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揚下山樁,怎麼催芽?

手機用戶79720509405


小葉黃楊,葉片細小蔥翠晶瑩如玉,枝莖古樸蒼勁,做成盆景可謂是美不勝收,現在已經是春天了,一些朋友就嘗試採挖或者購買黃楊下山樁,希望可以培養成美麗的盆景。

不過要想養活黃楊下山樁是需要一定技術的,下面簡單說說黃楊下山樁如何栽培,如何催芽吧!


一,選樁和保溼

我們在採挖黃楊下山樁,或者購買黃楊下山樁時 ,要注意兩點,第一造型應該奇特,有蒼勁古雅的美感,這樣製作盆景時就顯得格外簡單;第二,選購黃楊下山樁樹樁必須新鮮,如果樁材不夠新鮮,造型再美,也是儘量不要選擇的,否則成活率會非常低的。(給大家提一個建議,雲南的一些黃楊造型美,不過這些黃楊生活在高海拔、高溼度地區,下山之後很難成活,要謹慎購買)

黃楊採挖儘量要多帶原土,並保證土球不散亂,如果確實無法做到,就要注意用溼布包裹枝幹和根系,這樣才能提高成活率。


二,栽培上盆

黃楊下山樁到家後,就要處理一下,首先要判斷一下造型,修剪一下過多的枝條和葉片,黃楊這種植物和普通下山樁不同,不剪掉過多的枝條葉片不行,但是全部剪掉葉片會影響發芽,所以留有的枝條上,要保留幾個葉片。(傷口最好封一下)

要想發芽快,可以同時處理一下腐爛的或者老化的根系,放入生根粉溶液中浸泡幾個小時後封閉傷口,就可以栽培了,栽培可以栽入大木箱,植料最好選擇消毒的素沙,這樣會非常有利於生根和發芽的。


三,催芽處理

小葉黃楊,要想很快的發芽,就要維持植株的溼度,我們知道服盆期的黃楊根系的吸水能力比較差,加上植料澆水過多容易爛根,我們只需保持土壤的微溼就行了,最關鍵任務就是植株上多噴水,維持較大的空氣溼度,為了方便可以套袋,實踐證明套袋後大大提高了成活率。(注意植料稍干時,澆多菌靈溶液防腐)

一般套袋後,都可發芽,但是為了想讓黃楊在想要的位置發芽,可以在想要發芽的部位塗抹紅黴素或者其他藥劑刺激發芽,不是想要的部位發的芽要抹掉一些。

剛發出的嫩芽,可以是假活,切莫撤袋過早,否則嫩芽會枯萎的,我們可以扎袋,增強與外界的空氣交換,增強黃楊的適應能力的。


四,小結

小葉黃楊,只要注意了溫度溼度 ,在春季大多都是可以成活,成活率甚至高達百分之八十以上,想製作盆景的朋友,建議試試。(山上的小葉黃楊,比較珍貴,大多屬於保護品種,勸大家要保護資源,切莫亂挖。)

以上是我的個人見解和看法,水平限制可能會有不當,敬請大家批評指正吧!


愛花草的農人


黃楊又名千年矮,是很好的盆景樁材。因黃楊生長緩慢,人工培育下很難形成有特色的樁材,因此,山採黃楊樁材,可以較快獲得理想的盆景。盆景樁材成活,需要在採挖、養護兩方面著手,才能有效提高樁材的成活率,黃楊樁材也是一樣。

方法/步驟

2/3

採挖:樁材採挖前,要多花時間和精力進行觀察和研究。否則,輕率採挖,挖出來再不滿意,一則白耗費人力物力,更是對自然資源的損耗。觀察樁材包括幾個方面,一是生長地的光照、溼度、風力等生長指標,為日後養護儲備資料二是樁材大小,根部範圍,枝條造型發展潛力等。

以上準備工作做好後,就可以準備採挖工具、安排採挖時間等。採挖是儘可能多保留原土團,特別護心土,就是主根周圍的土。小心截斷過長的主根,多保留周邊的鬚根,以利於成活。

樁材採挖後,儘快採取保溼措施,用溼泥漿保護,套塑膠袋或編織袋等。

經驗:黃楊的採挖時間與其他樹木不太一樣,別的樹木實在萌芽前,而黃楊採挖要在春夏之間,4-6月份適宜。

2/3

假植:說假植是因為暫時種植,新樁不能立即上盆。採挖回來的黃楊樁材要儘快種植,種植器皿可用泡沫箱、木箱、瓦盆等,植料用粗砂、新黃土混合。樁材要深植,澆透水,放在背風、遮陽,潮溼處。同時疏剪部分枝葉,減少水分蒸發。

經驗:黃楊疏剪枝條注意不能一次到位,一定要保留頂端枝葉,待下部發芽後再逐步縮減。

3/3

養護:根據天氣情況,每天適時對枝條進行噴淋保溼。


文文的


最好用無菌土,河沙等。纏繞塑料薄膜。栽種時土埋到2/3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