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和巴西曾經都是殖民地,為什麼巴西遍地混血兒,而阿根廷的白人血統相對純正?

ALU_U


其實巴西和阿根廷都曾引進過大批黑人,但後來阿根廷通過一系列措施,成功完成“漂白”,而巴西則沒能徹底漂白

巴西和阿根廷同屬南美洲國家,兩國還是鄰國,並且在歷史上他們都是由歐洲殖民者建立的,但今天兩國的人口結構卻大不相同。

目前巴西人口約2.09億,其中白人是巴西最大的族裔,佔比超過50%,但是黑人和混血人種的比例也非常高,佔比達到了45%,並且由於黑人和混血人種的生育率很高,所以在未來很有可能超過白人,成為巴西的第一大族裔。(巴西雖然混血兒很多,但至少現在第一大族裔還是白人)

相比之下,阿根廷人口大約在4400萬左右,其中95%都是白人,這個比例冠絕全球!沒錯,即便是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德國、新西蘭這樣的傳統白人國家,現在白人的比例都遠沒有這麼高。可以毫不誇張的講,阿根廷是所有大國之中,白人比例最高的國家,沒有之一。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由於兩國的氣候和地理環境造成的。

眾所周知,巴西和阿根廷都是由歐洲移民建立的國家,在歐洲人到達這裡之前,這裡只有一些印第安人部落,從未誕生過國家和政權。

在幾乎在同一時間,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分別到達並佔領了巴西和阿根廷。而無論是葡萄牙人還是西班牙人,他們對於血統的要求都不是很看重。葡西殖民者到達美洲之後大肆屠殺當地印第安人,並且與當地婦女通婚,繁衍了一堆混血兒。以墨西哥為例,今天墨西哥的主要民族就是印歐混血人種,他們的父系來自於歐洲的西班牙,而母系則源於當地的印第安人。

按理說巴西和阿根廷作為葡西兩國的殖民地,人口結構也應該和墨西哥一樣,但事實卻截然不同。

巴西雖然有許多混血兒,但其中相當一部分都是黑白混血兒或者是黑人與當地印第安人的後代,印歐混血人種的比例很低。

這是因為巴西印第安人本來就不算很多,而且由於巴西絕大部分地區都處於熱帶,這裡的氣候非常炎熱多雨,加之巴西平原廣佈,因此十分適宜種植咖啡豆、可可、菸草、香蕉、天然橡膠等熱帶經濟作物。

但是來自歐洲的葡萄牙農民根本適應不了這麼炎熱的天氣,於是葡萄牙殖民當局就從非洲大量購買黑奴。美洲購買黑奴最多的國家,第一是美國,第二就是巴西了。

黑人所在的非洲原本就氣候炎熱,因此他們對於巴西的氣候也非常適應,而且黑人身體強壯,力量大,充當勞動力再適合不過了。

大量引進黑人使得黑人人口不斷增長,許多白人農場主也與女性黑奴生育有許多混血兒。另外還有很多黑人因為忍受不了農場主的壓迫,冒死逃跑到帶熱雨林之中,這些黑人與雨林中的印第安人通婚,也繁衍了許多混血後代。而漸漸地,混血兒便成為巴西的一個重要族裔。(巴西女球迷)

而阿根廷的國情就與巴西截然不同了,雖然這兩個國家接壤,當時兩國的自然環境完全不同。

阿根廷的所處的緯度比較高,其在南半球的位置,大致與我國在北半球的位置相同,氣候要比巴西涼爽很多。(阿根廷整體位置要更加靠近南極,而巴西則是主要待在熱帶)

並且由於阿根廷草原廣佈,這裡的經濟支柱主要是畜牧業,這些都是白人非常擅長的,不需要很多黑奴。

但是即便如此,阿根廷的黑人佔比還是一度達到了15%。

於是到1853年,剛剛建國的阿根廷宣佈徹底廢止了奴隸制,並規定所有登陸阿根廷的黑奴將成為自由人。如此一來,黑奴販子肯定不會來了。

而隨著阿根廷經濟的發展,大量歐洲移民接踵而至。除了西班牙人以外,阿根廷還有大量的意大利和德國移民,白人的比重越來越高。尤其是德國人(德裔也是美國第一大白人族裔),他們對於血統是非常看重的,因此不願意與其他人種通婚,也非常排斥黑人。於是阿根廷政府開始對已經存在於國內的黑人進行了有預謀的消滅計劃。阿根廷自立國之後曾多次與鄰國發生戰爭,而這些黑人基本都被政府拉去當了炮灰。

在這一些列措施的影響下,阿根廷黑人越來越少,目前阿根廷的亞裔人口甚至都比黑人多。而巴西在建國之後也施行了眾多“漂白”措施,同樣使得巴西白人比例不斷上升。但由於前期引入的黑人太多了,積重難返,所以巴西未能徹底漂白。(在沙灘上看球的阿根廷球迷)


