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跑一萬米後是什麼感覺?

馬欣玉


我從小就喜歡跑步,跑步多年,不過說實話一萬米我也是練了很久才挑戰成功的。那是大一時,高考後我已經能跑8公里了,大學有比較多的時間可以跑步,於是我開始嘗試跑10公里。10公里要跑一個小時,在田徑場繞圈,漫長而枯燥,第一次跑的時候特別痛苦,不過跑完還是很爽的。後來又跑了幾次,慢慢習慣就沒什麼感覺了。接著我挑戰12公里,15公里,半馬。

到現在大二我已經能跑30公里以上了,上學期還參加了一次馬拉松比賽。我很喜歡跑步,甚至可以說是上癮了,幾天不跑就渾身不舒服,隔一兩天就跑一次,基本6公里以上,有時興致來時一萬米也不夠我跑。偶爾來一次半馬,不亦樂乎。

熱愛跑步的人,每次跑完都會很爽,特別愉悅。如果是不喜歡跑步的,就會感覺很痛苦。



會發光的沙礫


跑1000米?嘿嘿,這在三個月月對於96公斤的我來說是耍流氓!每天早上送小孩上學看到路上來來往往的跑者真是羨慕嫉妒恨,人家跑得多輕鬆多開心呀,個個臉上都寫滿了傲嬌,真讓人受不了!於是我就找機會接觸一下晨跑者,加入跑團,感受氛圍,跟著小弟小妹們學習跑步。一開始跟個200米就氣喘吁吁,雙腿重千斤,邁不動,在他們的引導鼓勵下慢慢地跑了起來。現在每週能跑五次,正常都是跑5.6公里,三次,十公里兩次,體重也減到了現在的88公斤。這當中開始三個星期最難受,這痛那痛,整個不自在,俗話說堅持就是勝利,對,我做到了,以後還是會堅持的!




tiger220487754


跑萬米啥感覺?對我來說,就是剛剛好、很舒爽的感覺。

我38歲,以前也斷斷續續有些運動,去年秋後試著跑跑步吧,開始就是兩三公里養生跑,漸漸地量一點點往上加。當然沒人逼你,跑得感覺身體舒爽就好,一個量如三公里,跑了幾次後感覺可以加一點,那就加一圈,每次加量不超過10%。現在基本上每週末抽空傍晚跑個半馬,週中一次或兩次十公里,一週兩跑或三跑,跑完回家拉伸一下,再洗個熱水澡,那個愜意喲~

平時可以關注一些跑步類的公眾號,學習健康無傷跑法,不求速度,不求PB,不和別人比。

有時我也會踢會兒球,踢完球有時間再去跑個五公里。

跑步這個東西,會上癮的。前段時間下雪,跑道上凍雪未化,也TM非得去跑~









那美剋星球


一次性跑一萬米後是什麼感覺?

對於沒有跑步基礎的健身小白來說,一次性跑完十公里是一個很難完成的任務,我剛開始跑步時也是連兩公里都堅持不下來,而且配速還很低,大概是七八分鐘的樣子。即便這樣,我也是累的上氣不接下氣,腳裡灌鉛一樣邁不開步子。

慢慢的通過一定跑量的積累,開始熟悉了自己的呼吸,節奏,步頻等習慣,越跑越起勁。從此就一發不可收拾的愛上跑步。記得我應該是開始跑步後兩個月完成了我的第一次十公里跑,好像是一個小時左右完成的,配速六分鐘左右。雖然現在看來並不是很快,但對於當時的我,真的是成就感滿滿,就像你去爬山登頂了的那種感覺!

還有跑圈裡有這麼句話,也很適合回答題主的問題。五公里治療心煩氣躁,十公里治療失眠多夢,半馬治療傷心失戀,全馬包你百毒不侵!






宇涵140


45歲,去年5.1節陪小孩去南寧動物園玩,逛了三四個小時,第二天腳那個疼呀。思緒了一下我的人生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於是決心開始學跑步,第一次竟然1公里都堅持不了,第二三天腳依然很疼,待腳稍好點又去跑,然後又受傷,傷未好又跑,又傷,如果惡性循環,嚴重一次拉傷膝蓋躺床縛藥12天。後來下載咕咚軟件,才明白跑前要熱身拉伸,跑後拉伸的動作,不然很容易受傷。儘管如此由於太急進,跑量才一百多就去跑了個半馬,用時兩小時15分,後又拉傷了,傷愈後又繼續跑。有個月跑了兩個半馬。大汗淋漓後特別的舒暢!本人總結:跑前要熱身,跑後要拉伸,慢慢增加跑量,不要急於冒進,根據自身情況,怎麼舒服怎麼跑,不要和別人去比配速,要堅持,一週跑個4,5,休息一兩天,健康才重要!


