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絕色美女的玫瑰和戰爭,一切為了王室的榮耀

1460年12月30日,英國玫瑰戰爭中的重要一戰韋克菲爾德戰役爆發。交戰的雙方是不斷爭奪王權的蘭開斯特家族和約克家族。

一位絕色美女的玫瑰和戰爭,一切為了王室的榮耀

(玫瑰戰爭的戰火燒到了整個英格蘭土地)

早在1455年5月22日的第一次聖奧爾本斯戰役中,蘭開斯特家族戰敗,亨利六世被俘,但王后瑪格麗特得以逃脫並在威爾士和北英格蘭組織抵抗。隨後勝利的約克家族掌握了英格蘭的半壁江山,約克公爵理查德成為英格蘭實際掌權人——攝政王。不甘屈服的蘭開斯特家族在英格蘭北部招兵買馬,得到了地區貴族都鐸的支持。王后瑪格麗特則是蘭開斯特家族的實際領導者,為了捍衛自己的王朝,她一路跑到世仇蘇格蘭。雙方經歷一番唇槍舌劍,蘇格蘭答應出兵幫助瑪格麗特,條件是瑪格麗特自己承擔軍費,割讓邊境重鎮貝里克,她的兒子愛德華成年後還要迎娶蘇格蘭公主。

一位絕色美女的玫瑰和戰爭,一切為了王室的榮耀

《白王后》劇照,瑪格麗特王后

亨利六世的王后安茹的瑪格麗特,是那不勒斯王和安茹公爵雷內一世和洛林女公爵伊莎貝拉之女,這位英國曆史上的絕世美女有著和柔美外表完全不同的剛毅。

一位絕色美女的玫瑰和戰爭,一切為了王室的榮耀

(王后瑪格麗特強悍的作風和丈夫亨利六世形成鮮明的對比,已經成為蘭開斯特家族實際的領袖)

11月,瑪格麗特帶著援兵迅速南下,一舉奪佔英格蘭北部重鎮約克,同時在威爾士北部繼續招募士兵。

攝政王理查德收到情報後,首先派大兒子愛德華前往威爾士南部招募那些不願效忠蘭開斯特家族的人,又命令沃裡克伯爵留在倫敦鎮守大後方,自己則領著小兒子埃德蒙德於12月9日率軍北上。一路上不斷有支持者匯入大軍,理查德的隊伍擴大至九千人。

瑪格麗特在北方整軍備戰之時,位於西部的支持者也在急匆匆趕來匯合。理查德得知消息後派出先鋒想要阻止西部的隊伍,但在16日的沃克索普戰役中落敗。蘭開斯特家族的兩股勢力成功會師,人數達到一萬八千人。

理查德沒有達到阻止蘭開斯特家族會師的既定構想,只得繼續率軍北上,於21日到達桑達爾城堡。此時蘭開斯特家族的部隊就在距離桑達爾城堡4小時路程的小鎮駐紮,理查德派人火速前往威爾士叫愛德華回來增援。

一位絕色美女的玫瑰和戰爭,一切為了王室的榮耀

(桑達爾城堡遺址)

約克公爵理查德苦苦的等待,沒等來兒子的援軍,反而等來了蘭開斯特軍隊的圍堵,桑達爾城堡周圍的道路都被蘭開斯特家族的人封鎖了。戰爭一觸即發。

理查德巴不得戰爭遲點到來,可瑪格麗特等不及了,命令部隊發起攻擊,她要急著去倫敦救出自己的丈夫,已淪為傀儡的國王亨利六世。

桑達爾城堡位於一個高地之上,如果強攻會付出巨大的代價,如果繼續圍困,約克家族的援軍就會趕到,夜長夢多,好不容易等到的機會就會喪失。為了確保萬無一失,瑪格麗特制定了詳細的進攻計劃,概括起來就是:引蛇出洞,誘敵深入,關門打狗。蘭開斯特軍先派一部分兵力在城堡前佯攻,誘使理查德出兵,而後佯裝敗退,引誘理查德追擊至伏擊地域,最後兩翼兵力殺出,包圍理查德。

30日,進攻開始了。蘭開斯特軍的一部分兵力來到城堡前叫陣,躍躍欲試準備攻城,在其後面的是隱蔽待機的預備隊,利用距離和地形掩護,約克軍隊根本看不到他們,左右兩翼樹林裡也隱藏著伏兵,不過城堡裡的理查德公爵只能看到城堡前的那點兵力。

