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后,你悟出过哪些不一样的道理?


长大后,你悟出过哪些不一样的道理?

文 | 李栩然

首发 | 栩先生(ID:superMr_xu)


1

01

任何一份工作都不是永恒的,你做过的工作在你之前已经有无数人做过,在你之后还将有无数人去做。所以,重要的不是你做了多少工作,干了多少活,而是能不能给你带来积累(包括但不限于积累你的财富、专业经验、人脉资源、背景履历等等),否则工作再久也不过是原地踏步。

02

能让不同的人快速结成同盟的,除了利益和感情,千万别忘了,还有共同的敌人。所以职场里,只要看到有人抱团,不用去深入分析也知道,这个小团体一定会有一个到数个共同的“敌人”。

03

搞经济的话,一群人搞几年都不一定能搞得起来;但要是搞斗争,三两个人几天就能搞得如火如荼。所以,不要对人生中无处不在的斗争感到惊讶;更不要没完没了地去参与小圈子内斗,有那个时间,不如想想怎么样提升自己,怎么跳出这个小圈子,怎样多挣钱。

04

观点之争、路线之争都是假的,只有权力斗争才是真的——这句话在网上也适用,那些对着任何一个小事也能天天吵来吵去、撕来撕去的人,他们争的权力叫“你们都得听我的。”

05

当一个观点、思潮已经有很多人拥护的时候,用什么样的方法最快捷、最简单地得到别人的拥护?——提出一个截然相反的观点。

一个观点有多少人支持,就一定会有多少人暗暗反对,无论它表面上有多正确。所以,谁敢站出来唱唱反调,往往谁就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支持。

06

接上条。实践告诉我们,无论多么偏激甚至脑残的思想和观点,都一定会有人赞成和支持,真正的难度在于,如何让潜在的支持者接触到你的观点,精确传播到你需要影响的人群。

07

接上条。所以,世俗的世界里,真正应该去追求的东西不是权力,也不是金钱,而是影响力。娱乐明星靠卖脸、卖声、卖人设影响粉丝,作家靠思想和文字影响他人,乔布斯靠产品影响世界。

影响力在两个层面上衡量,时间上的深远和地域范围上的广大。

你的影响力有多深、多广,你就能将其转化为多大的权力或财富。当你的影响力足够大,却并不诉诸于权力和财富的时候,你将会获得不朽的名声。

08

很多人并不明白,权力其实是很难被继承的,它的产生和持续,需要特定的人际关系网和无数的约定俗成,而这又往往和特定的个人能力、经历乃至人格魅力密切相关,这些都无法直接通过血缘关系获得。

但财富可以,所以,官员的后代多经商。

09

人在晚上时,大脑前额皮层对情绪的控制能力会减弱,容易做出和说出一些正常情况下不会做也不会说的事情来。所以,有些重要的决定,一些不该说的话,一些不该见的人,最好都不要放在晚上去做、去说、去见。

10

接上条。两个原本并不十分熟悉的人,因为机缘巧合需要一起待至深夜,那么,最好早早结束谈话。当日常生活、娱乐八卦等等都聊到没有可聊,而谈话又迟迟不能结束的时候,你们迟早会聊出一些不该聊的话题和不该聊的事情出来,再在第二天的早上后悔不已。

不要给“交浅言深”留下实践上的可能性。

11

不要逞一时口舌之快,有把握的事情,不用说,做就是了;没有把握的事情,说了之后,变数更大,更难以把握。

12

接上条。事可以做绝,话不能说绝;特别是很多人在冲动地把话说绝的同时,却没有做好把事做绝的准备。你说完了,别人却听进去了,你说到做不到的事情,别人可能不说闷头就做了。

所谓的城府就是,咬人的狗不叫唤,杀人的刀不见天。

13

你要想快速、透彻地看清一个人,那最好是你的地位、见识、思想或经历在其之上。这就是识人的俯视原理,如果你是仰视一个人,根本就看不透。

14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通过事业的成功实现财务的自由。需要财务自由,是因为在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中,财务自由也就意味着人的身心自由;需要通过事业的成功,是因为没有事业和目标的自由,往往也容易让人生陷入无意义与失控。

15

一个人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得到什么样的教育,有过什么样的经历,决定了将会过什么样的生活,影响着多数时候的思维、行动和对世界的看法。人生虽然参差多态,却总是有迹可循,绝大多数人的一生,都像是已经提前写好的程序一样按照既定轨道走下去。

要想跳出那些既有条件的影响,往往需要付出非凡的努力,更需要非凡的际遇。

长大后,你悟出过哪些不一样的道理?


2

以上这所有的“道理”。

大部分都是我在大量的阅读和实践经历后,为自己总结出来的东西。

如果你愿意,像这样的道理,你可以从人生的不同阶段,经历不同的事情后,总结出很多来。

这些道理有没有用?