平凡的人生1974


說一下我的跑步經歷,以前領導練的比較猛,那時候經常是武裝八公里。剛開始怨聲載道,接受不了,當發現自己無能為力只能跑的時候發現也不是那麼難受。如果你很牴觸它,跑著就很難受,你抱著減肥或者玩的心態,幾個人一起邊跑邊吹牛,八公里也很快。

跑完之後只要不是最後幾名,或者你是前三名的話,你會有一種成就感,精疲力盡之後大吼一聲,一種發洩之後的痛快,所有的煩心事都煙消雲散。

如果不經常鍛鍊,跑完之後身體可能會有反應,比如第二天腿疼,跑完之後腿軟等等。

還有跑完之後不要立馬休息或者喝水,要先調整自己的狀態,不然小心臟受不了,也不要立馬坐下,屁股容易大,雖然沒有科學依據,但是這是傳下來的習俗。

作文水平不咋滴!不喜勿噴!



幸福苑小區彭于晏


第一次也是惟一的一次跑1萬米

高三班主任組織的,目的是讓我們有一段難忘又有意義的回憶,當時大家都很無語,現在能體會老師的良苦用心啦。

記得是離高考沒有幾個月的一個下午,班主任把下午的兩節課都奉獻出來了,想當時每個老師都恨不得下課10分鐘也用來補習。

我們一個班50來號人吧,400米的操場25圈,自己數,沒有硬性規定必須跑完,主任說既然決定要嘗試,就不要中途停下來,除非真的身體吃不消,浩浩蕩蕩地大隊迎面而來。。。

答主我以龜速完成了挑戰,用時大概一節半課的時間,剩下半節課基本上用來繞著操場慢走,主要是腳難受停不下來。期間也有感動的朋友陪跑(跑得快的男生跑完1萬米後陪著女生,加油(ง •̀_•́)ง鼓勵,你們懂的)

說說跑完的感受吧,身輕如燕,健步如飛,感覺自己超級了不起,然而第二天上下樓的時候,emmmnn,恨不得剁了雙腿,以後一個星期行動不便,從此心裡有了陰影。

更奇葩的是主任把跑完1萬米同學的名單用大紅紙張貼在了教室門口,哈哈哈

懷念呀,我的青春!


異能蝸牛


很爽。

我說的不是徒步1萬米,是十公里武裝越野,負重二十五公斤至四十公斤,用時40分鐘左右。這是一個士兵的基礎訓練科目。而每天早晚各5公里長跑,更是部隊尖刀連早操、晚課的基本內容,不論颳風下雨。

跑完十公里,很爽。當然也有極個別不爽的,那他就會“吃小灶”……

我當連隊幹部時,五公里武裝越野平均成績為19分鐘。


天馬行空的老兵


跑步10公里對於喜歡跑步的人來說,能夠輕鬆完成,就像日常跑步打卡。筆者一次性跑10公里後,可以說精神抖擻,不會出現上氣不接下氣的狀況(配速5~6分鐘)。如果每公里配速5分鐘內的話,跑完10公里,就會感到氣喘吁吁,也會感到全身充滿了能量。

能跑步10公里的人,都是非常喜歡跑步的。

能夠一次性跑步10公里的人,可以說非常喜歡跑步。不然的話,很難跑完5公里。

筆者剛開始接觸跑步時,只能跑幾公里。後來能夠跑5公里、10公里……。現在筆者也會帶領朋友一起跑步。最近與一位喜歡健身的朋友跑步,結果這位朋友跑了5公里,跑步毫無節奏,呼吸節奏錯亂(非常強壯)。

筆者這位朋友為什麼跑不了10公里呢?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沒有跑步知識儲量,不會控制呼吸節奏,不會自我放鬆肌肉。



每週會跑1~2次10公里以上(含10公里)。

跑步已經成為筆者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每週都會跑步3~5次,其中會進行1~2次10公里以上(含10公里)。

筆者每次跑完10公里以上(含10公里),都會感到非常舒服,不會去想不愉快的事。

跑步10公里,帶來的好處。

跑步10公里能夠增強心肺功能,骨骼密度和柔韌性,促進血液循環等益處。

出了對身體健康有益外,也能夠讓跑者懂得堅持。


格鬥視野


今年金雞湖半馬跑了14km。完全沒提前鍛鍊,因為春節期間過敏性哮喘,比賽前兩三天才不咳嗽。

跑步過程中保持好呼吸節奏,吸兩次氣,吐5-4次氣,強制排氣保證氧氣供給。保持配速不加速也不減速。保持跑資中心不起伏,最後成績是1小時48分50秒。算下來配速很慢,在7分40的樣子。

下來放鬆肌肉,當天沒覺得怎麼樣。晚上還去打了兩個小時乒乓球。全當放鬆。

比賽完第一天肌肉疼,不過還能走路。晚上出去散步,走了2km,很慢的速度(跟走差不多)跑了1km。

第二天肌肉還是痠痛,不過有緩解。下班跑了將近3km,然後走2km回家。

第三天稍有感覺,晚上愉快的打了2小時乒乓球。

今天第四天沒啥感覺了,晚上打完2小時乒乓球,出去跑步3km

剛跑完當天和今天哮喘有復發,不嚴重。吃藥就控制住了

對了,比賽日期3月10日,我47週歲生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