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以後的農村會是什麼樣子的?

dXp1956


三十年後的農村到底會怎麼樣,不如我們先來看看三十年前的農村是什麼樣子。筆者是一位80後,也是出生在農村,對於農村的記憶還是非常深刻的,現在也經常往返回農村。

30年前的農村記憶深刻,那時候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是木房子或者紅磚房,村裡的馬路也是泥巴路,一到雨天就泥濘難走,至於家裡的收入基本上很少,每年父母務農下來在滿足溫飽之後,能夠結餘的積蓄很少,而且那個時候在農村就業的環境並不好,要麼就是在家務農,要麼就是有點手藝偶爾乾乾活,能掙到的錢也是零零散散,根本談不上多和穩定,至於農村娛樂方面,基本上就是看電視,而且還經常停電,能收到的就是地方和中央電視臺而已。

但是經過這些年經濟的發展,國家對於農村的大力扶持,農村現在的變化很大,現在基本上村村都通了水泥路,農民就業的路子也更廣,每家每戶都掙到了錢把家裡重修了一遍,無論是軟硬件還是醫療教育等方面都得到了明顯的提高,未來對於新農村的建設依然是國家的重點。

想想30年後的農村會是什麼樣子,筆者認為到時候農村在田地方面會開始規模化運營,讓農村人在農村就能夠就業,農村也會越來越更具現代化的產業和規模,在各項福利方面也會越來越多,無論是物質上還是精神上,農村人會過的越來越充實!


樓盤網


這個問題很有挑戰性!30年以後的農村會是什麼樣子?其實,誰也沒有一個準確的答案,誰也想不到30年以後的農村會是什麼樣子。30年的時間,會發生許多許多的事情;30年的時間,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要想回答30年以後農村會是什麼樣子?那我們先反向思維,回顧一下30年前農村是個什麼樣子。30年前是1989年,那一年,我剛剛師範畢業,到農村的小學任教。那個時候的農村與現在相比,可以說絕對是兩個世界。30年前,農村收入還是很低很低的,我在農村小學擔任教師一個月的工資是108塊錢,這個收入水平對於在農村養家餬口來說已經是很好的。30年前,衣食住行與現在相比都有明顯的差距。我要到幾十裡外的農村學校去上班,但是家裡只有一輛破自行車,村裡的道路,村與村之間的道路都是坑坑窪窪的泥路。那個時代的農村人,理想的生活還是2000年實現四個現代化實現,樓上樓下電燈電話,對於汽車進家庭,根本連想都不敢想。30年前,農村的餐桌上,還是很簡單的飯菜,人們也就是剛剛解決了溫飽問題,可以天天吃饅頭了,大魚大肉只有過年的時候才能吃的上。30年前,農村人們穿的衣服都很簡單,顏色也多是藍色、白色、黑色。30年前的農村,住房都是差不多的瓦房,沒有二層樓。

30年後,農村會是什麼樣子?第一,我覺得農村的人會變得很少,因為多數的人都向城裡轉移了。第二,農村的公共設施向城市靠近,生活條件與城市相比,差距已經很小了,而且比城市有更多的空間。第三,農業發展向規模化、科技化轉變,家家戶戶種地的模式,或許會被合作社重新取代。

【以上僅代表小編的觀點,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或者啟發。您有什麼更好的意見建議,歡迎關注小編,隨時交流】


農裡農氣


作為一個在農村生活了三十多年的人,我至今還生活在農村,我來談談我的看法。

要說預測三十年後農村會是怎樣,這個我真的不好預測,也沒法預測。因為這些年農村變化太大了,特別是這十來年,可謂是翻天覆地的變化。要問我十年前想沒想過今天的農村會是什麼樣,說實話我沒有想象到十年後的農村會是這樣。

十年前我們農村街巷還都是土路,下雨出門必須要穿雨靴,不然又不出去,因為土路經過人的踩踏就變成了爛泥。還有騎摩托車騎電動車也不好騎出去,往往車輪帶起的泥巴會塞住遮泥板。

以上我說的只是路,其實十年前農村很多東西都無法跟今天的農村比。如今農村的生活方方面面比十年前那可是進步太多,十年前我們村還有很多磚瓦房,可是現在這樣的房子已經很少了,大多數家庭都住上了樓房,而且這幾年的村民自建房也越修越漂亮。如今我們村通了自來水,無線網絡以及快遞點也進村了。可以說今天我們這邊的農村與我們鄉集鎮沒啥區別了,因為配套設施也基本上齊全了,買個東西也方便,集鎮上該有的我們村也基本上有。

這就是我們這邊十年的變化,如果照目前的情況來看,三十年我確實不知道會變化成什麼樣子。不過我可以肯定的是,三十年後農村人口將進一步減少,因為就目前來看,我們村很多年輕人掙到錢了都選擇在城裡買房安家落戶。不能說青年忘本了,如今的農村青年已不像我們父輩那樣紮根於土地,他們的工作和未來都在城市,他們在城市安家當然更方便。

所以我個人覺得三十年後我們農村人口占全國人口的比重會很少,因為隨著科技的發展農業也會面臨現代化,種田目前來說就不需要密集型勞動力,以後種田用的人工更少,可能以後一個家庭就能耕種一個村的土地,這也是有可能的。


此岸情彼岸花180269099


三十年以後的農村是什麼樣子的?



