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麵積僅為中國的3%,人口超過6000萬,為何農業能雄霸歐洲?

VIP-linxi


意大利不僅是一個足球水平很高的國家,它的農業產業水平也是世界一流的。個人認為意大利農業發展取得成功的原因有:一,因地制宜發展適宜的農產品生產和種植。意大利全國基本上是地中海氣候區,這種地方比較適宜種植葡萄、油橄欖、無花果、大麥、小麥以及其他一些特色水果等農作物,發展這些農作物的生產種植成為意大利農業發展的主要特色之一。二,雖然意大利缺乏集中連片的平地進行農業生產,但意大利農業生產上還是基本上堅持機械化作業,農業機械化水平在歐洲是領先的。三,堅持保護具有地方特點的特色農作物品種資源,而不是為了暫時獲取高額利潤而放棄特色品種。意大利現在至少有261種農作物特色品種是受到保護的,292種農產品還獲得了歐盟的原產地品質認證。四,堅持發展有機農業思路,而且堅持發展有機農業與環境保護相結合。例如農業生產中普遍採取噴灌和滴灌;使用化肥上大多數用的是生物有機化肥,對土壤不會造成嚴重的破壞,農藥使用嚴格控制,據檢測意大利農產品農藥殘留水平比歐盟標準還要低5倍。意大利實施有機農業生產的農地面積佔總農地面積8%以上,有6萬家農業公司從事有機農業生產和服務工作。

意大利農業發展的另一亮點是注重發展農產品深加工,創造出高附加值產品在市場上獲取利潤。例如意大利生產的高品質橄欖油和葡萄酒在市場上很受歡迎,有資料說中國進口的葡萄酒40%來自意大利。意大利麵條也是中國消費者非常熟悉和青睞的意大利農產品。另外,意大利是世界觀光農業的發源地,將農業與地方旅遊有效結合,是意大利不少地方經濟發展的絕招。目前意大利至少有19000個觀光農業單位在運作,每年創造出的效益是很高的。

積極發展農業高新技術,將第一二三產業形成相互聯動,帶動農業可持續發展,也是意大利農業成功的重要經驗。2016年,意大利農業出口額384億歐元,其中葡萄酒出口值56億歐元,新鮮水果和加工水果46億歐元,新鮮蔬菜和加工蔬菜37億歐元。意大利不愧是世界農業產業強國。





疾風猛士


99鄉親從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每週奔波在農村和城市之間,對這個問題來談談我的看法當然囿於經驗和學識,有可能偏頗,歡迎交流探討~~

基於農業說農業,只能是“有一說一”,看不出意大利農業發展好的深層原因

意大利是一個國土面積小、資源貧乏的國家,國土面積30萬平方公里,面積比廣西多7萬,比雲南少不到8萬,就這麼大的國土,人口略多於6000萬,和中國安徽省人口相仿。


意大利國家經濟中,服務業、工業、農業佔GDP的比重分別為74%、24%、2%,可以說農業經濟的總體佔比很小。甚至不如旅遊經濟對國民經濟的貢獻,因為旅遊全產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為6%,而意大利的農業才佔2%。

無論意大利的經濟結構如何,狹小的國土規模和不大的人口規模決定了依靠國內市場,這個國家是富裕不起來的,外向型經濟是必然的選擇。不管是服務業,比如搞旅遊接待外國人,還是工業製造業為國際企業提供配套服務,比如意大利被稱為“歐洲煉油廠”、“中小企業王國”,就是農業也必須是面向國際市場才有可能發展壯大的。


面向國際市場的產業經濟的特點就是產品必須高標準、高規格、高附加值

國際市場和國內市場的消費標準、產品供應標準是分為兩類的,低標準、低價值的商品要麼進入不了國際市場、要麼競爭不過世界對手,無法實現溢價,所以,意大利農產品必然會採用先進的技術、按照規模化生產、嚴格執行有機農產的標準、並且以耐長途運輸易於較長時間保存為特徵,比如中國就是意大利橄欖油的主要進口國,佔世界橄欖油消費市場的40%。意大利也佔據著世界橄欖油出口國的首位。還有意大利的葡萄酒,2017年出口規模60億歐元,在中國和俄羅斯市場增長最快。


