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如此多嬌》-原來是傅抱石向總理借酒靈感之作

書畫大家的落款印章都千姿百態,各具特色,有的直抒心志,有的懷念故土或心愛之物,詼諧幽默,妙趣橫生。傅抱石,現代著名畫家,他的很多畫作的閒章更是別緻,名曰“往往醉後”。表示得意之作皆得於酒的幫助,由此可見酒與傅抱石畫作的特殊關係。

《江山如此多嬌》-原來是傅抱石向總理借酒靈感之作


《江山如此多嬌》-原來是傅抱石向總理借酒靈感之作


傅抱石,江西新餘人。青年時酷愛繪畫、書法、篆刻。1933年得到徐悲鴻的資助,到日本帝國

美術學校學習,1935年回國,到南京中央大學藝術系任教,建國後曾任江蘇國畫院院長、中國美協副主席。擅畫山水、人物,能篆刻,傳世作品有與著名畫家關山月合作的《江山如此多嬌》

《柳下聞吟圖》等,現陳列於北京人民大會堂。《傅抱石畫集》於1958年在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他還是一位美術理論家著有《中國繪畫理論》《中國美術年表》《中國山水人物畫技法》

《中國繪畫研究》等。

《江山如此多嬌》-原來是傅抱石向總理借酒靈感之作


《江山如此多嬌》-原來是傅抱石向總理借酒靈感之作


傅抱石作畫時,身邊總有一壺酒。他常常一手執筆,一手執壺不時仰頭喝上幾口,酒像一團火一樣從喉管進入胃中,燒起一腔豪情。於是筆在手中,壯氣盈胸,肆意揮灑勾勒,抒發滿懷激情。筆

下湧現岀幅幅波瀾壯闊的佳作,處處洋溢著的神韻,其氣勢如萬馬奔騰,波濤洶湧,而且往往異峰突起,給人心靈上以極大的震撼。而另有一類作品,則神清氣閒,深得酒之韻味。如描繪陶淵明的《寒林沽酒圖》,疏林薄霧之中,陶淵明與書童沽酒吟詩,緩步前行,畫面靜謐散淡,人物飄

逸自然,情境與心境融二為一。陶淵明也是飲中君子,傅抱石畫陶淵明,可謂與之志趣相投了。

《江山如此多嬌》-原來是傅抱石向總理借酒靈感之作


《江山如此多嬌》-原來是傅抱石向總理借酒靈感之作


關於傅抱石飲酒,還有一段有趣的佳話。1958至1959年間,傅抱石與著名畫家關山月合作,為人民大會堂繪製毛澤東詩意巨幅山水畫《江山如此多嬌》。當時正值國家經濟困難時期,物品供應十分緊張。傅抱石在作畫時買不到酒喝,口內苦淡,靈感枯竭,畫興索然,縱使激情澎湃也難以表達。萬般無奈下,他試著給周總理寫了一封信,傾訴無酒之苦,希望總理能特批一些酒。周總理看罷信,不禁為傅抱石的直率而莞爾,他理解藝術家的心思,立即派人給傅抱石送去了好酒。傅抱石拿到酒,不禁喜上眉梢。瓶蓋剛一打開,就有一股醇香撲鼻而來,精神立即為之一振。

再喝上幾口,則陶醉在甘洌的酒味之中。有如久旱逢甘霖,更為周總理的體貼和關懷而感激萬分。有了美酒潤筆,再加上真情動心,傅抱石激情勃發,靈感頓生,很快與關山月構思創作出《江山如此多嬌》。這幅大氣磅鹼的鉅作受到了中外貴賓的一致好評,連毛澤東主席也表示讚許,認為較好地體現了詩句的意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