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字中,如何找出自己與字帖的差距,如何糾正?

kikilala75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觀點是:練字中,可以按照以下辦法找出自己臨摹的字與字帖上字的差距:



第一,從用筆方面找。

大家知道,用筆,就是筆法。可把自己臨摹的字與字帖上的字分別鋪在書桌上,仔細觀察自己臨摹的字的用筆是否與字帖上的字的用筆一致,比如:橫、豎、撇、捺、點、鉤、斜鉤,等。如果自己臨摹的字與字帖上的字的用筆不一致時,就應該採取摹臨的辦法予以解決。通常情況下,摹臨一遍往往比對臨二十遍的效果還要好。摹臨一段時間後,再照著字帖上的字對臨。就這樣反覆臨摹下去,就會解決用筆的問題。

上圖為筆法示意圖。




第二,從字的結構方面找。

字帖上每個字的結構佈局都是科學合理的,也是有規律的。練字時,一定要把握好每個字的結構佈局規律。把握字的結構佈局規律的辦法是,注重字的點畫布局比例和呼應關係。如果自己臨摹的字、或者字的某一部位的點畫布局比例與字帖上的字的點畫布局比例不一致時,那就下功夫把所臨摹的字練到與字帖上的字一致就可以了。亦建議摹臨,之後再對臨,直到臨摹到形似為止。

上圖為字的結構佈局比例圖。

上圖為字的結構佈局比例圖。





第三,小結。

練字也好,學書法也好,說一千,道一萬,就是專心、專注、深入臨帖!臨帖,先摹臨,再對臨,之後反過頭來再摹臨、對臨。就這樣反覆臨摹。在臨帖的同時,還要認真讀帖和不斷領悟。臨帖,先臨出形,再臨出神採。



以上為個人觀點,一家之言,僅供參考。如果各位書友對此有不同看法,歡迎討論和評論!


中州耕牛堂主


不邀自答!

這位朋友用心了!我曾經也非常努力地尋找自己的字和字帖的字的差距。說真的,自己練的很差勁的時候是看不出來毛病的!你看出來毛病你也寫不了,明明看見字帖上一筆這樣走的,自己寫出來偏偏又到不了位!矯正不了!

為了找到哪兒不對,我就把自己寫的放到字帖旁邊慢慢地一筆一筆地比對!這個過程真是非常好的,好處不用說了吧應該!

找到了不足但是改不過來怎麼辦?可以拿糯米紙(描紅紙)描幾遍,總是描紅是不推薦的,但是實在臨不了了描一下確實有好大的好處的!最好的辦法是你就按字帖的筆畫一筆一筆地打成點,當然有時候不用全打點,你就點上起筆,收筆的位置,然後連線!連玩線以後你就對這個字的筆畫有更多的理解了。我會附圖的!你用心讀帖,研究帖,自己描點連線進不真是很快的,尤其是練行書草書,太有用了!

我是小郭老師,很高興和大家探討這個問題!







方寸硬行


在日常練字中,我們如何找出自己與字帖的差距呢?該如何糾正呢?針對這個問題,我發表一點個人看法,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在日常練字中,我們一般都會拿一本自己認為比較好的或者喜歡的字帖來對照練習,這就是書法練習中的臨帖,其實學習書法是從臨摹開始,而“臨”和“摹”又不一樣,摹是在字帖範字上面蓋一張白紙,用描摹的方式去寫,而臨呢?就是對照著字帖練習。

對於有基礎的書法愛好者,我們一般都是採用臨的方式,而且在臨寫的時候,我們的要求是力求達到與字帖上的字形似甚至是神似,這樣我們認為才是達到了效果的,而不是一遍遍地抄寫字帖,那樣既是浪費時間又不能達到練習的目的!

所以,我認為在練字中,我們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找自己寫的字與字帖上的差距:

第一,筆畫

筆畫是書法中很重要的一環,筆畫就像一個機器的零件一樣,整體再好,零件不好也是白搭,所以練好筆畫是練好書法的第一步,但是筆畫一定要結合例字去練習!

