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房價基本趨於穩定,2019年是否會報復性上漲?

地主最愛星空


評論員門寧:

感覺大家被高房價已經嚇怕了,好不容易房價穩了一年,又開始有人擔心房價報復性上漲。我表達一下我的觀點,房價在今明兩年沒有大幅上漲(超過20%)的基礎,大概率是橫盤震盪微漲微跌。

這麼說的理由很簡單,就是因為現在國內的房價太高了,無論一線城市還是二線城市,都已經達到了居民承受能力的極限,除非信貸政策大幅寬鬆或者居民收入水平大幅上漲,否則沒有動力推動房價上漲。

現在仍然有人認為房價可能大漲,無非是認為城鎮化還會繼續,剛需還沒有完全得到滿足。這個其實很好解釋,就拿我為例,我特別想在北京二環內擁有一套四合院,有了的話我上班會方便很多,所以也可以說是剛需。但是了,我買不起,一套好多億我根本無力承受,不然我早就買了。所以剛需無法轉化成真實購買,也就不是真需求。

目前的房價水平下,很難刺激真實需求爆發,所以不用擔心報復性上漲。


首席投資官


如果在2019年房價出現報復性上漲,只能說明調控失敗了。只要調控不失敗,就不可能出現房價報復性上漲。

事實也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所以把“分類調控”調整為“分類指導”,原因主要在兩大方面。一是調控已經基本到位,房價也趨於穩定,出現大起大落現象的可能已經不大。因此,可以在政策上作適當調整與優化;二是把樓市穩定的權力下放給地方,也把責任傳遞給地方,避免出現上緊下松的現象。如此一來,地方想在樓市問題上做文章,也要掂量掂量了。因為,房價已經成為考核和評價地方在樓市問題上有沒有作為的主要標準。如果房價再出現大幅波動,就有可能被問責。

這也意味著,雖然樓市調控政策作了一些調整,但房價上漲、尤其是報復性上漲的可能幾乎沒有。需要擔心的是,房價出現較大幅度下跌。不過,既然權力和責任都交給了地方,相信地方會採取強有力的措施,維護市場的穩定的,而不會讓房價再出現大起大落現象。

樓市發展到現在,已經由過去的不穩定轉向了穩定、由過去的對房價過度恐懼轉向心理穩定,已經具備了實行長效管理的基礎和條件。因此,在接下來的時間裡,重點就要轉向如何進行長效管理機制建立了,轉向進一步健全市場監管制度、穩定房價預期了。相關的制度與規定,也要更加完善,如房產稅、物業稅等,都有可能借機出臺,成為穩定市場、穩定房價、穩定預期的重要條件。一旦樓市轉入長效管理軌道,那麼,也就不需要再擔心房價會出現大起大落現象,市場對房價的穩定作用也會顯現。到時候,居民的購房心理和預期也會越來越穩定。


譚浩俊


會上漲,但是不會報復性上漲,會平穩增長。

中科院預測2019房價仍上漲,之前全部預測正確!深層次解析……

中科院預測中心發佈《中國經濟預測》,其中關於房地產的內容如下:

預計2019年全國商品房銷售均價約為9272元/平方米,同比上漲6.7%,較2018年同比下降3.4個百分點。在調控政策不出現明顯調整的情況下,預計2019年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額增速和新開工面積增速都較2018年有所回落。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速同2018年基本持平,銷售額增速將有所回落。

總結一句話:房價持續上漲,但增速放緩!由於之前5年每次預測都命中,所以此次預測極可能一語成讖!加之中科院的名頭極大,為中國最高諮詢機構,所以可信度令人信服。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我們不妨看下美國的房地產如何引爆經濟危機,以至於經濟大蕭條。經濟危機前的美國,社會空前繁榮,房地產行業火爆,房價漲到離譜,普通人根本無力承擔高額房價,這就出現了房產“賒銷”,現在叫“按揭”貸款,即你買不起,銀行借錢給你買。

買房的人等於提前透支了未來,用10年20年甚至30年的時間來還房貸,房地產商人等於提前佔領了未來市場,把未來該掙的錢給掙了,這就造成了房地產的“虛假繁榮”!所以房價不會一直漲下去,總有飽和的一天,之後房價停滯甚至掉價。房價下跌給人們帶來恐慌,於是大家紛紛跟風拋售房產,導致房價斷崖式下跌。這就是美國經濟危機爆發的根本原因。

是不是感覺跟我們現在的房地產市場很相似,所以房價不能下跌!而中科院作為中國最高的諮詢機構,必須給人們房價上漲的預期!既是給領導層看,更是給人民大眾看,以實現房價的軟著陸,從而避免經濟危機的發生。

由於中國跟外國國情不同,政府具有更強的干預手段,政策對市場的影響相當大,更是提出了“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以及一系列穩定房價的措施,所以我國的房地產軟著陸必定會成功。


老王聊金融


您好:

這裡的報復性上漲,我理解的是暴漲,這種情況在2019年基本上不會出現。但是可以預測的是,在新房方面可能會在後半段有一些小幅上揚。但一些主要的大城市依然會有一二手房價格倒掛的情況出現。對於剛需來說,可以適當出手,不建議一直觀望抄底。現在較多購買力都在持幣觀望,但凡價格有抬頭趨勢,就不好說了(詳情參照國人買漲不買跌)。對於置換人群來說,低進低出,高進高出,對於結果影響都不太大。

在中央各種精神的傳達下,穩,依然是2019年房產市場的主基調,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央提倡因城施策,各城市按照自己的情況來調增房產政策,那麼這就是考驗這些城市執政者們的時候了。

朋友們還可以在3-4月關注一下中央的幾次大型會議傳達的精神及傳統金三銀四的市場表現。

關注多多新房上海站,政策諮詢動態搶先看!