出口和在地消費為主的供給方向,促使意大利農業必須走高品質、特色化之路

意大利的農產品一方面主要用於出口,另一方面主要供給在地消費,而在地消費的主要對象卻是意大利遊客。

2017年來意大利旅遊的遊客總規模9060萬人次,比意大利本國人口總量還多。外國遊客在意大利消費總額392億歐元,年度增長7.7%,佔意大利2017年國內生產總值的2.3%。

發現沒有,來意大利旅遊的人比意大利本國人口多、外國人在意大利的消費總額比農業佔國民經濟的比重多,可以說,世界各國慕名而來的“吃貨”們,是意大利農產品的主要消費者。

如果你是意大利老闆,你也會不遺餘力的種植好農產品、做特色名菜、好吃好喝的招外國來的人,讓他們不停的向外掏腰包。

所以,意大利的葡萄酒、意大利的橄欖油、意大利的烘焙食品、牛羊肉、火腿、奶酪、海產品無一不以品質、味道、工藝、菜式等向世界“秀”著特色,招徠關注。

這有點像我們的成都、重慶、西安,單靠一個“吃”字,就能在全國人民的心智中佔據一個“雄霸天下”的地位。


所以,“99鄉親”的觀點是:

任何一個產業,如果你從他本身去看這裡怎麼怎麼好、那裡怎麼怎麼好,然後說“哎呀,因為人家是這樣做的,所以才這麼好!”,其實是看不出深層原因的。

意大利農業在歐洲有名,是因為他必須為境外市場和入境遊客提供高品質的農產品,否則國家農業經濟發展不起來,競爭不過別人,無法持續發展。

而關於什麼有機種植、技術領先、嚴格把控質量、大量使用現代農業技術等等,都是達到上述目標的手段,市場好,手段就會不斷的發揮作用起效,市場不好,再好的手段也會弱化甚至偃旗息鼓。

農業產業發展,千萬不要陷入手段論、工具論,否則一定會緣木求魚、事倍功半。

作者簡介:99鄉親,生長於農村,主修哲學,從事整合營銷十年。2014年至今主業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以市場研究、項目策劃、發展規劃、落地推廣為主要方向,常年行走城市農村之間,對接城市消費下鄉與農村資源進城,鄉村振興的親身參與者。


99鄉親


意大利農業確實能“稱霸歐洲”,因為意大利的農業非常發達。意大利基本農業總產值位居歐洲第三,僅次於德法兩國。而大農業產值包裹第二產業的食品加工、農業機械以及第三產業中的農業技術研究,和運輸銷售以及農業觀光業產值則能達到1200億歐元,是意大利第三大優勢集群產業。

意大利是一個山丘為主的國家,平原面積約700萬公頃,全國耕地面積約910萬公頃,土地較分散,大農場較少。農業勞動力人口約佔全國人口的3.5%。出口的農產品主要有葡萄酒、橄欖油,其中橄欖油出口世界第一,中國市場佔有率接近40%,意大利農業能這麼發達,主要是產業扶持,效率高,機械化水平高。


農家閒人


一是要因地制宜。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作物也是一樣,根據當地的自然條件來進行農業生產,以突農產品的名優特。比如新疆的瓜果,五常的大米,河套的小麥,山東的花生。在意大利也是如此,意大利的很多農業區出產的作物特產都不一樣,他們不會因為某種作物比較受市場歡迎,或者知名度比較高,就一窩蜂的搶著去種植。這保證了意大利農產品的知名度和競爭力,任何時候,意大利的小麥和橄欖都能獨樹一幟。

