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獨生子女普遍增多,以後父母咋養活?

神農35


我來不請自答一下。

現在農村已經開始老齡化了,有些家庭已經是“421”型家庭了,養老是農民不得不面對的話題。不過我們也不必過分擔心,現在的農村人大多在外打工,在企業參加了職工養老保險,退休後,每月能領取養老金,能緩解子女贍養壓力,如果真到了需要人照顧的時候,可以住進養老院,也可以請家政服務來照顧伺候。全民參保是大趨勢,外出打工的農民一定要企業辦理養老和醫療保險,給自己老年生活留一份保障。農村居民也可以參加居住養老保險,為自己老了的時候有質量、有尊嚴的活著,留一條後路。另外,為自己養老,存一筆積蓄,錢不能都花在子女身上。

贍養父母是子女法律和道德責任和義務!農村獨生子女家庭以後會越來越多,每年春節,我們當地年輕夫妻都有上哪家過年吃“團圓飯”的糾結,沒辦法,先在婆家早早陪公婆吃“團圓飯”,然後再到孃家陪岳父母吃“年夜飯”。路途遠一點,把雙方父母接到一塊過年。

在農村,最孝順的是女兒,平時探望的、幫父母洗衣漿衫、捶背揉肩的是女兒。如今農民都希望生女兒,如果有一天,我們老了,完全可以上女兒家養老。我們當地目前就有老人常住女兒家,由女兒伺候、養老送終。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和農村城鎮化飛速發展,未來農村養老產業也會飛速發展,農村養老院、養老服務機構、老年娛樂健身、老年醫療保健,老年人用品、餐飲服務等會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的。我們當地老人都參加了社會養老保險,每月都有2300元——3300元養老金,老人不依賴子女贍養,相反,還貼補子女。老人們打打撲克、麻將,跳廣場舞,唱唱地方戲,稍微有點頭疼腦熱的,就跑到診所或去醫院待著。老人們每天吃過晚飯堅持散步,爭取多活幾年,多領幾年養老金。很多臥床不起的老人,子女掏一點,自己拿一點,請人服侍。

總之,從現在起,自己攢一筆養老金,參加社保,社保出一筆養老金,子女支付一筆贍養費,政府補貼一筆養老金,農村“4+2+1”型家庭問題是可以解決的。未來農村可能沒有“三留守”現象了,一家人可能居住在一起,互相照顧,互相依賴,互相尊重,互相愛護。無論在物質上,還是在精神上贍養父母都問題不大。幾千年來,農村人不都是在贍養父母嗎?為什麼到了我們這一代人,就不堪重負呢?即使在饑荒災害年份,兵荒馬亂歷史年代,就是討飯不也是贍養好老人了嗎?


長江老農


爸爸,爸爸,你今天到醫院去不去,去。這還是十幾年前,父親在醫院住院時,只有幾歲的兒子吵著要去的情景。兒子,你不能去,兩天後老爸就回來了。看著孩子似懂非懂的眼神,感覺還是蠻可愛,不可能吧!住院兩天能好。爺爺住院我們兄妹商量是輪流照看,兩天一輪就有十四天,十四天應該差不多了。雖然只有兩天,睡眠不好,感覺還是有點累,這是做兒女的本分,也是一種幸福!

爸爸,爺爺怎麼有這麼多兒女。在農村山上砍柴,順便在山上撿滴!這個好,這個好,你到山上撿幾個來,讓他們陪我玩,陪我讀書寫作業!將來一同照顧你。哎!機會不好,硬是撿不到。大家看,這一晃就快二十年,孩子在慢慢地成長,做父母的卻老了。老了,今後該咋個養活自己呢?本人認為,這已經不是一個人,一個家庭的問題,而是社會層面的問題。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燭成灰淚始幹。做父母的都不想成為兒女的負擔,所以有的六十幾,甚至更大的年紀,都在外面打工,掃街,撿光合。為的是什麼,就是想攢兩個錢更好的活著。所以希望有能力的單位或個人,能夠幫助農村的老人。他們是善良的人群,為家為國貢獻了自己的青春,貢獻也許不大,但是盡力了,他們也是最可愛的人,應該擁有幸福的晚年。請不要忘記,我們的根在農村,那裡有童年的夢,那裡是兒時的樂園!看完後,有何感想?


手機用戶好大一顆樹


養父母?我敢說,在農村,只要父母有三分地,很多子女對父母的關心和贍養都是沒做到的。可能一年拿幾千塊錢,然後就什麼也不管,把孩子也給父母帶,而絕大部分父母都是想的怎樣不拖累孩子,甚至孩子成人安家也依然補貼孩子家庭。你說,問這個問題—贍養父母怎麼辦?是個該問的問題嗎?只要自己有粥,自己喝稀粥,父母吃米飯🍚,多少人做得到。再者,中國的父母是為孩子操一輩子心❤,很多父母根本上就沒想過巴著孩子,讓孩子全新贍養。

