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白俄羅斯能夠長期穩定?

星際穿越star


先說個事實: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執政了四分之一個世紀,白俄羅斯保證了數十年的穩定。

分析這種穩定的構成,其實是一種內外勢力平衡的結果。

第一,俄羅斯勢力龐大,西方不敢煽動反盧卡申科的運動。

東斯拉夫人有三個國家——白俄羅斯、烏克蘭和俄羅斯。其中烏克蘭命運是最多舛的,他們沒有維持好一種平衡外交,導致如今與俄羅斯關係劍拔弩張,失去了領土。

白俄羅斯的平衡走的比較溜,在維持和普京的友好關係外,與西方也沒完全斷絕往來。

而整體上該國和俄羅斯結成了聯盟,俄羅斯的軍隊可以在該國駐紮,等於為盧卡申科的執政提供了保護傘。西方在此背景下難以煽動反對派反對盧卡申科,因此社會基本維持穩定。

第二,盧卡申科的統治穩固,不採取西方的民主制度。

白俄羅斯根本不實施西方的民主制度,雖然有選舉,但盧卡申科每次競選都能成功,所以一直做了總統25年。這也被稱為歐洲最後一個獨裁者。

盧卡申科不在乎,在曾在2008年的公開演講中批評西方制度不適合白俄羅斯,給老百姓生活帶來損害,製造了社會矛盾。當年他還以美國干涉人權為由,把美國駐該國大使驅逐了。

這種強硬的態度,讓他在國內外根本沒有什麼挑戰者。不採取西方選舉制度,當然保證了國家政治的相對穩定。

第三,該國老百姓維持了一種低成本的生活,反對勢力聲音小。

2016年該國的GDP不到500億美元,和鄰居立陶宛、拉脫維亞比起來,高一點。但是人均不到5000美元,和鄰居比就差了一大截,當然這和該國人口多有關係。

這個水平在整個歐洲來說,是倒數的,不是最差也差不多了。俄羅斯的人均GDP還能到將近9000美元呢

所以,基本上可以說白俄羅斯是歐洲最窮的國家之一。但這種窮是相對的。

盧卡申科為了維護統治,用一些蘇聯時代的方式來籠絡人心,比如給居民高額住房補貼,房租、水電、交通特別便宜,全民實施的是蘇聯時代的免費教育和免費醫療等制度。養老金水平也逐漸提高,政府雖然負擔很重,但是這塊保障很優秀。

因此儘管老百姓工資不高,但衣食無憂。當他們看到俄羅斯老百姓為了不滿提高退休年齡而發動全國抗議活動時,可能會覺得自己比他們幸福。


木春山談天下


白俄羅斯能夠長期穩定,這要得益於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他從1994年到現在一直是白羅斯總統。他早年做過軍人,後來以反腐敗起家,連任四屆總統,目前是第五屆總統。盧卡申科主張漸進式經濟改革,施政公平,為人清廉,他關心百姓生活,被稱為“老爹”。盧卡申科拒絕西方的民主,他領導的白羅斯是保存蘇聯元素最多的國家,蘇聯解體以後和俄羅斯保持友好密切的合作關係。

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

從上面這段話的概括當中,我們就已經能夠看到一個穩定發展的白俄羅斯。不過銘蘇先生還要詳細分析一下其中的要點:

第一、廉潔政府,贏得人民愛戴。

盧卡申科從蘇維埃反貪主席起家,被稱為“反貪鬥士”,1993年他高舉反貪大旗,彈劾了時任白俄最高蘇維埃主席的國家元首舒什克維奇。作為一名反貪主席出身的盧卡申科,不但自己清廉,同時要求其組建的團隊不容許出現腐敗問題。這就使盧卡申科贏得白俄羅斯人民的愛戴,1994年80.1%得票率當選白俄羅斯首任總統。

白俄羅斯美女

第二、保持本國執政的穩定連續,拒絕西方式民主。

自從1994年當選白俄羅斯以來,盧卡申科深受白俄羅斯人民擁護,連續多次當選,這就保持了政府的穩定性和執政政策的連續性。在白羅斯沒有執政黨,國民會議選舉不按黨派而按選區原則分配名額,政黨在國家政治生活中影響有限,避免了黨派紛爭引起的政局不穩。作為對比,烏克蘭接受了西方民主,多黨競爭,建立親美政府,政策更是一路向西,想加入歐盟和北約,結果導致政局動盪,民不聊生。

