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登戰役美軍2個團繳械;美101空降師被包圍,創造一個吉尼斯紀錄

阿登戰役美軍2個團繳械;美101空降師被包圍,創造一個吉尼斯紀錄

傘兵的運用,自問世以來,一直是各軍事大國重視的兵種之一。我們熟知的我軍空降15軍、美第101空降師等,他們常以空降至敵人後方,執行戰役準備和突襲戰術,或者作為快速反應部隊,執行戰略投送任務等等。

如果說首次使用傘兵作戰的,大多數軍事迷們一定會說是二戰中的德國;要說把空降作戰發揮到規模使用的,那一定是盟軍。雖然,雙方都運用傘兵遂行戰場任務,但他們的側重點有很大的不同,所產生的效果也不同。

阿登戰役美軍2個團繳械;美101空降師被包圍,創造一個吉尼斯紀錄

為了能更好的說明這個問題,我以二戰中阿登戰役為例,深度的分析一下。

雖然蒙哥馬利制定的市場花園行動失敗,讓同盟國對運用空降戰術產生了一些懷疑。也充分證明了傘兵不是萬能的,要想達到效果是需要條件的。但是依然沒有擋住盟軍前進的步伐。

阿登戰役美軍2個團繳械;美101空降師被包圍,創造一個吉尼斯紀錄

這時的希特勒,“妄想症”又發作了。他一面命令前線部隊全線撤退,一面又秘密的集結了25個師,準備進行一次大的反攻。(這裡說的“妄想症”是針對德軍局勢嚴峻,盟軍勝利在望,再怎麼反抗也無濟於事,但從戰術角度來說,他的這個想法是不錯的。)

這個命令讓德軍將領們感到很吃驚。一是德軍的潰退,導致各個部隊損失慘重,齊裝滿員的師沒有幾個;二是國內的後備力量基本用盡,現在去哪裡去找那麼多部隊啊。更為嚴重的是士氣低落,國防軍厭戰情緒高,也就是幾支黨衛軍還有些戰鬥力。

阿登戰役美軍2個團繳械;美101空降師被包圍,創造一個吉尼斯紀錄

不過,專制的希特勒在國內實行“總體戰”體制。應徵年齡從16歲到60歲,以前徵兵不合格的人,剛出獄的犯人等等都被吸收到了軍隊裡。經過6至8個星期的訓練,愣是拼湊出了18個師的新兵送到西線。

更讓大家吃驚的是,他依然決定從1940年德軍大舉進犯西歐各國的阿登地區展開反攻。並再次蒐羅了1000多名傘兵,準備在盟軍後方空降。與不同以往的是,這支傘兵偽裝成美軍,乘坐繳獲的美國軍車。

阿登戰役美軍2個團繳械;美101空降師被包圍,創造一個吉尼斯紀錄

難道他們要執行什麼特種作戰任務嗎?沒錯,這是他們和美軍傘兵最大的區別。

在嚴格保密的情況下,德20個師悄悄地集結到阿登前沿陣地。戰役開始後,美國人被德軍的突然襲擊打蒙了,就在他們還沒有清醒過來的時候,德國的反攻部隊蜂擁而至。美106師2個團共計8000多人的部隊向德方投降,這是他們在歐洲戰場上最嚴重的一次失敗。

一時間,美國大兵紛紛後撤。而先於部隊進攻前,德傘兵突擊隊趁著夜色空降到預定位置,佔領橋樑,發佈假命令,挪移路標,散佈德軍大勝的謠言,製造混亂,擾亂軍心。

阿登戰役美軍2個團繳械;美101空降師被包圍,創造一個吉尼斯紀錄

正是他們的襲擾戰術,讓盟軍指揮部對前線的戰況在一段時間內一無所知。撤退中的部隊無法與上級聯繫,亂作一團。直到兩天後艾森豪威爾才得知德國人在反攻,但前線已被對方扯開了一個150公里的大口子。此時,手裡唯一的預備隊就只有兩個空降師了,一個是101師,另一個是82師。

他們被迅速派往前線,這個時候就顯示出盟軍的強大機動能力,傘兵們坐著汽車前往目標阻敵。有人會問:“盟軍的飛機為什麼不出動?”這是因為天氣惡劣,能見度不高,不利於飛機飛行。

阿登戰役美軍2個團繳械;美101空降師被包圍,創造一個吉尼斯紀錄

當他們來到巴斯托尼的時候,看到的是被打敗的兄弟部隊在後撤。當被問到:“德軍很猛,你們不怕被包圍嗎?”

“我們就是習慣於被包圍。”

被包圍的美第101空降師收到一封勸降信。德軍在信中瘋狂叫囂道:要麼投降,要麼殲滅!而傘兵們在回信中只回答了一個字:“Nuts(神經病)!”相當於咱們常說的“有病”。這件事在盟軍中廣為流傳,二戰後還因最短的拒降信載入了吉尼斯世界紀錄。

阿登戰役美軍2個團繳械;美101空降師被包圍,創造一個吉尼斯紀錄

緩過神來的美軍,開始重鑄防線。此外,在美軍後方,偽裝的德軍也很快就被發現清除了。同時天空放晴,盟軍出動5000架飛機,一邊對德軍的進攻部隊和運輸車輛進行猛烈轟炸,另一邊給包圍中101師投下了急需的供應品,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士氣。

此後,除了惡劣天氣干擾以外,空軍一直大顯身手,充分發揮了地空戰術協同的效率。巴頓的第3集團軍也火速趕到,解救出苦守20天的101師,並開始反攻。盟軍終於把納粹德軍趕回德國邊境,恢復了原來的陣線。

這也是他們最後一次使用傘兵作戰。

阿登戰役美軍2個團繳械;美101空降師被包圍,創造一個吉尼斯紀錄

兩軍在二戰期間都是比較重視傘兵的作用,也都有不一樣的戰術理念。

首先,德軍注重它的突襲和破壞作用。有些類似於特種兵的特戰行動,落地後三五成群的進攻對方的指揮部、通訊站等關鍵節點。從而達到擾亂對方部署,指揮癱瘓的目的,配合主攻部隊的攻擊。但往往起不到決定性作用。

反觀美軍更注重規模化使用。不主張分而散的戰術,少則一個團,多則幾個師同時投送到對手防線的後方,以奪取戰略性目標為目的,常常在戰略上起到決定性作用。往往配合主力部隊對對方的後方發起進攻,打亂對手的陣腳。甚至像市場花園行動中擔任戰役主角。

阿登戰役美軍2個團繳械;美101空降師被包圍,創造一個吉尼斯紀錄

兩種戰術理念談不上孰優孰劣,各有千秋。但是要從效果來看,還是美軍的戰術思想更加進步。因為它不但解決了如何快速突防的問題,而且還能形成局部戰役來配合主力進攻。這可以說是,當今各國更加註重傘兵的重要原因。

當然,任何新的戰術都只適用於一定的歷史階段。隨著技術進步,武器改進,那麼新的戰術理念、組織形式、指揮方法也會隨著改變。所以,我們不能迷信和過分依賴空降部隊,否則就會重蹈市場花園行動的結果。

阿登戰役美軍2個團繳械;美101空降師被包圍,創造一個吉尼斯紀錄

不過,我更喜歡德軍的傘兵偷襲戰術,可能是不確定的因素更多,更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不知大家怎麼看?歡迎留言討論。

歡迎搜索關注“白楊樹下談歷史”//學習歷史,傳播文化正能量//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