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硬筆草書,選哪本字帖好?

人生143666078


硬筆字,用來學姿態萬千的草書?真不建議!

關於硬筆草書,在我不多卻也不少的見識中,得出了這麼一個結論:

硬筆草書寫的好的,並不是練的硬筆草書,而是書者本身就有不俗的軟筆草書功底,偶爾拿硬筆玩味一把而已!

純粹意義的草書,是沒有實用性的,純粹是供人欣賞的書法藝術,幾乎一定是用毛筆來表達的!

練硬筆字,若寫比較草一點的字,能寫到行草就可以了,有草書的變異流暢,化繁為簡,也兼顧行書的易辨識!若是練的再草,就沒多大意義了,而且你也選錯了書法工具!

若以日常書寫為目標,建議可學沈鴻根的行草!如下:


若是就是想學草書,建議軟筆學草書,學好軟筆草書,偶爾玩味下硬筆草書,也挺好的!

軟筆是有豐富的表現力的,若硬筆來學草書,很難神似的,只能學個七分形似,這樣的練字,有何意義?


學草書,就好好學下張旭的草書,自草書盛行以來,後人學草書多以張旭為範本,練草書,是肯定繞不開張旭!

好吧,今天就聊到這裡。關注我,為你分享最實用有效的練字方法,和最有溫度的視頻講解。


行書一點通


草書,分章草和今草,今草分小草和大草。草書相比其它幾種書體,其筆法、結體、墨法、章法的變化極大,內涵也最豐富。就硬筆書法而言,墨法基本可以忽略。

由於草書其特殊性,我建議可先從今人寫的一些硬筆字帖入手。我買的有一本《硬筆草書入門》,裡面講述了硬筆草書的技法,臨摹,硬筆草書的章法,草訣百韻歌的硬筆草寫。

當你對草書有了初步的瞭解後,想要更好的學習草書,我建議還是要師法古人。可以根據草書的發展歷程,進行系統的學習。

章草,隸書的草寫,建議可去臨《急就章》,原名《急就篇》,是西漢元帝時黃門令史游為兒童識字編的課本。

有關今草的法帖我買的就相對多些,王羲之的《十七帖》,孫過庭的《書譜》,智永的《智永真草千字文》,張旭和懷素的作品集《張旭懷素書法經典鑑賞》,黃庭堅的《廉頗藺相如列傳》。多為墨點字帖系列,字跡也較清晰。








墨子康


書法包括硬筆書法和毛筆書法。

硬筆主要是指鉛筆、鋼筆、圓珠筆等。硬筆書法有實用性、記錄性、方便快捷。比如孩子學習,最少有十來年左右每天都離不開硬筆的書寫方式。

硬筆書法由於筆尖材質比較硬,它的線條變化沒有毛筆變化大,所以線條相當於毛筆來說要細微得多,字型也要小得多,甚至比毛筆的小楷還要小,由於筆材質的緣故,硬筆比毛筆容易控制。

硬筆書法以楷書為基礎,並借用部分行書寫法,以滿足日常工作、學習、生活需要所使用的手寫體,主要是強調實用性,不過多強調藝術性,能做到易寫易認即可,做到書寫快捷,規範的行書就是易寫並易認。

但是用硬筆來寫草書是寫不出毛筆草書那種揮袍舞箭的感覺、龍蚪騰霄的氣勢、雄放野逸的風格來的。

傳統書法建立起了千年共識的書法審美標準,硬筆書法當然不能離開這個標準,絕不能因為是現代鋼筆字寫出了各種奇葩花樣,還說是書法藝術、書法審美,還得從傳統古帖裡去尋找和感悟。儘管當代鋼筆字退化了大量毛筆字的筆法,但是以結構、提按、頓筆等大量營養依舊要保留。用鋼筆臨古帖最主要是學習結構,在於模擬毛筆運筆軌跡,字體間架結構等,提按也可以通過鋼筆的彈力來解決。

楷書入門可選王獻之《十三行》,趙孟頫《道德經》等小楷,這些小楷容易上手,且古意十足,結構精良,筆法營養豐富,我比較喜歡文徵明小楷《琴賦》,清秀典雅,挺勁遒媚,氣象開闊,歷史上很多小楷名作做不到這一點。

有了較好的正楷字體基礎,建議再練習行書。行書主要注意對行筆及結構的練習,至於折筆、頓筆留意即可,不必刻意。

無任是學習硬筆書法還是毛筆書法,學什麼字體,都要堅持下去,必有收穫!



書法家王曉平


硬筆書法入門還是從楷書學起為好,這是基礎,可選田英章和龐中華的字進入,基礎好了,再根據自己的偏好來選擇行書和草書書體。

硬筆和毛筆我覺得一樣,需要學習古人。書法有“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的說法。晉代的書法比較注重韻味,草書我建議學王羲之的《草決百韻歌》開始為好,或近代于右任的《標準草書》也可。寫草書難,草書的形態,草書在書法藝術中以最具韻味的抽象形式,表現了最生動的意象和境界。草書猶如龍跳天門,虎臥鳳闕、驚蛇入草,所以要學習好草書需持之以恆,循序漸進,還需悟性。看過不忘點贊哦😊😜



何建華5987


必須清楚一點,硬筆書法絕大部分技法皆源於傳統毛筆書法。無疑,選擇毛筆草書帖是正宗之路。

王羲之《草書百韻訣》、孫過庭《書譜》、懷素《自敘帖》、文徵明《千字文》都很好。

趙孟頫的帖多數是行草混用的,也可以作為初學範本。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硬筆標準草書就好


李順昌詩書畫印記事


《書譜》《自敘帖》可以寫一下


一起寫字666


當代硬筆書法家中,只有沈鴻根寫行草,所以可以選擇沈鴻根(江鳥)的行草字帖。



書慕晉唐


我個人認為硬筆不使應寫草書。漢字書寫有粗有細鋼柔並濟方顯字之神韻,草書大多以簡體多以及象形體硬筆很難做到(大神除外)由其畫符,失去寫字的義意。



濤聲851


學草書,今人可以說沒有很好的範本,更別說硬筆草書。草書的書寫也要想當的規範,並不是寫快了寫潦草了就是草書,否則會讓人難以辯認。

如果學草書(或者硬筆草書)建議學古人,例如懷素的《千字文》、孫過庭的《書譜》都是很好的範本。近代于右任的《標準草書》也是不錯的的範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