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月的寶寶睡覺時猛搖頭、抓耳朵,是怎麼回事?應該怎麼辦?

思思媽媽2018


導讀:6個月的寶寶睡覺時猛搖頭、抓耳朵,是怎麼回事?應該怎麼辦?
通過詢問者的描述,6個月的寶寶出現了睡覺時猛搖頭、抓耳朵的現象,也已經補了鈣還吃了維生素D,有人告知是平衡覺差。想在得知問題的同時,還想了解什麼是平衡覺。
在寶寶成長過程中,排除病理性原因、再通過食補的方式都無法讓寶寶的病態得到好轉,那麼我們就需要從寶寶的生理發展上找找原因。而家長所提到的平衡覺,恰恰是寶寶在成長過程中需要不斷學習發展的能力。
如果出現了問題的情況是怎麼回事?應該怎麼辦呢?
一、問題出現時的原因
1、首先,需要提一個概念就是感覺統合。而平衡覺就包括在感覺統合裡。
感覺統合顧名思義就是將人體的各個感覺器官的感覺信息反饋給大腦,在經大腦進行多次的分析、加工、整合、處理後,得出正確的應答,使得人體在不同外界的各種刺激下也能和諧有效地運作。如果人的大腦不能把各個器官反饋的感覺信息進行分析、加工、整合、處理的,就會出現感覺統合失調,使得人體無法做出反應來適應外界的變化。
2、而詢問者提到的平衡覺統合失調裡面包括前庭過度敏感、前庭平衡功能失常、本體覺統合失調。
提問中的表現都可能在這三個方面體現出來,當作為家長的我們一旦發現自己家的寶寶出現行為方式異常、很怪異的表現時就要多留心注意了,是否自家的寶寶出現了感覺統合失調的問題。但是具體的診斷還得去正規醫院找專業醫生進行全面的檢查,如果確實檢查到某項是有問題的,就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早發現早治療。
那麼,作為家長的我們在平時時,需要怎麼做才能更好地養護我們的寶寶呢?從而使得寶寶們能夠健康地成長。
二、如何進行感覺訓練
1、每個寶寶在成長過程中都要進行感覺統合的學習,而寶寶0~3歲是感覺統合訓練的關鍵時期。家長們就要抓住這個關鍵時間點,應該有意識地去培養孩子這些方面的能力。
2、在孕媽媽們孕期時,就應該注意保持適當的運動。這樣會讓在腹中的胎兒在羊水中晃動,給予胎兒平衡覺、本體覺、觸覺的練習。
3、在分娩方式上也有講究。沒有經過自然分娩的寶寶就缺乏了先天在母體產道擠壓、宮縮刺激等的感覺神經的練習。這樣在非必要的情況下應遵循原始的自然生產方式。對於經歷干預的剖宮產分娩方式出生的寶寶,就需要在出生後家長們有意識地進行後天的學習、練習了。
4、現在寶寶6個月了,可以經常帶寶寶外出溜達,可以讓寶寶看看外面的世界、聽聽來自屋外世界的不同聲音。
在本體覺和前庭平衡覺上可以做這些訓練,a可以訓練寶寶靠坐到獨坐,有時還需要用雙手支撐身體,可以慢慢來,從每次5~10分鐘,進行4~5次開始,以後漸漸地可以延長時間直到寶寶可以完全不用雙手支撐而獨立坐著。b訓練寶寶用腹部為中心打轉和連續翻身打滾動作。c訓練寶寶們的精細動作,讓寶寶用手去拿起較小的物體,達到訓練手指的功能。d訓練寶寶倒手傳遞玩具的遊戲。
重點提示:寶寶的成長是有科學規律的,在寶寶們肢體及各個感官系統發展需要得到練習時,我們家長要有意識地去培養寶寶的各項能力。幫助寶寶更好地成長,避免錯過最佳時機。

今日話題:6個月的寶寶睡覺時猛搖頭、抓耳朵,是怎麼回事?應該怎麼辦?

【格格巫育兒日記:育兒達人,親子閱讀,科學育兒,一孩之媽、專注育兒話題,歡迎留言評論、點贊、分享、轉發!意在傳播育兒知識,內容僅供參考。謝謝!】


格格巫育兒


1

寶寶為什麼會搖頭

不要以為寶寶搖頭只是在“賣萌”!這也有可能是寶寶在向你求救時發出的信號呢!家長們要注意聽了!月嫂根據寶寶的年齡分了以下幾種情況,對號入座,看看你的寶寶有沒有以下情況呢?

