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判斷中華文明沒有中斷過?

清風明月與酒


怎麼判斷中華文明沒有中斷過?從首都的位置看中華文明延續至今的根本原因。

中華文明是唯一傳承並延續至今的古老文明。對於這個說法,很多人存在質疑。中國的歷史學家,一般都是從思想文化的傳承和延續來說明中華文明是唯一延續至今的文明。而西方的歷史學家,一般都是從民族國家的血緣關係來說明中華文明已經中斷了,沒有了,這就有了“崖山之後無中國,明亡之後無華夏”的說法。

其實,從文字就可以看出中華文明的傳承和延續,圖畫文字是原生文明最重要的特點,無論是古埃及文明,還是兩河文明,他們的創造的文字都是圖畫文字。圖畫文字,是從原始壁畫發展而來的。次生文明是先有語言後有文字,而原生文明是語言和文字同步發展的,也就是文字的創造並不建立在語言的基礎上。這裡不討論這個問題,因為文化這個東西都是隻認自己的好,就像全世界都知道種姓制度不好,但印度人卻引以為豪一樣。

要判斷一個文明是否中斷,最直接簡單的方法就是看首都所在的位置。

要判斷一個文明是否中斷,一個國家是否滅亡,最直接簡單的方法就是看首都所在的位置。如果首都仍然在原來國家版圖之內,那麼就是國家內部的政權更迭。如果首都不在原來國家版圖之內,那麼就是國家政權被外來入侵所滅。

古代或許太久遠,就說近代西方殖民帝國,無論版圖有多大,其首都都在他們本土,不曾遷都到殖民地。可是試想一下,如果英國將首都遷到殖民地華盛頓,那麼還有現在的美國嗎?

美利堅民族之所以不是英國人,根本原因就是民族的形成是一個地理概念,是一個文明中心能夠覆蓋到的地方。也就是說文明中心所能覆蓋到的地方都是以首都的政治經濟文化作為生產生活的唯一標準,從而形成了政治經濟文化的利益共同體,這才產生了一個新的民族。

曾經殖民地廣大的西方列強之所以無法控制廣大的殖民地,根源就在其文明中心首都無法覆蓋廣大的殖民地。當殖民地發展起來後,各個地區的殖民地也會形成自己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就是文明中心,並以此作為生產生活的標準,從而擁有了區別與本土的利益共同體,繼而建立了維護這個利益共同體的國家。

許多古老的文明消亡的根源就是其文明中心發生了轉移,首都不在原來國家版圖之內。

這些古老的文明都有:古埃及文明、兩河文明、波斯文明、希臘文明、迦太基文明、羅馬文明。

古埃及文明的消亡從亞述帝國統一兩河文明和古埃及文明兩大文明區域開始,亞述帝國統一後,都城在尼尼微,不在古埃及的底比斯,也不在古巴比倫的巴比倫城。這意味著古埃及文明和古巴比倫文明的消亡。

亞述帝國版圖

亞述帝國崩潰後,波斯文明崛起,建立了波斯帝國,基本上繼承了亞述帝國的版圖,不過其都城不在尼尼微,也不在底比斯,更不在巴比倫,而是在波斯波利斯。而波斯波利斯位於波斯文明的發源地,這意味著兩河文明的消亡。

波斯帝國征服巴比倫和埃及

波斯帝國崩潰後,新建立的安息帝國將都城設在了美索不達美亞平原的泰西封。波斯重建後,其都城也定在了泰西封。不久又被新崛起的阿拉伯帝國所吞併,阿拉伯帝國的首都在麥地那,後遷至大馬士革,巴格達。首都都不曾設在波斯帝國發源地,這意味著波斯文明的消亡。

希臘文明的文明中心是雅典,可是雅典在古代從來就沒有成為一個國家的都城,哪怕是所謂的亞歷山大帝國。希臘城邦被羅馬帝國消滅後,羅馬帝國的都城也沒有遷到雅典,也沒有在巴爾幹半島,而是在羅馬,在意大利半島。這意味著希臘文明的消亡。

羅馬文明的文明中心在意大利半島,首都是羅馬。羅馬帝國崩潰後,其領土被三個國家瓜分:拜占庭帝國、阿拉伯帝國、法蘭克王國。這三個國家的都城沒有一個是在意大利半島的,也沒有一個是以羅馬城為首都的。這意味著羅馬文明的消亡。

