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伊朗要反對美國?

歷史的荒野


談伊朗和美國的關係,可以有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

先說宏觀的吧!

此前也曾多次提到過,國際關係和人際關係很相似。

你可以想想一個人為什麼要恨其他人?其實不外乎是兩點,一個是利益矛盾,一個是思想不同。

其實國際關係也類似,很多國家痛恨美國,也主要是涉及到這兩者。

從利益矛盾角度而言——

如果美國對一個國家利益侵佔太多,當然會遭到他們的痛恨。這個比較好解釋。
比如美國如果入侵某個國家,造成某個國家大量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這個國家能不恨美國嗎?
舉個例子——如同當年的越南,和美國打了十幾年,美國雖然深陷泥潭,但越南也元氣大傷。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美越都是敵國。

當然現在雙方關係好了,是因為利益矛盾逐步化解,甚至彼此又找到了共同利益出發點,自然就沒有50多年前那麼極端對立了。

從思想不同來說——

我們常說一句話叫“道不同不相為謀”,就是說思想和意識形態差異,是成不了朋友的。

但是在有些國家,這就是成為敵人的解釋。比如伊朗對美國就如此。

這就涉及到美國和伊朗關係的微觀層面。

伊朗40年前推翻國王統治後的意識形態是宗教治國,和美國完全不同。

他們對美國的恨其實是發自意識深處的,是一種對外來文明的敵視和仇恨。

當然這其中也有利益衝突,但意識形態的完全不同是根本原因。

換句話說,即使在某些方面和美國找到了利益共同點,但是思想上的差異,也足以讓伊朗繼續對美國仇恨。

這種仇恨和利益矛盾相比,更難消除。

所以,如果美國想要改善和美國的關係,從剛才談到的邏輯上看,美國想要做出什麼利益的讓步,也是比較難的。

這就在於雙方意識形態差異太大了。


木春山談天下


伊朗為什麼要反對美國,因為美國的文化屬於強勢,如果伊朗不反對,一但美國所代表的自由民主價值觀理念,全面影響到伊朗每個人,伊斯蘭政教合一的體制上必將被強勢一方瓦解,受強勢一方衝擊最終消失滅亡,這讓執政者感受到無比威脅,為了自我保護,必須要起來反擊,光是執政者集團反對,仍然是不行的,必須要調動所有國民一起反對才行,只有這樣才能使政教合一的體制安全穩定運行。

如果不能調動全體國民一起反對美國,反過來被強勢文化影響後的國民,必將起來反對政教合一的統治者,政教合一體制必將會被滅亡。



隨雨飄渺


伊朗同很多主權國家一樣,有自己的民族尊嚴和意識形態,而美國一貫的干涉他國內政的作風以及將自己的價值觀強加於人的做法,便導致了兩者的矛盾衝突。

早在1979年11月,伊朗人民揭竿而起,革命青年奮勇當先,一舉推翻親美的巴列維政府,美國惱羞成怒,強烈譴責這一行動,伊朗針鋒相對,當機立斷扣押美國52名人質以示抗議,最終伊朗人民迎來自己的領袖霍梅尼,而親美分子巴列維只好流亡海外。

霍梅尼上臺後,實行政教合一的國家制度,並且神權高於一切,在國家政治、經濟和文化生活中居於主導地位。美國認為這樣的體制不符合美國的民主價值觀,必須予以推翻,於是矛盾再起。

伊朗是波斯灣著名產油國,石油探明儲量位居世界前列,而美國對這一地區的石油資源覬覦良久,佔領伊拉克就是為了將石油與美元掛鉤,以便達到控制石油的目的。伊朗自然對美國這一舉措恨之入骨。

伊朗信仰伊斯蘭教,對有著同一信仰的巴勒斯坦深表同情,對美國支持以色列非法佔據巴勒斯坦領土異常憤慨,而以色列又經常騷擾伊朗在該地區的盟友敘利亞,這就讓伊朗對美國的反感無以復加。

總之,伊朗不可能無緣無故反對美國的,就像委內瑞拉反美一樣,都是美國逼的,“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就是最好的詮釋。


點贊太容易,評論顯真情,歡迎關注、留言,等你評論,等你『一鳴驚人』!

