議東南各行省和列強行互不侵犯的之策。


真乃咄咄怪事,京城受到列強們的攻擊,拱衛戍境之各地方政府竟自行其是、放棄勤王。此一迷;勉力柱國、殫精竭慮,為大清到處堵漏補缺,卻唯恐不及的李鴻章竟離奇率先發難,秉承“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不徹底的洋務派張之洞,這次倒徹底倒向洋人,與滿清皇朝決裂,次第抗旨,發“臣坐擁東南、死不奉詔”等滅族藐上之語。此二迷;

各督撫雖經洋務洗禮、卻也是久經清廷調教之封疆大吏,為何短時間內,冒撤職滅族之險齊心協力、與列強協議互保,商定《東南保護約款》和《保護上海城廂內外章程》。規定上海租界歸各國共同保護,長江及蘇杭內地,均歸各省督撫保護。易以放棄勤王京師之利。此三迷;難道各大吏不知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道理?為何慈禧回京後,沒有對各督撫進行追責,反而大加賞賜。如果是朝庭失去了對各地的控制力,那事後各督撫調動遷職,還是很正常呀,叫誰誰聽話,此四迷。種種跡象令人疑竇叢生。


不錯,自道光帝起,積弱積貧的大清王國,自朝庭借重團練剿匪開始,滿漢漸次易勢,漢督撫地位上升。直到晚清,漢督撫更是挾團練自重,借厘金自肥。可也沒聽說過,那個督撫敢挾洋自重、舉旗另立呀?慈禧西遁之後,李鴻章還不是乖乖地到京,轉著圈與洋人們談判、簽訂各種條約、處理各種善後事宜,以迎太后歸京重冶。所以,這分明是局大棋。一盤由慈禧太后所設,大大的局。老妖婆,把各方勢力瞧個明明白白、洞若觀火之後,設個局把中外各方都裝進去,巧妙平衡了利益,再保住她那個垂簾聽政、統治全國的大局。

首先,東南一隅屬富庶之鄉,不誇張的說,競東南之力,雖有列強奪利,然而,隨著工業化漸起,生產力的提高,不僅可補西北之虧,還可盡敷全國之用,東南對於列強,屬於要保之地;對於大清朝庭,更屬必保之域,失去了東南,對於列強就是少塊大收益,而對於清廷,分明是滅頂之災,直接玩完。換句話說,此刻的東南的安定,遠比京城安全要重要的多。所以,老妖婆情願倉惶西遁,暫避兵鋒,也不願東南數省,這座青山稍有閃失。


而且,還要教訓下列強們,叫他們嚐嚐逼她卸權的後果。慈禧不惜突破官匪天敵之深塹,為義和團正名,利用這個棋子去騷擾列強,並順勢向11國宣戰。企圖以此對內攏歸民心、對外宣示攝政決心。告訴列強們,要在大清國撈利益,沒有我幫著賣國,你們決沒有那麼順風順水。奈何洋人們,已經喜歡上維新變革的光緒帝,不信邪,一意孤行、步步緊逼京畿重地。

精明如猴的西太后自然知道,宣戰11個列強的後果,馬上打起包袱,倉皇出避,路上逃命之時,恰巧偶遇幾支軍隊。在軍隊護駕下,逃難變得象一場西巡之旅。到了終點西安,受到了當地官員士紳盛情迎送。試問東南半壁的督撫都倒戈了,這偶遇的軍隊、及所至駐樺之處,卻還支支耿耿忠心的護駕,地地歡天喜地的迎送,慈禧的運氣真是逆天了。這還不蹊蹺麼?唯一的正確解釋,就是慈禧政府,依然對各省、各軍有較大的控制力。東南督撫抗旨不遵,協議互保,不過是個明為抗旨、實為遵命設局的假象,只是不太方便告訴列強而已。


