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治有哪些旅遊景點呢?

完美無憾


如果來長治旅遊,詢問長治的旅遊景點,隨便一個旅行社都會給出很好的答案。但是,旅行社的旅遊好像就是轉一轉看一看拍拍照發發朋友圈而已,真正長治的內涵精髓並不一定可以看到。

長治是個好地方。如果你有時間,可以閒下來慢慢看,我建議至少要看長治的四個特色:

一、古色。

地上文物看山西,第一至第七批國保單位總數為4295處,山西則有452處,位居第一。而處於晉東南的長治市縣縣區區都有古建築,國保數量66處,全國地級市擁有國保排名第五。長治是我國木結構古建築的密基地,素有“中國古代建築博物館”之稱。

長治市66個“國保”單位包括:古建築60處、舊址2處、石窟寺及石刻2處、古墓葬1處、近現代重要史蹟及代表性建築1處。平順縣14處,長子縣12處、襄垣縣6處、黎城縣5處、潞州區5處、武鄉縣4處、潞城區4處、沁縣4處、上黨區3處、屯留區3處、壺關縣3處、沁源縣2處。具體統計如下:

二、紅色。

如果說只有古色是長治引以為傲的旅遊景點,那將是大錯特錯,因為全中國解放打響的第一槍,就在長治,長治還是紅色根據地。抗日戰爭最艱苦的八年中,長治市用小米粥養出了百萬八路軍,小米加步槍,打的敵人找不到北。日本投降,上黨戰役打響全國解放第一槍,長治市也榮幸成為全國解放最早的城市。

八路軍文化園

八路軍文化園位於武鄉縣城內,整個景區由前廣場、遊客諮詢服務中心、勝利大道、軍藝社、勝利壇、實景劇場、八路村等七部分組成。園內三場常態演出:實景劇“反掃蕩”,影視蒙太奇體驗劇“太行遊擊隊”,軍民同慶“《歡慶勝利》大巡遊”,通過聲、光、電等科技手段,幽默詼諧的表現形式,喜慶熱鬧的民俗風情,生動再現了八路軍將士與當地老百姓軍民同心、共同抵制日寇的歷史場景。地址:長治市武鄉縣太行西街類型:文化旅遊區等級

黎城黃崖洞革命紀念地
這裡是八路軍兵工廠舊址,也是“黃崖洞保衛戰”的戰場遺址。四周奇峰絕崖,巍峨雄渾,集太行雄奇、壯美於一體,是一處新開闢的旅遊勝地,還開闢“當一天八路軍”等旅遊項目。黃崖洞在黎城縣北東崖底鎮上赤峪村西的板山嶺下,佔地約10平方公里,因一座海拔1600米的黃色崖壁上有一個可容百人的天然山洞而得名。1939年7月,八路軍軍工部遵照-總司令和左權副總參謀長的指示,在黃崖洞水窯山建立兵工廠,主要生產步槍、手榴

八路軍太行紀念館
八路軍太行紀念館坐落於太行老區、八路軍的故鄉——山西省武鄉縣城,1988年建成對外開放,直屬山西省文物局,由鄧小平同志親筆題寫館名,是我國唯一一座全面反映八路軍八年抗戰史實(簡稱八路軍紀念館)的大型革命紀念館,也是集教育、科研、收藏、旅遊觀光為一體的綜合性紅色旅遊景區。到紀念館交通便利,距太(原)長(治)高速公路武鄉出口1公里、太(原)焦(作)鐵路途經武鄉縣城,二○八國道、沁溫紅色旅遊公路與周邊景

太行太嶽烈士陵園
太行太嶽烈士陵園位於長治市潞州區內的梅輝坡。它是根據1946年3月晉冀魯豫邊區參議會第一屆第二次會議的決議,為紀念在抗日戰爭中英勇犧牲於太行太嶽的中華民族優秀兒女而建立的。1951年落成。佔地總面積為9460萬平方米。陵園開南、東兩個門,南門為正門。大門兩壁是戎子和同志親筆題寫的對聯:英雄功勞換來民族幸福,烈士血汗奠定-。進入園內,青松鬱郁,鮮花遍地,顯得十分莊嚴肅穆。