江淮聖手


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假如一個人反感另一個人,在大概率上就有兩種可能。其一,另一個人是壞人,經常做壞事。其二,另一個人與他存在矛盾衝突。

伊朗人為何反感美國?答案再明顯不過了,美國人既充當了“壞人”角色,經常在國際上幹“壞事”,最為典型的就是搞霸權主義。同時,美國也與伊朗存在矛盾和衝突,而美國之所以敵視伊朗,就在於伊朗觸碰了美國的利益,因而被美國人視作眼中釘肉中刺。

美伊兩國的恩怨,要從1951年說起。在這一年,穆罕默德.摩薩臺當選為伊朗首相,這是一位民選的首相。他上臺後,推行經濟改革,將西方財團控制的石油資源國有化,此舉得罪了西方人,尤其是美國人。1953年,美國人策動政變推翻了摩薩臺,扶持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執政,巴列維王朝再次掌控伊朗。在巴列維統治時期,經濟形勢持續惡化,貪汙腐敗嚴重,再加上巴列維本人十分的獨裁,他的統治集團對伊朗人的剝削程度日益加重。後來,伊朗人忍無可忍,於1979年發動起義,推翻了巴列維,建立了民主政府,即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政府。

美國人對巴列維的倒臺大為震驚,他們對伊朗新政府採取敵視策略,給老國王巴列維提供庇護。此舉徹底惹怒了伊朗人,美國大使館被伊朗人佔領,史稱“伊朗人質危機”。後來,伊朗交還了人質,這場危機得以解除,但美伊關係已經徹底惡化,美國政府將伊朗視作威脅,繼續採取敵視態度。1980年,美國人挑動薩達姆入侵伊朗,引發“兩伊戰爭”,這場仗打了很多年,伊拉克和伊朗是兩敗俱傷。在伊朗人看來,這場戰爭的罪魁禍首就是美國人。

戰爭結束後,伊朗進入和平發展時期,在經濟,政治,科技和軍事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其綜合國力遠超巴列維時期,伊朗人的生活水平也在逐年提高。然而,由於美國長期對伊朗實施經濟制裁,導致伊朗的經濟潛力無法發揮,這加深了伊朗人對美國的痛恨。美國政客還經常在國際上造謠,聲稱伊朗不是民主國家。

2003年,美國入侵伊拉克,推翻了薩達姆。自此之後,中東地區只有伊朗和敘利亞的反美大旗屹立不倒。如此一來,伊朗人變的更加團結,他們要與美國霸權主義對抗到底,挫敗美國人稱霸中東的陰謀。在這種情況下,美國人不思悔改,依然沒有放棄陰謀計劃,也缺乏和平的誠意,這越發的令伊朗人感到憤怒。


圖維坦


伊朗反對美國是由伊朗國家政權的性質決定的。1979年,大毛拉霍梅尼領導的伊斯蘭革命推翻了巴列維國王,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國家體制,從此就走上了堅決反美的道路。

巴列維時代,伊朗和美國關係非常好,從美國進口先進武器。就連伊朗現在用的一些戰機都是巴列維時代剩下的。

巴列維是一個積極推進世俗化改革的領導人。他努力使伊朗變成一個現代化國家,削弱宗教勢力,淡化伊斯蘭教對伊朗社會的影響。巴列維的政治取向和作為與土耳其的凱末爾類似。巴列維的改革打擊了宗教勢力,同時也造成伊朗社會的發展不平衡,必然出現嚴重背離伊斯蘭教義的社會現象。

毛拉們彼時已經失去了存在感。另一方面,巴列維的改革造成伊朗社會的巨大心理落差,尤其是農民和一些文化程度不高的底層對社會極大不滿。

失意的毛拉和愚昧的普羅民粹大群,在伊斯蘭大旗下一拍即合!暗中串聯活動,圖謀造反。

某日,伊斯蘭原教旨主義者縱火燒了一家電影院,燒死600多名觀眾,自此揭開了伊斯蘭革命的序幕。在狂躁的宗教叫囂和鋪天蓋地的暴民吶喊中,軟弱的巴列維沒有抵抗能力,逃亡出國,政權被毛拉們控制了。

原教旨主義者抵制一切違背伊斯蘭教義的事物,反對一切世俗娛樂活動,尤其容不得婦女解放。他們的意識形態與倡導自由民主人權的美國正相反,與現代西方文化格格不入。毛拉們為了自己的統治,推波助瀾,甚至攻佔美國大使館,扣押外交人員為人質。自此美伊關係一發不可收拾。