多多新房上海站


面對紛繁複雜的房地產市場,特別是樓市調控從緊的基本面沒有發生改變的情況下,購房者最關心的問題主要有兩個:房價走向和買房時機。對於很多剛需購房者而言,已經從2017年觀望到了2019年,其間經歷瞭如過山車一般的房價變化,沒有任何一個購房者願意當接盤俠,剛需更不願意在最高點買房。針對2019年的房價走向,住建部已釋放了穩字當頭的信號,所以房價大漲大跌都不太現實,這是購房者需要擺正心態的地方。當然了,穩字當頭並非絕對的穩定,房價根本不存在絕對穩定一說,我認為,比較大的波動範圍或許是上下10%左右。

如果有買房置業計劃,購房者不妨多關注一下第一季度的樓市和房價變化,因為此時開發商還處於調整階段,再加上新年伊始,市場整體觀望情緒也比較濃厚,所以往往還會延續2018年下半年以來的態勢。但是,我們必須承認一點,房地產的重要支柱地位短期內無法改變,所以從長期趨勢來看,房價穩中有漲才是大概率事件。我記得,有官方媒體背景的經濟日報曾發表過一篇引起熱議的房地產評論文章,房地產行業並不是進入了冬天,而是有望迎來新的春天,未來的房地產仍然大有可為。不過,我理解的大有所為並不是像過去那樣盲目擴張,而是逐漸迴歸到居住的本質屬性,為滿足人們對品質好房的需求而發揮作用。


樓事紀


"房住不炒”是中央基本定調。2019房產行情不容樂觀,但不會大起大落,新房、學區房價格較為堅挺,但折折、促銷力度會有所增加。二手投資房會加快出貨力度,受2016一2018三年連續上漲超過一倍以上升幅因素影響下,出現20%一30%調整。

一、房價多年連續上漲已然嚴重影響到囯家實體經濟發展再融資,央行多次降低銀行準備金率也未能有效進入實體經濟,而通過其它途徑進入到房地產市場。

二、房地產業快速發展,房價高啟嚴重影響到居民購買力,空置率逐年上升造成資金的巨大浪費和銀行壞帳率的升高,造成潛在的金融風險。

三、"房住不炒″調控房價長期穩定在一定範圍內,防止大漲大跌,讓投資者無利可圖。房價全面下跌不成立。

綜上所述:囯家仍有後敘措施有待實施,建議2018年以前購房者可獲利出場,2019年後不要投資房產,剛需可適時進場撿漏,謝謝!


軍臨天下284759427


房價一直是人們所關心的話題,面對2018年趨於穩定的房價許多人有了一個疑問——2019年房價會出現報復性增長嘛?

答案是不會的。

我覺得2019年房價的上漲可能是以下的原因

第一,隨著我們國家城鎮化率不斷的提高,舊城改造的工程仍然在繼續,這將催生一部分居民利用這筆拆遷款來購置新的房屋,誇大了需求。


第二,現在結婚的壓力都集中在我們90後的身上,我們是追求自由的一代,不會因為結婚而結婚使自己不愉快,再加上男女比例的失調,女人們也擁有獨自生活的能力,這些因素最終會導致我國結婚率的下降,原來的三口一家,現在更多的人會選擇獨自負擔一套房,提高了需求!

第三,隨著越來越多的土地被佔用來蓋房子,土地資源會越來越稀缺。許多的一線城市房價居高不降,比如我們熟知的香港,土地稀缺,寸土寸金,房子都是按照尺為衡量標準。因此房價不減反增。

然後房價並不會出現報復性增長

國家的干預,人民生活觀念的改變,在許多的一線城市年輕人的工作壓力越來越大,對於高昂的房價,寧願一直租房,也不願買房。(七十年租房的成本低於購置一套新房,然後裝修)等等很多原因!

這些原因綜合起來是阻止房價出縣報復性增長的重要因素,有一句話房地產是泡沫經濟。現在房地產的浪潮已經過去,剩下的會慢慢的趨於良性發展!


(如果覺得還不錯的話,點個關注吧!)