百團大戰總指揮部磚壁舊址
百團大戰總指揮部磚壁舊址,位於距縣城94華里的東部山區。1961年3月4日,國務院公佈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39年7月15日,正當日寇對晉東南抗日根據地發起第二次九路圍攻之際,總部機關由潞城北村經黎城霞莊進駐磚壁村。總部在磚壁指揮八路軍粉碎日寇對晉東南的圍攻和掃蕩後,除少數人員留守磚壁外,總部機關對於1939年10月11日遷至西南10公里處的王家峪。

武鄉八路軍總司令部舊址
武鄉八路軍總司令部舊址武鄉八路軍總司令部舊址(第一批國保)時代:1938年地址:武鄉縣的磚壁村和王家峪村王家峪村距武鄉縣城45公里,在磚壁村西南10公里洪水河南岸一條狹谷中,舊址設在村北三座相連的民居中。磚壁村在王家峪村之東。兩村皆位於太行山腰,四周群山環繞,地勢險要,舊址在村東玉皇廟內及周圍的佛爺廟、奶奶廟、李家祠堂的一組建築群中。1937年8月,八路軍奔赴山西抗日前線。

長樂村戰鬥紀念碑
武鄉縣城東45公里處監漳鄉的長樂村,是抗戰時期我八路軍主力粉碎日寇對太行山根據地實行“九路圍攻”的主要戰場。1938年春天日軍調集重兵30OOO餘人,由博愛、邯鄲、邢臺、石家莊、陽泉、榆次、太谷、沁縣、長治等地分九路對我晉東南地區革0據地進行圍攻,妄圖在遼縣、武鄉、榆社一帶消滅我八路軍主力,摧毀我初創的太行抗日根據地。

沁源烈士陵園
位於沁源縣城十字街西北。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太嶽區黨委為紀念在中國革命戰爭中犧牲於太嶽革0據地的先烈,建造了這座烈士陵園。陵園於1949年8月1日奠基動工,同年12月15日正式竣工。陵園座北向南,可分三個部分。進入園門,兩側是古色古香的二層小樓,正面是屏風。屏風開左右兩門,供行人通行,屏風後小廣場北面是紀念堂,從紀念堂兩側大門入內,院中高聳著烈士亭。

神頭之戰紀念碑
1938年初,狂叫“踏破太行山”的日本侵略軍在掃通長邯路後,進而佔領了上黨首府長治,威逼晉南重鎮臨汾。決定以一部分兵力襲擊盤踞在重鎮黎城的日軍,吸引潞城的敵軍來援,以便集中三個團的兵力埋伏在長邯大道上消滅援敵,給驕橫的日本侵略者以迎頭痛擊。

太嶽軍區司令部舊址
太嶽軍區司令部舊址太嶽軍區司令部舊址(第二批省保)時代:1940—1942年地址:沁源縣城東南7公里太嶽軍區正式成立於1940年6月7日。是根據朱總司令指示,-率決死一縱隊在晉東南開闢抗日根據地,在沁源開展游擊戰,粉碎閆錫山“十二月事變”以後,為了適應新的鬥爭形勢,根據黎城會議整編建立的。由386旅旅長陳賡任司令員,王新亭任政委,周希漢任參謀長,蘇精成任政治部主任。

八路軍游擊戰體驗園
八路軍游擊戰體驗園位於百團大戰總指揮部、抗戰舊址—蟠龍鎮磚壁村,其園區以朱德總司令提出的“八路軍十大游擊戰法”為主題設計,園區主要由地雷戰、地道戰、追擊戰和麻雀戰等戰術以及勇士扣籃秀現場情景表演、軍事對抗體驗區、兒童軍事體驗區等景點和項目構成,利用機械、聲、光、電等高科技手段,生動再現八路軍與日寇鬥爭的歷程,遊客可以親自參與到“打一場游擊戰”的角色扮演活動中,真正當一回抗日英雄,體驗烽火年代那硝煙。

