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哪些書可以提高自己的涵養和文采呢?

九零的潮人


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來討論,一是提高涵養,二是提高文采。

首先涵養方面,這不只是讀幾本書就可以提高的,讀完書你要學以致用,要與現實情況相結合,也要與自己的情況結合。另外有涵養是別人對你的一個評價,還要考慮別人的感受。綜上,我想要推薦的書是:

《論語》,《老子》,《莊子》,《大學》,《中庸》等。他們能被成為四書五經也是有道理的,為人處世方面可以結合自己的三觀來選擇。

《情商》,《心理學》,《非暴力溝通》,《理性情緒》等等。這類書可以幫助你瞭解與你交往的人的想法和情緒,有效地溝通,幫助你在別人心中建立起“有涵養”的形象。

有關提高文采方面,需要多積累,書看了不要白看,記下那些經典的描寫,情節,總有用得上的時候。我想推薦的書有:

唐詩宋詞元曲,這些肯定必讀的。

王小波,東野圭吾,我也是逢人必推。

餘華也可以一看。

別光看情節,有些記敘方式,描寫手法都是可以學的,若是覺得哪一段讓你覺得“妙啊”,一定記下來,學著寫,久而久之,文采就會提高了~





大明青小禾


世間唯有讀書高,如何選書更是關鍵

想要通過讀書來提高自己的涵養和文采,以下幾類書絕對是不可遺漏的:

<strong>一、哲學類

想必大家都聽說過一句話:人是會思考的蘆葦,人之所以為人,就是因為我們有思想,而最能體現我們人類思想的結晶的書籍便是哲學類的書籍,只有明白了人為什麼而活著,才能建立起我們安身立命的根本,所以如果想提高自己的涵養和文采,哲學類的書籍是首先要去涉獵的:

給大家提供一個哲學類的書單:

東方哲學思想經典

孔子《論語》

老子《道德經》

墨子《墨經》

《易經》

《大學》、《中庸》

西方哲學經典

柏拉圖《理想國》

亞里士多德《尼各馬可倫理學》

黑格爾《精神現象學》

尼采《權力意志》

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

《勞特利奇哲學史》

二、詩歌類

推薦第二類的原因是作為我們中華民族的瑰寶,詩歌可謂是以它獨有的韻律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國有那麼多詩歌、那麼多偉大的詩人,通過學習詩歌自然能讓我們腹有詩書氣自華!

詩歌類的書單如下:

花草粹編(上下冊) [明]陳耀文

唐詩評選 王夫之

中國曆代詩詞分類品讀(詠情卷)

中國曆代詩詞分類品讀(詠景卷)

元曲之旅

唐詩之美-快意淋漓歌大唐

人間詞話

三、散文類

散文類相較於前兩者:哲學的深沉,詩歌的嚴謹,帶給人的提升更多的就是在於讓人獲得更多灑脫和恣意,這同樣也是一種文采!

散文類書單:

浮生六記 沈復

撒哈拉的故事 三毛

文學回憶錄(全2冊) 木心 口述 / 陳丹青 筆錄

我們仨 楊絳

20世紀中外散文經典 北河 主編 / 木華 主編

人間草木 汪曾祺

心有歡喜過生活 林清玄

山居雜憶(插圖精裝版) 高誦芬 / 徐家禎

大家如果覺得推薦的書籍有讓你對於提升自己的文采和涵養的話,可以關注留言哦!


攝影的秘密



大道至簡,覺得越簡單的方法,越容易達成目標,只不過過程單一而枯燥,並不是任何人能夠堅持下來的。舉兩個例子,都是大家眾所周知的人物:1,董卿,曾經有位記者問過董卿:‘最喜歡的一本書是什麼?‘,‘中華字典’,董卿的回答令所有在場的人震驚,董卿一邊回答一邊拿出她喜歡的一本中華字典,大家一看,真的是一本中華字典,而且裡面的書頁已經被翻看的爛爛的,上面滿是註解, 書面和書尾還專門用硬紙皮包裝過,她說這是她小時候第一次演講獲得的一等獎獎品,她一直用到現在。全國著名的央視一姐,曾經多次獲得主持人金話筒獎,優雅知性達人的董卿的成功經歷告訴了我們,她的方法雖然簡單,但是是非常成功的,可試問又有誰能夠堅持把一本字典看完,還看多遍呢?所以方法雖然很簡單,但要堅持下來,需要非常頑強的毅力。

2,俞敏洪,新東方英語創始人 ,在創業前,他也是認認真真學習完完整整一本英語字典的,這使他能把英語教學得遊刃有餘,如魚得水。兩位名人都能把語言運用自如,說明他們的方法是完全可以借鑑的。