遍覽“東南互保“的協議,除解除了列強對東南各行省受當地清軍攻擊的後顧之憂,及清廷假手列強鎮壓義和團匪之外,它還具有約束、限制外國兵輪、軍隊等,肆意侵擾東南各行省的作用。在北方陷入危機的情況下,東南一隅完美地避免了義和團與八國聯軍的戰亂之波及,保住了大清國力、經濟源泉的發展。清廷於光緒26年7月26日,以光緒帝的名義下了個”罪己詔”,”各直省督撫,更宜整頓邊防,力固疆圉。前據劉坤一、張之洞等奏,沿海沿江各口商務照常,如約保護。今仍應照議施行,以昭大信。”

慈禧的這個舉動,既在萬急之中,給了上凳還想上桌的列強們,一串響亮的耳光;又給維新改良派的光緒帝等人,一個隱晦的懲戒;還順勢借了洋人之手,滅了實在不好意思消滅的義和團;最重要的是,保住了慈禧繼續統治中國的物質基礎,同時,向國內外宣告,大清冶國,捨我其誰!不得不說,老妖婆有著幹練的政冶手腕,優秀的洞察、決策能力,和遊刃有餘的捭闔手段,可惜生不逢時,若降於盛世,又是個武曌大帝第二,也說不定。


本文所有圖片均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穿越歷史的迷霧,檢視歷史的足跡,仰望歷史的輝煌,感懷歷史的滄桑。“劍雄品評文史經濟”與您同學同行,同喜同嘆。您的關注,是我奮筆疾書的動力,您的閱讀,是我剖析探幽的初衷。

劍雄品評文史經濟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東南互保確實是一個標誌性的事件:從東南互保條約生效的那一刻,也就意味著東南各省已經在事實上脫離了清政府的控制,所謂的中央政府,已經名存實亡。

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什麼是東南互保條約:

東南互保條約簽訂時間:1900年,正式八國聯軍侵華的十年;


東南互保條約的參與成員: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兩廣總督李鴻章、閩浙總督許應騤、四川總督奎俊、鐵路大臣盛宣懷、山東巡撫袁世凱,以及西方列強參戰各國;

東南互保條約的主要文件:《東南保護約款》和《保護上海城廂內外章程》;

東南互保條約的主要內容:上海租借歸西方各國共同保護,東南各省由各省督撫來保護。



通過以上這些內容,我們可以清朝的看到,所謂東南互保條約,是東南各省的督撫在八國聯軍侵華期間,撇開清政府和西方列強簽訂的一個條約。

說白了,八國聯軍能夠長驅直入紫禁城,和東南各省完全沒有出兵阻擊有很大的關係。

對於清政府來說,東南互保條約的簽訂無疑是毀滅性的,但是對於整個中國來說卻是具有重大意義。

從東南互保條約生效開始,東南各省實際上已經處於半獨立狀態,清政府已經失去了掌控力。在這樣的局面下,革命勢力因此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這就是為什麼辛亥革命一聲炮響,東南各省應聲而動,紛紛宣佈獨立。

其次,在東南互保條約下,西方列強和義和團基本都沒有攻擊東南各省,為各省帶來了短暫的和平,因此一批實業得到了發展。特別是湖廣總督張之洞在武漢地區創辦的一系列企業,取得了極大的發展,為中國的實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不過,東南互保條約也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通過東南互保條約,各地的實權派人物已經看到了清廷已經無力掌控地方 ,紛紛開始組建自己的勢力,從而拉開了軍閥混戰的局面。

時至今日,人們對於東南互保褒貶不一:

有人認為東南互保是一種賣國行為,在列強入侵的時候,竟然和列強簽訂協議;

也有人認為東南互保,讓互保各省免遭戰火,經濟得到了一定發展,為日後革命的發展提供了土壤和經濟支持。


小鎮月明


一個國家的中央政府對外宣戰,他下屬的一些地方大員不但沒有和中央政府同仇敵愾,反而將中央政府的命令視為亂命,拒絕奉詔,並直接和正在與中央政府交戰的敵人簽訂協議,約定互不攻擊,對朝廷和列強的戰爭作壁上觀。

是不是很荒唐,很不可思議?但這樣的事確確實實的發生了,而且現在還有很多人為之叫好,認為這些地方大員做得對,抵制了中央政府的錯誤命令,保全了地方,這三觀得有多混亂?