八路軍總司令部北村舊址
八路軍總司令部北村舊址(併入武鄉八路軍總司令部舊址)(第六批國保)時代:1938年—1939年地址:長治市潞城區店上鎮北村。1938年10月至1939年7月8日八路軍東渡黃河,挺進太行,開闢華北抗日根據地,輾轉56個村莊後,總部由長治市潞州區移駐北村。是八路軍總司令部東征第一次長期駐紮的地方,而後轉移武鄉縣磚壁村。

長子北高廟烈士陵園

長子北高廟烈士陵園坐落於長子縣城北關外的北高廟遺址上。因該廟坐落在古城北,地勢高昂,故統稱為“北高廟”。 北高廟頂部海拔1080米,為全城制高點,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抗日戰爭時期,曾被日本侵略軍佔領。抗日戰爭勝利後,閻錫山部隊於1945年8月22日搶佔長子,佔據北高廟,9月13日,作為上黨戰役主戰場之一的“北高廟攻堅戰”在此打響。

太嶽烈士陵園
太嶽烈士陵園位於沁源縣城十字街西北。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太嶽區黨委為紀念在中國革命戰爭中犧牲於太嶽革0據地的先烈,建造了這座烈士陵園。   陵園於1949年8月1日奠基動工,同年12月15日正式竣工。

黃崖洞兵工廠舊址
黃崖洞兵工廠舊址黃崖洞兵工廠舊址(第六批國保)時代:1939——1943年地址:黎城縣黃崖洞鎮下赤峪村“黃崖洞”是一個山區的名稱,泛指方圓約10平方公里的地區。當時兵工廠建在水窯山谷中,包括生產區、管理區、生活區,現存當年的廠房殘基和後來修復的部分工房,家屬區僅剩殘垣斷壁,從工廠區向北是黃龍洞,該洞為天然石洞,在峭壁之上,是當年的彈藥庫,洞對面突崖根有左權將軍的辦公室。

上黨戰役北關戰鬥遺址
1945年秋日本投降後,閻錫山為搶奪抗戰勝利果實,派兵侵入長治,引發了著名的上黨戰役。1985年,為了紀念上黨戰役勝利和長治解放43週年,長治市政府發動機關幹部、工人義務勞動,修建起上黨戰役北關戰地舊址紀念地。舊址遊園的中心,屹立著刻有“上黨戰役北關戰地舊址”的假山,假山後的銘文,記述了半個多世紀前發生的上黨戰役,體現了革命先輩們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英勇奮戰、不怕犧牲的豪情壯志。

上黨戰役指揮部舊址
上黨戰役指揮部舊址於離襄垣縣城西23公里處的大平村,是上黨戰役指揮部的一箇舊址。1945年l0月,在這裡指揮了決定上黨戰役勝負的老爺山、磨盤堖打援戰和土落截擊戰,取得了上黨戰役第二階段的全面勝利。

八路軍總部王家峪舊址
路軍總部王家峪舊址,位於武鄉縣東丘陵山區,這裡山環水繞,峽谷幽深,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抗日戰爭時期曾是八路軍總司令部所在地。朱德、彭德懷、左權、鄧小平等老一輩革命家曾在這裡長期生活、戰鬥,指揮華北各抗日根據地的游擊戰爭和政治鬥爭。總部在王家峪期間,朱總司令、彭副總司令堅定不移地執行黨在統一戰線中獨立自主的原則,對國民黨頑固勢力,進行了“有理、有利、有節”的鬥爭

平順西溝展覽館

西溝展覽館位於平順縣西溝村,始建於1968年,2005年擴建並重新改陳布展,現展館佔地面積6200平方米,建築面積1200平方米,分3個展廳,珍藏有600餘幅珍貴照片和100多件實物,系統地展示了著名全國勞模李順達、申紀蘭帶領西溝人民艱苦奮鬥、建設山區,積極探索中國農村、農民走社會主義道路的光輝歷程。

