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讓人歎為觀止的神獸,也許就在我們身邊

山海經的神獸資源,成為了我們今天玄幻小說和仙俠類電視劇的無盡資源。有人覺得山海經是一本古人寫的神話,胡天漫地地扯犢子,其實我一直覺的,山海經是一部原始居民的生存筆記,裡面有著他們的生存習慣,還有他們對植物、動物的認識。山海經之中的神獸、妖獸雖然與我們今日所見的東西差距很大,卻還是有一部分能在我們的身邊找到原型的。

山海經:讓人歎為觀止的神獸,也許就在我們身邊

有翅膀的驩頭人

說好的神獸,為什麼最開始講的是人呢?先別急,看一看海外南經和大荒南經之中對這些人的介紹。

讙頭國的人們長得很奇怪,他們有翅膀,長著鳥的嘴,喜歡捕魚。在大荒之中,有一個人叫做驩頭,他的父親叫作炎融,炎融的父母是鯀和士敬。鯀這個人要重點說一下,他是大禹的父親,就是那個因為治水不力而被舜帝看了頭的倒黴傢伙。

山海經:讓人歎為觀止的神獸,也許就在我們身邊

看起來讙頭國的人們還和大禹沾親帶故咯?其實仔細辨別可以看出,這讙頭國人不就是企鵝嘛!

山海經:讓人歎為觀止的神獸,也許就在我們身邊

企鵝喜歡群居,父母對幼崽的責任心也很大,隨時站在他們身側保護他們。他們在陸地上行走緩慢,但是在海中捕魚卻是好手。其實我們的先民可能對動物和人的概念並不是很明確,“國”一詞,也可能只是物種群居地的統稱而已。而且企鵝和其他的鳥類不同,是站著走的動物,所以祖先們就將他們視為一種奇怪的人族了。

人魚決決

有一種魚,叫作決決,這大約是我國記錄的人魚記錄了。山海經之中如此描述決決:這種魚有四隻腳,但是整體像鯢魚,它的叫聲像是嬰兒一樣,吃了可以沒有痴病。

山海經:讓人歎為觀止的神獸,也許就在我們身邊

這麼說就非常明顯了,這種魚就是娃娃魚。娃娃魚是我國二類保護動物,它的叫聲的確和嬰兒的哭聲一樣。吃了娃娃魚能不能治病不知道,現在人工養殖的娃娃魚價格不菲。據說我們的先民吃娃娃魚都會用火先將娃娃魚皮下的粘液先逼出來,再進行烹煮。總而言之好吃就對了。

山海經:讓人歎為觀止的神獸,也許就在我們身邊

傻笑的犭軍

犭軍是一個比較搞笑的神獸,他長得像個狗,但是掛了長臉,比較善於投擲物品,看到人就會笑。他移動起來非常迅猛,人們見到它就會颳大風。

說到投擲物品,我們大致就可以猜出了,這應該是一種靈長類動物。在我國,甚至在日本和韓國等漢文化圈內的國土之上,都流傳著山魈的傳說,在山海經之中也有對山魈的記載,這是一種人面的長臂獸,身上有黑毛,看到人就會笑。

山海經:讓人歎為觀止的神獸,也許就在我們身邊

犭軍和山魈很顯然都是靈長類動物,他們四肢著地,看起來也和家犬差不多大小。至於人面,其實山海經之中有很多人面獸,這就要看先民是怎麼定義人面的了。在當時,人們要勞作,要狩獵,成天曬太陽,還有許多傷疤。他們沒有辦法徹底清理頭髮,所以整天髒兮兮亂糟糟的,他們生孩子時也不產檢,所以也會有許多畸形兒出現。諸如此類的原因,先民們對於“人臉”這個概念,包容性還是比較大的。

今天我們說的山魈就特指一種獼猴,它們見到生人齜牙咧嘴,不是微笑,而是示威——看我的牙齒,我會咬人的哦!

巴蛇吞象

人們常常用蛇吞象來形容貪心不足,在山海經之中也有巴蛇吞象一說。巴蛇吃了一隻大象,三年之後才吐出骨頭,有人說這種蛇是長著青黃和赤黑的花紋,也有人說這種蛇是純黑的,長著青色的頭顱。

山海經:讓人歎為觀止的神獸,也許就在我們身邊

蛇到底能長到多長呢?泰坦巨蟒是恐龍時代後的一種特殊的爬行動物,有人說,它吃起鱷魚來,就像吃小魚乾一般。至今發現的泰坦巨蟒的化石可以追溯道5800多年前,長達到15米,體重能超過一噸。可以說是恐龍消失後的新的霸主,基本上找不到天帝。雖然說泰坦巨蟒滅絕於5800年前,但是至今還有許多文字記載,有人親眼目睹過超過十米的巨大蟒蛇。

山海經:讓人歎為觀止的神獸,也許就在我們身邊

這樣巨大的蛇,就算不能生吞一隻成年大象,吞下一隻幼年的小象也是輕而易舉的。

有很多人不屑於山海經之中對於動物的描述,認為傳說罷了。其實如果大量翻閱生物學家們復原的已經滅絕的古生物的圖片,我們就會知道,我們對於動物的認識是多麼淺薄。

山海經:讓人歎為觀止的神獸,也許就在我們身邊

而對於山海經之中許多神獸出現會颳風下雨,發生洪災、火災之類,甚至可以治病之類,其實也是可以理解的。首先山海經並非是我國的地理筆記,而應該放眼到整個世界。我們想象一下,一個正在做全世界遊記的人,他們對於動物的記錄,大部分應該是在和當地居民的談話之中瞭解的。先民將自然災害前的動物大遷徙,或者吃了某種動物肉之後出現的偶然身體反應說成普遍規律,這麼想就比較容易理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