第三、主張漸進式經濟改革,使人民充分享受國家發展成果。

漸進式經濟改革避免了經濟的大起大落,而那些主張搞休克療法的國家普遍沒有白俄羅斯發展的好。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白俄羅斯社會福利搞得好,義務教育實行免費,大學教育分免費和繳費制,實行免費醫療政策。這些利民福利政策的實施,提高了人民的幸福感,即使居民的收入水平不高,但是幸福指數也會很高。

盧卡申科與普京

第四、同俄羅斯保持密切友好關係。

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三國同源於東斯拉夫人建立的基輔羅斯國,三國可謂是兄弟國家,因此歷史上烏克蘭和白俄羅斯曾同俄羅斯合併成為一個國家,所以三國有著共同的利益紐帶。但是烏克蘭顏色革命成功以後,逐漸向西方靠攏,這就觸動了俄羅斯的利益,西方和俄羅斯介入烏克蘭國內局勢,才使烏克蘭動盪不安。而白俄羅斯同俄羅斯始終保持密切關係,雙方還建立區域防禦體系,這也為白俄羅斯的穩定提供了保障。


銘蘇先生


白羅斯能夠保持長期穩定原因在於——盧卡申科的鐵腕統治

盧卡申科在盧卡申科的鐵腕統治到什麼程度呢?請看事實:

1、2011年8月禁止3-5人在公共地方拒絕,違法者被拘留。即去公園燒烤也違反——因為超過3-5人就是違法。

2、公共場合鼓掌是非法行為。白羅斯警方曾經以在公共場合鼓掌為由逮捕一個獨臂男子——只有一個手的人如何能夠鼓掌?

3、白羅斯警方曾經以呼叫反政府口號為由拘捕一個啞巴——啞巴啊,大哥!

為此,2013年,盧卡申科和白羅斯警方被授予搞笑諾貝爾獎的和平獎。

1943年,白俄羅斯的最前線抗德游擊隊

盧卡申科如何長期統治白羅斯:

1、1994年盧卡申科當選總統;

2、1996年盧卡申科界定將自己的總統任期延長到2001年;

3、2001年當選總統後,盧卡申科廢除只能連任一次的規定;

4、此後:反正是你們愛選不選,反正總統就是我當!

關於盧卡申科的一些事:

1、盧卡申科是私生子,母親未婚先孕,因此同年備受嘲笑;

2、盧卡申科目前最疼愛的是自己的私生子尼古拉;

3、盧卡申科是烏克蘭族人,並非白羅斯族;

4、1991年白羅斯獨立,盧卡申科是唯一一個投反對票的人;

5、盧卡申科以反腐而建立名聲,最後進而成功當選總統;

6、盧卡申科自稱人民公僕,但白羅斯人都稱呼他為父親;

7、盧卡申科實行親俄政策,但在2014年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時,盧卡申科反對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支持烏克蘭;

8、盧卡申科擔任的職位為:白羅斯總統、武裝力量總司令、安全會議主席、奧委會主席。

9、盧卡申科要求加入歐盟,但被拒絕。

盧卡申科與尼古拉(攝於2012年5月9日)

白羅斯能夠保持長期穩定、盧卡申科能夠長期執政原因在於烏克蘭親俄

俄羅斯、白羅斯、烏克蘭三國共同抱團的話,可以讓白羅斯繼續保持親俄政策。但在2014年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後,烏克蘭全面親西方,實行敵視俄羅斯的政策,尤其是最近烏克蘭修改憲法,將加入北約的目標列入憲法。

烏克蘭已經棄俄,白羅斯必須在親俄和加入西方之間做出選擇。

親俄,可以繼續目前盧卡申科的鐵腕統治,但面臨著成為俄羅斯附庸的未來,對盧卡申科也不是好事;

親西方,就必須放棄鐵腕統治,任由反對票活動,盧卡申科的政治生命結束。

盧卡申科統治下的白羅斯已經沒有騰挪的空間,必須要做出自己的選擇!

