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胃鏡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太陽當空照豬豬


【 編號WD589】

我沒有給別人做過胃鏡,算了算,自己在十年內應該是做了五次胃鏡檢查。1999年,在消化病院學習的時候,勞累、生活無規律、年輕不注意……,後來腹脹,不吃還好點,一吃肚子就脹,嚴重的時候早上起來啥也沒吃沒喝肚子卻像一面鼓,敲得嘭嘭的。見過太多的“胃病”,說真的,心裡甚是害怕,於是找了很有名氣的主任給我檢查,後來又做了幾次胃鏡,好像沒有太大的差別。


①決心

胃鏡檢查用兩個字表述是“難受”,三個字表述是“很難受”。每次檢查之前都會很“怯場”,要不要做呢?肚子好好的,拖幾天吧、等下個月一定做,肚子有點疼、有點脹,明天一定做!也是醫院工作的緣故,等到和內鏡醫生“說好”時,第二天是非做不可了。做胃鏡不好受也是食管癌、胃癌篩查不主動、依從性不高的主要原因,費用倒不是很大。現在有磁控膠囊胃鏡,聽著不錯,實際操作我沒見過。

②簽字

檢查的前一天晚上開始不吃不喝,第二天空腹檢查。白開水也不讓喝,說是影響胃粘膜的顏色。預約臺護士會給一張胃鏡檢查知情同意書,打印好、制式的,密密麻麻一大張,我沒仔細看過,大概應該是胃鏡檢查準確率不是100%,有漏診可能,還有創傷、意外等情況。


③喝藥

大概在檢查前的十多分鐘,護士讓把二甲硅油散兌點白開水,喝了,是消除胃內氣泡的。胃內泡泡好似洗衣粉產生的泡泡,影響胃鏡觀察。緊接著,讓喝口麻藥,多是達克羅寧膠漿,先含在嘴裡,酸酸的、苦苦的,然後嚥下去。

④檢查床

心裡小緊張,也有點“豁出去”了,再怎麼著半小時也就過去了吧?檢查床也是窄窄長長的那種,左側臥位,面向檢查者、助手,背對顯示器,有的檢查室患者上前方也有電視顯示屏。皮帶是要鬆開的,卷膝,這時助手會在口唇下方放置一個彎盤,口內放置咬口器,應該是防咬的開口器。助手會給你講放鬆、哈氣……,我基本上都是點頭、沒聽進去多少。

⑤過喉

檢查醫生手持大約小拇指粗的黑色管子,頭部有光……,“像吞麵條一樣,咽、咽,好了、好了”,隨著醫生的話語,我是沒法說話的,喉嚨裡塞的滿滿實實的,除了憋還是憋,魚刺卡喉都有過吧,胃鏡檢查在此基礎上再加不能出氣……


⑥乾嘔、口水、眼淚、腹痛……

胃鏡是一條管子,喉部刺激一直存在,這時儘量用口長吸、長出氣,我覺得用鼻子吸氣喉部更加難受,口水會源源不斷地流到彎盤內,眼淚也是嘩嘩的流,因為多熟識,溫柔的助手多會幫忙擦擦。胃鏡在胃內多會充氣、噴水、吸水,胃前後左右壁、胃竇,胃鏡再反轉看看胃底。一般是氣充的越多,胃擴張越大,檢查越清楚,但是被檢查者受不了,噁心、乾嘔、打嗝、腹絞痛……,嘔、打嗝胃是要蠕動的,影響檢查,所以醫生會根據情況充氣、噴水、吸水的,有次檢查一個老主任使勁掐我的“合谷關”、減少噁心,好像作用不大……

⑦如釋重負

肚臍周圍“重重的、頂頂的、疼疼的”,胃鏡大概到了十二指腸,檢查也快結束了。胃鏡檢查過程大概10分鐘左右,除了設備清晰度不一樣,與檢查者技術也有很大關係。胃鏡緩緩地退出十二指腸,感覺肚臍周圍一下子輕鬆了,再往上,劍突處是退出胃、賁門的部位,這時醫生不會立刻退出鏡子,還要仔細地再看一下食管粘膜,邊退邊看,突然,胃鏡出來了,輕鬆了,人好像活過來了。

⑧逃離

擦眼淚、擦口水、提褲子,感覺有些狼狽、有些尷尬,這是自己想多了。逃離檢查室,洗手間整理整理,醫生把報告給了,沒啥大問題,一點點糜爛,兩小時內不要吃、不要喝,以後少喝點酒、吃飯要注意啦……

我是 ,這是我作為一個病人檢查胃鏡時的感受,還有幾個月又得做了,感謝您的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