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什麼話後面都喜歡加“謝謝”的人,是什麼樣的人?

神評陳毒繡


說什麼話後面都喜歡家謝謝二字的人!第一,其實他們都是很有禮貌,有涵養,懂得尊重別人的人。第二,這樣的以禮貌待人,同樣也會得到別人以禮相待。第三,習慣在任何情況下說聲謝謝!這樣的語氣,能讓別人感受到特別親和,溫馨。第四,謝謝二字表達了很多含義,謝謝你,非常感謝,這些詞語表達了別人非常感激你,你說謝謝,也是同樣表達很客氣的意思。第五,說聲謝謝也可以化解尷尬和矛盾。第六,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禮儀之邦的國家。朋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很好的表達了友誼,禮節。好了,我就說這麼多,在此謝謝大家!




勵志正能量語錄


2000年前後,父母和幾個朋友去北海旅遊。去了,他們就愛上了那裡,然後紛紛在北海買了房子,宣稱退休後就搬去北海住。

一晃快二十年了。老人們真的兌現了他們的諾言,每年過著候鳥般的生活,夏天回來北方避暑,冬天去往北海過冬。這些年裡,老人們甚至都不太去考慮和子女的團聚;不考慮家鄉還有一大群親朋故舊。

北海,我也去過多次,自然風光是沒話說的,只是老人們為什麼選擇這裡養老,一直是我心頭一個解不開的疑惑,畢竟從氣候、海拔、空氣含氧量等方面去考慮還有很多值得選擇的地方。直到有一年一件小事讓我恍然大悟。

應該是2014年,那年春節前我趕到北海,想和父母一起過年。那段日子裡,我每天都會推著自行車在父母所住的小區左近一個市場去採買每天的菜蔬、魚肉。一天,在市場門口一個小攤子前我停了下來,看著一個老人家仔細的將一大袋紫莧菜一捧一捧從袋子裡取出來,然後幾乎是一片葉子、一片葉子的清理乾淨、擺放整齊。那位老人身材很矮小,手上和臉上被歲月刻畫出了密密的、深深的皺紋。她佝僂著,坐在已分辨不出木色的小板凳上,平和而又恬淡。

我不禁停穩車子,走上前去,蹲在她面前,對她說“稱兩斤吧”。她用很不標準的普通話對我說“小夥子,幾個人吃飯啊?這個菜要吃新鮮的,買多了吃不了,下次再吃就不好吃了。”我回答她說“三個人。”隨後,不知為什麼很多餘補了一句“我和我爸爸媽媽。”她笑了笑,說道“那也多了,一斤就夠了,吃一頓買一頓最好。”一邊說,一邊細心的在已經理的很好的菜裡面挑選著最好的菜葉,裝進一個紅色的半透明薄塑料袋裡。她沒有用電子秤,用的還是那種老式的提秤,稱足一斤後,又撿起幾片紫莧菜葉子放進袋子裡,遞給我。我趕忙問她“多少錢?”“兩塊兩毛一斤。”她微笑著對我說。我從口袋裡撿出三張一元的紙幣遞給她,她接過去,然後很真誠、很自然的對我說了聲“謝謝”。說完後,從一個裝著厚厚零錢的袋子裡找給我一張五角、三張一角。我本想說不用找了,卻怎麼都沒有張開口。我忽然覺得那聲謝謝像是一位智者給了我灌頂的醍醐,我像是明白了很多,卻一時弄不清楚明白了什麼。

後來的幾天,我開始留意市場裡的商販們。大多數本地的商販在客人付錢之後,總會報以一聲“謝謝”。都很誠懇,很真摯,臉含笑意。

我突然明白,這些年遇到太多太多講“謝謝”的人了,那些“謝謝”講的很禮貌、很規矩、很好聽。但我也僅僅是聽到了這麼兩個字而已,再無其他。而在這裡,我聽到似乎是對客人照顧他們生意的一種由衷的感謝;似乎是他們對自己勤勤懇懇獲得認可的質樸表達;似乎是來自很久以前的平和和善良;似乎是根植在他們靈魂深處對大海感恩的一小部分儀式感;似乎在表達著他們心底的純淨和安詳。

我突然明白,尊重的規矩叫做禮儀,但發乎真心、真情的尊重是人和人之間最寶貴的寬容、理解和信任。

這才是父母選擇北海的原因,他們在這裡感受到了也許幾代的靈魂都在渴求的純、真和善意。



21世紀閱讀


我在大學的時候有個舍友,謝謝就是他的口頭禪,不管是什麼事都說謝謝,他這個謝謝 根本不是表達感謝,感恩的意思。他幫我忙也說謝謝,回答問題也說謝謝,提問也說謝謝。今天上什麼課啊,謝謝。你的熱水棒我拔了啊,謝謝。一會我們去打球吧,謝謝。

你們要說他 禮貌我無話可說。但是我幫他的時候 他一樣這樣子說,我覺得沒有得到感謝。沒什麼事的時候你說謝謝 我自己說不出 沒事,客氣啦這樣的客套話。 真心覺得這樣的人很噁心。 在感情方面 他的確渣男,有女朋友 還去撩妹子 撩到了學校的就跟異地戀的女朋友分手了