是”別了,盧卡申科“,還是”普京歡迎你“?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
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白俄羅斯與烏克蘭等都是脫胎於前蘇聯而獨立的國家。縱觀這些國家,有的已加入歐盟北約,如波羅的海沿岸三小國愛沙尼亞等,有的允許美軍部署基地,間接成為美國盟友,如哈沙克斯坦等國,有的為了與歐美套近乎,不惜犧牲俄羅斯利益,結果處境很尷尬,如格魯吉亞等。

反觀白俄羅斯,雖然地盤不大,卻能不偏不倚,安然無恙,穩如泰山,並且經濟發展穩部推進,國家實力牢不可破,國民生活安定富足,這不禁令人嘖嘖稱奇。

再看一下烏克蘭,儘管與白俄羅斯同屬於斯拉夫族,而且國家還要比白俄羅斯大得多,結果混得窮困潦倒,動盪不安,民怨四起,內戰不斷,更有克里米亞領土不保,這又令人唏噓不已。

其實,之所以白俄羅斯能夠保持長期穩定繁榮,主要緣於在對外交往中,充分運用統籌兼顧、突出重點、不卑不亢、睦鄰友好的原則,一方面做到廣交朋友,不與任何國家結怨結仇,以寬廣的胸襟待人,以誠懇的態度示人,力爭求同存異,平等互利;另一方面,努力深化同鄰國俄羅斯的關係,基於俄羅斯是大國、同民族又是近鄰的事實,並且經濟、安全建設又有賴於莫斯科,故而與俄羅斯保持更為緊密的盟友式關係尤為必要。

烏克蘭一味地耽於幻想,堅決不顧同族之誼,非要採取遠交近攻戰略,無視經濟發展、國家安全與俄羅斯緊密相關的實情,這就很難讓自己在大國間立足,求得良好的生存環境。

白俄羅斯八面玲瓏、左右逢源,可謂將國家關係發揮到極致,這樣的國家無關乎大小,照樣能夠贏得尊重,平等相待,對此,烏克蘭是不是要反思一下呢?


點贊太容易,評論顯真情,歡迎關注、留言,等你評論,等你『一鳴驚人』!

江淮聖手


前幾天,白俄羅斯總統的一句“準備好明天就和俄羅斯合併”引發了國際社會的一片震驚,同時也把大家引到了另一個思考方向,為什麼白俄羅斯竟能有這種“大膽想法”。事實上,白俄羅斯總統的舉動背後,也揭示了同為俄羅斯鄰國,為什麼白俄羅斯的經濟發展要比烏克蘭穩定。

1、作為白俄羅斯最大的貿易伙伴和投資國,俄羅斯常年為其經濟“輸血”

2月15日,在與俄羅斯總統會談結束後,白俄羅斯總統表示,白俄羅斯和俄羅斯將按照兩國人民的意願,進行一體化。也許很多人不知道,這樣的“表白”示好已經不是一兩回了,2004年和2016年都曾有過。

其實,白俄羅斯說出這樣的玩,大有開玩笑的意味,不過之所以要多次“討好”俄羅斯,相信很多人已經想到答案,就是因為白俄羅斯的經濟完全依賴俄羅斯。資料顯示,俄羅斯是白俄羅斯最大的貿易伙伴,兩國的貿易額佔了白俄羅斯外貿總額的將近一半。另一方面,俄羅斯還是白俄羅斯的最大投資國,佔其投資總額接近40%。

因此在與俄羅斯的長期經濟合作中,白俄羅斯獲得了經濟的不斷髮展,為社會穩定提供了足夠的保障。據官方的最新數據,2018年白俄羅斯GDP增速為3%,連續第二年保持增長,這與俄羅斯的增長勢頭保持一致,此前世界銀行還調高了白俄羅斯近幾年的經濟增速預期。

2、烏克蘭經濟發展陷入絕境,約1/3民眾達不到最低生活標準

相比之下,烏克蘭的經濟形勢“慘不忍睹”,貨幣不斷貶值,物價節節攀升,國內民眾加速移民出逃。烏克蘭落得今天的下場,與俄羅斯不無關係,也與其咎由自取有關。由於資源短缺,過去烏克蘭的經濟主要依靠與俄羅斯的貿易和投資合作。