千佛山車神


如今拉丁美洲大多使用西班牙語與葡萄牙語,有大量的混血族群,而造成這種現象都是因為新航路開闢以後歐洲的殖民統治。巴西人將近一半都是混血,素有“人種熔爐”的外號。而阿根廷相對比較純粹,大多是白種人,混血與有色人種都比較少見。

造成這種情況,一來是因為殖民時代,阿根廷的土著本身就相對比巴西少很多;二來是因為兩者經濟模式不同,當初巴西盛行種植園經濟,而阿根廷以大牧場放牧業為主。


在歐洲殖民者到來之前,美洲就有大量的土著居民,也就是印第安人。如今巴西超過2億的人口中,白種人大約45%,而混血的比例也超過40%。葡萄牙殖民巴西以後,大量印第安土著被屠戮,但還是有很多幸存者躲入了茂盛的熱帶雨林。

而相對於巴西,當時的阿根廷土著非常少,除了人數不多的馬普切人,很多地區都是無人區,像是如今佔據阿根廷很大一部分的巴塔哥尼亞高原都還是阿根廷後來才開拓的。而且西班牙人來了以後,本身就不太多的土著也幾乎被消滅驅逐了個乾乾淨淨。


近代,葡萄牙管理下的巴西,與西班牙管理下的阿根廷的經濟發展模式也完全不同。

阿根廷地廣人稀,氣候溫和,擁有大面積的天然牧場,發展的是大牧場放牧業,也並不需要太多勞動力。然而巴西屬於熱帶氣候類型,葡萄牙人來到以後,發展的是種植園經濟。葡萄牙本身人口不多,土著又被屠戮,嚴重匱乏勞動力的巴西大規模引入黑人奴隸。

19世紀,巴西發生了大規模奴隸解放運動,大量黑人奴隸獲得了自由,而缺乏勞動力的巴西開放了移民,來自於歐亞非的大量移民也都來到了巴西,使得巴西的人種構成更加複雜。而各個族群之間的通婚,也就造成了巴西出現了大量的混血族群。



澹奕


這個問題我綜合一下回答如下:

一、阿根廷與巴西早期經濟發展模式不一樣,阿根廷是發展大畜牧業,巴西大力發展莊園種植業。阿根廷土地肥沃,草原茂盛,非常適合農業生產。當地盛行牧場放牧業,經濟以農業、畜牧業為主,不像種植園產業發達的巴西熱帶地區那樣需要數量巨大的黑人進行勞動,因此阿根廷幾乎沒有大量黑奴輸入,所以不會形成黑人比例過高的情況。

二、阿根廷有意限制黑人引入,而巴西卻大力引進黑奴從事農業開發。18世紀,當黑奴販賣大行其道的時候,阿根廷的執政者出臺了一項與眾不同的法律,規定所有在阿根廷出生的小孩,一律生而自由。這項法律讓那些有意購買黑人的農場主打了退堂鼓,因為這意味著他們買來的黑奴只能使用一代人而已,而非像美國、巴西那樣,黑奴生下的子女依然是黑奴。1888 年,巴西正式廢除奴隸制的時候比阿根廷晚了半個世紀,此時巴西國內的黑奴比例已經相當多了。

三、阿根廷國內本身印第安人口少,只有巴塔哥尼亞等一些小部落印第安人過著比較原始的遊牧生活。加上西班牙人踏上阿根廷土地後,屠殺了一部分當地土著印第安人,印第安人比例更低。而巴西地廣人稀,需要大量人口充實與開發國家,葡萄牙人踏上巴西土地時,當地印第安人避免了被屠殺命運。

四、國家最初的移民來源不同。阿根廷國土所處潘帕斯草原總體平坦,氣候大多屬於溫熱帶,既利於農業生產也利於人口居住生活,所以,西班牙人進入後,又陸續有意大利人等南歐人、德國人移民;巴西國土地形既有高原,還有高山,但平原較少,氣候大多屬於熱帶雨林氣候,河流眾多,交通不便,既不利於農業生產,也不利於人口居住,人口主要是早期葡萄牙人移民以及陸續來自亞洲日本還有少量中國人等,歐洲其他國家白人較少移民,造成國家白人人口比例偏低,而黑人、印第安人、亞洲人及混血人種比例偏高。


大成律師鄒光明


其實就一句話,阿根廷憲法有一句 在這片土地出生的人生而平等,所以無法畜奴,因為奴隸生的人就是自由人了,本地土著一開始又被白人擠壓了生存環境,所以阿根廷遍地白人。


Grootall


阿根廷進入過發達國家,巴西以懶散著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