理查德一看眼前這架勢,哪有情報裡所說的兩萬人,根本不把蘭開斯特軍放在眼裡,這幾天白擔心一場,於是親率全部兵力出城迎戰,準備一舉平定蘭開斯特家族的“叛亂”。

約克軍憑藉居高臨下的地勢,先放幾波箭雨,接著騎兵開始衝殺,蘭開斯特軍抵擋不住約克軍犀利的進攻,頓時作鳥獸散,開始向後“潰散”。

一位絕色美女的玫瑰和戰爭,一切為了王室的榮耀

理查德眼看勝利在望,奮力追擊。蘭開斯特軍退至伏擊地域,突然像打了雞血一樣開始反衝擊,被勝利鼓舞的約克軍哪裡管這些,依舊大殺四方。這次蘭開斯特軍是真的抵擋不住了,陣線開始潰散。好在預備隊及時趕到,穩住了陣線。就在約克軍奮力拼殺的時候,埋伏在兩翼的蘭開斯特軍殺出,這時的約克軍終於招架不住,開始潰敗。

混戰之中,約克公爵理查德被殺,他的小兒子埃德蒙德也被砍死,兩人的頭顱均被砍下掛在約克城上。

之所以說這場戰役重要,是因為約克家族的領袖理查德被殺,這使得約克家族群龍無首,在權力鬥爭佔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下,天平傾向了奄奄一息的蘭開斯特家族。經過此役,約克家族的勢力被分割在了倫敦和南威爾士,而蘭開斯特家族只要繼續揮師南下,就可以重拾昔日榮光。

此役約克軍死傷2500餘人,蘭開斯特軍只付出了200多人的代價,由於戰役發生在韋克菲爾德附近,所以此役名為韋克菲爾德戰役。此戰讓瑪格麗特走上了人生最輝煌的一刻。

一位絕色美女的玫瑰和戰爭,一切為了王室的榮耀

(韋克菲爾德戰役示意圖)

一個志得意滿的男人敗給了一個漂亮女人,這是歷史上一次又一次上演的故事。這仗所展示的戰術雖然簡單,卻正符合兵家之要,擁有優勢兵力的瑪格麗特並沒有蠻幹,而是欲擒故縱,採取戰鬥中最基本的秘訣,側擊。可惜的是騎兵使用不當,應該利用騎兵的機動性封住後路,而不是側翼攻擊,否則戰果將更大。從另一個角度講,戰爭服務於政治,不謀全局者難以謀一域,只有縱觀全局,才能看清這場家族爭鬥對後世帶來的影響。

一位絕色美女的玫瑰和戰爭,一切為了王室的榮耀

瑪格麗特王后的飾演者貝蕾卡

兩大家族的對立開始於英王愛德華三世的孫子理查德二世。蘭開斯特家族(家徽是紅玫瑰)是愛德華三世第三子的後裔,約克家族(家徽是白玫瑰)是愛德華三世第四子的後裔。兩大家族為爭奪英國王位發動了持續幾十年的戰爭,後來因為莎士比亞在歷史劇《亨利六世》中以兩朵玫瑰被拔作為戰爭開始的標誌被人們所熟記,人們也就把1455年至1485年這場影響深遠的戰爭稱為“玫瑰戰爭”。

理查德二世登基時年僅10歲,由其叔叔蘭開斯特家族的約翰公爵攝政輔佐,而王室的貴族又擔心約翰功高蓋主另有所圖,所以王室周圍一直暗流湧動。理查德二世親政後流放了具有王位繼承權的約翰的兒子亨利,相繼處理了一批貴族,約翰死後又收回了其封地,引發政壇極大震動。不久,亨利發動兵變,廢黜國王理查德二世,登基成為亨利四世,開啟了蘭開斯特王朝。

同樣擁有王位繼承權的約克家族怎可罷休,企圖發動兵變奪取王權,但被鎮壓。

時間就這樣慢慢流逝,轉眼到了亨利六世。亨利六世有精神病,而且沒什麼政績,被認為是個昏君。

當時歐洲黑死病(1347-1353)已經導致了大量人員死亡,英法百年戰爭(1337-1453)又使得民生凋敝,經濟萎靡,亨利六世還不斷增加苛捐雜稅,導致民怨沸騰。約克家族所處的東部和南部商品貿易發達,簡單來說就是手裡有錢。

機會終於來了。

1453年,亨利六世開始發病。約克公爵理查德經過一番權力鬥爭成為攝政王,實際掌管王室。王后瑪格麗特利用蘭開斯特家族的力量與其抗爭,兩大家族的權力鬥爭就此展開。

1455年,亨利六世的病突然好了,蘭開斯特家族趁機罷黜了攝政王理查德,大規模武裝衝突不可避免走上了前臺。

同年,雙方發生第一次聖奧爾本斯之役,蘭開斯特家族大敗,重要人物埃德蒙被殺。約克公爵理查德重新擔任攝政王。

不久,亨利六世視察中英格蘭,趁機罷黜攝政王,理查德於是離開倫敦返回愛爾蘭。

一位絕色美女的玫瑰和戰爭,一切為了王室的榮耀

(亨利六世的精神病系遺傳,應該和近親結婚有關)

1459年,理查德及其同盟出兵佔領倫敦,亨利六世率軍南下平叛。

1460年,亨利六世在北安普敦戰役中被理查德俘虜,押回倫敦。理查德想直接登基,但不被大多數貴族承認,於是重新成為攝政王,被確定為亨利六世死後的第一繼承人,此時約克家族已控制英格蘭半壁江山,蘭開斯特家族被擠到了英格蘭北部。