然而,與俄羅斯“鬧翻”後,烏克蘭的經濟遭受嚴重打擊,現在已經從歐洲的大糧倉,淪為了歐洲最窮的國家。數據顯示,有1400萬烏克蘭人(約佔總人口的34%),每月所得無法達到1853格里夫納(約460元人民幣)的最低生活標準線。

3、經濟被動受歐美影響,白俄羅斯“轉向”中國

白俄羅斯與烏克蘭截然不同的境遇,讓人不得不肯定白俄羅斯的“方向”選擇,但不容忽視的是,經濟過於依賴俄羅斯,也給白俄羅斯帶來了一個很大的問題——如果美國對俄羅斯的經濟進行懲罰,那麼白俄羅斯的經濟也將遭到重創,比如因為2014年的克里米亞事件,美國對俄羅斯實施了嚴厲的報復,白俄羅斯的經濟下滑比俄羅斯還嚴重。

那麼,白俄羅斯有沒有辦法擺脫這種局面呢?原本是沒有的,但是前幾年,中國發展“帶路”項目,給了白俄羅斯一個新的希望。中國急需一個連接東西歐大陸的“樞紐”,而靠近俄羅斯和西歐一側的白俄羅斯就是最好的選擇。得益於與中國加強經濟合作,白俄羅斯的經濟正煥發新的生機。

4、中國在白投資最大的境外經貿合作區,白俄羅斯或不再談與俄“合二為一”

與中國積極發展外貿後,白俄羅斯獲得了較大出口成就,中國在其的貿易地位也持續上升。據海關的數據,2014年,兩國雙邊貿易額為18.49億美元,同比增長27.3%;2015年,雙邊貿易額突破33.02億美元。至此,中國已經是白俄羅斯第二大進口來源國和第三大貿易伙伴。

要論經濟成就,兩國可不止步於傳統外貿領域,最值得稱道的合作還是中白工業園。位於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的中白工業園,由兩國合資建設,投資總額高達56億美元,不僅是白俄羅斯最大的招商引資項目,而且也是中國最大的境外經貿合作區。

在該項目的投資合作中,白俄羅斯解決了一堆經濟發展難題。據瞭解,中白工業園吸引了包括中工國際、聯想、華為、長城等在內的多家國內企業,還吸引了來自美國、德國、俄羅斯、奧地利等國的企業入駐,幫助白俄羅斯解決了12萬餘人的就業問題,極大完善了當地的基礎設施和推動產業升級。

隨著與中國的合作關係日益密切,可以預料白俄羅斯的經濟將實現快速飛躍,如同當年的中國。在經濟逐漸趨於壯大的背景下,白俄羅斯未來或將擁有與俄羅斯“平等”對話的底氣,也就不再需要談“合二為一”這種討好俄羅斯的玩笑話。


金十數據


為什麼白俄羅斯能夠長期穩定?

盧卡申科擔任白俄羅斯總統24年,與烏克蘭等國的動盪局勢相比,白俄羅斯社會穩定,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蘇聯在1991年解體後,白俄羅斯的“後蘇聯時代”就開始了。

即使作為蘇維埃共和國的一部分,白俄羅斯也擁有最先進的工業部門,尤其是乳製品和肉類產品。因此,經過幾年的政治動盪,其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總統盧卡申科繼承了一個相當富裕的國家。但他沒有鼓勵新生的市場經濟和企業家精神,而是恢復了蘇聯行政經濟監管和國有農業單位)

此外,整個政治路線都得到糾正,以加強與俄羅斯的關係。經過20多年的戰略,這些年來形成了一個特定的寡頭研究所。所謂的“總統垂直”特徵 – 產生了一類忠於政權的部長和高級管理人員。這群人是超越法律的 - 任何罪行都被寬恕,他們享有巨大的奢侈品和財富,以換取他們的終身忠誠。垂直部分用作質量的保持機構。它僅通過抑制個人抱怨就能創造出整體穩定和社會秩序的印象。當局的所有部門都直接向總統報告。執法實體服務於“縱向”,產生當局要求的決定。