中華文明延續至今最好的證明就是我們的首都沒有轉移到文明開創之初版圖之外的地方。

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位於黃河長江流域之間的中央大平原,開創華夏文明的黃帝將都城定在了有熊,也就是現在新鄭市。新鄭市就在河南。


此後,中國曆朝歷代首都所在的位置都沒有跑到這個版圖之外的地方。而且,直到唐朝為止,各朝代的版圖都是以這個版圖為基礎對外擴張,都城都在長安和洛陽附近,有的朝代以東西劃分,比如東漢和西漢,東周和西周,都是因為都城在長安和洛陽之間移動。由此,中國能夠保持長期的大一統。

邁入大陸擴張時代南北擴張階段後,中華文明的文明中心從長安和洛陽地區向北京和南京地區轉移,由此導致了漢唐崩潰後三國兩晉南北朝以及五代十國遼宋夏金長期的分裂。然而,這些分裂的朝代,其都城也都在華夏文明開創時期的版圖之內。

國家疆域內部的民族起義不能等同於外敵入侵,這與西方各文明有著本質的區別。

唐朝時期,東北和草原都已經納入的唐朝版圖,蒙古人原本生活在東北,後來才遷徙到蒙古草原的。蒙古草原歷經唐遼金三朝的統治,女真人或者滿洲人一直生活在東北,經歷唐遼金元明五朝的統治,明清易代只能說是內部的民族起義,不是外敵入侵。

就以希臘文明作為一個例子,馬其頓人、雅典人、斯巴達人,無論是哪個統一希臘各城邦,對於希臘來說都不是外部的入侵。而如果是波斯人或者羅馬人滅掉希臘各城邦,那麼也就意味著希臘文明覆滅。

消亡羅馬帝國的各族並非是羅馬帝國版圖內部的各民族。滅亡拜占庭帝國的土耳其人來自東方。滅亡阿拉伯帝國的蒙古人來自中國,是受元朝派遣的一支遠征軍。滅亡東歐俄羅斯各公國的不是俄羅斯內部的某一個公國,而是元朝派遣的遠征軍。

滅亡明朝的軍隊是內部起義的農民軍隊,後來統一的清朝,其發源地也是在明朝版圖內的東北,並非來自於外部。況且,元清兩朝的都城都遷到了北京,不在東北,也不在草原,而是在中華文明開創時的版圖之內。遼金元明清民國新中國,七個朝代的都城都在北京,所以中國能夠保持長期的大一統。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青青說文明史,專注解說人類文明的興衰進程。圖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青青說文明史


中華文明起源於公元前9000年印度洋亞特蘭蒂斯,第四紀冰川期末期,上古現代人類只能在赤道附近亞特蘭帝斯島上,島上最高海拔僅數十米,而當時海平面低於現在海平面180米。

經過新仙女木時期和公元前6200年兩個寒冷的地質時期,地球進入溫度快速上升期,山區高原冰蓋迅速融化,公元前5000年海平面上升亞特蘭蒂斯被全部淹沒在印度洋中。


華夏人先民遷移至地勢較高的兩河流域,建立蘇美爾邦國。

公元前2214年從蘇美爾邦國遷移至印度河流域建立夏朝。



從公元前1766年遷移至西域河西走廊關中平原,最後來到中原地區,建立商王朝至今,文化一脈相承。中華文明從亞特蘭帝期使用象形文字至今仍然使用。

使用青銅器特至今仍然有使用。一萬多年伏羲、女媧傳說至今仍然保持。天人感應,人和自然和諧相處理念尤存。人死歸西,古代稱印度洋為西海。婚姻習俗的六問尤存。天文曆法中的二十四節氣,60一個甲子,太陽曆仍然使用至今。

城市佈局千古一律,分內外城,內城左右廂房,城市中央神廟(如天壇)。


建築材料秦磚漢瓦數千年規制相承。農業畜牧業特別是六畜和大小麥上萬年種植、飼養至今。


柴墟子孫


判斷一個古代文明是否斷層,我想以下標準參考吧:

文字:華夏文明從最早的甲骨文,象形文字帶到現在都楷書行草,一直在進化延續!文字是古文明的一個象徵!現在國內很多少數民族被漢化或沒落就是沒有文字傳承。像國內比較大的少數民族苗族,就只有語言沒有文字!

文化:各種古代書籍和古董,從夏商周到滿清民國,一直歷史記錄!

種族:一直是華夏民族-漢族,期間有少數民族融入!這個最直接,現在的印度,埃及,伊拉克都不是古代文明時期的人種了!古埃及人被在秦始皇時期被亞歷山大大帝滅了!古印度人被阿拉伯人滅了!