從上面兩個名人例子,說明了要提高自己的文采和涵養,最需要讀的書是字典,如新華字典,成語詞典和詩歌詞賦詞典等等,因為所有的字典都是經過多位大師的智慧精簡而成,所以你在學習字典的過程中,不是在學習一個人的智慧,而是在學習多人的智慧 ,自然受益良更多,絕對是勝過讀某一位作家所寫的書的,不過確實需要你非常強烈的喜愛和堅持。

當然,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書,除了字典之外 ,世上還有這麼多好書,只要堅持看喜歡的書,當然就會滿腹詩書,或者下筆如有神,文采天成 ,一洩千里;或者說話語言流暢,如滔滔江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古今中外,無所不知,信手粘來,渾然天成,令人歎服!(如我們的梁宏達老師!梁宏道老師也是從小把四書五經和詩詞歌賦背誦得滾瓜爛熟的。)


喜學得


毛澤東有一句名言:咬得菜根,百事可為。

說的就是這本《菜根譚》,是明朝洪應明所作,是一部寫修養,為人處世,出世的作品。

這本書可能大家不曾看過,但是其中有一句話大家都應知道。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

魚得水逝,而相忘乎水,鳥乘風飛,而不知有風。

人在成功之後,往往會強調自己的作用,卻忘了自身所處環境或身邊人給的幫助。

洪應明用一種像是訓誡,卻非常親切的語句表達出來。

這種句子並不會給人當頭一棒,讓人猛然間的驚醒痛苦,反而是以及其親和的方式表達出來,更起到了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覺人之詐,不形於言;受人之侮,不動於色。

相信一些閱歷深厚的人對此都有些感悟,這是一種處世的經驗和哲學,意味深遠,百讀不厭。

只要身在塵世之中,便受塵世之苦。

我相信這部書是對很多人都會有幫助的,可以當做學習為人處世的一個範本。

中國的文化,立足於儒釋道,而我們的生活,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幾乎都是受了儒家的影響。

比如要待人謙和,要立志向,職場中阿諛奉承,虛情假意等等。

這是很多人都討厭卻無法逃離的,如果我們無法逃避,不如欣然接受。

多讀奇書,不求效仿他人,但求不受傷害。

遍閱人情,始識疏狂之足貴;備嘗世味,方知淡泊之為真

最重要的是學書法的朋友,更應多讀這類書籍,因為這是非常好的創作文本。

出作品之後既能悅己,也能悅人,何樂不為?

點下關注,日常推送好字好書。


梁宇航


讀書是可以提高自己的涵養和文采的,而且是非常有效的途徑。
但是,我們不能始終要記住一點:任何質變,都在於量變。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任何你想要的改變,尤其是內在的改變、氣質談吐的改變,都需要一個時間的加成——積累。
所以,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希望朋友們能夠先在自己的心中立好一個前提:那就是堅持。
如果我們希望通過讀一兩本書就能夠一步到位地提高我們的涵養與文采,我覺得是不可能的。

好的,在確立好這個大前提後,我們再來看看有哪些優質的書能夠實現我們這一目標。



一,提高涵養與文采的書,首先肯定不能是郭敬明、咪蒙之流的網絡寫手的文章或者書籍。


因為他們的書,是比快餐還要快餐的書,他們的文章是比標題黨還標題黨的文章。

總看他們這類人的書,一定會讓我們的思想變得浮躁、世俗、輕浮、甚至腦殘。
至於為什麼,只需要拿著那些經久不衰、被時代認可的著作,與郭敬明、咪蒙之流的文章對比一下,就立馬可以知道了。
可以這麼說:那些經典的著作是為了時代和人類的提升而創作的;而郭敬明、咪蒙之流的網絡寫手是為了博取眼球、從而在粉絲經濟中大撈一筆的人。
前者就像是真正的藝術家,後者卻像是娛樂圈中的演員。

我想通過這個比喻,朋友們就可以非常明瞭他們之間的區別了。



二、涵養與文采包括的要素是什麼?對應的著作有哪些?