一、新生兒期的寶寶會經常出現驚顫、用力使臉通紅,頭左右搖動。

這是由於寶寶神經系統發育還不夠完善,隨著寶寶月齡的增長,神經系統的日趨完善就會慢慢消失,所以新手父母不必擔心。但是如果寶寶出現高燒,可能發生高熱驚厥時,寶寶就會抽搐,此時的搖頭就必須立刻去醫院。

二、寶寶滿月之後至六個月,此時出現搖頭,會有不同的原因。

1,寶寶睡覺時不停的搖頭,可能是室內的溫度太高,或是被子蓋的太多,引起寶寶太熱。此種情況就要注意寶寶睡覺的環境溫度要適宜,不可過熱。

2,有溼疹的寶寶自己不會用手抓,也會搖頭來蹭癢。

3,也有可能是因為寶寶缺鈣所致。如果寶寶有缺鈣情況,有的也會表現為搖頭,要注意觀察寶寶有無多汗、夜啼、睡眠不安、枕禿等情況。缺鈣的孩子是很少的,不要盲目補鈣,即使懷疑是缺鈣也需要去醫院診斷確認後再行補鈣。

4,4-6個月這個階段要給寶寶添加輔食了,寶寶對新食物不接受時,會出現抗拒用搖頭、手推開表示不吃。這個只需要慢慢讓寶寶多次嘗試並接受輔食。

5,寶寶此時喜歡搖頭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寶寶前庭功能的自我鍛鍊。

三、到七八個月時,寶寶此時對模仿很感興趣了,有時成人教導寶寶“不要”會用搖頭表示,寶寶剛學會這個動作時會很樂意不斷重複模仿。還有寶寶對音樂的喜愛逐漸顯露,一聽到自己喜歡的音樂時,寶寶通過搖頭表明對音樂的節奏韻律的感受。如果是單純性搖頭,寶寶精神狀況也很好,沒有其它方面異常的就不用擔心,和這一時期寶寶對這一動作比較感興趣有關,隨著寶寶的長大就不會再做這個動作了。如果寶寶經常搖頭、睡眠時哭鬧,抓耳,有時還發燒。那就要多加註意了:嬰兒可能是患了外耳道炎、溼疹或是中耳炎。應該及時檢查嬰兒的耳道有無紅腫現象,皮膚是否有紅點出現,如果有的話,及時將嬰兒送醫院診治。

四、隨著寶寶月齡的增長,寶寶的獨立意識越來越強,寶寶的語言理解越來越好,但是語言表達卻還不能完全跟上,在表達自己喜怒哀樂時,同樣也會用搖頭來表示。

2

專家解釋

讓我們來聽聽兒童護理專家崔玉濤老師的專業解釋吧~

崔玉濤:“讀懂寶寶的搖頭抓耳,科學清理耳垢。 “”寶爸媽永遠都是寶寶最忠實的粉絲,每天都會細心觀察他們每一個細微動作,思考背後可能隱含的健康隱患,稍有異常就會十分焦急,簡直就是草木皆兵。 寶寶常見的拍腦袋、晃腦袋、揪耳朵、抓頭髮等等表現,到底是在傳達什麼信號呢? 家長多認為是耳道進水、中耳炎、耳垢等原因所致。實際上多是生理性的。其原因與雙內耳發育不成熟有關,出現平衡上的輕度異常。如同成人乘飛機後,感覺耳內有異物一樣。雙內耳發育不成熟還可表現出暈車。隨著嬰幼兒成長,雙內耳功能逐漸成熟且對稱。帶孩子玩轉椅或鞦韆有助於內耳平衡功能的快速成熟。如果真是中耳炎,會有哭鬧、發熱等現象。

3

寶寶搖頭的可能症狀

月嫂在這裡要提醒各位家長啦!寶寶的不同成長階段都會出現寶寶搖頭的現象,作為家長一定要區別對待這一現象,既不能盲目大意,也不要草木皆兵,要認真分析寶寶搖頭的原因,如果是疾病導致,就應該及時醫治呢~

1、新生兒時期的寶寶喜歡搖頭

  新生兒期的寶寶會經常出現驚顫、用力使臉通紅,頭左右搖動,這是由於寶寶神經系統發育還不夠完善,隨著寶寶月齡的增長,神經系統的日趨完善就會慢慢消失,所以新手父母不必擔心。

  月嫂小課堂:這種搖頭情況大多出現在寶寶一個人睡覺的時候,被媽媽抱著睡覺時這種現象就不那麼明顯了,所以如果你的寶寶的身體發育正常,就不是什麼病。如果你還是擔心,可以在健康體檢時諮詢醫生。