但與此同時,這種垂直的統治就客觀要求了大家都要搞好經濟,於是,就有了在總統的帶領下,慢慢地保留自己的民主特點,既不像烏克蘭一樣全盤接受,也不像俄羅斯那樣,受到全面的制裁。

歡迎大家討論。


本來世界觀


白俄羅斯的穩定,歸功於有一個好的領導人——盧卡申科。一個國家是否穩定,不在於這個國家擁有什麼樣的制度,關鍵是看這個國家內部是否存在著矛盾,矛盾是否能夠解決,是否存在著衝突。白俄羅斯國內矛盾極少,更不存在著衝突。即便是西方想搞顏色革命,也沒有孕育革命所需要的“土壤”。

至於題主描述中提到的烏克蘭,那是被一群白痴政客活活的搞砸了:烏克蘭擁有的先天優勢被敗了個精光。國內矛盾激化:經濟貧困、人才外流,東西部地區分化嚴重。加之政客無能:自私自利、毫無戰略眼光、輕信讒言等等。國內因素,是一個國家是否穩定的關鍵,國外因素不過就是起到個推波助瀾的作用,應該說落井下石更準確。


烏克蘭的政策搖擺不定、政客只為利益,忽視國內矛盾,是其動盪之因

白俄羅斯是獨聯體國家中留有蘇聯因素最多的國家,比前蘇聯的繼承者俄羅斯還要多得多。總統盧卡申科拒絕西方式的“民主”,美國將白俄羅斯稱為:歐洲最後一個“獨裁國家”,盧卡申科當然就成了西方眼裡的“獨裁者”。然而就是這個“獨裁者”,把白俄羅斯從瀕臨崩潰的動盪、混亂之中拉了出來:白俄羅斯的經濟得以快速恢復,政治穩定,人民安居樂業。


再看看烏克蘭,社會動盪、貧富差距懸殊、東西部分化嚴重、矛盾突出等等問題一大堆。烏克蘭的政客想的不是如何解決這些問題,考慮的是他自己的政治利益,忙於政治互鬥,更夢想著加入北約,倒向西方就能一步登天。自己的問題還需要自己來解決,這麼淺顯的道理都不懂,烏克蘭如果能夠發展的好,那可真是見了鬼了。

盧卡申科的措施就是:

一、把白俄羅斯改為了“市場社會主義”的發展方向,拋棄了“市場自由化”。前蘇聯的多種福利待遇制度得以保留,避免了其它獨聯體國家出現的寡頭經濟、貧富差距懸殊等問題。最大的保留了計劃經濟體制,實行有限的“市場經濟”,實現了低失業、低通脹、工農業穩步發展、百姓收入穩逐漸提高的目的。

二、以百姓為重,注重扶助弱勢群體,建立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對老、弱、病、殘、困難家庭等推出各種扶助政策,改善他們的生活狀況。推出外種惠民措施:免費醫療、退休保障、免費教育等等。這些措施為盧卡申科贏得了百姓的尊重、支持、喜愛,人送外號“老爹”。

三、重視反腐敗鬥爭,在立法、機制、監督、輿論等方面採取了各種措施,用以防範、懲治貪腐行為。盧卡申科當得上兩袖清風,堅持反腐從自身做起,對於貪腐人員絕不手軟。他是所有國家領導人中,工資最低的一個。

結束語,儒道之主認為:沒有內部矛盾,就沒有內部衝突,百姓就能夠安居樂業、團結一致,國家也就會穩定。一個國家之所以會出現動盪,起因就是內部矛盾激化引發的衝突。


儒道之主


白俄羅斯的社會能夠長期穩定,與總統盧卡申科的執政有著直接的關係。內部矛盾很小,就不容易動亂,雖說盧卡申科執政24年來,一直被西方稱為最後的獨裁者。但是卻對白俄羅斯社會這個穩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更主要是白俄羅斯的內因和外因,兩個方面。



我們先看一下內在的因素。自1991年蘇聯解體以後。白俄羅斯總統舒什科維奇效仿俄羅斯搞休克療法。不管白俄羅斯實際情況,大力度推行私有化,直接導致國家經濟崩潰,腐敗橫行,民不聊生。致使整個白俄羅斯陷入了動盪。


