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延禧宮虐》中爾晴是包衣奴才,祖父卻是尚書?

guai66


爾晴的全名是喜塔臘·爾晴,喜塔臘是滿洲的姓氏。劇集中對爾晴家世的介紹是從明玉口中得知:祖父是內務府包衣出身,任刑部尚書兼議政大臣,雖憑政績位極人臣,但見到鑲黃、正黃、正白三旗旗主(這三旗歸皇上直屬)還是要下轎行禮。

從這段劇情中我們可以看出,爾晴家族是包衣奴才出身,出自上三旗,因此升遷較快但依然除去不了包衣的烙印。簡單介紹下滿清八旗,八旗分為上三旗和下五旗,上三旗由皇帝直接統轄的三個旗,主要負責守衛紫禁城,是皇帝最依重的親衛隊。下五旗除守衛京城外,還被派往各地駐防戍衛,地位相比較上三旗的人來說較低。

比對這段劇情,我們來看看乾隆朝的喜塔臘氏,確有這麼一位優秀的人才,他就是喜塔臘·來保。來保最初隸屬於內務府辛者庫,從康熙朝中後期到乾隆朝,經歷一番升降職後,乾隆四年,授內大臣,乾隆五年,調刑部尚書。乾隆六年,由於來保的出色政績加上上三旗出身的背景,喜塔臘全族由正白旗內務府抬入正白旗滿洲世管佐領。

其實結合劇集和歷史來看,時間線上有些對不上(劇中富察皇后懷孕,生七阿哥永琮,時間線應在乾隆十一年左右,此時爾晴所在的喜塔臘氏應該已經抬旗了),但整體來說,喜塔臘氏出自包衣,爾晴為包衣奴才卻是名正言順符合邏輯的事。

喜歡的給阿淺點贊轉發支持下;不喜歡也留下你的寶貴意見,阿淺虛心接受哦!

浮生若淺


《延禧攻略》裡最讓人厭惡的角色之一便是爾晴,爾晴心思深沉,不喜言笑。劇中爾晴曾對明玉說到自己祖父雖然是尚書,但是自己卻只能進宮為包衣奴才。她的祖父雖然位極人臣,但內務府包衣奴才的身份永遠是一個抹不去的烙印,在大街上遇到八旗旗主即使是尚書也要下馬拉鐙,伺候主子。為什麼同為包衣奴才,爾晴卻還看不起魏瓔珞呢?為什麼納蘭純雪作為納蘭明珠的孫女卻能一進宮就被封為貴人呢?

這就得從清朝的選秀制度說起了。清朝皇宮裡所有女人從尊貴的皇后到地位卑賤的宮女都必須從“旗人”中選出,不過雖然都是“旗人”卻也分三六九等,也就是有地位的“旗人”歸為“八旗”,地位低下只能做皇家奴才的叫“內務府包衣三旗人”。

“八旗”的秀女一般都是由戶部選拔,每三年一次。選拔的目的就是充實皇帝的後宮,通俗的解釋就是在有身份地位的旗人女子裡給皇帝挑選老婆和小妾。被選上的女子就依照清朝的妃子品位來劃分,從地到高分別是:答應、常在、貴人、嬪、妃、貴妃、皇貴妃、皇后。“八旗”不只是滿洲人,還有滿洲八旗、蒙古八旗、漢族八旗之分,但只要是八旗中的人,地位再低,官職再小那也是主子。比如《延禧攻略》中的納蘭純雪,輝發那拉淑慎等一進宮就是主子,是後宮的娘娘。

而“內務府包衣三旗奴才”秀女顧名思義就知道是由內務府選拔的,內務府是什麼機構?專門為皇帝管理日常吃穿住行的,類似於管家。所以內務府選拔秀女主要是用來幹苦力的。魏瓔珞的父親就是內務府的包衣奴才,所以他的女兒進宮肯定就是幹粗活的宮女了。

爾晴的姓氏是喜塔臘氏,喜塔臘是滿洲姓氏。且劇情裡介紹到爾晴的祖父是上三旗的人,正因為是皆有著這個優勢加上政績突出才能做到刑部尚書兼忍議政大臣。說明爾晴家族肯定是正白旗、正黃旗、鑲黃旗中的一旗。而翻閱歷史上喜塔臘來保旗籍正是正白旗。所以爾晴應該是正白旗包衣滿洲籍。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皇帝給爾晴和傅恆賜婚的時候給她抬旗了。而一般的正白旗是不需要抬旗的。其實再細分正白旗,發現正白旗又分6種旗籍,分別為:正白旗滿洲籍、正白旗蒙古籍、正白旗漢軍籍;正白旗包衣滿洲籍、正白旗包衣蒙古籍、正白旗漢軍籍。所以爾晴只有是正白旗包衣滿洲籍貫才需要抬旗這樣才能與傅恆門當戶對,才能擺脫奴才的身份。據此猜測魏瓔珞應該是某個旗的包衣漢軍籍,按照當時滿洲人要比漢族人高貴一點來判斷,身為尚書孫女的爾晴的確是可能瞧不起身為漢軍籍的魏瓔珞了。