年底,雙方爆發韋克菲爾德戰役,約克公爵被殺,蘭開斯特軍趁勝南下。因為拿不出軍餉,瑪格麗特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竟允許士兵到處劫掠。

1461年,雙方在聖奧爾本斯發生第二次會戰,蘭開斯特家族大勝,並救出了亨利六世,卻被怕搶劫的倫敦市民攔在城外。與此同時,理查德的長子愛德華入城,蘭開斯特家族因為殺害合法的王位繼承人和縱容部下搶劫被國會罷黜王位,約克公爵愛德華成為國王。

同年,雙方投入超過十萬人,進行了決定性大會戰——陶頓戰役,蘭開斯特家族元氣大傷,幾乎被斬殺殆盡,亨利六世和瑪格麗特逃至蘇格蘭。

1465年,亨利六世被抓捕,扣押在倫敦。

一位絕色美女的玫瑰和戰爭,一切為了王室的榮耀

《白王后劇照》

1470年,瑪格麗特和約克家族的叛逃者結盟,攻入倫敦,罷黜愛德華四世。

不久,愛德華四世在勃艮第的幫助下捲土重來,殺死亨利六世和他的兒子愛德華,於1471年徹底掌控王位。而瑪格麗特王后也先後被囚禁在沃林福德城堡和倫敦塔,直到1475年被法國國王路易十一贖回。1482年,瑪格麗特王后病死,結束了自己榮耀與不屈的一生。

愛德華四世死後,其子愛德華五世剛剛12歲,其弟理查德是當時的攝政王,於是篡權自立為新國王——理查德三世。

1485年,蘭開斯特家族新公爵亨利·都鐸率軍擊敗理查德三世,成為英格蘭新國王——亨利七世。

一位絕色美女的玫瑰和戰爭,一切為了王室的榮耀

(人物關係圖)

亨利七世登基後為一勞永逸解決兩大家族的爭端,迎娶了約克家族愛德華四世之女伊麗莎白,合併兩大家族,並把兩家的家徽合併為紅白薔薇。他深知持續幾十年的爭鬥都是因為王位繼承權的原因,所以把擁有王位繼承權的人全殺了,只留下了自己的兒子,也許這才是兩大家族停止爭鬥的最直接原因。

一位絕色美女的玫瑰和戰爭,一切為了王室的榮耀

(都鐸紅白玫瑰標誌)

“玫瑰戰爭”造成大量貴族和大小封建領主死亡,但卻使大批資產階級力量成長起來,直接動搖英格蘭的封建制度,使得資本主義在英國有了發展的土壤。亨利七世通過一系列舉措加強中央集權,削弱各領主的權力,基本形成了君主專制體制。同時這也意味著英格蘭金雀花王朝的結束,都鐸王朝的開啟;英格蘭中世紀的結束,文藝復興時代的到來。

這場戰爭看似是兩大家族對權力的爭奪,實則是社會生產力的改變促使不思變的當權者下臺。當時的社會環境農民無法安安穩穩過日子,除了兩大家族的忠實擁躉外,誰有錢誰就可以招募到更多的士兵,封建領主們也會見風使舵追隨其中的一個家族。約克家族掌控的地區,貿易往來頻繁,經濟發達,又有著王室血統,對於繼承王位有著無可辯駁的正當性,只需要一個理由就可以輕易起事。當權的亨利六世不光丟掉了祖先拼殺回來的土地,還壓榨百姓,自然送給約克家族一個藉口。兩大家族的公開對抗, 在英格蘭的土地上上演一場又一場權力的遊戲。王權的衰落,必然有藩王的崛起,這是亙古不變,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理。藩王之所以能崛起,除了極少數自開始就抱有反叛心理的外,絕大多數都是遇到了昏君導致民怨沸騰,一個比昏君更賢明的地方領主自然能揭竿而起,響應者眾多。

一位絕色美女的玫瑰和戰爭,一切為了王室的榮耀

(從1399年至1485年,王權更迭頻繁)

戰爭的緣起到底是王權的衰落還是藩王對權力的慾望?秦滅六國一統天下到底是社會的進步還是百姓的浩劫?孰是孰非?也許這才是我們研究戰爭的緣起吧。

一位絕色美女的玫瑰和戰爭,一切為了王室的榮耀

(被後世稱為賢王的亨利七世)

公眾號作者簡介:王正興,原解放軍某野戰部隊軍官,曾在步兵分隊、司令部、後勤部等單位任職,致力於戰史學和戰術學研究,對軍隊戰術及非戰爭行動有個人獨到的理解。其著作《這才是戰爭》於2014年5月、6月,鳳凰衛視“開卷八分鐘”欄目分兩期推薦。他的公眾號名亦為“這才是戰爭”,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