朝廷的命令有問題,自己有意見,可以通過正常渠道向上反應,進行反駁,爭取改變命令,但不能拒絕執行。這是任何政治體都通行的規則,清朝也一樣。

這個道理其實慈禧太后清楚,參加東南互保的李鴻章、張之洞、劉坤一、許應騤、袁世凱等人當然也都很清楚。但李鴻章張之洞們之所以仍然敢這麼做,原因當然是,在他們看來,義和團的危害比洋人大多了,而洋人正在做他們想做而做不到的事,也就是剿滅義和團。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原因當然也在於,他們很清楚的知道,現在的朝廷早已不是當初的朝廷,他們就算是這麼做了,朝廷也無如之何,拿他們沒什麼辦法。戰爭總是要結束的,朝廷依然要靠他們這些人來維持統治。所以,在他們看來,他們這麼做反而更忠於朝廷的根本利益。

但危險之處在於,如果當時八國聯軍的進攻再順利一些,義和團的抵抗再差一些,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以及朝廷的親貴大臣都成了俘虜,這些參加東南互保的督撫們又當如何?是另立一個皇帝,像南明那樣,還是像契丹俘虜了後晉末帝之後的劉知遠一樣,乾脆自立為帝?

反過來說,慈禧太后之所以下決心用義和團來抵抗列強,除了列強在戊戌政變中支持光緒皇帝之外,是否也是因為她已經看到了這些地方督撫們正在挾洋自重,朝廷正在對他們失去控制能力,所以她要故意和這些地方督撫們對著幹?

無論這個問題的回答如何,東南互保引發的另一個重要結果便是,慈禧太后對參加東南互保的漢人督撫們從此不再像之前那樣充分信任了,而是有所保留的。在迴鑾之後,就開始逐步培養和提拔滿洲親貴,來替代這些和朝廷並非一條心的督撫大員。

而且,在之後的晚清改革中,這個趨勢也一直在延續,並逐步提高,直到宣佈實行憲政之後,乾脆搞出了一個皇族內閣,滿漢對立達到了晚清以來最嚴重的地步。當然,清朝也在這種折騰中逐步解體,到武昌起義槍聲一響,各地的滿洲大員紛紛被殺,漢人大員則搖身一變,成了共和功臣。


蕭武


東南互保,不管過程裡個別督撫或者外國外交官有什麼想法,但是東南互保的本質就是清朝沿海地區的督撫在英國武力威懾下不管輕舉妄動,而為了讓這件事看起來不像是被脅迫,所以才說東南互保。

由於江南從南宋開始就是國家財賦重地,所以即使出於安全考慮,元明清三代都沒有在江南駐紮重兵、精兵,是刻意讓東南地區呈現一種軍事無力狀態,這也是為什麼清朝幾次三番督促曾國藩在平定太平天國後裁撤湘軍,在李鴻章淮軍在一定時間段成為清朝實際國家陸軍時,也刻意的把兩江總督交給湘軍系把持。

歷經三朝風雨滄桑、精明如斯的老妖婆,卻是個正兒八經的政治家。完全不是光緒帝、李鴻章、張之洞、康有為、袁世凱這類帝臣文人可以相比。她陰狠毒辣、政術嫻熟、胸含韜略、縱橫捭闔。一眼就看穿了列強的圖謀所欲。要我死,你列強也爽不了。招拳匪進京,利用匪力,四處殺人放火,自己則帶著人質光緒遁逃西安,暫避兵鋒。要不是晚清這輛叮噹響的破車,把她帶進溝裡,換作中興盛世,老妖婆未免不是另一個武則天。所以,公道地說,政冶家也是人,也要循世依勢而為,也須順著潮起潮落。沒有誰天生願意滿大街,找別人去割地賠款。但讓泱泱大國,如墜煉獄而不能攀援而出,老妖婆自罪當首位。