2、睡覺不舒服導致寶寶搖頭  

  據有關調查顯示,每5位寶寶當中至少一人會在睡覺時激烈地搖晃頭部,有的6~7個月左右的寶寶還會自己把頭部撞到床角處。

  寶寶睡覺時不停的搖頭,可能是室內的溫度太高,或是被子蓋的太多,引起寶寶太熱。另外,如果寶寶枕頭過硬或過高,頭墊得不舒服,小傢伙也會以此來抗議的。

  月嫂小課堂:此種情況就要注意給寶寶選擇一個較鬆軟的枕頭,睡覺時的環境溫度也要適宜,不可過熱。

3、對食物的不接受

  4-6個月這個階段要給寶寶添加輔食了,寶寶對新食物不接受時,會出現抗拒用搖頭、手推開表示不吃。

月嫂小課堂:這種情況家長不用擔心,只需要慢慢讓寶寶多次嘗試就行了。

4、模仿行為

  七八個月時,寶寶此時對模仿很感興趣了,有時成人教導寶寶“不要”會用搖頭表示,寶寶剛學會這個動作時會很樂意不斷重複模仿。

  月嫂小課堂:給寶寶做示範。寶寶喜歡模仿,在生活中你要時常給寶寶做示範,點頭表示“是”或“要”,搖頭表示“不是”或“不要”。

5、寶寶搖頭可能只是調皮

  寶寶搖頭可能只是故意“逗”你玩呢。只要排除病理上的問題,寶寶如果一直搖頭,那可能是為了吸引大人的注意。寶寶覺得他的搖頭能夠引來你的注意,他可能覺得媽媽對“搖頭”會格外關注與好奇,這也促使了寶寶一直熱衷於“搖頭”。

  月嫂小課堂:

如果確定寶寶身體無異樣,他只是用搖頭來吸引你的關注,你可以暫時忽略寶寶的搖頭情況。讓寶寶覺得“用搖頭引起你的注意”這一招已經不管用了,他自然就不再熱衷於搖頭了。

6、溼疹等引起的不舒服現症狀和變化,有時會合並如過動或強迫行為等問題 。藥物的控制有一定的效果,大多會隨著年紀增加而改善。

溼疹往往會讓寶寶癢的很不舒服而擺動頭部,或嘗試把臉拿去磨擦其他物體。

還有其他可能的疾病便是一些神經學上的問題,如下文中將提到的嬰兒點頭式痙攣或妥瑞氏症。


心連心好月嫂


平衡覺:是人體位置重力方向發生變化刺激前庭感受器而產生的感覺,又稱靜覺。它反映了人體的姿勢和地心引力的關係。能讓人分辨自己是直立,還是平臥,是在做加速、減速,還是在做直線、曲線運動。

 

6個多月的寶寶前庭功能發育不成熟,平衡能力差,這與孕期運動不足,對胎兒前庭器官刺激較少有一定關係。寶寶出生以後前庭系統發育需要刺激。多數寶寶都會有一個自我刺激階段,他們會通過上下跳、搖頭晃動身體、甚至用頭去撞擊其他物體來刺激前庭器官的發育。如果媽媽在孕期喜歡有氧運動,比如快步走、孕期體操、健身球操、游泳、瑜伽等會刺激胎兒感覺器官促進其發育,出生後就會減少這些現象的發生。

 

前庭器官位於內耳中,能準確地測定頭部任何時候的空間位置及運動方向。主要功能是偵測地心引力及控制活動時頭部的位置,並保持身體平衡。所以,當快速發育時寶寶會感覺耳朵不舒服用力抓撓,這都是生理現象,只要寶寶精神狀態好,吃得好,爸爸媽媽們就不要擔心,前庭自我刺激一般是在6~8個月的時候開始,也是前庭敏感度達到高峰的時候,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都會慢慢消失。

此時,媽媽們要幫助寶寶做一些訓練,比如:小一點的寶寶多練習翻身打滾、爬行。大一些的寶寶玩轉椅、盪鞦韆,趴在大的健身球上前後左右轉動等,都可以促進寶寶前庭器官的發育。

 

另外,寶寶睡覺搖頭抓耳朵還要看看家裡環境溫度是不是太熱、有沒有溼疹、或外耳道炎等。





兒科徐媽媽


一般來說,寶寶搖頭抓耳朵是正常的,因為寶寶在成長髮育的過程中,有個“前庭”的器官也會隨之發育。當這個器官發育時,寶寶的耳朵就會不舒服,出現搖頭、抓耳朵的情況。

而前庭能掌握人體平衡的一個器官,它長在內耳中,如果內耳前廳神經系統有問題,就會讓人產生眩暈感。

一般來說,前庭往往是在6-8個月開始發育,在1-1.5歲就會逐漸消失,有的時候會更短。所以,當孩子出現這種情況後,家長不要過於擔心,給寶寶勤剪指甲,不要抓傷就好。

不過,並不是所有的搖頭抓耳是正常的,還要根據寶寶的具體情況,比如說,是不是耳朵有耳屎、後腦勺是不是有汗、是不是發燒所致的。如果出現這些情況,要及時處理,無法處理及時諮詢兒科醫生。



歐爸說


寶寶搖頭是怎麼回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