1993年盧卡申科出任白俄羅斯最高的反貪腐主席,彈劾了舒什科維奇領導的幾十名政府高官。得到了民眾的擁護。1994年成為了白俄羅斯總統。而在1996年和2004年兩次修改了憲法。將政治權力進一步集中到總統的手中,並且取消了總統任期的限制。這也是美國前國務卿賴斯稱他為“歐洲最後的一個獨裁者”,但是白俄羅斯民眾歡迎盧卡申科,並親切的稱為“老爹”。但是白俄羅斯的社會為什麼沒有出現像烏克蘭社會的結局呢?

首先在白俄羅斯的內部政治上。盧卡申科加強反腐力度,在1994年上臺以後,及時制止了國家財產私有化。嚴重的削弱了金融寡頭對國家的侵吞,保證了國家沒有出現大的貧富差距。延續了當年蘇聯的一些體制。比如“克格勃”制度,在對待政治對手上,只要對國家和社會不利,在苗頭上就控制了反對派對國家事和社會的影響。

其次,在國家經濟上,盧卡申科實行國家控制經濟的主體,適應經濟為輔助,是漸進式改革的方法,讓白俄羅斯的經濟得到了穩定的發展。目前白俄羅斯的人均GDP為5590美元(2016年數據),這保證了老百姓生活的必須,雖說不算富裕,但也足夠生活。



而且老百姓還享受著全民的免費醫療和免費教育,甚至包括大學的免費教育。國家的強力控制,沒有出現社會貧富差距的加大,國家有力的控制了財富向少數人手中集中的形式。這樣就避免了國家,社會矛盾的出現。這樣的狀態讓白俄羅斯的老百姓幾乎沒有什麼怨言。


而反觀烏克蘭,私有化改革的推進,變賣國家財產,財富向少數人手中集中。國家貧富差距拉大,社會矛盾凸顯。老百姓的收入逐年下降,人均GDP才達到2186美元(2016年數據)。這樣的狀態,怎麼不會出現社會矛盾激化呢?美國在利用這樣的社會矛盾自然就會煽動民眾,推翻現政權,搞亂整個社會。

我們再看一下外部因素。俗話說蒼蠅不叮無縫的蛋。無論是烏克蘭危機還是敘利亞內戰,都是存在必然的,國家內部社會矛盾。並且當時的政府並沒有給予很好的解決,在西方勢力的宣傳和誘導下,自然就會爆發像“顏色革命”這樣的政治危機。



我們回頭看一下白俄羅斯,雖然盧卡申科在西方人眼裡是一個獨裁者。但是卻對國家的政治方向把握的比較穩定,內部矛盾解決的比較徹底。讓國家和百姓能夠安居樂業。而在對外關係上,更懂得守著一個大鄰居,應該與鄰為善,與鄰為伴的道理。




盧卡申科明白,作為白俄羅斯是曾經的蘇聯加盟共和國,也是俄羅斯的好兄弟,只有緊跟俄羅斯的腳步。才會讓國家基於穩定,這讓自己的統治地位能夠長久。如果選擇美國選擇北約,那麼必然導致像烏克蘭一樣的國家政局。

圖片來源於網絡

聰明的政治領導者,都懂得在大國之間玩平衡。會很容易惹火上身。只有把握國際形勢,審時度勢,認清自己,穩定自己,才能在大國的夾縫中生存。總體評價盧卡申科做的比較優秀,對白俄羅斯人民也作出了相當的貢獻。無論是否獨裁,盧卡申科算是一個好總統!!