涵養意味著:有思考能力、肚子裡有墨水、有知識,有一定的鑑別能力。

文采:說話能夠引經據典,寫文章能夠有一定的水平和內涵,而不是大老粗一樣的幾句大白話。


基於這個,我們就可以從具有一定的思考內容、能夠豐富人的知識、以及文筆不錯的書來推薦了。(注:部分書會有領域的交集)
具備一定思想內涵的書:王陽明《王陽明全集》,安·蘭德《源泉》,周國平《人與永恆》《周國平人生哲思錄》《善良豐富高貴》,巴爾扎克《驢皮記》《高老頭》、叔本華《思想隨筆》,孫武《孫子兵法》,老子《道德經》,莊周《莊子》,魯迅《吶喊》《彷徨》,契科夫《第六病室》,加繆《局外人》《鼠疫》,北島《北島詩集》,曾國藩《曾國藩家書》,米蘭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園》,史鐵生《我與地壇》

能夠豐富人知識的書:歷史類書籍《萬曆十五年》《上下五千年》《史記》《全球通史》《人類簡史》《三國演義》,心理學書籍《九型人格》《社會心理學》,經典文學小說類書籍《紅樓夢》,醫學方面的書《黃帝內經》

文筆不錯的書:語言大師們的著作——莊周《莊子》,列夫托爾斯泰《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莎士比亞《哈姆雷特》,福樓拜《包法利夫人》,莫泊桑《羊脂球》《漂亮朋友》,老舍《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茶館》,著名詩人的著作——《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韓昌黎集》《李義山詩集》


暫且就推薦到這裡呢。歡迎朋友們留下你的評論一起來探討學習,或者也可以私信給我呢~


哲思藝魂


小年以為,無論什麼樣的書都可以讓自己變得與眾不同!

要提高自己的涵養和文采,小年以為需要讀一讀下面書:

首先,四大名著

不僅僅是看過影視劇就完了,一字一句的讀一讀這些名著,你就會發現原來書中真的有黃金屋!

現在看看那些網絡小說,你就會發現,很多語言風格和劇情套路在四大名著中都能找到相應的影子!

除了四大名著以外,還有一些品讀四大名著的書籍,也可以拿來讀一讀。

其次,是歷史

正史、野史都要讀一讀,史學家的著作也要讀一讀。

世界的發展是朝前的,但是人類的活動是不變的,萬變不離其宗,讀通了史籍,你就看透了人生。

有這麼一句話,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其實並不是歷史相似,而是人的行為相似!

看懂了歷史,不是讓你沉湎於過去,而是要讓你更具前瞻性的眼光去看待未來!

第三,專業類書籍

人生就是一棵大樹,其他的都是枝葉,只有你的本職才是你人生最根本的。

最後,其他的書籍

其他的書籍,包括了各種各樣的書籍,儒家典籍、詩詞選集、世界名著、各種工具書、雞湯文等等,甚至你連小黃文都可以涉獵一下!

文字是神奇的,簡單的排列組合,就可以衍生出無數神奇的故事。


我是小年,喜歡傳統文化,喜歡傳統武術,如果你有不同見解,期待和你的交流

小年學習武術


我經常喜歡給人推薦這套梁啟超的“國學入門書目”:

(簡化版在最後,覺得頭昏的請一拉到底。)


(甲)修養應用及思想史關係書類

〇《論語》《孟子》〇《易經》〇《禮記》〇《老子》 〇《墨子》〇《莊子》〇《荀子》〇《尹文子》《慎子》《公孫龍子》 〇《韓非子》〇《管子》〇《呂氏春秋》〇《淮南子》 〇《春秋繁露》〇《鹽鐵論》〇《論衡》〇《抱朴子》〇《列子》

上所列為漢晉以前思想界之重要著作,六朝隋唐間思想界著光采者為佛學,其書目當別述。以下舉宋以後學術之代表書,但為一般學者節嗇精力計,不願多舉也。

〇《近思錄》 朱熹著 江永注〇《朱子年譜》,附朱子《論學要語》,王懋竑著〇《傳習錄》 王守仁語 徐愛錢德洪等記〇《明儒學案》 黃宗羲著〇《宋元學案》 黃宗羲初稿 全祖望王梓材兩次續成〇《日知錄》《亭林文集》 顧炎武著〇《明夷待訪錄》 黃宗羲著〇《思問錄》 王夫之著〇《顏氏學記》 戴望編〇《東原集》 戴震著〇《雕菰樓集》 焦循著〇《文史通義》 章學誠著〇《大同書》 康有為著〇《國故論衡》 章炳麟著〇《東西文化及其哲學》 梁漱溟著〇《中國哲學史大綱》上卷 胡適著〇《先秦政治思想史》 梁啟超著〇《清代學術概論》 梁啟超著


