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的藝術表現力感染力和西方繪畫相比如何?

YOYO小魚


作為一個藝術愛好者,都會知道中國畫的種類包括了“山水畫、花鳥畫、人物畫”,這些畫種都是注重“寫意”效果的;而在西方繪畫中,讓人們印象最為深刻的莫過於油畫了,我們習慣性稱呼為西方油畫,當然了西方油畫的種類也很多,比如風景、人物、宗教,那麼中國畫的藝術表現力感染力和西方繪畫(油畫)相比如何呢?



這問題要分兩部分來回答,若說藝術表現力,西方油畫要比中國畫更強;若說藝術感染力,中國畫要比西方油畫更強、更深刻,為什麼那麼說呢?只因為中國畫和西方油畫都屬於視覺藝術,既然是視覺藝術,首先強調的就是視覺效果,毋庸置疑,西方油畫的視覺效果要比中國畫的視覺效果更強烈,


可以這麼理解畫作的視覺效果就是藝術的表現力,這是給人的第一印象,從幾千年的中國畫的表現形式來看,無非就是“筆墨、線條”,這是平面藝術,然而西方油畫是以“色彩”為載體,講究“光影明暗對比、空間透視效果”,充滿了立體感,很顯然,具有立體感的油畫表現力要比平面效果的國畫要強烈,

雖然到了現代國畫也有空間效果,但是在色彩上依舊沒有油畫表現的那麼強烈,我們可以看看印象派油畫的色彩是多麼的濃重強烈了,所以至始至終西方油畫的藝術表現力都要比中國畫強烈;之所以說中國畫的藝術感染力要比西方油畫的藝術感染力強烈,



那是因為中國畫完全的“寫意”產生了強烈的意境感,而且欣賞中國畫有種“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讓人身臨其境的感覺,是純粹的畫境,這是由於中國畫注重文化底蘊的沉澱,而不講究藝術家個人情緒的抒發;西方油畫是依靠色彩、筆觸來表達藝術家的情緒和反映一些社會現象、人生哲理,而這些情感會分散欣賞者的注意力,沒有同樣人生閱歷的人,身心很難入畫,自然藝術感染力就顯的比較弱。


詩夜城主


這個問題怎麼說是好呢?

我們知道,繪畫是視覺藝術,是以圖象的形式通過人的視覺感官產生藝術效果既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的。中國畫和西方油畫是繪畫藝術兩種不同的表現形式,是目前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兩大繪畫種類。

中國畫成熟於漢代,能夠綿延發展經久不衰2000多年,足可證明它獨具的藝術特性文化底蘊和強大的生命力。西方油畫形成於15世紀,經過600多年的發展,業已成為當今世界影響最大受眾最多的第一繪畫畫種,也足見其作為視覺藝術的感召力和十足的魅力。應該說,中國畫和西方油畫各有特點,各有優勢,各有千秋。



筆者以為,中國畫著力筆墨,貴在意境,底蘊渾厚,畫裡有話。籠統地講,如果從畫面的意境寥闊深遠來看,顯然是中國畫給人的感受更強烈一些。特別是當人們看到一幅有畫有詩有書,山高林密,氣勢磅礴,大河東去,白練逶迤,炊煙裊裊,幾戶人家,一群白鷺從空中掠過的中國畫時,會不禁激起無限遐想,逸思神飛,那是何等的神妙啊!此番意境,西方油畫又怎麼能比呢?


而西方油畫,則更重“畫感”,著力造型,突出色彩運用和光線效果,無論是具象油畫還是抽象油畫都往往給人更直觀更立體的感覺。而且油畫中古典寫實主義、印象主義、抽象主義派別眾多,形成千姿百態,五彩繽紛,異彩紛呈的景象,似乎更適合當今更多人們的視覺情趣,這是中國畫所不能比的。

客觀地說,中國畫和西方油畫都是繪畫藝術的瑰寶,都給人們帶來心靈的共鳴智慧的啟迪和美的享受。至於說中國畫和西方油畫哪個更有表現力和感染力,我覺得不能一概而論,這取決於觀畫者的審美情趣。對於喜歡中國畫的人們來說,當然是中國畫表現力感染力更強。而對於欣賞西方油畫的人們來說,自然會覺得油畫更好些。


燈影書畫


中國畫追求意境,以墨的線條和濃淡乾溼的變化構造出形態各異的畫面。靈動是墨韻的最大特點,傳統中國畫講究氣韻生動,富有深遠的意境,給人心曠神怡的感覺,中國畫的種類很多,有大寫意,小寫意,工筆,等等。

世間萬物皆能出自墨下,墨分五色主要運用的線條和墨色的變化分為,鉤,點,皴,染,留白……表現的手法描繪萬物的映像。

從宋代中國畫就開始興起,從古到今有很多古畫被西洋人收藏,並且如是珍寶,可見我們中國畫在世界上很有價值地位的。

中國畫和西洋畫的區別,中國畫不拘泥於物體的外觀肖似,而多強調抒發作者的主觀情感,情趣,講究以形寫神,最求,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給人無限遐想空間。

而西洋畫力求畫與物體肖似,

中國畫不注重透視關係,

而西洋畫極注重透視關係。

在本人看來中國畫和西洋畫相比較中國畫趣味高遠,意境深奧,給人以無限遐想世間萬物百態的美好,要求的美術功底深厚,對作者的思想及靈感表現要求極高,而西洋畫的趣味較平易而普通,,像是拍照片所以在藝術價值方面也是不能和中國畫相比的。