30年以後的農村,比現在農村要好的很多,可以說是翻天覆地的變化,畢竟我國現在正在大理,扶持農村和發展農村,特別是新農村建設,美麗家園建設,美麗鄉村建設,鄉村振興計劃等政策的實施,將會大大的改變農村的面貌。

到2020年,我國所有的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而且一個不能少,一個不能落下,這是我國對世界人的宣言,但是我國的貧困人口絕大部分在農村,這個目標的實現是特別的宏偉巨大的,為人類的發展史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到2035年,我國將全面實現小康社會,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們的收入增加了,當然人們的幸福指數又增加了。所以30年以後,我國的農村不會存在貧困人口,人民的生活更幸福了,精神更充實了,可以說是安居樂業,國泰民安。



根據現在實行的城鎮一體化,很多農民已經進城購買樓房,居住並安家樂業,在城市裡尋找工作,成為城市的一個居民,購買了社會養老保險,解決了養老問題、醫療問題。這就使得好多農村人口流向了城市,截止明年我國將有1億農民轉為城市人口。30年以後的農村人口就大幅度減少,城市人口逐漸增加,農民的地位逐漸在提高,生活逐漸在改善。

根據現在的新農村建設的發展步伐,在各地如火如荼,出現了合村並鎮的現象,這會使得30年後我國的農村大幅度減少,而且形成了具有現代氣息的新型的農村。高檔的住宅小區,高標準的綠化,空氣清新,青山綠水,明窗淨几,也會使得城裡人非常羨慕農村的生活,但總歸還是農村,其中的意思不言自明。



總之,30年後的農村是新型的農村,具有現代化的辦公小區,高標準的醫療設備和教學基礎設施,具有大型的超市,娛樂場所,健康場所等等。對於那些美麗鄉村,主要由原始的鄉村風貌進行了美化,開發了以旅遊為主要資源的景點,提高了農民的收益。畢竟30年以後,我國已經實現小康社會,人民富裕了,國泰民安,國家將出現一片祥和的景象,偉大的中國復興夢即將實現。


宗元


三十年以後的農村會是什麼樣子的?

三十年以後的農村是什麼樣子誰也說不準,但現在和三十年以前相比,農村的村容村貌明顯改善,農民的人均收入顯著提高。可以肯定的是國家對“三農”政策的大力扶持,必將加快新型農村的建設步伐,未來的農村也許會是你最嚮往的地方。

合村並鎮住樓房

種地不掙錢是現在農村面臨的最大問題,人均土地稀少,種地的收入與農民的付出不成正比,於是便出現了“農民工”。農民工的出現使得大量農村人口轉移到城市,導致農村人口稀少,土地荒廢。把農村統一規劃合併為一個社區,社區配備醫療、超市、休閒活動、養老院等基礎設施,既改善了生活條件又方便日常生活所需。

土地流轉連成片

農村土地少很大原因是房屋建設用地多,農村合併為社區後,把原來農村房屋用地規劃為耕地,使農村的土地連成片,流轉給土地承包商,即能發揮土地的最大利用率,也能給農民帶來一定收入。

打工就在家門口

企業城市規劃用地審批難、招工難,勢必導致一部分勞動密集型企業向農村轉移,農村人在家門口便能掙到和城裡打工一樣的錢。“他鄉容不下靈魂,故鄉容不下肉身”的兩難問題得到解決。


山清水秀農家樂

近年來國家對農村環保問題的治理初見成效,農村的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未來的農村的山更綠、水更清,節假日到農村休閒旅遊成了城裡人最好的去處。農村人靠種植綠色有機蔬菜、水果便能帶來非常好的收入。

也許用不了三十年,農村就會有非常大變化,那時的農村會成為人人嚮往的地方。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歡迎關注評論,共同探討!


沂蒙小杰


三十年以後的農村會是什麼樣子的?

