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紛紛報道:工資帽將加速外援離開,中超很快將無人問津,你怎麼評價?

智道足球


足協要把中超打造成世界第六大聯賽,沒有優秀外援是行不通的,中超無人問津也是不允許的。

外援不是白求恩,來中國不是扶貧的,吸引他們的自然是大把的鈔票。

首先,目前中超外援相對日韓還是水平較高的,因為我們之前走的是20年前日本的重金引援打造聯賽的道路。但是,隨著四大帽政策的執行,中超對高水平外援的吸引力將越來越低。當然,由於《勞動法》的存在,足協不可能強令球隊推翻合同重新簽訂,但等到這一批優秀外援合同屆滿時,再想預約就難度增加了。


其次,中國足協主席提出要把中超聯賽打造成世界第六大聯賽,這是一個宏偉的目標。僅靠本土球員,恐怕在較長一段時間內根本無法實現,如果足協不想把自己的宏圖壯志變成喊口號示的笑話,就一定會有跟隨政策退出,這就不排除如允許球隊有超級外援,該外援可以不受四大帽限制之類的新政策出現,其實中國足球想快速發展閉門造車是行不通的,吸引優秀外援加盟聯賽是必然之路。

最後,以中國球員的實力,無論是恆大全華班的口號多麼響亮,相信離開寶塔組合也一樣玩不轉,同樣國安、上港和山東魯能他們都要征戰亞冠賽場,如果因為工資帽導致球隊實力快速下滑,在亞洲賽場丟盡顏面,足協也無法向世人交代。因此有政策必然會有對策,中超聯賽不會無人問津,或者會保證一種穩健持續增長的態勢。

足協出臺工資帽,也是為了提升中國足球的水平,下大力氣運作,參考武磊模式,把第一流球員送出去留洋,再引進高水品外援鍛鍊二流球員,自然還會良性發展。


一掖知球


近日足協即將出臺的“工資帽”、“獎金帽”等措施成為了所有國內球迷關注的焦點,而沒想到的是影響波及之大,甚至已經讓外媒都開始議論紛紛。不過顯然外媒目前的預測還並沒有成為現實。而目前現有外援在各隊的待遇基本上也不會有太大變化。

目前包括申花隊、華夏幸福隊等中超球隊都已經表態,不會降低球隊外援的待遇,而這項政策也並沒有強制要求各隊的外援們重新簽訂合同,僅僅是國內球員們需要重新簽訂。這至少是給目前在中超效力的外援們吃了一顆定心丸。畢竟說句不好聽的,大牌外援們來中超就是為了高額年薪?不然還有什麼別的理由?情懷?理想?還是為了提高技術?顯然都不可能。

巴西媒體報道埃爾納內斯年薪不會降低

所以估計足協也是怕引發足壇大地震,才沒有明確規定外援的工資有何變化。這樣一來各支俱樂部很可能會保持外援的待遇不變,畢竟如果沒有了外援的強力輸出,任何一支球隊明年的戰鬥力都會不可避免的下降,而征戰亞冠的中超big4很可能小組賽都出現不了。這樣的局面顯然也是足協並不想看到的。

《羅馬體育報》稱佩萊如果降薪,將考慮回國

所以,個人感覺外援們的待遇並不會有大幅度的變動,外媒們也大可不必擔心,中超聯賽目前還是需要大牌外援們的幫助的,如果高水平外援紛紛逃離,那麼國內足壇的水平豈不是又是一夜回到解放前,這麼多年探求的道路等於又是白走了。


胖星侃球


戴帽需要循序漸進,如果操之過急直接一步到位,那中超真的完了

工資高,在中超真的不是一個事。胡爾克、奧斯卡、保利尼奧、塔利斯卡、奧古斯托、馬斯切拉諾他們工資高,那是因為他們曾經也是巨星,即使現在在歐洲頂級聯賽也能打上一個主力。加上中國這些年房地產經濟瘋狂增長,這些地產商們賺的盆滿缽滿,付得起他們的工資,也依靠他們掙得了更多的眼球,賣了更多的房子,賺了更多的錢。

