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三個兒子早夭,也沒有再生育,導致沒有兒子繼承皇位,這背後是否趙宗實的陰謀?

江東汪郎


在清代古典小說

《三俠五義》中有一個橋段非常引人注意就是包拯審理的“狸貓換太子”事件。“狸貓換太子”的故事在清朝末期被改編為京劇演出,十分轟動。京劇的成功帶動其他劇種的改編,評劇、豫劇、黃梅戲、呂劇、湘劇、潮劇等都有改編這個故事,一時流行於民間。這個“狸貓換太子”的太子就是後來的宋仁宗趙禎。(喜歡硯臺的宋仁宗劇照)

在歷史中的真實的宋仁宗卻沒有這樣的經歷,我們看下宋仁宗的故事和後代子嗣問題。

“狸貓換太子”是假的

宋仁宗趙禎是宋真宗的兒子,他的親生母親是李宸妃,名義上的母親是真宗的寵妃劉娥(後來做了皇后)。這是怎麼一回事吶?(狸貓換太子劇照)

劉娥年輕時長得漂亮,人也非常聰明,和宋真宗兩個人愛的是死去活來,一直受寵幸,但是卻一直沒有兒子。

劉娥有一個侍女,她就是李宸妃了,當然當時不是妃子。她做了一個仙人入懷的夢,宋真宗和劉娥就商量了一個借腹生子的計劃,就是讓侍女李氏懷孕,然後劉娥冒充其母。1010年4月14日,侍女李氏果然生下一個兒子。在沒有出生之前,宋真宗就宣佈劉娥懷孕了,生下來的孩子自然是劉娥的兒子了。當時的大臣們都知道真相卻都不說,因為宋真宗的前五個兒子全部夭折了,老六順利成了老大,也成了皇位繼承人。(包拯劇照)

李宸妃終其一生也沒有認自己的兒子,劉娥是當然的母親了,其後也被封為皇后。這和“狸貓換太子”的小說大相徑庭了。

宋仁宗的三個兒子和養子趙宗實

1.趙宗實其人。宋仁宗此人非常仁厚,雖然結婚早,但是一直沒有兒子。1035年他收堂兄濮安懿王趙允讓的第十三子趙宗實(後改名為趙曙,是謂宋英宗)為養子,當時趙宗實只有3歲,也是為了繼承大宋江山,其實民間有這樣的習俗,養子就是為了引子,能夠引來兄弟。(宋英宗劇照)

2.宋仁宗第一子。1037年5月9日(農曆),宋仁宗的俞德妃生下一個兒子趙昉,他是宋仁宗的第一個兒子,不過可惜的是生下來就死去了,後來被追封為楊王

3.宋仁宗第二子。1039年苗貴妃為宋仁宗生下了一個兒子,追封為雍王趙昕,這個兒子活的時間長,到1043年去世,只活了5歲。不過這個孩子直接導致趙宗實回到了自己親生父親身邊,不能呆在皇宮裡了,也不能以宋仁宗養子的身份出現了,因為宋仁宗正式的繼承人有了。

3.宋仁宗的第三子。1041年朱才人為宋仁宗生下了第三個兒子,追封為荊王趙曦,這個兒子只活了兩歲,到1043年年初就去世了。

宋仁宗一直在後宮穿梭,為了生兒子也是拼了。宋仁宗一共有13個女兒,其中8個夭折,只有5個成年。宋仁宗不信邪,一直拼搏,到了五十出頭仍然有女兒降生,但就是沒有兒子。

1062年宋仁宗去世前一年,八月立趙宗實為皇子,隨即改名為趙曙。但是趙宗實十多次奏請辭去皇子,但是感覺到生命危急的宋仁宗沒有同意。1063年三月54歲的宋仁宗去世,在位42年,是宋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趙宗實的養母曹皇后發佈遺詔,趙曙繼承皇位,是謂宋英宗

趙宗實沒有什麼陰謀能影響到宋仁宗的生育問題,主要是宋仁宗的孩子夭折的太多了,看來是宋仁宗的遺傳問題在作怪,和別人沒有多大關係。

宋仁宗時期任用的名人

在政治上,任用范仲淹和富弼,開始了“慶曆新政”,雖然失敗,但是為王安石變法試探出了一條道路。(范仲淹劇照)