淡然小司


白俄羅斯人均GDP為5590美元(2016年),屬於中等偏上收入的發展中國家,可以說既不富裕,但也不貧窮,而且社會比較公平。最大的特點,可以用一句話概括:

“在白俄羅斯沒有窮人,也沒有寡頭。大家生活穩定,青少年免費上學,成年人都有工作,老年人能按時領取退休金。”

事實上,一個國家最大的悲哀就是在經濟還沒有真正發展起來時,國家財富就被一些寡頭所瓜分與控制,導致社會貧富差距巨大。


白俄羅斯被稱為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中“最像蘇聯”的國家,這裡至今仍保留著大量蘇聯時期的政治傳統、社會制度與機構設置的傳統。

前蘇聯的國家安全機構“克格勃”的稱謂,唯獨白俄羅斯直到今天還保留著。白俄羅斯還頑強地保留下了蘇聯時期的一些社會福利制度:所有公民享受免費醫療,教育方面,除了中小學教育全部免費外,就連大學裡也有一半的系是免費的。在白俄羅斯,由於政府將每年財政收入的2/3用於福利和社會保障,因此老百姓日常生活所必需的住房、水電、煤氣、供暖等費用都很低廉。

但這不意味著白俄羅斯社會是封閉的,它依然是開放的。首都明斯克,商場裡頭有西方品牌,年輕人穿著時髦,照樣會留著奇特髮型。甚至還同樣存在有賭場、脫衣舞這種灰色地帶。

950萬左右人口的白俄羅斯連接歐亞大陸的戰略要地。1994年盧卡申科出任總統以來,經濟就再也沒有出現過大的動盪。他能統治至今,主要原因是清廉,其民望可謂奇蹟。 

像明斯克這座城市安靜而整潔,無論市區還是郊區,都非常乾淨,不存在貧民窟。白俄羅斯本來的工農業基礎就不差,曾經享有蘇聯“總裝配車間”之稱。

對比白俄羅斯其著名的不穩定鄰國烏克蘭,後者人均GDP才2186美元(2016年),目前已經掉到了中等偏下收入國家,在歐洲倒數第二,僅高於摩爾多瓦。但是無論是經濟寡頭還是政治寡頭都比白俄羅斯多得多了。


建章看世界


3月16日,在白羅斯駐華大使館官網上,中文名由白俄羅斯改變為白羅斯。蘇聯解體後,相對於蘇聯分裂後的其他國家,為什麼白羅斯保持了長期穩定?

蘇聯由於與美國開始軍備競賽,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大力發展軍工業和重工業,輕視輕工業和民用工業發展,最終經濟崩潰,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導致了蘇聯的解體。蘇聯解體的另外兩個重要原因就是,西方意識形態的入侵,採用“休克療法”的集聚變革,政府高層的極度腐敗與普通人民生活痛苦不堪的對立。

政治強人的領導。1991年蘇聯解體,1994年盧卡申科當選為白羅斯總統,連續擔任五次國家總統,每次均是80%以上支持率的高票當選。其通過反腐敗贏得了民心,執政後保持廉潔的政治形象,糾正了“休克療法”,採取漸變式的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建立了政府調控的市場經濟體制和完整的工業體系,抵制了西方民主政治的侵入和誘惑。政治強人的連續執政,減少了國家運行中的波折。

白羅斯內政穩定。白羅斯的改革之路與中國市場經濟改革之路頗為相似,實行的也是政府宏觀調控的市場經濟體制,形成了以機械製造、冶金加工、激光技術、IT技術為優勢的工業體系,而且巴羅斯還保留了蘇聯的福利體系,雖然並不屬於富裕國家,人民幸福指數相比較高。儘管白羅斯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可是白羅斯族佔83.7%佔主體,而且民族、宗教政策開明,沒有民族宗教問題。由於總統盧卡申科民意支持率高的政治強人,兩院政府在他的領導下,平穩的運行國家事務,保證了內政的穩定。

外政上左右逢源。很多獨聯體國家,羨慕西方的富裕生活,實行了西方的民主政治,充當了在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牽制俄羅斯發展的小弟,受到俄羅斯的打壓。白羅斯堅持獨立自主的外交,找準國家定位,既與俄羅斯實行著經濟一體化,保持著與俄羅斯良好的關係,抵制美國拉攏、慫恿實行西方民主政治,後改善與歐洲安全組織的關係,與周邊獨聯體國家的睦鄰友好,積極與中國以及世界其他國家友好往來,為國家創造一個和平的外部環境。

分析起來,白羅斯與中國發展有相似之處,經濟健康發展國內民心穩定,並且一直與自己的老大哥俄羅斯關係和睦,地理位置又身處歐洲的另一端內部受到的滲透威脅較小,以上是幾點就是白俄羅斯穩定的基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