讓人無語並不是說有幾個實力超群的外援進入了世界足壇年薪的前十名,而是我們的國內球員的年薪也也超過千萬。有能力賺一千萬也沒啥,偏偏我們的高薪對應的卻是低能。我們打不過戰火紛飛的巴勒斯坦,打不過足球貧瘠地印度,現在亞洲都不知道還可以和誰打。談球技,停球最少三米,射門基本打飛機,就這樣的球員還拿著千萬年薪,關鍵是有時候籤一個字都可以拿幾千萬,這泡沫都是巨泡了,再不破都要頂著天了。

不過凡事都應該有一個過程,你不能今天還在吃鮑魚海參,明天一早就得喝稀飯吃鹹菜了。現在還是世界強國的國家隊主力來踢球,明天就得去泰國、菲律賓找外援了。步子一下子邁得太大容易扯著蛋,總得讓球迷有一個適應的過程。還有那些巨星們在中國來可不是為了提升中國足球水平的宏偉夢想的,只是為了人民幣,一下子賺的和歐洲差不多了,人家還來幹嘛。

還有國內球員的合同全部重新簽訂,這事也是聞所未聞,就靠著一紙命令,有法律效力的合同全部作廢。不知道這個事情最後怎麼操作,但是隻希望有一點契約精神,按照合同辦事,這樣足球才有希望。

足協的出發點是好的,足協也不想聯賽一夜之間從亞洲最好到亞洲三流,但是應該有一個過渡期,凡事都是欲速而不達。如果真的是現在就一步到位的話,那聯賽的影響力真的也會跌落谷底,真的會無人問津了。


謀子


中國足球改革的消息一個接著一個,媒體球迷看得目不暇接,眼花繚亂。

之前媒體爆出,足協打算在下個賽季出臺工資帽,球員年薪不得超過1500萬人民幣,而且不得由俱樂部繳稅,也就說這1500萬還是稅前的,繳稅之後只有800萬左右。

消息一出,輿論譁然,基本是兩邊倒,一半支持一半反對。

支持者認為中國足球水平有限,球踢得不怎麼樣,球員卻拿著千萬年薪是在浪費社會財富,甚至有人認為高薪會導致球員樂不思蜀,不知進取,還會出現貪圖享受,不專心踢球。

反對者認為球員是吃青春飯,黃金職業生涯也就十年時間,他們踢球也很辛苦,還會受傷,對比娛樂圈的小鮮肉,他們是值得拿高薪水的。高薪是因為踢球的球員實在太少,優秀球員更加少之又少,這是市場經濟決定的,而已合同一旦簽下就會受到法律保護,足協是無權干涉的。

任何政策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限薪令也是如此,應該合理出臺政策,避免違反法律,應是能促進球員的積極性,能促進足球運動更好推廣。

今天有記者在微博發佈消息稱,足協不會對已簽有合同的球員做出行動,哪些簽了長約的球員可以高枕無憂了。後面新籤的合同就必須要符合新規才能註冊參賽,而且會加大力度檢查俱樂部的財務情況,防止陰陽合同這種事情發生。

其實小編覺得,足協的限薪令可能很難有實際效果,要知道,現在的中超,只要是國足,那個稅後年薪沒有千萬,就算沒有,加上贏球獎金也會有了。一旦收入下降,球員的積極性難以保證,還會使得優秀球員外流。比如武磊這種大牌球員,國外很多聯賽都想簽下開發中國市場,千萬年薪也就200萬歐元,對歐洲聯賽並不是什麼高薪,要知道,英超很多球員週薪就已經達到30萬歐元以上了。

球迷朋友,你是怎麼看待的呢?請在評論中說說你的看法,記得點贊哦,謝謝。

你的關注是我創作的動力,歡迎關注我,每天給你報道中國足球,謝謝。


用戶101095158814


即使無人問津也比現在的虛假繁榮更好!實際上,國人更在意的是國家隊的成績!這幾年,恆大的上位,中超聯賽確實火起來了,大牌外援來了,亞冠得了,足球市場也不錯,與之反差極大的是中國各個國家隊成績的集體墜落。反思問題,我感覺還是金元足球導致的中國球員的精神、氣質的整體沉淪所致。時下,中國人金錢萬能論的觀點甚囂塵上,足球界可謂登峰造極。錢是好東西,但是,任何事情都有正反兩個方面的矛盾對立。錢也一樣,用好了,花的適當,可以推進中國足球,否則,會阻礙中國足球的發展。中國足球的現狀表明,金錢的效果在中國達到的卻是後者。既然金錢使中國足球倒退,我們就應當改弦更張。哪怕聯賽水平下滑,我們也不要現在的虛假繁榮。足球之所以成為全世界公認的第一運動,因為其已經超越了體育的範疇,某種程度上是一種民族精神的象徵,關乎國家形象。我們不能再培養一些假球星、真大款,讓他們踢養生足球,時不常地敗壞一下中國人的胃口了。哪怕聯賽倒退20年,只要踢出來中國人的精氣神,不乏中國球迷的支持和期盼!