三十年以後農村的變化必定是巨大的,這個變化一定是沒有辦法預測的。

通過近幾年國家對農村發展的扶持,以及各種政策的實施,國家在加快鄉村振興戰略和農村城鎮化建設的大力支持下,農村已經開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如果就現在的各種政策來說,三十年後農村只是換了一個稱謂,而農民所有的權益依然保持。土地或許已經全面實行流轉,機械化、智能化已經取代勞動力短缺的問題。住房和生活上,經濟發展快的農村早日步入城鎮化生活,發展遲緩一些的地方,實現新農村建設是必然的結果。

無論三十年後農村是什麼樣子的變化,人類依然是社會的主角,農業的發展歷程依然離不開農民這個角色,而農民那時擁有的是新時代的城市生活方式,我相信社會的發展會給人類帶開無所不能變化。



黃土地上的那些事兒


預測一下三十年後的農村景象:

1.農村人少

隨著城鄉一體化推進,以及農村年輕一代的進城求學務工安家,在農村生活的人越來越少,三十年後的老年人剛好是現在三十歲左右的年輕人,大多數習慣了城市生活,估計回到農村的少,農村將是一片自然寧靜,鳥語花香,真正農村人養老的地方。



2.農民生活幸福

國家繼續經過三十年的發展,以及多年對農村發展重視與扶持,相信農村教育,醫療,養老等福利已經非常的完善,城鄉差距縮小,或者基本沒有差距,農民經濟收入,生活設施條件與城市相當,農民農村生活更好的幸福美好,甚至成為城市人的嚮往。

4.農村環境好

三十年後基本上完成了美麗鄉村建設,鄉村也實現了振興,農村環境更加的美麗,房前屋後綠樹成蔭,百鳥爭鳴,河水清澈見底,一個村莊就是一副美麗花捲。



5.農業企業多

國家通過多年的扶持,農村已經成長起來一批專業合作社,農業企業,不僅帶來了農村經濟發展,而且解決了農民就業,增收的問題。

6.一村一品

三十年後的農村田地不在是各家各戶自由散漫式種植,而是集中由合作社帶動或者是農業企業集中管理,統一生產,統一管理,統一品牌,統一銷售,實現一村一品或者是一鎮一品發展模式,農業實力進一步增強。



田園創客1


30年時間太漫長了,特別對於日新月異的中國,想想30年前的中國農村,雖然改革開放已經有了10個年頭,但是很多地方還在為溫飽而奮鬥,很多農民也僅僅靠著務農為生。農村很少有電視機,摩托車可能也剛剛開始在丘陵地區的農村出現。物質基礎也相當貧乏,也沒有漂亮的3層小樓,更沒有寬闊的道路以及良好的配套服務。變化確實很大。

如果要預測30年後的農村,感覺還是農村城市化的一個過程,集約化,特色化是主線條。很多農村將會在這個過程中消失,很多集鎮會拔地而起。農村農民的物質生活水平已經提升到新的高度,不會為了生存而焦慮。生產生活形式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30年太長,只爭朝夕。過好眼前的生活最為關鍵。





盧說鄉情


說不定也就是現在城市的樣子而已。

1、反正炊煙裊裊升起你是看不見了。

2,反正帶月荷鋤歸你是看不見了。

3、反正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你是看不到了。

4、反正那散發著歲月氣息與古樸的瓦房你是看不到了。

5、反正左鄰右舍竄門兒你是看不到了。

6、反正過年殺年豬,請周圍人吃殺豬飯你是看不到了。

7、反正……




詩城小白


三十年後的農村其實還是農村,只是看起來會新一點而已。

一、三十年不算短了,但實際上也不長。我們以現在的情況對比與三十年前的模樣就會有一種感覺,那就是三十年前90%都是泥瓦房,剩餘的10%是平頂樓,可通常大部分是一層的平頂樓。而現在是樓房,且70%以上是兩層以上的。那麼對比三十年後呢?由於鄉村的改造,泥瓦房接近於消失,也就是可能僅剩下的95%泥瓦房會消失,兩層以上的樓房覆蓋率將達到90%以上。這樣的話,在樓房方面對比起來的話,三十年與現在的情況雖有改變,但並沒有出現突破性的變化;

二、在道路變化方面,以前的鄉村道路大都是自然形成了,九曲十八彎,而且還比較窄小,可是現在的道路開始是由人工規劃建設出來的,而在未來,人工建設規劃的道路將會更多,而且更寬大。在未來三十年,農村的道路變化還是很大的,在一定程度上,它會接近於城鎮化的建設,交通方面會比現在發方便很多。

三、基礎設施配套服務更加完善,城鎮裡面有的,農村裡面也將會有,而且現在很多都已經有了。這就是農村朝城鎮化更加的走進的一步。

在未來,農村的生活服務會更加的完善,但是,其實站在很多的農村的生活服務已經開始在完善了,所以三十年後其可再完善程度並不會太明顯。所以三十年後的農村,其實還會是農村,可能並不會變得像一些人所想象的那樣那麼令人憧憬,那麼的完美,那麼的像世外桃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