從東南互保條約生效開始,東南各省實際上已經處於半獨立狀態,清政府已經失去了掌控力。在這樣的局面下,革命勢力因此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這就是為什麼辛亥革命一聲炮響,東南各省應聲而動,紛紛宣佈獨立。

其次,在東南互保條約下,西方列強和義和團基本都沒有攻擊東南各省,為各省帶來了短暫的和平,因此一批實業得到了發展。特別是湖廣總督張之洞在武漢地區創辦的一系列企業,取得了極大的發展,為中國的實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無論這個問題的回答如何,東南互保引發的另一個重要結果便是,慈禧太后對參加東南互保的漢人督撫們從此不再像之前那樣充分信任了,而是有所保留的。在迴鑾之後,就開始逐步培養和提拔滿洲親貴,來替代這些和朝廷並非一條心的督撫大員。


用戶105717443083


東南互保標註著自1860年以來,清政府與東南地區的微妙關係徹底暴露,清政府徹底失去了對東南地區的實質統治,也為後來辛亥革命後南方掀起的獨立浪潮埋下了伏筆。

其實,自1860年後,清朝中央政府面對太平天國運動、西北迴亂等全國性的動亂,已經到了快要崩潰的邊緣,特別是自僧格林沁戰死以後,清朝政府已經無法處理太平天國運動和西北迴亂,於是清政府為了穩定局勢,將權利下放到地方重臣,並啟用漢族士紳。於是漢族力量開始在清末政局上逐漸興起,逐漸成為能夠左右大清政局的一支重要力量。

隨著地方團練的擴大,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相繼在江南崛起,他們的崛起,意味著清朝地方勢力的逐漸擴大,清政府對東南的控制力逐漸減弱。隨著叛亂的平定,此時的大清政局已經發生重大變化,東南各省過去單純以中央控制地方進行管理的統治方式被中央-地方二元合作的新模式取代,地方雖然仍然受到地方的制約,但是權力逐步增大。

所以東南互保只是把這種微妙的合作方式在西方各國和民眾之間公開化,使清政府在民眾和西方各國顏面掃地。無奈,此時的清政府已經處於風雨飄搖之中,無力處置東南地區的漢族大臣,況且清政府早就失去了對東南各省 的控制,此時還需要東南地區的重臣來處置北方局勢。此時的南方各督撫大臣中,還沒有到與中央政府全面決裂的地步,於是,雙方達成合議,東南互保中央政府沒有被清政府追究。

但東南互保之後,清政府只保留了對東南各省的名義控制,東南各省的各項大權落到各省督撫手裡,此時的大清,實際上只剩半壁江山。隨著李鴻章、張之洞、劉坤一及慈禧的去世,維持雙方關係的老一代重臣已經沒有了。只需一顆火星,就可以把維持這中關係的紐帶給燒斷,辛亥革命就是這個火種。


蝦果仁


“東南互保”確實是晚晴的一個標誌性事件,標誌著清政府的中央集權徹底瓦解,此後各省的割據愈發嚴重,為滿清滅亡後的軍閥混戰打下了基礎,但是我卻有些不同看法。

何為東南互保

1900年慈禧準備對列強開戰,併發布了詔書對內動員“與其苟且圖存,貽羞萬古;孰若大張撻伐,一決雌雄。”

這看似清朝的殊死一搏,孰料內部首先傳出了不和諧的聲音,李鴻章怒斥“此亂命也,粵不奉詔”,加上英國的串聯,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兩廣總督李鴻章和閩浙總督許應騤、四川總督奎俊、鐵路大臣盛宣懷、山東巡撫袁世凱,與列強達成了《東南保護約款》以成自保之勢,這便是“東南互保”。

