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自學文言文?

高敏崇


文言文其實並不難學,文言文的學習其實就分四個部分實詞、虛詞、句式、典故及傳統文化和背景知識。

文言文的學習是個由淺入深的過程,需要有一定的文字基礎以及語言理解能力,基本上小學五年級以上的孩子就可以開始學,尤其是現在部編版教材,文言文的學習越來越重要,我建以家長要重視孩子文言文的學習,自學文言文可以從《世說新語》開始,因為《世說新語》這本書從難易程度、篇幅長短方面都非常適合零基礎開始學文言文。可以每天去讀一小斷,看下面的字詞釋意,或查《古漢語常用字字典》,試著翻譯古文,然後去看翻譯對比一下你翻譯的正誤,最後朗讀,一定要
大聲朗讀,大聲朗讀的目的就是從視覺和聽覺兩雙方面次激你的大腦,培養你的語感。覺得喜歡的小段字,可以背下來,《世說新語》學完相信你的文言文可以有質的飛躍。學完《世說新語》可以跟上《古文觀止》,必備工具書就用《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行行大語文


我們學習任何東西都有一個由淺入深的過程,文言文也是這樣,那麼依照我的理解,從大的方面來看,廣義文言文分為散文跟韻文,韻文包括詩詞歌賦與駢文。這類文體中,詩歌我們暫時不談,就文章來看,一開始去讀駢文跟賦是不合適的,魏晉南北朝時文學獲得大發展,但是文章發展到後來,出現了種形式輕思想的傾向,這也引起來後來韓愈柳宗元倡導的古文運動,拒絕浮誇的文風,反對佶屈聱牙的寫作陋習,主張迴歸“文以載道”的道路,效法先秦諸子散文跟歷史散文,因此,就思想性跟作品的簡易性來看,入門首推的是先秦諸子散文跟歷史散文。無論論語還是孟子,墨子還是韓非子,都是不錯的選擇。



當然,專業的文學家的作品也是值得推薦的,其中最頂尖的唐宋八大家作品是重中之重,可以針對性地選擇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文學家來閱讀,在閱讀的時候結合人物傳記,這樣更能體會到文章的深刻性了。這邊推薦古文觀止。

在這一階段後,我們可以去閱讀稍微有點深度的作品,像昭明文選,唐宋、明清時期一些作家的筆記,像容齋隨筆,隨園詩話等都可以。



鬼哭神嚎orz


我覺得想要自學文言文,必須得依靠大量的閱讀文言文,還得學會推敲。



文言文實詞虛詞很多,在不同的句式中又有不同的意思,如果靠著背誦每個字詞的意思來自學的話就太難了。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我們自身本就有一點文言文的積累,多讀幾遍理解它的意思並不是很難。

讀懂文章的大意之後,再來精讀。先根據文章意思將文章分為幾部分,一部分一部分的來讀。



每一部分每一句話,反覆推敲,讀懂每句話的大意,然後根據前後文的意思自己來猜測自己不懂的那個生字的意思。就這樣以此類推,讀完全文。

在讀完之後,對照原文翻譯,看看自己哪地方不對,自己當時是怎麼想的,哪裡錯了,為什麼會錯,在校對之後在筆記本上記下讓自己印象深刻的錯誤,積累幾個自己看似會卻沒想對的字詞。

一開始可能會比較費力,時間長了,會有很大進步,當然,貴在堅持。



還有一個辦法,就是讀書,讀純古文的書籍,不看任何資料,像《史記》之類的,一開始讀不求甚解,讀個大概,等讀完幾本之後,再回來讀之前讀過的書,仔細讀讀,會有許多新的收穫。

總之,自學文言文需要多讀,多積累,貴在堅持。

這些是我的方法,希望對你有用。


百味書齋


沒別的辦法,只能多讀書,看多了自然就會了。論語入門,詩經輔助,明朝散文讀一讀,唐詩宋詞就算了,堅持一年語感出來就可以啦,不過確實很枯燥,看多了頭疼。先別急著背字意,讀就可以的,慢慢你會發現看一句話,雖然一下子說不出來確切的意思,但是心裡大致還是明白的,第一階段就完成了。


微涼70185066


把《聊齋志異》、《古文觀止》、《世說新語》、《史記》這四部書讀百遍,自然就會寫文言文了。


託尼賈282


先把唐詩等古詩背誦幾百首,就容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