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的“區塊鏈”擔憂

觀察|母親的“區塊鏈”擔憂

文|嚯嚯

廣東,我的家鄉,GDP排名在過去的29年裡領跑全國。

過去一年,當8433家經營範圍內包含“區塊鏈”的新企業在廣東出現時,我這個區塊鏈媒體從業者,寫了近百篇與區塊鏈有關的報道,有打假揭黑的,有行業佈局解讀的,也有技術科普的。

我從未把我的筆觸指向我的家鄉,直到今年春節時,我的母親問我,“聽說有那種投入10年後有20倍收入的區塊鏈項目……”

當母親向我如此描述區塊鏈投資時,心裡的警鐘DuangDuang地敲。我擔心她也成為我筆下的“區塊鏈騙局受害者”。

她坦然地告訴我,她在新聞裡看過不少“區塊鏈詐騙”。去年,廣東將一個打著“世界”名頭的區塊鏈聯盟定性為“非法組織”。

當區塊鏈聯盟與“非法組織”扯上關係,很難不讓想要了解區塊鏈的人失去一探究竟的勇氣。而我發現,母親心裡多少已經把區塊鏈和騙局劃了個等號,並以此提醒我“當心”。

這一發現令我既安心又汗顏,警惕區塊鏈騙局無疑是個好意識,但這也說明,“真正的區塊鏈”從未走進普通大眾。

當政府大力支持區塊鏈技術和扶持相關創業時,民間正以另一種方式看待甚至接觸這個新生事物,一切顯得異常魔幻。

母親打聽“20倍收入”項目

在區塊鏈被資本重點盯上的2018年,比特幣從今年初最高點16800美元跌至如今的3750美元,市值縮水77%,“下跌”是比特幣的2018主旋律。

過去一年時間,我這個從事區塊鏈行業報道的媒體人,時常被圈外的朋友們詢問“比特幣是不是騙人的”、“區塊鏈是不是騙局”等硬核問題。

春節回家,發問者又增加了一位。我的母親帶著好奇和疑惑想要打聽,她兒子每天寫的“區塊鏈技術”到底是個啥?

觀察|母親的“區塊鏈”擔憂

一個基本用代碼來詮釋自身的技術該怎樣去介紹?

我以互聯網為例告訴她,網絡解決通訊問題,大家可以上網互通信息,但無法保證信息背後的真實性。區塊鏈技術的功能之一就是解決信用問題,未來所有存在信任麻煩的行業,都會嘗試用區塊鏈解決一些難題。

母親聽完一笑,“沒聽懂,”又問,“新聞講,這個什麼幣跌了很多,那你的工作受影響嗎?”

我不願她擔心,回了句“其實還好啦” 。她沒放棄,又接著追問,“聽說有那種投入10年後有20倍收入的區塊鏈項目……”

聽到這兒,我有點害怕,擔心她是不是也投資過這樣的項目,趕緊問她在哪聽說的。

“網上有介紹啊,我不懂這個,就是怕你被騙。”原來,我們的擔心是一樣的。在遠離老家2000多公里的北京工作了三年,對於我所處的區塊鏈行業,家人其實比我更擔心。

母親知道“區塊鏈裡有騙子”,這多少讓我放心一些,基本的警惕意識她是有的;但把區塊鏈和騙子劃上等號,又讓我這個平日以“去偽存真”為目標的區塊鏈媒體人頓感汗顏,常識普及的工作任重道遠。

區塊鏈和“非法組織”扯上關係

資本流入區塊鏈引來創業者扎堆的同時,區塊鏈也吸引了大大小小的各路“神仙”。

當區塊鏈技術走出極客圈來到大眾面前時,它已經被人改頭換面,以和金錢直接掛鉤的“龐氏應用”收割了一眾參與者。這些“收割騙局”在媒體的曝光下,仍然不斷變換妝容,繼續打著“區塊鏈”、“數字貨幣”的旗號,盯著尋常人的錢袋子。

監管介入前,區塊鏈是普通投資者眼中的財富自由機會,是現金流充沛的博彩遊戲,甚至被包裝成全球通用的“養老金平臺”……這些的花裡胡哨的招數也在廣東“落地”。

2018年4月起,廣東民政信息網顯示,全省在全力開展打擊整治非法社會組織專項行動,截至8月31日,全省、各地市共發現涉嫌非法社會組織219家,分批曝光148家,查處178家。在第二批涉嫌非法社會組織名單中,“世界區塊鏈產業聯盟”是125個之一。

