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賬戶擁有一億資金,找個一流的操盤團隊入股市炒股。那麼一年能有50%的收益嗎?

地理雜誌野史


有人說,操作的好壞和資金多少無關,主要看能力,這話一點兒都沒錯。但老郭要補充的是,小資金跟大資金不一樣,因為有個駕馭能力在其中。



相信大家都在媒體上看到過有關當地股神的報道,個別悟性高能力強的人,憑藉自己的靈性,在股市當中取得了不錯的戰績。但是,很多人後來搞私募,開公司團隊作戰之際,成績卻不盡如人意。為何?


一方面是投資資金量加大,大資金有太多的顧忌和操作壁壘,導致操作上會畏手畏腳。另一方面,團隊作戰以後,大家意見也會有分歧,無形當中會影響操作決策。所以,我們看到很多由個人轉戰私募的股神們,很多最終都銷聲匿跡了。

個人,小資金,在能力較強下,取得百分之五十的收益並不難,但團隊作戰,資金量大了以後,基數不同,駕馭能力不同,收益肯定會下降。即便是一流的操盤團隊,這種持續性也是要打打問號的。


郭一鳴


2009年幹過兩年私募,因之前在證券公司從業,客戶和朋友都比較信任,很輕鬆籌集了1億多資金,總共30個多賬戶。當年盈利不到60%,大家還是很滿意,自己也拿了不少分成。做職業操盤手真心很難,首先是心裡壓力,每天的資金起伏在幾百萬,情緒波動比較大。早上七點起床看新聞,晚上覆盤到11點。一個億的資金不算多,但也很容易就拉起個漲停板,通常建倉的股票盤子不少於10億,不然拉起容易,大盤有點調整,完全出不去。現在不玩別人的錢了,雖然還有不少朋友讓我再出山,還是自己操盤比較省心,偶爾給朋友推薦些比較靠譜的股票。對於推薦股票這事,其實是我本人不樂意的,推薦好了,他會說謝謝,推薦不好要找罵,可誰能做到百發百中啊!做股票就是講個概率,贏多輸少積少成多,通常散戶不懂,都覺得推薦個股票很容易,把操盤手當做神,真沒那麼邪乎。說到底是自己心態,基本知識,技術分析,還有資金管理,只是大部分人一進了股市,智商都會明細降低,受情緒影響太多。好好把握這波牛市,祝大家投資順利!


名燈易購周大榮


首先一點很明確的是,大資金從來不在一個賬戶上操作的,都是多個賬戶操作的。收益理論上50%是可以達到,但你要考慮風險呀,投資人可以不考慮,但操盤的必須要考慮到的。如果是我本人的話,我需要20到40個賬戶,以及10到20人的團隊。至於為什麼需要那麼多人和賬戶,因為我需要去平攤這一部分的風險,即便有一半的賬戶是虧損的,還有一半的賬戶是盈利的,總體損失不大。如果所有人都操作相同的股票,那麼你想想你冒的風險有多大,這是絕對不允許的。畢竟一個交易員的精力和承受能力有限,所以需要多個人來操作,這樣風險相對小。如果策略沒有問題,那麼我將會穩定盈利。至於50%的收益,還要看具體的個股怎麼操作以及大盤的情況了。該做法相對來說,風險較低,大盤沒有破位下跌,個股沒有死見光的情況下,是有利可圖的。


向陽花先生


單一年度有可能,要說保持每年都盈利50%以上,或者幾十年平均盈利50%,不敢說後無來者,至少前無古人。

要說單一年度盈利50%其實不算太難,趕上牛市大潮,或者抓住一隻牛股,在或者運氣好買啥啥漲,50%並不算什麼,比如今年以來,大盤漲了20%以上,個人帳戶不漲30%都算不及格,那麼我想至少有5%的人盈利50%以上,不需要找團隊,也不需要1個億的資金。

但要說年年都盈利50%,從長遠來看很難有人能做到了,為什麼這麼說?我們來看幾個真實案例。

第一個,2018年受大盤拖累,基金尤其是股票基金表現不佳,全年下來,竟然沒有一隻股票基金取得正收益,排名第十的基金收益率超過了10%,對不起,是-10%,基金公司的團隊銀行比你找的團隊厲害吧,基金的規模也超過1個億了吧,他們都沒做到,你憑什麼就能保證做到?

第二個,市場的不確定性和隨機性,任何人都不敢說保證收益,舉個好玩的例子,有這麼一個實驗,讓一隻猩猩面前擺一臺電腦,簡單的鍵盤上有股票切換和買賣按鍵,一個月下來,模擬收益比很多華爾街的交易員都要好,這個實驗不是說猩猩比人厲害,而是說分析和經驗,因為市場的隨性性,有時候不如運氣來得重要。

第三個,都說巴菲特是股神,你知道巴菲特幾十年來的平均年化收益是多少嗎?20%多一點,還有幾年是虧損的,巴菲特都無法做到幾十年如一年,你找的團隊敢說比他強?

