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寧菜場即將上線,還有誰盯上了我們的菜市場?

蘇寧菜場即將上線,還有誰盯上了我們的菜市場?

近期,生鮮行業的一個關鍵詞是菜市場,大家都想改革升級原有的菜市場,來奪取生鮮的市場份額。有媒體報道,全國居民日常一日三餐的生鮮採買,70%以上來自菜市場,剩下不到30%的渠道,分別由超市、電商(一切到門配送)以及不可歸類分擔。

但是菜市場現在由於政策、經營等各種原因卻在不斷減少,現存的菜市場也往往存在環境髒亂差、沒有實現數字化等諸多的問題。這時候誰能取代原有菜市場的功能,誰就在生鮮領域佔據了先機。接下來讓我們看一下各個生鮮玩家的一些相關佈局。

叮咚買菜:用前置倉模式進行菜市場下沉

一個叫叮咚買菜的項目獲得了今日資本的投資,他們的做法就是在貼近社區的地方開店,即開設前置倉,同時網上能夠下單,他們會在半小時之內將貨品配送上門。

在2017年項目剛開始的時候,叮咚買菜一天只有幾百單,現在一天達到了15萬單。它的品類除了蔬菜之外還有魚肉禽蛋,包括了一日三餐所需要的所有品類。這種模式有沒有未來?它會對生鮮領域有怎樣的影響?我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下這個話題。

首先我想講一點,叮咚買菜的本質是什麼?它的本質就是把離居民區遠一點的菜市場來開到離居民區更近的底商,我們把它叫店,也叫前置倉。就是把菜市場開到居民區周邊,這其實是一個典型的渠道下沉。

讓消費者在線上下單,由門店來進行配送,這就是個典型的菜市場,當然客戶也可以到門店來買菜,這就是典型的菜市場下沉項目。

這個項目的目標是幹掉髒亂差的菜市場,然後升級成為一種新型的菜市場。我從公開的信息中沒有獲得叮咚買菜客單價的數據,只知道他們一天的訂單量已經超過了15萬單。

口碑餓了麼建立全新生鮮開放平臺,要改造菜市場

口碑餓了麼在2019阿里本地生活生鮮夥伴大會上宣佈將建立全新的生鮮開放平臺。

該平臺將通過數字化、供應鏈、配送、流量、金融等五大方式服務平臺商戶共同成長,其重點目標就是最近最火的線上賣菜市場。加入這個生鮮開放平臺的商戶將獲得阿里巴巴旗下包含蜂鳥、淘寶、天貓、螞蟻金服等多方資源支持。

此外,在大會上,叮咚買菜與口碑餓了麼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未來將共同探索包括物流、營銷、售後、會員等在內的各類合作方向。

目前口碑餓了麼已經攜手農產品生產源頭、生鮮平臺和各地傳統菜場等行業夥伴,在超過100個重點城市開展外賣買菜業務。2018年口碑餓了麼買菜業務取得了超過10倍的增長,在餓了麼上買菜用戶平均年齡29歲。

餓了麼副總裁熊斌表示,“餓了麼口碑為生鮮合作伙伴打造的是繁榮的開放平臺,讓大家都能從中獲益”。未來,外賣買菜業務也將搭乘開放平臺的快車全線推進到500個城市,涵蓋廣東、廣西、浙江、雲南等省份。

盒馬鮮生布局社區菜場

最近盒馬鮮生公佈了除了標準店之外的四個新業態:盒馬F2、盒馬菜市、盒馬mini 和盒馬小站。

其中盒馬菜市定位城市的社區和郊區,跟盒馬標準門店不同的是,它的蔬果產品都以散裝形式出售,也不帶有餐飲區。單店經營面積在500-1000平米左右。

盒馬菜場要更加接地氣,商品會更接近目前已有菜市場的商品結構。盒馬的社區菜場業態,整體會呈現出自營+聯營形態,自營部分為日日鮮的菜、肉、水果、奶,及部分快消。把日日鮮獨立出來做單獨業態。目前,日日鮮的蔬菜品項可能還不算太多,如果要做這個“社區菜場”業態,可能需要擴充品項。其他服務業態則聯營。

而盒馬 mini 選址定位在郊區和城鎮,甚至是縣市。面積在 500 平米左右。它在上海已經開了一家盒馬 mini。侯毅稱日均銷售額在 8 萬元左右——這一數字遠低於盒馬80 萬的單店日均銷售額。未來,盒馬 mini 還將在上海開設兩家繼續測試,效果符合預期後再將該業態開設至三四線城市。