觀察|母親的“區塊鏈”擔憂

母親的擔心正來源於此,過去一年裡,她總是小心翼翼地提醒我,別掉進非法傳銷的坑裡。當區塊鏈聯盟與“非法組織”扯上關係時,想要一探究竟的人也在失去了解真相的耐心。

廣東省打擊非法組織的同時,政府部門也一直在搶佔真正的區塊鏈技術發展高地,“區塊鏈”順勢成了創業風口,但這與母親這樣的普通人無關。

近年來,廣東區塊鏈公司數量在全國獨佔鰲頭,商業集聚效應明顯,年輕人們創業的公司主要分佈在廣州、深圳、東莞、佛山和珠海等地,這五個地區是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的組成部分。

和那些相應國家號召、佈局區塊鏈產業的其他省市一樣,廣東各地也在探索區塊鏈的落地之路。

廣東的區塊鏈“碰撞”

2018年,甲骨文公司網站上列出了包括金融、供應鏈、保險、零售商務等十類區塊鏈的行業應用場景。有分析人士認為,廣東的區塊鏈創業項目幾乎覆蓋了未來區塊鏈應用的所有適用場景。

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廣東新成立的8000多家區塊鏈公司,主要分佈在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批發和零售業及金融業等5個行業。

海外知名雜誌《經濟學人》將區塊鏈定義成“信任的機器”。但要達到真正的繁榮,創業者仍面臨各種挑戰。

比如,基於區塊鏈技術的食品溯源應用,如何確保各個生產環節“數據上鍊”的真實性,如何確保分佈式網絡秒級確認的處理能力,如何實現高併發的穩定性……

這些都是能觸動企業利用區塊鏈的關鍵所在,這些技術環節解決不了,沒有一家企業會願意用區塊鏈網絡改造現有的問題。而企業不用區塊鏈,普通人更不可能感受到它帶來的改變。

區塊鏈裡要不要“幣”,也是去年行業裡一直在討論的問題。

區塊鏈1.0的代表比特幣,被視作去中心化網絡安全、壯大過程中必不可少的載體,這串最初作為工作量獎勵的密碼,在不同時期經歷了貨幣、數字黃金、價值存儲工具等功能迭代,最終因為和價格有了關係,成了加密貨幣市場裡最值錢的炒作標的。

炒作將數字貨幣帶向了大眾視野,當挖掘、持有、購買、交易它的人越來越多時,它也成為各國金融監管部門警惕的東西。

觀察|母親的“區塊鏈”擔憂

而硬幣的另一面是比特幣的運作機制“濃縮”出了區塊鏈這個技術概念,它的點對點轉移價值、分佈式存儲數據等功能正在被第二代、第三代極客們深入挖掘。

理想主義者們希望能開發出一個不需要中間方的互聯網協議來做價值互聯,來做去信任化的網絡,來重塑個體與個體、個體與集體、集體與集體之間的關係。

這些理想和實踐正在與這個世界的現有的秩序碰撞,其中有妥協也有反抗,有改造也有融合,這些碰撞也在不知不覺中發生在中國、美國、歐洲和東南亞。

當然,這些碰撞也正發生在廣州,發生在我的家鄉。

過去一年時間,廣東省新成立了8433家經營範圍內包含“區塊鏈”的企業,全國排名第一,而排名第二的浙江省僅1037家。

去年8月10日,中國首張區塊鏈電子發票在深圳開出,成為區塊鏈技術在票據應用上的第一個現實案例。同年9月5日,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已在深圳成立“深圳金融科技有限公司”。

於此同時,亂象、投資泡沫也正在行業的發展中大量湧現。這像極了上世紀90年代的互聯網。

當時誰也沒法想到,“大哥大”會發展成“手機”,人們能用它來發文字、圖片,拍攝影像,觀看電影、電視劇,甚至用它來打車、購物、玩遊戲。

一切還未有定論,新的秩序還沒有形成,這正是一個新事物的魅力,而陽光照不到的地方便是陰影。

互聯網泡沫期時,我還是個孩子。這一次,我有幸成為一個記錄者,正在和這個被視作新一代互聯網的事物一起經歷陣痛。

沒有什麼比參與、見證一個一段歷史更令人興奮的事兒,我不但想記錄它露在陽光裡的一面,也想撕開它躲在陰影裡的另一面。而這兩面,都應該是包括我母親在內的大眾們需要了解的區塊鏈真相。

所以,區塊鏈,咱們走著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