從民族、語言文字和傳統文化來說,伊朗都算不上伊斯蘭教正宗。那麼,為什麼在中東地區,伊斯蘭大旗舉得最高的反而是伊朗?反美反的最兇的是伊朗?箇中原因已經不言自明。


陶江14


在回答問題之前,我想提醒一下,不是伊朗要反對美國,而是美國為什麼非要伊朗反對美國。

美國這個國家,在當今世界上是最強大,最成功的國家。美國一路走來,曾與很多國家結盟,比如伊朗,巴基斯坦,蘇聯,以及太平洋西岸大國等。而如今這些國家大都離美國越來越遠,蘇聯(俄羅斯)與之分庭抗禮,巴基斯坦與其背道而馳,土耳其與其貌合神離,伊朗與其反目成仇。

為什麼美國的外交會出現這種情況呢?主要還是美國自身利益和實用的外交政策所決定的。當今世界上任何國家都不是天生就會反對誰,有的是因為什麼會反對誰。就拿伊朗來說吧,當今伊朗最反對的國家是以色列和沙特。伊朗反對兩者主要是因為宗教問題,很不幸這兩個國家都是美國的妻妾。愛屋及烏自然伊朗不會對美國過於友好。而美國在中東地區所作所為,估計很多國家都極度反感(以色列除外)。因為美國在中東經營幾十年,把這個地區所有能挑起的矛盾全都挑動起來了。幫以色列建國挑起阿以戰爭,在伊朗與沙特之間朝秦暮楚,挑起伊斯蘭宗派矛盾。這些矛盾被激化後隨之而來的是戰爭與動盪,如此一來美國就牢牢把控了中東地區。至於這些國家的人民的民主,民生似乎跟美國沒有半毛錢的關係。美國只關心在中東誰聽美國的話,誰能維護美國的霸權,美國就會與之纏綿,如果誰阻礙了美國的霸權,美國便會與之拳腳相加,在這方面美國人可是不會念及同眠共枕之情的。其中伊朗就是最突出的例子了,當然了還有伊拉克(最慘的美國盟國)。

在歷史上,伊朗可是美國在中東最親密的盟友,其恩愛程度不亞於美日關係。只是後來美國對伊朗國內的事務干涉過多,導致伊朗國內民眾對伊朗阿列維政府的不滿,進而使得對美國反感至極,終於在上個世紀70年代,爆發了伊斯蘭革命,推翻了阿列維,佔領了美國大使館。至此美伊蜜月結束走向敵對,美國便開始扶持沙特,徹底挑起宗派矛盾。伊朗開始了幾十年的反美,反以色列,反沙特之路。

那麼美國是怎麼把伊朗的一張好牌玩臭的呢?其實主要還是美國普世價值觀,和過於干涉政策所致,所有人都知道美國習慣把自己的價值觀推廣給別人,甚至於強加於人。這才是美伊矛盾的根本所在,也不難理解伊朗作為伊斯蘭國家宗派的領袖,怎麼會在價值取向上完全屈從於美國,那樣的話怎麼領導其他宗派國家?而美國又不知道深淺,做了大哥,非得要去伊朗的內室去欣賞小弟的老婆,甚至於還要指導弟妹如何穿著打扮,這些做作徹底觸及伊朗宗教的底線,自然小弟會把美國趕出家門。美國被趕出來之後對伊朗這個小弟懷恨在心,便開始對伊朗實施制裁,扶植沙特處處打壓伊朗。所以美國就變成了伊朗最天然,最強大的敵人。


伈倓焸


伊朗是以伊斯蘭教義為根本立國的國家,伊朗反對美國是兩種文明的衝突和對抗,是伊斯蘭文明和基督教文明的衝突和對抗,兩種文明尖銳對立,不可調和,兩種文明的激烈碰撞最終會以一場戰爭解決。

伊斯蘭文明是好鬥的文明,伊斯蘭文明不單是和基督教文明的衝突和對立,伊斯蘭文明排斥一切外來的域外文明,伊斯蘭文明視基督教文明為洪水猛獸,除掉洪水猛獸是伊斯蘭文明的歷史責任。

伊朗是伊斯蘭世界什葉派的精神領袖國家,帶領伊斯蘭世界和基督教文明抗爭是伊朗當仍不讓不可推卸的歷史使命,在伊朗看來以美國為代表的外來文明是中東地區混亂動盪的根源。

美國的眼裡只有中東的石油,是石油把美國帶到了中東,也是石油讓中東混亂不堪,美國才是中東混亂動盪的罪魁禍首,伊朗的歷史責任就是把美國的勢力趕出中東,還中東國家一個安定平和的家園。