張小千aaa


繪畫是空間造型的形象藝術,表現出藝術家的審美對象和思想情感的藝術。中國畫按內容分為人物畫、山水畫、動物畫、植物畫,講究“意境”的審美感受。西方繪畫按內容可分為人物畫、靜物畫、風景畫、宗教畫,注重“寫實”強調主觀感受的抒發。相比較中西方繪畫藝術都有著不同特色的藝術感染力。

中國畫 以毛筆、墨、國畫原料、宣紙和絹帛為工具材料,是我國特有的傳統畫種。中國畫再現客觀對象與表現主觀情感上,講究“寫意”、“外師造化,中得心源”。以簡潔的構圖與形象調動欣賞者情趣的聯想,獲得詩情畫意的審美理想。



西方繪畫主要是油畫、水彩畫。油畫採用油質顏色在厚紙、布、木板和牆壁上作畫,其顏料有極大的覆蓋力,塗改較自由。油畫的色彩異常豐富,能充分表現對象的複雜性,有力地展示雄渾闊大的場面和人物形象的藝術性。



中西方繪畫從表現力和感染力相互比較,中國畫在山水畫上感染力比西方風景畫要強。山水畫大多是畫家的奇思妙想,構圖奇異,畫面精緻,具有藝術性的審美價值。在人物繪畫藝術上,西方繪畫藝術的感染力要比中國強。西方繪畫注重寫實,以透視和明暗的方法,用色彩、質感呈現出來的效果,表現人物形象真實的美感。


黃智637


中國畫的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和西方繪畫相比如何呢,這個問題問的面很寬。這是兩種不同的繪畫藝術形式,實際各有千秋你很難說哪種好哪種遜色。咱們知道中國畫重在寫意,分大寫意、小寫意、工筆等,有具象也有抽象在內容表達上和西畫差別不大的,功能上均有觀賞性和實用性,整體來說西畫更具象重科學。感染力得看是誰的畫哪幅畫,具體去看具體去分析,不能一概而論。齊白石看到徐悲鴻的素描畫覺得很有意思想要跟著徐悲鴻學習一下素描,而晚年的畢加索說我害怕去中國,只有東方才有藝術。所以不一樣的東西尤其是土生土長的藝術很難去做比較,西方的地理環境就很合適畫油畫,中國的張家界,黃山等地理面貌就適合畫國畫。




玩美計畫


中國畫和油畫比起來,哪個藝術感染力強?這個問題似乎沒有一個統一標準。

任何繪畫的藝術表現力體現在三個層面,一是視覺張力,二是心理感受,三是審美再創造,這三者是層層遞進關係,只有把這三者完全理解透徹,就能分清中國畫和油畫的藝術感染力的高下。

視覺張力就是指畫面形式、構圖和色彩,對視覺引起的衝擊力,能讓眼球一下子吸引過去的能力。

從視覺張力層面來看,國畫由於以水墨為主,色彩表現力比較微弱。畫法以寫意為主,在造型上沒有什麼優勢,在構圖上也不夠豐富,比起油畫豐富飽滿的色彩和色調,逼真精準的造型,以及豐富多彩的構圖形式,國畫在這一層面要遠遠弱於油畫。

從心理感受層面來講,油畫欣賞的是“形”,即外在的形式美和色彩美,以及邏輯性,具有很強的敘事性,然後通過“形”來了解畫面背後的事件,從而可以挖掘出豐富的故事性。

像油畫常常以神話故事、宗教故事、戰爭題材和重要歷史事件來入畫,這些都跟人類生活有很大關係,因此,欣賞起油畫,就比較容易,有較強帶入感。

而國畫以自然山水和花花草草為主,雖然也有人物畫,但很少有那種展現故事性的主題性繪畫,面對國畫中的山水和花卉動物,觀賞者主要還是以欣賞筆墨趣味和意境為主。這對沒有一定國畫修養的人來說,欣賞起來並不容易。而油畫就不一樣,通過“形”就能激發觀者的心理感受。

在審美再創造層面,我覺得,國畫要遠遠優於油畫。

因為國畫傳達的是“意”,“意”跟儒釋道文化緊密結合,並且,國畫中有許多留白,注重虛實相生,可以衍生出許多審美解讀和審美理念。比如,畫一葉扁舟在宣紙上,船旁邊勾畫幾條淡墨波浪線,宣紙另一角寥寥幾筆塗抹出一片岸邊和幾處山巒,這就給觀者帶來無窮想象,船行駛在浩渺的水中,是要遠行還是要歸來,抑或是有人在船中欣賞湖光山色,或者品茶論道。

而油畫畫得太實太滿了,不像國畫那樣能表現出悠遠空曠的意境。

綜上所述,如果是藝術修養水平一般的欣賞者,對他來說,以寫實為主的油畫擁有較強藝術感染力和表現力,因為,大多數人都相信眼見為實的道理。而對擁有較高藝術修養水平的人來說,國畫那種無限延伸的意蘊,是最好的藝術感染力。


鴻鵠迎罡


國畫與西畫是抽象與寫實。國畫將就韻律,這是文化和繪畫材料決定的。同樣,西畫也是如此。人們看藝術的出發點不同。西畫也有近似國畫色彩韻律作品,反之,國畫中的寫實作品也不少。兩個概念產生的效果不同,從而影響力欣賞者的藝術審美。



畫家孟玉峰


現在看,略遜西方繪畫。中國畫缺少表現人性內容,如果在這方面加強,並且進一步挖掘水墨的魔幻效果,驚撼世界。



智慧書法


中國畫重意韻,西畫重寫實。








林慶逢358


兩個不同的世界觀,各有各的長處。不能用一種觀點評價,國畫、西畫的優劣之分。由於國畫受筆墨紙硯的束縛和東方哲學的影響,產生出不同的藝術形式。相反西畫也是一樣。沒有可比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