愛芮閱館




清朝的包衣全稱包衣阿哈,字面意思就是家奴,因此也有“包衣奴才”一說。清朝包衣最初的來源有幾個:一、愛新覺羅家族的世奴,這個很容易理解,原本就是愛新覺羅家族的家奴。二、戰爭中俘虜或依附的滿洲人、漢人、朝鮮人等等。如曹雪芹家族,雖然是漢姓,卻屬於滿洲人,隸屬內務府包衣三旗,為正白旗包衣,也被成為包衣漢姓人。三、滿洲人犯罪或因政治鬥爭失勢被罰沒為奴者,這個也好理解。四、因貧被典賣為奴的滿洲人。



最初這些人的確和字面意思差不多,就是愛新覺羅家族的家奴,從事一些低賤的僕役工作或者體力勞動。隨著八旗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這些包衣們被單獨編制為許多包衣牛錄,隸屬滿洲八旗的大小旗主。再後來,上三旗的包衣牛錄歸內務府管轄,成為內務府包衣三旗,也就是皇帝的直屬奴才。下五旗的包衣牛錄歸各旗大小旗主管轄,隸屬誰的旗份就是誰的奴才。



隨著滿洲的崛起和對關內政權作戰規模的升級,人口本就稀少的滿洲兵源嚴重不足。這時候,自家的家奴們進去了主子的視野,一些年輕力壯的包衣開始脫離僕役工作,走上了戰場,開始建功立業。清朝入主中原、一統天下之後,由於滿洲人對漢人天然的不信任,從中央到地方的許多重要職位都由滿洲人把持著。同樣由於人口稀少,面對龐大的帝國,滿洲貴族們很難控制方方面面,而交給漢人他們又不放心。於是,自家的家奴成為了最佳的選擇。此後,包衣正式登上了政治舞臺,甚至不乏封侯拜相者。電視劇《延禧攻略》中爾晴的尚書祖父應當就是這一類包衣。



雖然在外面開衙建府、起居八座,但是包衣的奴籍卻是終生的,而且是世襲的。也就是說,除非被皇帝加恩抬旗、出包衣,否則子子孫孫都是包衣。既然是包衣、是家奴,哪怕是身居相位,在本主面前依舊是奴才,就必須執下人禮,該盡的義務也是必須盡的。清朝一年一度的內務府選秀實際上就是包衣家奴義務的體現,不管你是大學士、尚書的閨女,還是將軍、都統的閨女,只要是隸屬內務府包衣三旗的包衣,就必須參加內務府選秀,被選中者就必須入宮充當宮女。因此,清朝紫禁城裡的宮女未必就是真正意義上的下人,搞不好就是那個將軍、督撫家的閨女。電視劇《延禧攻略》裡的宮女爾晴就是這樣一種存在。因為包衣的身份,雖然是尚書家的“大小姐”,也必須入宮伺候人,這是包衣的本分。下五旗的包衣和上三旗類似,也有為本主盡奴才義務的職責,這裡就不鋪開說了。



雖然如此,因為包衣是皇室的家奴,內務府包衣更加是皇帝直屬的家奴,他們擁有旁人無法擁有的政治資源。清朝的包衣們往往更加容易獲得皇帝的信任,從而被委以重任。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因此,清朝的包衣們不僅不以為奴為恥,反而引以為榮。甚至在旗的大臣們,無論滿洲、蒙古、漢軍八旗,皆以自稱奴才為榮。而“奴才”也成了漢臣們的禁忌,漢臣自稱“奴才”是要被皇帝“教育”、被旗下的同僚恥笑的。清朝這種登峰造極的奴才思維也真是極品到家了。



說到這裡明白了?所謂“包衣奴才”在清朝入關之後已經不是原始意義上的家奴了,只是一個名義,或者說頭銜。包衣是可以為官的,甚至是可以封侯拜相的。電視劇《延禧攻略》中爾晴的祖父雖然是包衣籍,卻不是原始意義上的家奴,他並不是僕役,是可以擔任尚書的,甚至成為大學士也是可以的。但是,爾晴雖然是尚書的孫女、是大家閨秀,因為是包衣籍,就必須參加內務府選秀,入宮充當宮女伺候人。而滿洲、蒙古、漢軍八旗三年一度由戶部祖制的選秀,被選中者入宮,除了特例,一般是從貴人幹起,是當主子的。這就是清朝畸形的包衣制度。實際上,清朝不少皇帝的生母也是包衣籍,如清世宗的生母孝恭仁皇后烏雅氏、清仁宗的生母孝儀純皇后魏佳氏(電視劇《延禧攻略》裡的魏瓔珞原型),都是包衣出身。因為母以子貴,最終其家族所在的牛錄都被抬入了滿洲旗,從而脫離了奴籍。


農民工老楊歪說歷史


內務府包衣也是官奴出身..說的直接一點就是有公務員編制的奴才!這些人也都是滿洲人出身 也有自己的家族!清朝時期即使是滿洲各旗的包衣奴才 身份也是高於漢人的!而且基本都是進宮伺候皇家成員,幹得好 上面一句話的事就可以去除奴籍 被提拔做官!常有的事!年羹堯就是包衣奴才出身!包衣奴才 話說就是滿洲貴族的家奴,被當做“自家人”


懶惰的楊又宅


因為這只是電視劇,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