想當年,長治市的村村莊莊都駐有八路軍,紅色遺址數也數不清,如果你想了解那段歷史,真需要靜下心來慢慢地走一走。

三、綠色。

長治市的古色與紅色之外,還有長治市三百萬父老鄉親賴以生存的綠水青山,同樣也是老百姓致富的金山銀山。

八百里太行山最美的一截中太行的秀山靚水就在長治,這也是長治發展全域旅遊的最值得依賴的根本。

至於綠水青山的景點,你隨便找一家旅遊社就可以看到了,這裡不是我要介紹的重點。


太山小馬


人說山西好風光,長治是個好地方。說起長治旅遊資源,真的是數不勝數了,比如八路軍太行紀念館、太行山大峽谷、神龍灣、大禹峽、天脊山、靈空山、仙堂山、黃崖洞、老爺山、始祖百草堂、法興寺、崇慶寺等等,既有自然風光,也有人文景區。還有“女媧補天”“精衛填海”“羿射九日”“神農嘗百草”等眾多神話傳說,可以說是人傑地靈的地方。長治主要旅遊景點有紅色旅遊、峽谷山水、古建文化、神話故事四個品牌。

紅色旅遊——八路軍太行紀念館

位於山西省武鄉縣,由鄧小平同志親筆題寫館名,是全國唯一一座全面反映八路軍14年抗戰歷史的大型革命紀念館,也是集宣教、收藏、科研、旅遊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紅色旅遊經典景區。每次去到這裡,看著這些革命文物,都能感受到革命人士的偉大與不易。那段血流成河的歲月,艱苦樸素的人民,都深深地震撼了我們。一定要聽講解員的講解,細細理解歷史,彷彿置身於那個炮火紛爭的年代,受到了革命傳統的洗禮。

峽谷山水——太行山大峽谷

太行山大峽谷地處太行山東南端,串聯八泉峽、紅豆峽、青龍峽、黑龍潭、紫團山、十八盤、女媧洞等10個景區,400餘處景觀。景點很多,如果全部遊玩,光是門票也在千元之上了,建議有選擇地進行參觀。可以自駕遊,選擇比較靈活,也可以跟團遊,按照旅遊路線走比較省心一點,也不用浪費時間和精力。個人建議紅豆峽和青龍峽一定要去,景緻最好,去感受那種藏於深山幽谷之中原始村落的古樸,去感受大氣磅礴的峽谷景觀,絕對讓你歎為觀止。

古建文化——城隍廟

又被稱為潞安府城隍廟,坐落在長治市東大街。規模宏大,佈局奇特,是國內現存府級城隍廟中較完好的一座。最大的亮點就是城隍廟廣場周圍的步行街,有古玩字畫,還有服飾副食,除了能休閒散步,也可以購物和品嚐美食!


山西新聞網


人說山西好風光,山西曆史悠久,不管是人工雕琢還是天然形成的景色都數不勝數,讓人看也看不完,真的是非常的有意思了。不管是走到山西的哪裡,都能夠找到新的發現都能夠看見美麗的事物,都能夠讓人流連忘返。

說起長治來,雖然長治不是一個很出名的城市,但是長治也有很有好玩的地方,有很多值得去看的地方的。長治古稱上黨,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而長治地處太行山旁,和河北河南相連接,也是有很多值得一看的風景的。
長治位於太行山旁,所以也就造就了長治有的地方註定是不平凡的,其中太行山大峽谷,國家溼地公園這些地方歷史遺蹟和自然風光相互結合,相互填補。真的是非常的美麗,還有數不勝數的歷史文化遺蹟,當然,在長治還能夠看到老一輩人為了打下中國的江山所走過的征程,紅色旅遊,歷史遺蹟,自然風貌,這些東西長治都有!


老家呂梁


長治地區的主要景點有:

壺關縣的太行山大峽谷是世界地質博物館,分為紅豆峽、星星峽、八泉峽等景點;平順縣的天脊山、通天峽、井底村;沁源縣的靈空山、菩提寺;屯留縣老爺山、羿神嶺(免費);武鄉縣的八路軍紀念館(免費)、八路軍王家峪和磚壁總部舊址;高僧法顯故里襄垣縣仙堂山;黎城縣的八路軍兵工廠——黃崖洞、板山(對面山下武鄉境內就有彭德懷將軍血戰鬼子的“關家腦”)、廣志山等。並且境內還有無數處八路軍戰鬥的遺址,歡迎大家蒞臨!


順其自然168


上黨門應該是長治第一旅遊景點,畢竟歷史給予了見證,可是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