伊朗和美國對抗就是要中東國家自己當家做主,中東國家才是中東的主人,中東的石油要由中東決定,而不是由美國決定。


松間山水畫


為什麼伊朗要反對美國?這自然有原因的,什麼原因呢?且聽我道來。

當年伊朗的核事業是美國一手弄起來的,結果等巴列維王朝被推翻後美國看到在伊朗撈不到好處了,要求伊朗摧毀核基地。伊朗開始照做了,可是後面伊朗還有殘餘的核基地,於是伊朗又開始自己研發核事業,當然包括核武器研發。結果正在伊朗快完成的時候,被美國偵察機偵察到,後面美國就警告伊朗,威脅它不要再繼續核武器的製造,伊朗肯定不會聽從美國的,依然繼續研發核武器,美國見到伊朗核事業逐漸完備了,遏制不住了,就拉上幾個大國和伊朗簽署伊核協議,旨在要求伊朗不在中東擴散核武器,世界本來平靜了一段時間,可是呢,美國再次干預伊朗的內務,引起伊朗的強烈不滿。

加上伊朗在早期的石油交易大多數都是跟歐洲國家進行的,而美元又可以無限制的印刷,必然影響伊朗的石油出口,所以伊朗想建立以歐元為結算石油的的體系,那樣可以很好的控制油價,這肯定動了美元的利益。這樣一來,美國必然會對伊朗實施制裁,因為當時伊拉克也是想取消美元結算體系,結果美國就把伊拉克修理了一頓。而伊朗也看到了美國的野心,擔心自己慢慢地會被美國控制,於是極力的想擺脫美元束縛,隨著時間的推移,美伊矛盾越來越大。

2012年時,美國奧巴馬政府曾經實行了一個國防授權法,對伊朗進行了嚴厲的制裁,沒有要求各國停止購買,不過已經對它的盟國和伊朗石油的買家施加了強大的壓力,要求減少對伊朗石油的進口。可見在奧巴馬時期美國已經開始對伊朗下手了,畢竟伊朗想要撼動美元地位,這是美國任何一任總統都無法接受的事,從2012年起,美國和伊朗的矛盾徹底激化,加上前面美國要求過伊朗摧毀核武器,干預伊朗內政等引起伊朗的憤怒,在那時候伊朗徹底爆發出來,一發不可收拾。

特朗普上臺後,做的更過分,在奧巴馬制裁的基礎上,還要加大力度,他則是要求世界各國都停止向伊朗購買石油,這明顯就是斷伊朗後路,因為伊朗和大多數中東國家一樣,是靠石油發家的,美國這麼做明顯就是不給伊朗活路,所以魯哈尼對特朗普也是恨之入骨,在伊朗國內多次演講都表明對美國的態度,號召伊朗全民同美國對抗,這一點做的比薩達姆要好得多。同樣的,特朗普也對魯哈尼恨的咬牙切齒,現在美國就差沒對伊朗進行軍事打擊了,美國之所以遲遲不對伊朗下黑手,估計是有點害怕伊朗核武器,或者害怕跟其他大國撕破臉皮吧。

所以呢,正是因為美國對伊朗的壓迫,才使得美伊關係惡化,並且美國根本不在意,反而更加堅定的侵犯伊朗的利益,這樣一來,伊朗肯定會和美國對抗到底,以保證自己的根本利益。


談笑觀察室


因為獨裁的國家都反美。為了維護獨裁的權威和利益,他們都是抵制全球化和市場化趨勢的,按照馬哲的觀點來說,資本主義經濟擴散的地方,封建領主的政治和經濟優勢就會不斷削弱,直至消亡,然後被新興的資產階級所取代。幾百年來,這個結論屢試不爽,翻開歷史書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伊朗作為封建獨裁的一方,是人類社會的守舊力量,他們必然不甘心被歷史所淘汰,所以反美就成為必然。


clarkman


請邀請!伊朗從霍梅尼奪權以後!佔領美大使館。扣壓為人質。兩國結下仇恨。霍神權當政後!採取洗腦方式進行愚民政策。封閉鎖國。向中東地輸出神權政治。搞亂中東地區的穩定。美國為報復伊朗。支持伊拉克薩達姆哥發動兩伊戰爭!造成伊朗經濟倒退二士年以上。所以說仇恨是有原因。一個神棍。一個民主。走上對立。到現在兩股勢力還在較量!但神權政治己不得人心。會被民權的歷史的潮流所消滅。因美國就是民主的代言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