(乙)政治史及其他文獻學書類

〇《尚書》〇《逸周書》〇《竹書紀年》〇《國語》《春秋左氏傳》〇《戰國策》〇《周禮》〇《考信錄》 崔述著〇《資治通鑑》〇《續資治通鑑》 畢沅著〇《文獻通考》《續文獻通考》《皇朝文獻通考》〇《通志二十略》〇《二十四史》〇《廿二史札記》 趙翼著〇《聖武記》 魏源著〇《國朝先正事略》 李元度著〇《讀史方輿紀要》 顧祖禹著〇《史通》 劉知幾著〇《中國歷史研究法》 梁啟超著


(丙)韻文書類

〇《詩經》〇《楚辭》〇《文選》〇《樂府詩集》 郭茂倩編〇《李太白集》〇《杜工部集》〇《王右丞集》〇《孟襄陽集》〇《韋蘇州集》〇《高常侍集》〇《韓昌黎集》〇《柳河東集》〇《白香山集》〇《李義山集》〇《王臨川集》〇《蘇東坡集》〇《元遺山集》〇《陸放翁集》

以上唐宋人詩文集。

〇《唐百家詩選》 王安石選〇《宋詩鈔》 呂留良抄

以上唐宋詩選本。

〇《清真詞》 周美成〇《醉翁琴趣》 歐陽修〇《東坡樂府》 蘇軾〇《屯田集》 柳永〇《淮海詞》 秦觀〇《樵歌》 朱敦儒〇《稼軒詞》 辛棄疾〇《後村詞》 劉克莊〇《白石道人歌曲》 姜夔〇《碧山詞》 王沂孫〇《夢窗詞》 吳文英

以上宋人詞集。

〇《西廂記》〇《琵琶記》〇《牡丹亭》〇《桃花扇》〇《長生殿》

以上元明清人曲本。

(丁)小學書及文法書類

〇《說文解字》 段玉裁著〇《說文通訓定聲》 朱駿聲著〇《說文釋例》 王筠著〇《經傳釋詞》 王引之著〇《古書疑義舉例》 俞樾著〇《文通》 馬建忠著〇《經籍纂詁》 阮元編


(戊)隨意涉覽書類

〇《四庫全書總目摘要》〇《世說新語》〇《水經注》 酈道元撰 戴震校〇《文心雕龍》 劉勰撰〇《大唐三藏慈恩法師傳》 慧立撰〇《徐霞客遊記》〇《夢溪筆談》 沈括〇《困學紀聞》 王應麟撰 閻若璩注〇《通藝錄》 程瑤田撰〇《癸巳類稿》 俞正燮撰〇《東塾讀書記》 陳灃撰〇《庸盦筆記》 薛福成〇《張太嶽集》 張居正〇《王心齋先 生全書》 王艮〇《朱舜水遺集》 朱之瑜〇《李恕谷文集》 李塨〇《鮚琦亭集》 全祖望〇《潛研堂集》 錢大昕〇《述學》 汪中〇《洪北江集》 洪亮吉〇《定盦文集》 龔自珍〇《曾文正公全集》 曾國藩〇《胡文忠公集》 胡林翼〇《苕溪漁隱叢話》 胡仔〇《詞苑叢談》 徐釚〇《語石》 葉昌熾〇《書林清話》 葉德輝〇《廣藝舟雙楫》 康有為〇《劇說》 焦循〇《宋元戲曲史》 王國維


注意這只是目錄。按梁公的意見,這裡面有的應該全讀,有的只需要摘讀,有的被列入推薦,則是由於時代原因。(趙翼《聖武記》 、魏源《國朝先正事略》這兩本書錄進來,是因為當時就沒有一本寫清朝的史書,不得不用這兩本充數。現在《清史稿》雖然毛病也不少,但至少能用。)

原文在書目後面還寫了簡略的讀法,但篇幅太長,我就不抄了,有興趣的讀者朋友可以自行搜索……

但由於時代原因,梁啟超那年頭,讀書人的知識基本還是以文史類為主,既不用學數學編程,也不用搞物理化學,可今天就不一樣了。總而言之,今天的人很難拿出大部分時間,只花費在國學類書籍的閱讀上——除非你是這個專業的。

不過好在,梁公雖然沒有預測能力,但他也知道“惟青年學生校課既繁,所治專門別有在,恐仍不能人人按表而讀。”所以又搞了一個簡化版,號稱“真正之最低限度”:

《四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易經》、《書經》、《詩經》、《禮記》、《左傳》、《老子》、《墨子》、《莊子》、《荀子》、《韓非子》、《戰國策》、《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資治通鑑》(或《通鑑紀事本末》)、《宋元明史紀事本末》、《楚辭》、《文選》、《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韓昌黎集》、《柳河東集》、《白香山集》,其他詞曲集隨所好選讀數種。

然後梁啟超放了句狠話:

以上各書,無論學礦、學工程學……皆須一讀。若並此未讀,真不能認為中國學人矣。

每次我看到這句,再想想上面那最低限度書目,按書名我還有一小半沒看過,按篇幅估計還有一大半沒看過。我就這個流冷汗吶……


北門猿


胸藏文墨虛若谷,腹有詩書氣自華!