文明:從夏商周開始一代代傳下來的習俗,禮儀,哲學等一直沿用至今!特別是春秋戰國諸子百家時期的文明一直流傳至今天!


平頭白髮中山裝咋啦


中華文化是遙遙領先世界的最先進的文化,是能夠巍然屹立於世界幾千年,唯一風雨不倒的文化。


即便是在“天可汗”的盛唐,也沒有恃強凌弱;即便是在積貧積弱的晚清,也沒有屈服於“強權”。只要有一箇中國人在,中華文化的種子就會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特別是今天,大國和平崛起的中國。


為什麼,中國能夠用幾十年的時間,就超過了帝國主義幾百年的發展?


為什麼,自英國工業革命以來,幾百年來,全世界不到百分之十的國家完成了工業化,而中國僅用了幾十年的時間,就完成了工業化,而且是全世界唯一一個擁有全套工業體系的國家,全世界所有的工業產品,中國都能造?


為什麼,在近幾年中國爆炸了“軍備”“科技”的“原子彈”,一系列世界領先技術集中爆發?


為什麼,中國有那麼多的世界領先,而中國的科學家拿“諾貝爾獎”的卻很少?


為什麼,小日本說“崖山之後無中華”“正宗的中華文化在日本”,卻留不住中國留學生?


為什麼,美國佬從新中國剛剛成立就開始封鎖中國,卻越封鎖越先進?


為什麼,美國佬幾十年如一日的,沒閒著的要與中國激化矛盾,卻始終找不到藉口?


為什麼,美國佬跟著中國人的屁股後面使壞,而中國的國際地位還越來越高?


為什麼,特朗普要與中國打貿易戰,國內、國際都反對,反而把美國給孤立了?


為什麼,中國要搞一帶一路,就連美國的小跟班都“賣主求榮”了?


西方列強們很清楚,如此的輝煌一定是中華文化使然。他們不得不回過頭來研究我們的文化。但是,用“西方文化”的“濾光鏡”來看“中華文化”,會給他們留下太多的“猜測”空間,他們永遠也得不出真實的答案。


看得見的是結果,猜不透的卻是為什麼。這就是我們的文化,全世界人都能夠感覺到“存在”,卻又沒有“刻意的表現”,而13億人民卻又都在“做”。


這不,春節將至,30億人的大搬運,也只有中國能夠做到。而為什麼一到春節,沒有人號召,就會全民總動員呢?這就是中華文化的真實存在。


孟小春大白話國學


易經~河圖,洛書。連山,歸藏,周易。

易經本意為容易之經。

河圖為先天氣象,洛書為後天地理。

上氣下行則化物,下氣上行則成風。故天地一氣貫通爾。

連山者成於象,以象取易~意。

歸藏者形於氣,以術取易~意。

周易者全乎理,以理取易~意。

此為易經象術理,故能法相天地。

易道經不易~民生不易。

變易~變中求易。

簡易~交流簡易。

形成華夏民族人文變化之根基,故能經久不衰!羲皇立易太玄~太乙玄門,分化三教~人闡截。人者求完,闡者明理,截者取道。

人教至仁,闡教至德,截教妙術。

三教宗旨:闡明人生求完正理,以至仁至德妙術截取大道一線生機。

推演九流之術~星佔相術遁醫兵治藝。演家道為國道,銘大道於經傳。

以無上智慧示道於易,

以無上勇猛證道於理,

以發明萬化術道於流,

以四情八德治道於世。

易理術德,流於治世。

立易之初,趨吉避凶。使眾生得利實惠而生起信仰。

立教之初,修身養性。使眾生博學正理,生起信念。

立法之初,導善歸真。使眾生悔悟向善,生起正行。

大道至簡,從易而行。

伏羲全稱劈地開天太昊皇帝風祖伏羲氏。

女媧全稱創世孕生孝慈聖母福主女媧氏。

自從盤古開天地,青蓮創世孕生機。

萬物相爭只為命,因果循環不自知。

鴻鈞老祖傳道法,三清臻化渡有緣。

先入道者後成佛,得享神位自安然。

易掌三世~過去,現在,未來。

道演四生~溼,胎,卵,化。

一氣成玄,其象在天。

生死輪迴,其理在地。

天地奧妙,其數在中。

詳參變化,其法盈虛。

奪先之機,得造化功。

因勢利導,大法無為。

太乙玄門,分化三教。

傳法封神,道術九流。

明燈指引,性了無生。


用戶50989074121


判斷中華文明是否中斷過,方法其實很簡單:

一) 閱讀歷史書,比如二十四史;二) 去博物館看看出土文物;三) 看看你自己的生活習慣、民俗、節日風情;四) 文字;

首先說史書記載吧: 歷史往往是後人寫的,是勝利者寫的。歷朝歷代的史書都認為自己是“中國”,是正朔。即使是“異族”元或者清,都沒有不承認中華文化的鼻祖孔子;

哪怕是短短的元朝,在編纂歷史的時候,也將前朝的宋、金以及遼都看作是正統。元朝自己也沒有完全割裂中華文化,比如元朝皇族的漢化以及堅持“開科舉士”的用人之道。

二) 博物館文物。比如“玉文化”: 從“紅山文化”發現的“玉雕龍”,到乾隆皇帝的田黃“玉璽”,都是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標誌;傳國玉璽更是中華文化的象徵;

三) 筷子。中國人用筷子幾千年了,無論是“五胡亂華”還是後來的蒙元、滿清,無論是蠻荒之地,還是繁華的帝都,從皇家到老百姓不都是用的筷子嗎?

還有比如節日: 春節、清明、端午;七七,重陽;不光是漢族,少數民族入主中原以後,這些傳統節日仍然流行,即使是皇家,也未能免俗。

四) 文字的傳承。漢字在秦朝統一以後,由於相對封閉的環境以及語言本身的特點,外來語很少能夠進入漢字系統。漢字的形狀和結構也沒有多大變化。

方塊字,這就是中華文化的載體。除了用民族文字以外,元史、清史包括金、遼、西夏都是漢字記錄的。中華文化的既經典《十三經》當然也是漢字的傳承。

中華文化不但沒有中斷過,而且還吸收、同化了大量外來文化,具有極強的兼容性,比如踏平亞歐大陸的成吉思汗子孫,只有在中華大地上得以最後繁衍。


閒看秋風999


不是的。其中有些爭議的,還有些雙重標準。

以個人觀點看,如果按照同一標準,中華文明和印度文明,要麼都是曾經中斷過,要麼都是沒有中斷過。不能以中華例外來作為理據。

古華夏文明,夏朝與商朝就是差異較大,可說是中斷了。夏的文字失傳,商的文字經過破譯,可以與現代漢字掛上鉤,但是差別很大。殷商信鬼神並獻祭活人,後世中國拜祖先,宗教信仰都變了,差異挺大的。

對比古印度文明,從古至今印度教綿延不絕,主流宗教信仰沒有變,你能說古印度文明中斷了?有人說古印度文明的文字失傳了,與現在的印地語不相干。但是比印度文明晚的堯舜禹和夏王朝的文字也失傳了,為什麼我們說華夏文明延續下來呢?

因此,中華文明和印度文明,要麼都是曾經中斷過,要麼都是沒有中斷過。


當代作家網


站在中國的大地上說著中國話拿著筷子吃著中國飯,看看電視裡穿啥朝代衣服的的都有,還住著老祖宗留下土木結構的房子。反正我是娶不上媳婦我們家快斷了。考慮這個問題要具體,單說文明文化那是個什麼玩意?中國文字演變到現在為什麼要變?秦始皇統一文字目的是什麼?就是要六國文化斷流。現在我們用簡體字而不用繁體字就是要新舊分離。看繁體字是專業人士去搞,自己喜歡去搞這個也沒人反對。墨家講兼愛就是講平等,那一堆皇帝會和老百姓講平等嗎?平等到近代才又喊出來。五千多年總有一些是會斷的,那些考古搞歷史總有些人去接的。


殘鳳棲梧


個人覺得看一個文化有沒有中斷,作為文化的傳承載體文字是非常重要的,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自源文字(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聖書字、中國商朝甲骨文、瑪雅文字)之一,亦是其中唯一沿用至今的文字。漢字從史前符號,商朝的甲骨文,周代的金文、大篆,秦朝的小篆、籀文,漢代的隸書,唐代的楷書(今日所用的手寫字體標準),草書,行書一脈相傳,一直在使用。漢字是世界歷史上連續使用時間最長的文字。還有曆法,農曆也一直在使用(2018年是農曆開元4715狗年)。


虛偽的自尊1


最簡單的就是文字了,從商朝的甲骨文到現在的正楷,每一步都是徐徐推進的,文字的演變沒有造成斷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