二是科技為先。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學的力量在任何領域都應該發揮作用,意大利在農業生產過程中,採用科學的方式,從水肥的攝入,田間管理,病蟲害施治,以及耕作方式,都有嚴格的標準和管理體系。通過對化肥和農業的控制,他們也嘗試通過傳統的耕作方法來保證土壤肥力和作物品質。如此以來,農產品的質量和產量都能得到保證。

三是農業服務業的發展。其實任何一個產業做到極致都會具有獨特的美感,如同德國的工業旅遊一樣,意大利的農業旅遊產業同樣發達,而且本身在意大利,在歐洲人們度假或者旅遊都是一種很正常的生活狀態,而因為規範化和一些帶有傳統特色的農業生產方式,也營造了秀美宜人的意大利田園風光,比如托斯卡納地區。每年會接待上千萬來自國內外的遊客,這些遊客也會為鄉村地區帶來可觀的收益。

未來我們的農村一方面可以走美國的大規模的商品穀物的生產路線,另外,意大利,或者日本這種小而美的模式也很值得借鑑。



炊煙漸遠


意大利人是歐洲最愛美食的一個群體,農業是食品的基礎所以人們對農業格外重視。

意大利土地面積雖小但作物結構複雜,那裡氣候溫和,出產的農產品花樣繁多,農業從業者種植經驗豐富。

意大利坐享歐洲農業機械現代化的勝利果實,農業機械化甚至自動化程度高,周邊要什麼有什麼,匈牙利幫著種糧,要設施有荷蘭,要設備有德國,要解決方案有以色列,要市場有全歐盟和北非,就是懶得自己種了還可以指使更懶的西班牙代勞外協,可以說是呼風喚雨。


dasBärchen小滿


拋棄專家丟掉權威,自家專心做一項事,達五代後自成體系,獨成此項權威專家了。

這就是不靠天,不靠地,一切只靠自己者的必然結果。

壟斷全球寶石的那個家族,自家孩子不上院校學習的,孩子十歲走出家門,就是世界頂級權威專家,且無文憑憑證,全世界公認共認的。

意大利不如荷蘭,荷蘭不如瑞典,瑞典不如以色列。

富僅瑞典“瑞士?”荷蘭,美國比不上。且造生產,而不是資源多致富者。

德國是頂極製造者,其有家族幾百年僅做釘子的。再教授再專家見他家人學生都當不起冠名的。

悟空問看後,新年好。


味哎兒


我國雖然面積很大,但西部地區高原沙漠佔了很大比例,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不適合人生存,西藏青海200多萬平方公里只有不到1000萬人口,而東部地區各省人滿為患,山東河南兩省比日本小許多,但人口兩億多是日本的一倍,都說日本人多其實我國東部地區的人口密度比日本大的多,可以說中國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意大利麵積是我國的3%,也就是30萬平方公里,有6000萬人口,密度遠小於中國東部,江蘇省面積9萬平方公里人口8000萬,你隨便說一個東部的省分,都比意大利人多,而且都比意大利麵積小。


用戶5257147391308


因為意大利的社會主義比較真。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存在著社會主義;而且,往往是資本主義制度的國家裡的社會主義,比所謂社會主義制度的國家還要具有更多的社會主義!


留住魚尾巴


一.🇮🇹意大利的氣候,適宜農作物的生長。

二.國土面積大不,但土地肥沃,適合種植的國土面積多。

沒有崇山峻嶺、荒漠、沙漠。

三.農業科技含量高,產量、質量有保證。

四.傳統特色農產品,質量上乘且穩定。

口碑極佳。

五.重視傳播食品文化。

賦於眾多農產品,蘊含引人關注的歷史感悟、文化品位與奇妙故事。

將售賣變成歷史、文化與故事的傳播。

讓人,既滿足了口福,又滿足了心靈。

故,意大利農業能獨樹一幟,世人不得不服。

#凌遠長著#


愛之育之


農業雄霸歐洲的應該是法國吧。法國才是世界農業大國、農業強國。意大利之於歐洲,應該沒有作者講的那麼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