煮茗敲詩


為什麼會出現工資帽?

要講明白這個問題,非常非常複雜。

首先,我們從邏輯上來分析國內足球運動的現狀和工資帽產生的根本原因。

職業聯賽是市場經濟的產物,當一個國家足球水平整體比較落後的時候,要吸引高水平的外援來華踢球,除了給更高的工資吸引,別無他法,這點毋庸置疑,如果不想給更高的工資,又想求得高水平運動員來華踢球,這樣最多能請來職業生涯末期的球星,這個以前聯賽已經證明過,來的都是基本踢兩年就退役的過氣球星,或在五大聯賽踢不上主力的二流球員,對球隊幫助並不大,明知道這樣,那為啥現在要搞工資帽呢?是因為我們的職業聯賽跟世界上很不一樣,出資方分國企和民企,雖然國企很有錢,但民企在經濟上的獨立性和靈活性是國企沒法比的,民企燒錢請大牌有商業價值,附加廣告價值,就算買賣不划算,錢打了水漂,民企老闆是沒有仕途上的風險的,國企的老闆可不一樣,首先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老闆,賬上沒有一分錢是他的,他們只是企業管理者,用錢是有預算的,國企參與職業聯賽更多的是一種社會責任,加上目前的反腐力度大家都知道,拿回扣是有巨大風險的,動用大額外匯跟民企血拼,得一個對國企毫無意義的冠軍,這是冤大頭啊!

我們有非常巨大的市場,這是塊巨大的蛋糕,但最大的問題是聯賽沒有盈利模式,利益分配上有沒有問題?這值得思考!沒有這麼多民企願意參與這燒錢的遊戲,職業聯賽又不得不搞,國企必須承擔起來,怎麼辦?只有折中一下了,沒辦法!大家都公平一點,在國企的能力範圍內搞個工資帽,束縛住民企的手腳。盈利模式不解決,俱樂部花錢搞青訓得不償失,投入青訓只能靠情懷,違反規律,這是不可持續的。

說到青訓,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目前有什麼辦法提高足球水平,以我們的近鄰日本為參照,他們也搞了幾級聯賽,俱樂部花的錢也不多,但他們確實走出了一條路,先看職業聯賽,他們有個特點,他們更多的招的外援是中場球員,而我們基本招的外援是得分手,他們目標很明確,他們聯賽比拼的是技術為主的整體足球,要控球,要掌握球權,選拔年輕球員以這些技術為主,而我們一直崇尚的是高舉高打,防守反擊,頭球得分,至於腳下技術,好像能開大腳,能傳中就行,向前連續一腳傳球幾乎沒有,這是我們選拔的球員,重點就在這裡!我們要深思,為什麼出現這種情況?

我們的球員基本功是很差的,傳接球很糟糕,在逼搶下腳下一腳連續向前出球都很難,這個基礎沒有,所有現代足球戰術都是紙上談兵,回想當年戚務生講的瘋狗精神,他其實在那個時候就看見了本質,後面的國內教練基本也只有搞防守反擊開大腳,球員基本功就這個樣子,要他們搞控球的踢法是很難的。

這種狀況的起因是什麼?是從小形成的一種慣性,青少年起就為了成績虛報年齡,以大打小,為了贏球,最簡單實用戰術就是兩邊翼傳中,用身體欺負矮一頭的對手!並屢試不爽!讓本該磨練基本技術的年紀瘋狂練頭球!

這個現狀不改變,未來依然一片黑暗,只要職業聯賽沒有一個盈利模式,工資帽有還是沒有,對中國足球的水平提高與否一點關係也沒有。但可以肯定的是,工資帽肯定會使聯賽水平會降低,球迷會流失,贊助會變少,俱樂部沒有盈利模式,投入青訓只能靠情懷,民企能堅持幾年?