美團買菜低調上線,佈局上海和北京

今年1月,美團低調上線了美團買菜的服務和APP,當時的服務範圍僅限於上海周家嘴服務站周邊1.5公里內。從官方介紹來看,美團買菜採取App+便民服務站模式,為社區居民提供送菜到家的一個服務。覆蓋水果、淨菜、水產、糧油速食、家居個護、企業茶歇等日常商品,最快30分鐘送達。近日,“美團買菜”App入局北京社區生鮮零售領域,該業務計劃於3月底在天通苑、北苑兩大社區進行推廣。

此前,有業內人士表示,儘管同屬生鮮零售業態,美團買菜與盒馬鮮生在定位上仍存在差異。目前盒馬主攻一二線城市,所售生鮮產品也多有優質、高價的特點,而美團買菜切入的是大眾化的日常買菜需求,可以說瞄準的是下沉市場。

獲得騰訊投資20億的誼品生鮮想將菜市場下沉到社區

日前獲得騰訊融資的誼品生鮮就希望將菜市場下沉到社區。誼品生鮮的門店大部分位於單個社區的出入口,定位小區門口“菜市場”,商品便宜新鮮。立足一日三餐,按照社區的層次和需求,匹配價位吻合的商品,精選一千到兩千SKU。

誼品生鮮店型主要為400-800平米左右的社區店,以及幾十平米的更小店型,發展線上下單、拼團,線下自提業務。

誼品生鮮的供應鏈佈局也很有特點,誼品生鮮進入一個地方後,馬上進入當地的批發市場,同時做B2B和B2C的生意。這是由於誼品生鮮方面認為這能讓成本最低、效率最高。因為這樣誼品生鮮可以從基地進行品類整體採購,即直採。採購回來的農產品品相好的放到零售店銷售,品相差點的通過B2B批發業務分銷。

誼品生鮮創始人江建飛曾在演講中表示:誼品生鮮有一定的供應鏈基礎,我們懂得怎麼定價,一般會比菜市場便宜20%到30%,一般家庭一個月支出是1200塊錢,在我們這裡消費一般是800塊左右,我們大概便宜400塊一個月。

除此之外,在社區店複製方式上誼品生鮮也有自己的一套。誼品生鮮為了迅速擴張開店,將經營的內容進行模塊化建設。水果是一個大的板塊、蔬菜也是一個大的板塊,海鮮也是一個板塊,一共有六大板塊。

江建飛介紹,每6大板塊裡面又會分3個模塊,一共18個模塊,海鮮就有ABC三類,C檔海鮮只賣六個品種,A檔海鮮會賣到160幾個品種。

每當誼品生鮮在進駐一個社區的時候,後臺就會對這些社區進行評估,像拼魔方一樣拼進去。每個點都會有不同的蔬菜、水果模塊的配比。所以雖然誼品生鮮門店前端長得都不太一樣,但它們是有標準化的。而且,誼品生鮮非常強調門店的效率,員工、拼貨、理貨、上貨、到貨都要用效率的角度來運營。

蘇寧菜場4月底上線

蘇寧小店宣佈將於4月下旬,在小店APP平臺上線商品預售和蘇寧菜場兩大重點功能模塊,其中蘇寧菜場主打24小時內從原產地直髮至門店,最快隔日早上7點即可到門店自提。

據悉,預售功能將採取先銷後採的模式,依託蘇寧強大的供應鏈支持,為消費者提供更多樣更新鮮的生鮮商品,如大規格包裝的商品如箱裝JJJ級車釐子、三文魚等;短效期商品,如草莓、山竹以及應季鮮花等。

蘇寧菜場則會針對蔬菜、鮮肉、豆製品、活魚(現殺)等商品,給消費者提供當天預定,第二天到附近的蘇寧小店自提的服務,打造24小時內基地直達餐桌的綠色理念。

蘇寧菜場的上線,也意味著蘇寧小店開始將鮮活海鮮放上了重要運營類目中,讓用戶一次性就能填滿自己的“菜籃子”。

相關業務負責人透露,蘇寧菜場計劃在業務正式上線後,執行每天晚上9點前截止訂單的服務準則,以更好地在用戶周邊的原產地進行商品的調配。次日6點前,供應商會將清晨採摘處理的備貨配送至全國5000家蘇寧小店,供用戶在早上7點及晚上9點的時間區間內自提。

生鮮商品作為高頻剛需的產品,損耗一直是業界的一大難點,蘇寧菜場創新模式的突破,無疑會在降低生鮮損耗的同時,進一步提升了用戶所需商品的質量。同樣的,蘇寧菜場的所有SKU,也會同步接入蘇小團,聯和全國100000名團長同步推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