前幾天我遇到這麼一對夫婦,兩人年齡45歲左右,早年靠著起早貪黑收售二手家電到工廠積累了幾百萬身家,兒女雙全,本來應該是家庭美滿幸福,闔家歡樂的日子。哪成想剛成年不久大兒子的到外面和朋友出去玩了一晚上,回來就猝死了,這對他們是多大的打擊呀!早知道,他們早就給兩個孩子安排好人生,了,孩子沒讀大學,就給孩子買了套大房子,買了輛20多萬的車,又留給孩子兩百多萬,讓孩子無憂,夫妻兩個就重操舊業收售二手家電重新積累,養活自己,不讓孩子贍養自己。結果大兒子一走,夫妻倆暴受打擊。夫妻倆看著小女兒,重新振作,開始起早貪黑工作,同時在一個年齡打算在要個孩子。家,真的很重要,重要到需要幾個人用一生,一輩子去書寫。所以,別問這種問題—怎麼贍養父母?


星球買賣


【農村獨生子女普遍增多,以後父母咋養活?】

@指掌農村:再苦再難,也不能苦了父母,父母辛苦一輩子,作為兒女,只能努力、努力在努力!拼勁全力讓父母過上好日子!

年少的時候不懂得感恩!

還記得剛畢業那會,找了個工作,自己在外面打工,就屬於那種自己吃飽、全家不餓的感覺,也從沒有往家裡交過錢,過年、過節回家買點東西還是有的,但也就僅於此。很多農村的孩子其實都不擅長跟父母溝通,這也包括我。每次回家母親叮囑最多的就是,自己照顧好自己,別幹違法的事!

做了父母才知道做做父母真的不容易!

從老婆生孩子,到上幼兒園,再到上小學,然後就是一堆輔導班!等你經歷了這一切,就會知道父母把你養大,真的很不容易,才體會到【養兒方知父母恩】是什麼體會!

等你體會到的時候,突然發現父母已經老了,已經是滿頭白髮!再也不是小時候看到的父母的樣子!

父母的養老問題!

平平安安才是福!平平淡淡才是真!

到了“不惑之年”,就盼著父母能夠健康!子女能夠順利!有時間去多陪陪父母!讓她們的晚年生活過得有滋有味!作為父母,她們其實也就是希望跟家人多團圓!不在乎吃什麼、穿什麼。在乎的就是多久能看到你一次!

關於養老:農合政策(解決看病問題)、農村養老政策!再加上自己的努力(解決吃喝問題)!沒有的別的辦法!只有拼命努力吧!


指掌農村


的確,這個問題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問題,現在普遍獨生子女壓力大,不論是家庭還是工作生活,壓力都不小,那麼將來怎麼養活父母呢?

其實也很簡單,不管將來怎麼樣,有多麼困難,贍養父母是必須的。就一個孩子怎麼辦?硬著頭皮辦!

最好的辦法就是現在努力工作,好好混,將來有能力養活父母,如果沒有能力,沒混好,那就有多大能力用多大能力,贍養父母是必須做的,因為父母給了我們生命,哪怕我們自己苦一點也要照顧他們。

你富了就富養,窮了就窮養,各有各的路。總不能因為養不起就放棄他們不管吧?

將來無非就是你苦點累點,可能耽誤工作可能影響生活,只要克服過去就好,夫妻二人一起忙唄。

如果你不缺錢,你可以僱阿姨來照顧父母,你下班不耽誤照顧父母,實在實在沒辦法就送到附近的養老院吧,多看看,休假什麼的接回家,其實想開了一樣,誰讓你是獨生子女呢!

哪位朋友還有好的想法歡迎評論留言,說出你的好建議跟大家分享一下,為被這個問題困擾的朋友出一個兩全其美的好辦法。


伽力頓


計劃生育時期,計劃生育政策重心在城市,所以農村獨生子女不多,加上養老機制不健全,養老的確靠孩子。

現在的農村戶口,決定只生一個孩子的,那麼他的養老就跟城市一樣,沒什麼差別。 每年交養老金和醫療,保證自己到退休的年紀,有退休金和醫療保障。


唯家至珍



木楊正瓊


農村獨生子女不多,國家計劃生育嚴的時候也允許農村生兩胎,獨生子女只有城鎮戶口的多,幾乎百分百城鎮戶口的是獨生子女,農村有,大多是頭胎男孩,自願不要二胎,這樣很少,農村還是多子女家庭多。老令化是全社會問題,養老也是全社會問題,城鄉差不多,新聞也報道過,一個城裡老人,獨居,什麼時候死的不知道,是鄰居報警,才發現死了,往後這樣事多著呢,退休金少,不夠上養老院一個月費用,只能在家混吃等死。


用戶9551231079294


現在國家政策很多很好

尤其對青少年的成長有很多福利和補貼幫助

上學免費,醫療有補貼,孩子成績好還有高額獎金,甚至學雜費全免,出國深造的機會

我覺得家長不應該關心孩子怎麼養活,更應該把重點放在孩子如何教育成國家需要的棟樑!


羅網電影


靠子女養老的時代己經過去了,自己想辦法吧?指兒女養老的人,從現在的角度看,一定是蠢人。沒有別的解釋,有很多人不愛聽,沒關係,到了六十歲以後你不愛聽也得聽了,想死?閻王爺都沒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