東南互保的表面意義

從表面上看,東南互保是這些地方大員們只是出於自身考慮,維護了自身的利益不受侵犯,但同時東南互保避免了戰爭,起到了保境安民的作用。

從另一方面來看,由於各省的公開抗旨,也標誌著大清中央集權瓦解,各省開始出現了割據軍閥化的特徵,從後期的一些資料顯示李鴻章等人已有在南京另立政府的打算。

這些都是賬面上的大家都能看明白的,下面我說說我對“東南互保”的理解。

東南互保隱藏的一些個人見解

東南互保的起因就是慈禧向十一國開戰。

以慈禧的精明不可能不知道拳民的“神功”就是個擺設,別說向十一國開戰,僅僅是對抗一國尚且毫無勝算,但她偏偏自尋死路。有人說因為列強要歸政光緒,慈禧不得不開戰,做殊死一搏。可是明知毫無勝算,戰敗了也要歸政,況且到時候未必有好下場,還不如主動歸政,還能博一個美名。

所以在我看來“東南互保”可能是在慈禧的授意下達成的,理由如下。

1、慈禧開戰的理由其實很簡單,給數十萬拳民一個交代,對內聚攏人心,對外也要宣示自己不肯歸政的決心。

2、慈禧明知不可勝,更不想押上大清的國運殊死一搏,所以為了保住大清的命根子東南富庶地區,“東南互保”是慈禧希望看到的局面。

3、慈禧被八國聯軍趕出北京時,已經狼狽至極,在這種情況下所謂的清政府已經基本失去了對各地督撫的控制,李鴻章等人若想要另立政府,此時時機已經非常成熟,“李大總統”閃亮登場成功概率極大,可是他們並沒有這樣做。

4、戰爭剛開始,李鴻章就離開了兩廣,在上海觀望局勢,慈禧剛到西安,李鴻章就開始和洋人議和,奉命議和的態度之堅決,並沒有一絲另立朝廷之意,從這點可以看出慈禧並沒有失去對李鴻章的控制。

綜合以上來看,這一仗必須打,東南必須要保,所以慈禧這邊宣戰,又暗中授意東南互保,慈禧一方面利用洋人的手解決了義和團,另一方面沒有將戰火燒到自家的“金庫”,自己吃點兒苦受些累從北京跑到西安就還算值得。


以上為個人看法。


一點點歷史


文史工作坊,專業解答歷史問題。筆者從事清史研究,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東南互保,短暫偷安而已。大家都知道東南互保源於義和團運動,八國聯軍侵華,北方各省遭受西方列強的侵擾。但是實際上《辛丑條約》簽訂的時候,北方各省哪裡有錢賠款,全靠南方,南方稅收全國第一,要不然為什麼辛亥革命第一槍從南方武昌打起。

東南互保,江南乘機興起。相比於北方遭受列強的屠戮,在東南互保下,南方經濟獲得了健全的發展。很多近代民族資本主義企業在這個時候興起。比如大家所熟知的張謇的大生紗廠,榮氏兄弟的麵粉廠等等。


東南互保加速清朝滅亡。大家知道後來慈禧帶著光緒以西狩為名跑了,東南督撫是源源不斷的資助了清廷,但是這也意味著清廷不可能得到軍事援助了,指望浮誇的義和團根本不可能。

督撫實力做大。筆者是很佩服張之洞和劉坤一等人的智慧和勇氣的。當時義和團進入高潮以後,東南督撫充分利用自身財富抓住了庚子勤王的機遇,比如當時劉坤一聽從張謇的計謀,招募了東南扛把子的徐老虎充實了東南水軍實力。比如當時山東巡撫袁世凱就參加了互保運動,保存了自己的實力,不然後來咋這麼狂!