当然有用。

不管这些道理是深奥还是浅显,是干货还是鸡汤,都是对一定社会现实的经验概括。

从小到大,我们面临的世界越来越复杂,万事万物间的关系更是纷乱杂呈。

为了对抗世界的复杂性,最基本的工具就是概括;通过这种手段,巨大而复杂的世界与社会,被打包进了我们小小的大脑中。

如果没有这种方法,我们只能面对数以亿计的个别经验,这些经验就像是一盘散沙,各自独立而且没有意义。

总结与概括这些道理,可以帮助我们建构起对这个世界的基本认知,由此出发才能对这背后更复杂的的世界进行推理。


3

很多时候,我们略带讽刺地说:懂得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事实上,并不是这些道理真的没用,而是对你没用。

深层次的原因有太多人写过,大部分的说法都是站在实践的角度,解释为“道理都懂,然而执行力差”。

但我觉得,对多数人而言,真正的原因很可能比这还浅显,还简单,就是两条。

1.你根本没懂。

我高中时的数学老师,一直都是学校里专门辅导数学竞赛。这就导致他在上普通班的数学课时,根本提不起兴趣。

讲题的时候,经常跳过好几个步骤,直接给出最后的答案,然后问一句“听懂了没有?”

下面传来一阵“懂了”,但到了考试的时候就露怯。

因为实际上大部分人都是似懂非懂,不懂装懂。

在道理面前,我们扮演的也正是这样的角色。

道理再精妙,如果我们不能从思路上明白它的概括推理过程,其实根本就无法真正理解。

而有些道理,之所以能够让人得到醍醐灌顶的启发,甚至改变一个人的一生,也正是因为他在苦苦思考中,正好到了需要得出却迟迟无法得出结论的关键一步。

这时候,提前看到了想要的答案。

豁然开朗,恍然大悟。

2.你压根没记住。

这是一个好笑、但又无比真实的原因,我之所以敢这么肯定,是因为我自己很多时候都会忘了曾以为无比深刻的道理。

即使,这些话还是自己总结出来的。

运动都要长时间的练习才能变成不假思索的肌肉记忆。

更何况这些经验性的话语,更何况这些话语,大部分还是从别的地方看来的。

岳母在岳飞的背上刻下“精忠报国”四个字,既是通过一种仪式感让这四个字的含义更神圣,也是为了时刻不断提醒他不要忘记。

而我们所收藏、点赞、觉得深有同感的道理,又何止才四个字。

你能记住多久?

不要高估自己的记忆力。

对那些你真正觉得认可的道理,你需要每次遇到类似情况的时候就提醒一下自己。

比如,你既然相信“切莫交浅言深”,就一定要在遇到原本并不熟的人聊到深夜时,不断在大脑里警醒自己“刹车”。

反复试验,反复提醒,直到,变成自己的思维习惯。

长大后,你悟出过哪些不一样的道理?


4

好了,现在通过长时间的努力、思考、实践、提醒和固化,你终于形成了一些能指导自己为人处世的观点和道理了。

但也不过只是入了门。

下一步,才是真正决定性的关键点。

很多人,到了这一步后就裹足不前。

守着十几二十多岁时的人生经验过一辈子。

而有的人,选择继续前行,不断地吸收新的东西,改变已掌握的那些已经固化的道理。

我在刚上初一的时候,看了一本书,《厚黑学》。

看完之后,大为震动,感觉自己就像是拿到了开启新世界的钥匙。

与同学聊起历史人物、社会现象,动不动就从厚黑的角度去进行分析和阐释。

但在大学里看了更多的书,接触到了更大的世界后。

我的想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厚黑学只是给了你一个看待问题、分析问题的视角,并不是唯一的、准确的视角。

曹操成为乱世枭雄真的是靠“心黑”?刘备创就帝皇霸业是因为“脸厚”?

研究曹操,要去分析他的政治组织能力,如何在权力间纵横捭阖;谈到刘备,要看他的几个关键阶段,是如何拉队伍、搭班子,建起第一块根据地,又如何北抗曹魏、南连孙吴,三分天下。

而这些,又哪是“脸厚心黑”就能解释的啊!


5

真正要让道理有用,有大用,必须要建立开放式的思维体系,不断接受新的观点。

就像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对邓公的评价:邓小平是我所见过的领导人当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位。尽管他只有五英尺高,却是人中之杰。虽已年届74岁,

在面对不愉快的现实时,他随时准备改变自己的想法。

但很多人的可悲之处在于,不到30岁,思维就已经固化。

然后一直用同一套思维体系去解释世界,看待人生,评价他人。

说出来的话类似于“能当官的都是有关系的”“别折腾了,有钱人都是钻了社会的空子”之类片面、浅薄的认识。

遇到这样的人,我几乎从来不争论。

因为,如果他的思维还在不断进化,还有改变的可能,那么迟早有一天他会发现自己的错误。

如果他的思维已经这样了,不会再变化了,那么你和他再怎么争论,也只会被他拉到他的思维层次里。

然后被他用在这个思维层次里混迹几十年的丰富经验,毫无悬念地打败你,说得你无话可说。

之前我就说了,这个世界的复杂性远远超过很多人的想象。

你解释这个世界的层次和境界,决定了你的人生格局。

你需要不断去观察这个世界、经历不同人生,总结、吸收很多的人生经验,并将其固化成不假思索的思维习惯。

然后,随时准备吸收新的观点,纠正你的看法和人生策略。

到那时候,你就不再只是懂得很多道理了。

而是掌握了一门古往今来,无数人都想知道、但很多人知道也不会说的东西。

屠龙术。

—— END ——

关注公众号,在菜单栏可以直接读我的更多全网热文,和关于毛主席的精品文章。

希望你喜欢今天的文章,欢迎转发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