讀書是潛移默化的!

一個人看了什麼書,他就會不知不覺效仿書中的人物,他的說話做事思考問題也會不一樣。

就我個人而言,我喜歡看武俠,經史之類的書籍。特別喜歡家國危難的民族精神,氣定神閒的民族氣節。

曾國藩說,身無半畝心憂天下,讀書萬卷神交古人。我也不敢說和古人有心靈上交流,但是確實喜歡看古人對於人生大義,家國精神的思考。自己也會產生同樣的思考。

我覺得這是一件相當有意思的事情!


瀟湘夜雨l


什麼是好書?只有大量的閱讀才能提升自己的理解能力和文字的處理能力,無所謂好書和壞書,名家名作也看,言情、武俠、經濟、歷史、哲學都有涉及,甚至黃色小說都看,裡面的文采很優美,像《金瓶梅》之類的就不是好書了?

有時對佛學感興趣,可以翻翻,對道家思想有興趣,可以學學,沒有要特定看那本書。

有些書本來不適合你,非要去看,那不是沒事找事嗎?可能和《紅樓夢》無緣,每次看了一章就睡著,如今想來,對黛玉葬花的哪段算是看得比較投入的了,其它的有走馬觀花之嫌,不評頭論足。

說到涵養,那是看你對書的吸收有多少?能不能轉化成一種態度,一種能力的問題。

相對我來說,不管看什麼書,都帶著懷疑的態度,認定一些思想而又否定一些思想,甚至是一些真理名言之類,總想找出它們的不足。

至於文采,用過太多華麗的詞語應該懂得返璞歸真,在生活中去提煉文字,如果能做到讀者不能跳行閱讀,那才是真功夫,能把一件事、一個動作描繪得生動貼切,文采自然出來了。

當你閱讀量足夠,許多忘記的詞語在行文時就會出現在腦海裡,自然順暢下筆。

記得上學時,很多人喜歡作筆記,而我最笨,把書本翻開來看,一遍記不住就兩遍、三遍,慢慢地就成了習慣了,當然那是為了應付考試,如今很少那麼做。

喜歡讀的,才收穫最多,名著好好讀沒錯,至於國外名著,得看翻譯者的功力了。


優雅的醉貓


現在的人們早出晚歸,從早上急急忙忙趕地鐵,搭公交車去上班,又到晚上“歸心似箭”擠地鐵回家,每天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就這樣一天又一天過去了,今天跟昨天差不多,明天跟今天一樣過,反反覆覆,生活單調,隨著時間流逝但是卻沒有進步。現在人們為了生存,無奈只好拼命努力工作賺錢,自己空餘時間很少,但是每天忙忙碌碌的生活讓我們變得很平庸,因此我們需要尋求心靈一方淨土,多看一些好書來陶冶情操,提高內心涵養,讓生活充滿希望。下面我給大家介紹兩本好書。

  1. 小窗幽記
“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

“交友需帶三分俠氣,作人要存一點素心”

“留七分正經以度生,留三分痴呆以防死”

以上是本書的金句。這本書是明朝天啟年間蘇州一位書生寫的。科舉落榜後,他消沉,焦慮,看盡世間冷眼,決意從心,不再追求仕途。“一願識盡世間好人,二願讀盡世間好書,三願看盡世間好山水”的豪情壯志,瀟灑脫俗,豁達心境都蘊含在本書中。



2,浮生六記

本書作者是“晚清小紅樓”陳芸,魯迅說她是中國第一美人,林語堂說她是中國歷史上最可愛的女人。

書中有細水長流,深沉而又真摯的感情。

“若為兒擇婦,非淑姊不娶”

“願生生世世為夫婦”

“情之所鍾,雖醜不嫌”

這些情感這是我們現代人所需要的。在禮教森嚴,物質匱乏的年代,古人尚且把日子過得有滋有味。我們現代人有什麼理由不好好熱愛現在的生活。




在現代匆忙快節奏的社會中,閒已經變得很奢侈。但是我們還是需要停下腳步,反思自己,調整心態,再從心出發。以上兩本書,相信會給大家帶來幫助,帶您心靈在古人慢節奏生活中遨遊。


感謝大家閱讀。大家還有什麼好書,歡迎在評論區補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