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將軍的地位極高,權力非常大,為何能管理龐大的新疆地區?

歷史中簡堂追溯傳奇




首先,我們需要講一下清朝兩種不同類型的將軍,分別是鎮守將軍和八旗駐守將軍。清朝入關以後,在每個省幾乎都駐紮了一些八旗兵,但人數不多,通常只有幾千人。請注意,八旗兵的地位特殊,總督和巡撫都無權管理八旗兵,由各地的將軍負責管理。例如杭州將軍、廣州將軍、江寧將軍等等,這些將軍們負責管理一個省的八旗兵,但不能插手地方行政工作。另一種將軍就是鎮守將軍,例如盛京將軍、黑龍江將軍等等,在一些地區由於沒有行政區劃,自然也就沒有行政官員。由鎮守將軍負責轄區內的所有軍政事務,清朝總計有5位鎮守將軍。



其中,伊犁將軍是最後建立的。在清朝統治的前期,西北準噶爾部對清朝虎視眈眈,從康熙皇帝時期開始,清朝與準噶爾部展開了長期的戰爭。起初,清朝處於防禦狀態,但逐步轉守為攻,直到乾隆皇帝在位的中前期,趁著準噶爾部內亂,清朝最終平底了準噶爾部。但在此以後,準噶爾部並不平靜,一些貴族不斷的發動叛亂。這讓清朝意識到需要在新疆地區長期駐紮軍隊,並且需要留下重要官員管理新疆地區。公元1762年,清朝建立了伊犁將軍,這個官職為清朝在新疆的最高軍政長官。



按照清朝的規定,伊犁將軍的權力很大,能夠節制南北兩路,統轄外夷部落,操閱營伍,廣闢屯田。如果從品級來說,伊犁將軍也是最頂級的官員,因為伊犁將軍屬於正一品武官。在整個清朝官員中,正一品的高官幾乎數的過來。例如乾隆朝的猛將阿桂就曾經擔任伊犁將軍,後來阿桂成為乾隆皇帝的寵臣之一。伊犁將軍除了負責新疆地區的軍政事務以外,還需要負責處理周邊關係。由於西北地區以遊牧業為主,很多牧民誤入清朝控制區,或者新疆牧民誤入周邊政權的控制區,都會引發一些矛盾。伊犁將軍需要負責處理這些矛盾,很多小事根本不需要彙報乾隆皇帝。



在內陸地區,總督負責管理綠營兵,各地的將軍負責管理八旗兵。由於伊犁將軍的地位特殊,伊犁將軍能夠管理新疆地區的所有武裝力量。在清朝統治的中期,伊犁將軍的權力非常大。但這樣也有潛在的危機,由於沒有建立行省制度,也沒有各級行政官員。伊犁將軍對各地的控制力比較差,而且對各地的情況並不熟悉。進入清朝統治後期,西方列強開始染指清朝的西北地區。中亞軍閥阿古柏率領軍隊進入新疆地區,當時,伊犁將軍根本無力抵擋。由於自己的管轄區已經喪失,伊犁將軍在蘭州住了很長時間。



後來,清朝平定了太平軍、捻軍以後,終於開始了西征。年邁的左宗棠率領大軍西進,最終重新收復了新疆地區。鑑於拱衛邊疆的重要性,清朝在新疆建立了行省,也出現了新疆省巡撫。從這個時候開始,伊犁將軍的重要性逐步降低,新疆巡撫開始成為全省的最高長官。其實除了新疆,清朝東北地區也面臨類似的情況。原本有盛京將軍、黑龍江將軍和吉林將軍,到了清朝統治的末期,東北地區也建立了省份,這些鎮守將軍的地位開始下降。後來隨著清朝的滅亡,這些官職徹底退出了歷史舞臺。

本人不是歷史學家,不過是根據電視劇和一些清代歷史資料的情節做出猜想,故事為主,歡迎網友吐槽! 請關注頭條號:日堯居k古史!堅持原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