文史工作坊


“東南互保”標誌著清廷徹底喪失了對南方各省的控制,為日後辛亥革命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從1899年開始,魯翼地區的義和團運動已成燎原之勢。雖然在袁世凱擔任山東巡撫後,強勢彈壓了省內的義和團勢力,但是義和團隨即轉入直隸省(今河北省),並在直隸大肆殺害傳教士和中國教民,也引發了清政府與西方國家外交糾紛。

其實對於議和團運動,清廷起初是力主鎮壓的,但是後來有不少清廷大員認為民心可用,隧開始暗中扶植義和團。

從1900年6月起,義和團開始大量進入北京城內,對於北京的使館區構成極大威脅。對此英、法、德、美、日、意、俄、奧匈八個列強決定組成聯軍出兵進京保護各國使館。經過清廷同意,從5月31日到6月3日,共計432名聯軍士兵從天津乘坐火車進入北京。到6月11日,英國海軍中將西摩爾又率領2000聯軍準備乘坐火車進京。

聯軍的大動作顯然超出了清政府的預期,也引發了清廷的不滿,清軍於是聯合義和團拆毀了廊坊地區的鐵路,並在廊坊阻擊了西摩爾率領的聯軍。

就在此時,奉旨進京戍衛的甘軍殺害了日本使館書記杉山彬,而德國駐華公使克林德在之後不久被旗兵恩海射殺,這導致英、法、德、美、日、意、俄、奧匈決定增兵報復中國,局勢越發的不可控制。

危急之時,南方各湘淮督撫皆主張與列強議和,反對武力解決問題。因為此時的大清剛剛在甲午海戰中戰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清廷在渤海灣一帶根本沒有任何的海防力量,南方的督撫大員們深刻地明白,此時開戰無異於自殺。

而在朝中也有不少滿漢官員反對開戰,但在以端郡王載漪為首的主戰派不斷地竄動之下,西太后最後決定對列強宣戰,並誅殺了主和的兵部尚書徐用儀、戶部尚書立山、吏部侍郎許景澄、內閣學士聯元、太常寺卿袁昶五人。

在聞聽朝廷對列強宣戰後,南方各省一片大譁,正在擔任兩廣總督的李鴻章聞訊悲憤萬分,對清廷失望至極。

(李鴻章是極力反對與列強開戰的)

眾所周知,清帝國是由關外的滿洲人建立的征服王朝。滿人在入關之後對漢人十分防範,在全國各戰略要地設立八旗駐地控制全國。而各地的督撫也主要由滿洲旗人擔任,漢臣在清朝中前期的地位很低。

不過太平天國運動的爆發改變了整個清朝的政治格局。在太平軍的衝擊下,清廷對南方的統治接近崩潰。不得已之下鹹,豐帝大量重用漢臣平叛,以至於在戰後南方各省皆落入湘軍、淮軍手中。

面對手握重兵實權的湘軍淮軍,清廷總歸是寢食難安。為此清廷在1868年下旨調任曾國藩為直隸總督。這時曾國藩正在南京任兩江總督,清廷此舉明顯就是調虎離山。而新到任兩江總督馬新貽一上任就開始著手裁撤湘軍,打擊湘軍勢力,試圖重新恢復中央對兩江地區的控制。不過正當馬新貽欲大展宏圖之際, 他本人卻在上任僅僅兩年後遇刺身亡,這就是著名的“刺馬案”。

兩江總督在光天化日之下遭到刺殺,這可是大清開天闢地頭一回。清政府得知消息後大怒,急派滿洲人富察魁玉代理兩江總督一職,並會同江蘇布政使梅啟照和漕運總督張之萬一起審理這件驚天大案。

但是這仨人磨嘰了許久也沒有給朝廷審出一個結果,最終只是以“私仇”結案。而對於這個結果朝廷根本不相信,只得下旨調曾國藩火速回任兩江總督,並加派刑部尚書鄭敦謹為欽差大臣,令二人再度趕赴江寧複審。不過鄭敦謹也沒查出個所以然,甚至在結案後都沒有回京述職,走到半路就辭職了不幹了。

很明顯,“刺馬案”就是湘軍一首策劃的,而前來調查的各路官員也深知其中利害,所以一個個皆裝聾作啞。最後慈禧也擔心繼續查下去會引發兵變,於是被迫放棄了對湘淮勢力的打壓,自此南方諸省徹底被漢人所控制。

(2007年上映的電影《投名狀》,講的就是刺馬案)