在軍事上,任用大將狄青等,遏制了西夏的攻勢,宋夏議和。

范仲淹、韓琦、富弼、歐陽修、司馬光、王安石、包拯、蘇軾等一大批名士都在仁宗時期聚攏到朝廷中來,可謂是眾星薈萃了。


穿越再現彼岸


這個說法顯然不對,宋仁宗一生只有三個兒子,且全部早夭,但並不代表宋仁宗此後再也沒有生育,只不過再也沒有兒子出生罷了,女兒倒是先後生了十三個。至於兒子早夭,我懷疑應該是基因的問題,因為除了三個兒子全部早夭外,宋仁宗的十三個女兒當中有九個全都早夭。

△宋仁宗趙禎

宋仁宗的子女並不算少,但早夭率很高

宋仁宗一生共生有三個兒子和十三個女兒,這在古代皇帝當中雖然算不上高產,但也絕算不上低產。而從生育年份上判斷,有明確生卒年分記載的最後一個孩子是皇十一女袞國大長公主,生於嘉祐四年(1059年),此時的宋仁宗已經49歲了,而且此後還有兩個女兒出生,可見宋仁宗並非所謂的不能生育。

△宋仁宗趙禎

不過,宋仁宗的子女雖然不少,但早夭率實在是有些高。三個兒子楊王趙昉、雍王趙昕、荊王趙曦全部早夭,而十三個女兒當中,根據《宋史》記載,徐國公主、鄧國公主、鎮國公主、楚國公主、商國公主、魯國公主、唐國公主、陳國公主、豫國公主等九位公主全部早夭,而成年的幾位公主當中,有生卒年月記載的袞國大長公主也僅僅活了24歲,其餘公主因生卒年月不詳,無法判斷。

從這些記載來看,宋仁宗在生於方面應該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是基因方面肯定存在問題,否則子女的夭折率不會這麼高,這在皇室顯然不是正常現象。

趙宗實動手腳的可能性很小

趙宗實,也就是趙曙,是宋仁宗趙禎堂兄濮安懿王趙允讓的第十三子,出生於明道元年(1032年),由於趙禎的兒子全部早夭,於是趙宗實在三歲時便被過繼給了宋仁宗趙禎,交給當時的曹皇后撫養。

△趙宗實(趙煦)

不過在寶元二年(1039年),宋仁宗的兒子豫王趙昕便出生了,而趙宗實便出宮回到了生父趙允讓身邊。結果四年後,也就是慶曆三年(1043年)正月,四歲的豫王趙昕再度早夭。

直到嘉佑三年(1058年)6月,丞相韓琦、龍圖閣直學士包拯等人再度向宋仁宗提議立皇太子之事,結果再度因後宮妃嬪懷孕而緩後,雖然只是生了一個女孩,但趙宗實這時正在為生父趙允讓服喪,因而未被立為太子。

可以說,如果宋仁宗一直無子,趙宗實的確是最有希望成為儲君的人選,但在宋仁宗有生之年,太子之位一直懸而未決。直到嘉祐八年(1063年)四月初一,在宋仁宗駕崩之後,曹皇后才發佈遺詔,讓趙曙繼承皇位。

△曹皇后

由於趙宗實有過繼給宋仁宗這樁事,所以只要趙仁宗沒有兒子,那麼他即位的順位無疑排在首位,但不能僅憑這點就斷定仁宗無子是他造成的。原因有三:一是趙宗實自寶元二年(1039年),宋仁宗的兒子豫王趙昕出生之後,趙宗實便沒有再居住於皇宮,想要接近後宮難度不小。二是此後宋仁宗妃嬪仍然多有生產,可見趙宗實並未在其中動手腳。三是他的順位雖然靠前,但只要太子之位懸而未決,此事便仍有可能出現變故,趙宗實沒有必要冒著風險去幹這種事。


綜上所述,宋仁宗趙禎無子應該只是一個意外,趙宗實動手腳的可能性極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