所以,50%的收益率,也難也不難。


鑫財經


不能。

1.巴菲特平均年收益30%,成為世界股王,可見能達到30%已經世界無敵,超過30%就可以取而代之了;

2.去年的公私募基金,股票型的,空倉的就是冠軍,也就是說,收益為0就是最棒的,任何一個想去賺50%的基金都虧損了,可見賺錢要有市場配合;

3.資金一個億雖然與巴菲特的資金規模相去甚遠,但不投機取巧建倉也很不易,而若想自己坐莊,這樣的資金規模又顯得太小了,很容易被人吃掉,加上監管嚴了,還可能偷雞不成蝕把米。


贏在漲停板


神馬是一流的操盤團隊?要到青島去請翔哥嗎。所謂一流,無非是歷史業績出眾,但我大A的每次行情都不一樣,你過去出眾,並不代表未來還會繼續出眾。遇到牛市,一般水平線上有過大資金操作經驗的,只要不是運氣太差,都會有50%以上的收益。如果是熊市,除非坐莊,(坐莊也不一定能賺50%)否則年化50%可以是神級了,前提是一個億的資金,非賭博重倉壓寶式操作,是通過組合策略純二級市場操作賺的。如果有這樣的團隊,給我介紹一下,我夥計那裡也閒置了一個億資金趴在銀行做理財呢。


雁三鳴來了


一億資金,一流的操盤團隊,想在股市一年賺50%收益,可能嗎?

做夢,根本不可能,虧50%的概率更大一些,倒過來想,有這個能力的團隊,股市就成他們提款機了,幾十萬億的市場,還會缺一個億資金嗎?

所以1個億根本找不到有能力賺50%收益的團隊,按今年這行情,倒是有概率能完成,從年初到現在,不說賺50%大有人在吧,賺20%以上收益的肯定不少,年初到現在沒賺20%就要問問自己為什麼連大盤都沒趕上?

目前股市已經過熱了,從朋友圈就能看出來,今天就看到有個同學吐槽老是有人拉他進群,無奈朋友圈廣播自己不炒股,還有電話邀約進股市群的頻繁程度,不管有沒有證券賬戶,拉你進股市交流群的人不少吧!按今年的趨勢,接下來還能不能賺到錢,能否把50%收益補齊呢?

如果我有一個億,我能賺個平均收益就知足了,何況去年大多數公募基金都沒能跑贏貨幣基金,這是什麼概念,4%的貨幣基金成最大贏家,也就是說股票型公募基金全軍覆沒啊,這才漲兩三個月,就有一年50%的想法了?


財來不會晚


如果真的這麼容易的話,那麼股票型基金收益率就不會這麼低。

每隻股票型基金規模都是幾十億上百億的規模,配備的都是超一流的基金經理,但在2018年整個股票型基金收益率大部分出現虧損。

這就證明了有上億資金和一流操盤手不是收益的根本問題。

大規模的資金不一定有散戶投資者收益率高,這麼大筆資金進入一隻股票會引起波瀾,所以股票的市值就不會小可方便資金進出,一些價值投資小市值股就是不大資金的選擇,從而錯失機會,而散戶資金小進出方便。就是當股市遇到不好的行情,散戶也可以做到快速撤離,是大筆資金所欠缺的。

第二市場大環境,按照中國股市熊長牛短的週期,並不是每年都能實現盈利,處於熊市裡就算一流操盤手一流的投資理念都是無法實現盈利的。


所以說一億的資金和一流操盤手並不是實現增值的必要因素,只是操作環節的關鍵步驟,是否實現50%的收益需要再結合其他市場因素等等。


下一站風行者


非請自來。

何為“一流”?50%的收益真是個事,虧損50%倒不是事!

對於好多人來說,一億資金或許是個天文數字。如果在操盤團隊眼裡,可能略顯微不足道,在“一流”面前只能呵呵。

恕我孤陋寡聞,放眼全世界,炒股一年收益能有50%的,還真沒聽說過。有知道的可以給譜及一下,讓我開闊眼界也好。

我想,經常割小股民韭菜的大鱷,也不可能年收益有50%,更何況一億資金真的玩不轉。常言道,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一億資金股海中只能算是小蝦米。小蝦米能活命,不被吞掉都算萬幸,還想從魚嘴裡搶食,想多了吧。

當然,凡事不能過於絕對,瞎貓也會碰到死耗子。趕上牛市,短期取得這個收益水平也不是不可能,長期保持這收益可能性很小。玩過股票的都應該很清楚。

按現在的行情來說,要實現題目的目標基本無望,能實現的唯一可能是在夢裡,洗洗睡吧,別醒!


龍門賬


為啥我100萬進去4萬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