到義和團運動爆發之時,南方地區已經完全脫離了中央的控制,而此時南方各省督撫也顯然不願意與朝廷共赴黃泉,於是在兩江總督劉坤一和湖廣總督張之洞的牽頭下,上海道臺餘聯沅代表東南十省與列強駐上海領事簽訂了《中外互保章程》及《保護上海城廂內外章程》。條約規定了雙方各自保護範圍,上海租界由各國共同保護,長江及蘇杭內地由各省督撫保護,東南十省不參與朝廷與列強的戰爭,此事件史稱“東南互保”。

(參與東南互保的十省有:山東、江蘇、浙江、湖北、湖南、福建、廣大、廣西、江西、安徽)

東南互保是赤裸裸地抗旨行為,東南十省不但拒絕執行朝廷與列強開戰的旨意,反而公然與列強簽訂和平條約,這跟造反沒多大區別了。但由於清廷早已喪失了對南方地區的控制,因此戰後朝廷並沒有追究參與東南互保的各省督撫,反而無奈地承認了東南互保條約的合法性。

東南互保事件使得清廷殘存的權威喪失殆盡。到了1911年,隨著武昌革命軍的一聲槍響,大半個中國紛紛宣告獨立。而清政府沒能等來第二個曾國藩,帝國在內外交困之中迅速地土崩瓦解,正式走向終結。


千佛山車神


地方公開抗命,漢有七國之亂,魏有淮南三叛,唐有藩鎮之禍,明有四鎮之遇。威權下移,歷來都是王朝命運的節點。我們就從兩種不同的地方與中央鬥爭談起。

1、中央與地方的結構性衝突

自古以來,中國就是一個大一統王朝。無數人都在追求大一統,劉澤華先生的“王權主義”對此有深刻闡述。

(中央集權與大一統)

同樣的,屁股決定腦袋,地方有地方的利益訴求,不可能與大一統完全一致。

這個結構性的問題顯然是不可能人為解決的。

這種情況下,地方與中央的衝突是一種很自然的狀態。但不同情況下,1表現並不一樣。

2、一般的央地衝突

多數人擔任總督、巡撫這樣的大員,雖然來自中央派遣,但到了地方不自覺的會為當地著眼,而且其在當地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種大局意識。

自然產生與中央的不一致。具體表現就是四個字:陽奉陰違。

在面上要堅定的服從,但在操作上照顧地方打折扣。這在不同時期表現強度不一樣。比如康雍乾三朝的表現就很有差異性。

(地方分權)

3、疆臣成為藩臣

疆臣成為藩臣一般需要三個條件:兵權、財權、人事權。

其特點是:公然抗命。

這三個都來源於一點應對大危機。漢的分封因為同滅項羽與東方鎮戍;唐代藩鎮源自開疆拓土與平叛;

清的源自太平天國起義打亂正常秩序,江南督撫開闢了新的財源,且編練了軍隊,實實在在掌握了地方官員任免。

這種情況下就勢同藩鎮。到了剛毅南下劃分財稅,李秉衡閱視長江,朝廷組建武衛軍。強化中央集權。

(東南互保)

恰好朝廷戰略舉措失誤,自然公開抗命,勢同逼宮。

總結

東南互保是清末脆弱的中央與地方關係的集中體現,地方督撫可以公然抗命,無視朝廷威嚴。這對央地關係與王朝命運自然是天崩地裂的大事件。

參考文獻:

戴海斌.上海製造局:影響“東南互保”進程的一個關鍵因素[J].軍事歷史研究,2016,30(02):51-63.

戴海斌.“東南互保”究竟有沒有“議定”約款[J].學術月刊,2013,45(11):162-171.

彭淑慶,孟英蓮.晚清東南督撫的地方自治思想探究——以李鴻章、張之洞和劉坤一為中心[J].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8(06):128-138.

戴海斌.外國駐滬領事與“東南互保”——側重英、日、美三國[J].史林,2011(04):105-114+190.

郭繼武. 東南互保與晚清政局[D].中央民族大學,2010.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