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國家,是越變越多還是越變越少?

鈺兒69


蘇聯解體變成了15個國家,南斯拉夫解體最終分列成為7個國家,朝鮮半島,一分為二變成了兩個國家,巴基斯坦分列成東巴和西巴兩國。近年蘇丹,又分裂出了南蘇丹,好像國家越來越多了。

從聯合的會員國來看,1945年時,各大洲51個創始會員國。1946年55個會員國;1950年 60個會員國。1960年99個會員國;1970年127個會員國。1980年154個會員國;1990年159個會員國;2000年 189個會員國。截至2017年,世界上有198個主權國家被國際社會普遍承認,其中193個為聯合國會員國。梵蒂岡、巴勒斯坦、紐埃、庫克群島、馬耳他騎士團5國為國際普遍承認,非聯合國成員。其中,梵蒂岡和巴勒斯坦為聯合國觀察員國。從聯合國的統計來看,國家幾乎是隔年增加,在1990年至2000年,由於蘇聯和南斯拉夫解體,一下增加到了30個,回顧往年,幾乎每年都在不斷增加。

當然,也有國家統一的例子,比如東德和西德,除了這兩個國家,自願合併。好像,沒有哪個國家,出現合併的現象。當然,目前朝鮮半島有合併的跡象,朝鮮半島統一是早晚的事情。最有可能統一的,估計是歐洲。目前歐洲已經成立了共同體,他們的語言文化差不多,且貨幣實現了統一,未來歐洲能不能融為一體,雖然是個未知數。不過看得出,歐洲人為了減少貿易摩擦和政治摩擦,他們邁出了統一思想的第一步。

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國家統一的思想,都是根深蒂固!如果,在歷史上曾出現過統一的局面。這個國家即便最後分裂,最終很可能會再次出現統一的局面。目前由於,語言、文化、宗教、民族等因素的不同,加上外國勢力的干預,國家很容易出現分裂。如果,文化、宗教、民族相同,那麼統一的思想也就越強烈。從聯合國的成員國來看,雖然逐年增加,但是人類文明一旦發展到了一個高度,文化、膚色、種族相近的兩個國家很可能合併統一。此外,洲與洲之間可能出現共同體,共繁榮的局面。目前的歐洲,已經建立了共同體,他們貨幣實現了統一,這是統一思想萌芽的第一步。人在這個世界上,無非是沒有戰爭,自己的財產能不受到侵犯,大家能安居樂業,共同富裕,共同繁榮。我相信,對於那些,在歷史上,同宗同源的國家和民族,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民會融入到一起。


謀士說


當然是越來越多,只二戰以後來看:蒙古國誕生;東帝汶誕生;蘇聯一下子分成了15個國家;南斯拉夫一分為六;捷克斯洛伐克、蘇丹、朝鮮半島一分為二;厄立特里亞、吉布提脫離埃塞俄比亞;索馬里四分五裂等,2017年,全球有198個被普遍承認的國家,其中193個是聯合國成員,梵蒂岡、巴勒斯坦、紐埃、庫克群島與馬耳他騎士團雖然不是聯合國成員,但也被普遍承認。

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當今世界還有很多地區不確定,沒有得到承認——科索沃、阿布哈茲、南奧塞梯、德涅斯特河、北塞浦路斯、納戈爾諾、索馬里蘭等。

雖然殖民體系在二戰以後幾乎都土崩瓦解,然而如今的西方國家仍舊保留了大量的海外領地,比如英國就擁有14塊海外領地(百慕大、開曼群島、迪哥加西亞、蒙特塞拉特等),還有法國的法屬圭亞那、法屬波利尼西亞、留尼汪、瓜德羅普等;丹麥的格陵蘭島;荷蘭的阿魯巴。很多地區都是有能力、有希望脫離母體的。

雖然歐盟、東盟等一直致力於地區的聯合,但是想要成為前蘇聯式的國家,可能性不大。


澹奕


僅看過去100多年的整體趨勢,國家數量是越來越多。

根據2018年聯合國統計,全世界有195個主權國家,包括193個聯合國會員國,2個聯合國觀察員國(巴勒斯坦和梵蒂岡)。

而就在100多年前的1900年,全世界只有78個國家?現如今的很多國家,當時都不存在。

我們重點來看一下20世紀至今人類社會發展最快時期的這100多年的國家數量變化(數據根據維基百科):

1900年,全球有78個主權國家;(不包括海外殖民地及未被廣泛承認的地區)

1910年,全球主權國家數量為65個;

1920年,全球共79個主權國家;

1930年,全球共78個主權國家;

1940年,全球共75個主權國家;

1950年,全球有100個被廣泛認可的主權國家;

1960年-1969年,全球有超過140個被廣泛認可的主權國家;

1970年-1979年,全球共有167個得到廣泛認可的主權國家;

1980年-1989年,全球有171個得到廣泛認可的主權國家;

1990年-1999年,全球有196個得到廣泛認可的主權國家;

2000年-2009年,全球有193個得到廣泛認可的主權國家。

各殖民地獨立、一戰、二戰、前蘇聯解體、前南斯拉夫分裂,都是造成全球國家數量越來越多的直接原因,雖然也有東德西德統一的例子,但畢竟是極少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