關於從筆畫方面如何找自己和字帖的差距,我來舉個例子:
例如這個“元”
字,字帖上正確的寫法應該是第一橫短,第二橫長,並且最後一筆是一個“浮鵝鉤”,既不能太方也不能太圓,這是所能觀察到的這個字的基本特徵。
我們在臨寫的時候,沒有注意到這些問題,所以在寫的時候就把第二橫寫得稍稍過長了,對比字帖就應該改正:


這是改正後的字,所以要想找出自己臨寫的和字帖上的差距就要把自己寫的字反覆和字帖上的對比,這樣才能找出問題。

第二,結構

應該說,在書法中,筆畫,結構,章法都是同等重要的,剛才我們說了從筆畫中找出差距,接下來我們從結構上來看看怎樣找出與字帖的差距。
比如說這個“我”


字,在字帖上,最需要注意的問題就是中心收攏,也就是說要中宮收緊,這是這個字最主要的法則,我們臨寫的時候就要注意。
如果在臨寫的時侯沒有注意,就容易寫成這個樣子,中心沒有收攏,而且筆力也很弱,所以就需要再一次和字帖上的字進行對比,找出其中不妥當的地方!
這是改正後的字,可以看出,經過對比,這個字在結構上的處理有了很明顯的進步,這就是為什麼要不斷地和字帖上的字進行對比的原因。

上面我們從筆畫和結構兩個方面分析了怎樣找出自己寫的字和字帖上的差距,我覺得這種方法對於練字來說,應該是非常有效果的。

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大家留言,感謝關注筆尖寫字課堂!


筆尖寫字課堂


這,這,這,這,這差距,難道不是一目瞭然的嗎?我練的硬筆行書,細想起來,又分為三部分:

結構上:

觀察自己結構上有沒有大的問題,比如:左右結構的左收右放;左中右結構的中間往往偏小;

上下結構的,往往上下寫得不是等寬,而是寫成:上大下小、或上小下大;

這個要觀察到位,首先大的結構問題不能有!當然了,重心要寫穩!


筆畫上――找主筆,主筆要適度誇張,但又要自然。

觀察字貼上主筆筆畫,和自個筆畫,差距大不大?

差距若過大,一時也難以寫好,把這個筆畫拎出來,重點訓練!當然,也可能是某個部首,如:左耳旁、右耳旁。

練字和練新兵很像吧?


牽絲呼應上

這不但要看練字者的眼力勁,更是需要手感的,得體的牽絲呼應,能提升字的流暢感,美觀度。

這一點,結硬寨、打呆仗,多想多練就好了!當然,用筆上若是無輕重緩急的變化,再練也練不好的。

關注我,為你分享最實用有效的練字方法,和最有溫度的視頻講解。


行書一點通


一、練字中,如何找出自己與字帖的差距?

(一)對比。即將自己寫的字與原帖對照,差距在哪裡。這個相信題主也知道。這是普通的直觀的尋找差距。解決的是面上的問題。

(二)多讀帖,多看有關書法知識,提高書法眼力見,即欣賞鑑賞水平。這是真正的以書法的眼光去審視自己的字與字帖的差距。不但在直觀上知道差在哪裡,而且在技法上知道是如何造成這種差距的,即差距的原因在哪裡?解決的是根本的問題。

所以學習書法不是一味地只是臨帖,而應平時有時間多讀帖、多看一些書法技法知識,提高自己的書法鑑賞力,從而促進自己臨帖的水平提高。

二、如何糾正?

這個問題可參照本人在問題《為啥有的人臨帖很像,但離了帖就寫不好了?而有的人臨帖不太像,但離帖卻能寫的非常好?》中的回答。不再重複。希望有借鑑作用。

祝早日書法有成!


風中禪影


首先,練字時不要糾結點畫,最主要是字形,字的結構,這就需要努力調整字的結構,仔細觀察字的結構很容易找到自己寫的字和字帖的差別,容易糾正。而字的點與畫,講究一個控筆能力,不是短時間之內就能練成的,一定要有一定的時日才能積累得到體現,這是後期努力的事兒。趙孟頫說:書法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需用功,蓋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

對於字來說,結構寫好,字才能好看,筆畫寫好,字才有味道。要是追求寫的好看,仔細搞好結構對比,各個筆畫之間的角度,距離。要是有更高的追求,就得研究筆畫這個問題了,畢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艾諧寫


一撇一捺橫平豎直,關鍵在於心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