財經一小時


2019年房價不會報復性上漲。理由如下:第一,經濟基本面不支撐。房地產行業發展不可能脫離經濟大勢獨立運行。IMF、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已下調今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中國經濟增速預期也被下調。國內研究機構對今年經濟形勢預測更為悲觀,較為樂觀的預測是今年經濟增速在6%-6.5%,悲觀的預測則是5%左右。經濟下行既是需求萎縮的果,也會是需求持續萎縮的因。最直接的影響是居民收入的下滑,這會直接影響居民部門支出行為的選擇。

第二,房地產下行週期來臨。核量房價的一切國際指標在中國早已遠超合理區間,但都被中國市場的特殊性和相信房價只漲不跌的投資狂歡所掩蓋。但這些指標是國際通用指標自然有其可取之處,遲到不意味著缺席,房價不可能延續只漲不跌的神話。今年房價大概率會下跌,特別是三四線城市。從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來看,去年北京、上海的二手房價格持續下跌,廈門、南京等熱點二線城市新房價格也在持續回落,其他三四線城市房價環比也在下滑。進入2019年後,地產行業景氣將繼續回落,有機構測算新年首周40個重點城市的房地產去化率僅為58%。房子難賣將是今年普遍現象。去年三四線城市是領漲的,主要是因為棚改的貨幣化支持,但這種上漲是與人口外流的大趨勢相悖的。而且,這些區域的潛在庫存將在2019年上半年快速上升,但購房需求被提前釋放、購房人群在外流,經濟下行態勢下家庭部門不太可能再度加槓桿。


第三,支持房價牛市的邏輯悄然改變。1998年商品房改革以來,房價走出一輪波瀾壯闊的牛市行情,即使在“十年九調”的政策打壓之下,房價依然牛氣沖天。這20年來,房價上漲的大邏輯主要是兩點:一是人口紅利,二是貨幣寬鬆。一二線城市對人口的吸引力使得樓市呈現出需求井噴,供給不足的現象,在貨幣寬鬆,信貸井噴的支持下,銀行體系包括影子銀行體系的資金源源不斷地流入房地產領域,居民部門槓桿率持續上升,房價普漲且一二線城市漲幅領先。而到了今天,人口拐點已現,人口紅利逐步消失,二胎政策實施,“搶人大戰”成為各城市角力重點,2018年北京出現了人口淨流出。這將對樓市需求造成長期收縮效應。貨幣政策名義上保持穩健,但實際操作中偏於寬鬆,儘管如此,樓市面臨的信貸寬鬆環境也在改變,房貸利率走高,限貸政策至今很嚴,不僅僅在於防範資金大量流入樓市,更在於防範槓桿率已經很高的樓市出現風險導致銀行遭殃。


第四,調控政策不支持房價報復性上漲。“房住不炒”是樓市調控政策的主基調,政策面不支持房價再次大幅上漲。有一種聲音認為,經濟不行了,政府就得再次依靠房地產來穩增長,這就會倒逼政策鬆動。去年12月以來,不少城市已經局部放鬆限制。2019年,我們可能看到更多城市調整樓市政策。但對此我們應該看到這些政策調整必須是在房住不炒的大前提下的自我優化,而且在下行週期下,這些力度偏弱的政策調整不會改變下行趨勢。政策面最期望的態勢是穩,這也是調控追求的目標。房地產市場既不要過熱,也不要過冷,最好是保持相對穩定。因為無論房地產市場過熱還是過冷,都會對經濟和金融帶來很大的負面衝擊。


房金塢


不會上漲的,房地產的基調已經確定了,房住不炒不會是一句空號。就在1月24日對外發布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河北雄安新區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指導意見》指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落實職住平衡要求,推動雄安新區居民實現住有所居。

  針對多層次住房需求建立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個人產權住房以共有產權房為主。

  嚴禁大規模開發商業房地產,嚴控周邊房價,嚴加防範炒地炒房投機行為。

從此可以看出,這是這個指導性文件,絕對不僅僅是一個地區的發展方向,而是整體的發展方向。

並且明確的提出了,個人產權住房以共有產權房為主,房屋的屬性被定義為居住而不是金融的時候,那些炒房得就真的慘了。

自住,買房沒有問題,但是也不要再奢望房價還像之前一樣翻番了。



濟南房百科


先說【答案】,2019年房價不會出現報復性上漲,穩定將是未來幾年房地產市場的基調。

自2001年以來,房地產市場已經紅火了將近20年,從全國商品房銷售均價來看,從最初的每平米八百元已經漲到了五千元以上,漲幅超過六倍,毫不誇張的說這就是近二十年來最賺錢的投資方式。

目前排名靠前的二線城市房價一般都在每平米2萬以上、一線城市甚至都超過了5萬,現有房價其實已經處於偏高狀態。當然,三四線城市的房價在前兩年大範圍棚改的帶動下也像火箭一樣蹭蹭上漲,已經不亞於較弱的二線城市,均價都在每平米1萬元左右,也就是說國內各個省份的房價已經高的離譜了,很難再有較大幅度的上漲!

尤其是在國家定下“房住不炒”的大基調以後,房價問題已經被嚴格管控,穩定將是未來數年房地產市場的大趨勢,既不會出現大幅下跌、更不會出現報復性上漲,住房剛需者已經可以入場買房了,至於炒房者將會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