映水之瞳


我們可以假設一種情形:一個球員現在合同工資是年薪4000萬,按足協的強制規定,必須只能籤1000萬的話,那其它3000萬就不要了嗎?俱樂部可以說用別的方式補給球員3000萬,但這意味著這個球員的身價一下子跌到了1000萬,嚴重影響這個球員未來的職業生涯。以後合同期滿再到別的國家踢球,人傢俱樂部就可能只給他1500萬了 ,畢竟人家是不認可暗箱操作的那3000萬工資的。這球員虧大了。我要是這個球員,就一定去打官司,索要這3000萬並索要俱樂部解除舊合同的賠償4000萬。這就夠了,然後跟中國拜拜。我沒有任何道德虧欠和法律風險,為啥不離開中超?


美色當前1


限外援,u23,全華班,等等,這些名詞是超級噁心,反人類的,五十年別再提這些了!

以前我們是計劃經濟,事實證明是走不通的,後來只能市場經濟。

足球不能再走回頭路了,足球要有市場,才有未來,各種限,是沒人看的,真不知道那些足球領導人是怎麼想的,我保證在二十年後,又會有足球重量級人士,如徐根寶說,現在的足球沒進步!比二十年前還差!真懷念二十年前的白斬雞,四十年前的六塊腹肌!

現在是乒乓球管足球,是外行人管內行人,如果這些去管房地產,各種限,那就好了,那人民會給你立烈士碑,不是口水碑!

中國足球,給聽話的人管,不敢給專業激情的人管,因為這些人不聽話,總有一天,中國芭蕾舞蹈中心主任也會來掛帥足球的,等著瞧!


海峽另一岸


把辛苦錢、球迷的血汗錢讓那些淘金者賺走實無必要,也沒有起到提高中國足球水平的作用。中國年輕球員不僅沒有學到他們的技術,反而提前學到了大牌範兒。中國足球也越來越糟錢、越來越成為亞洲弱隊欺負的對象。

足球只是一項體育活動,沒必要把足球當作國家榮譽去崇拜。年輕時我也是中國隊的球迷,現在看到中國足球花了天價投資,成績卻遠遠不如60、70年代那些每個月掙40元錢、有血性的球員。那時, 那個國家的球隊敢小看中國隊?

我贊成少引進那些天價外國球員,把中國球員的年薪限制在30萬以下。愛踢不踢,沒有足球中國人也生活的好好的。


錫姆科釣翁


近日中國足協確實內部有文件顯示未來在中國聯賽實行“注資帽”、“薪酬帽”、“獎金帽”、“轉會帽”等政策。其中有兩點媒體關注的比較多,也是球迷最關心的。其一是足協要求各俱樂部與球員重新簽訂和勞動合同,這一行政命令與現行勞動法相違背,其二一旦限制俱樂部投資金額,沒有鉅額工資的吸引還有巨星來中超嗎?

對於媒體和球迷擔心的重籤勞動合同違法顧慮,只能說寫這文章的媒體人對於資本家的那一套運作方法不太懂了。現在已經有消息流出來了,大部分球員已經表態支持,足協限薪政策,願與重籤合同。為何呢?你不重籤合同,俱樂部直接雪藏你,等著狀態下滑失業吧。你簽了合同,俱樂部可能從其他部分彌補你,比如上港、恆大、華夏、富力等球隊直接在北上廣送你一套別墅夠不夠?所以各位月薪幾千的媒體人和球迷就別為人家一年掙幾千萬的球員工資變少瞎操心了。

第二點限制俱樂部投資金額,會不會使外援無法得到遠超歐洲的薪資也競爭不過美國大聯盟和中東球隊。其實也大可不必過於憂慮,要知道很多外援都是有產業的,福布斯網站列出了史上吸金能力最強的運動員TOP25,貝克漢姆還在C羅和梅西之前,為何,因為他們在場外有大量的廣告收入和屬於自己的產業。伊涅斯塔之所以加盟日本球隊,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為了將自己的紅酒產業打進日本市場。

通過以上分析各位可以看出,足協所出的政策雖然有很多的嚴格限制,但是在這些商界大鱷面前真的是太菜了,有太多的漏洞可以鑽,只是不會像現在這麼明目張膽的大把花錢罷了。

如果您還有什麼問題需要和小編探討,請關注小編,小編會第一時間給予您回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