刺青龍丶


我經常會和別人說謝謝!麵店的老闆給我上面的時候,我會說謝謝!付完錢我離開老闆也會說走好,下次再來。超市買東西,收銀員幫著裝袋子,我同樣說說謝謝!家裡兒子給我拿東西,也會說謝謝!門口鄰居有時候幫忙收了快遞,拿的時候一樣會說謝謝!同事之遞一個工具也會說謝謝!……

說謝謝並不是虛偽,是禮貌的一種。也要明白謝是因為別人舉手之勞幫了你,不要重謝,一句口頭的,既能表達心裡的感謝,又能讓對方知道你是個禮貌的人,這樣有什麼不好。別人幫了你,一句客氣話都沒有,這樣的人會不會讓人覺得沒有家教,沒有品德。

ps:僅個人的想法


累由心生


我之前認識一個男同學。在跟他混的很熟的情況下,他跟我微信聊天時總喜歡在結尾加一個謝謝。“用一下充電器”,“謝謝”。“你有xxx嗎”“沒有”“哦哦 謝謝”。我就會想,這難道不是日常聊天嗎,用得著謝謝嗎,我覺得我們很熟了,你這樣說是在疏遠我,你覺得你跟我不熟或者你認為自己在麻煩我。

其實在現實中我也是一個喜歡跟別人說謝謝的人,也經常聽到別人對我說,到這種時候我都覺得很舒服,我尊重別人,別人也很尊重我。

但是在微信上聊天,我總感覺我的男同學加一個謝謝有一種強調的意味在裡面,給我語氣很強硬的感覺,在一段時間以後,我會懷疑我們之間的關係,好像沒有我想象的那麼熟?



陌生的小韓


首先第一類,應該是有家教,受過良好教育的人

我的外婆解放前是小學教師,教育家裡所有的子女必須要講禮貌,除了接人待物要尊重人,說“謝謝”、“請”......都是基本的。人在小時候養成了習慣,長大以後也就把這些詞彙掛在嘴邊,說出來都是無意識的。同時還記得小時候有一個啟蒙老師,因為去過西方留學,回來以後在日常生活裡就用西方禮儀要求孩子們,訓練坐姿,站姿,用餐禮節,喝咖啡,聽交響樂......對不文明的行為,都要溫和的批評,小孩子不懂事,被一個很優雅裡面的人說一說,感覺不好意思,慢慢也就有了約束。

尤其是對待身份地位比自己低,但是為自己服務的人,一定要說謝謝,這個是表示人人平等,對他們勞動的一種尊重,也是對自己的尊重。

但是小時候養成了習慣,長大了只會機械地說謝謝,可能並不見得真的理解“謝”的含義。

於西方來說,禮貌用語是禮儀的一部分,人與人是平等的,語言表達上要體現對等,在西方交流體系裡面,信息有發送者,就有接受者,一個人給與了另一個人幫助,接受幫助的人說一個謝謝,表示的是一個回應。信息交流是文明社會的基礎,收到信息不回應,交流就有問題。

對於東方來說,因為有傳統文化的積澱,“禮”的內涵就很豐富了。我們常說仁智禮義信都是基於人情的,近現代社會以前,中國社會是人情大於法度,禮就是人情。中國這種人情之禮更為複雜。

一個被幫助的人欠了一個人情,說一個謝謝是表達記恩,對於小事情來說,表達完了這個感恩,那麼人情就算是還了,所以很多人覺得說個謝謝就在人情上減少負擔了,這其實是很低情商的。

人與人之間,因為交流而發生關係,而互相幫助也是一種交流,通過幫助和相欠,對於沒有關係的兩個陌生人來說相當於建立了關係,而對於有關係的人來說相當於在現有的關係上增加一些事情的積澱。也就是說,不管是說謝謝還是說什麼,這個詞彙不是相當於“再見”,不是為了終止關係,而是為了加深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基於這個理論,情商高的人會這樣做——

1. 對於一些瑣碎的小事,可以不說謝謝,可以說點別的別人想聽的。比如在電梯裡面遇到一個女士給你按了等待鍵,你可以說一句——哎,你的小孩真可愛;哎你這個西紅柿哪裡買的,真新鮮;哎你這個頭髮做得真好。

2. 對於一些大一點的幫助,一般都是熟一點的人之間了,可以約,比如一起喝個茶吃個飯打個牌,約的目的,就是為了加深人情。

3. 對於熟人之間很大的幫助,最高的處理辦法就是少說多做。在自己有條件的時候幫別人一馬,也就是最好的“謝謝”和最體面的回覆了。

所以,常說謝謝的人,也可能是內向的人,他的潛意識裡面這種“謝”是一種清高,一種封閉,一種拒絕,一種急於終止對話的訴求。

一個社會,多說一點謝謝是文明禮貌,而多一點高於謝謝的往來,是人情和溫暖。

綜上,對熟人說太多謝謝的是情商低,至少懶,不想去深入互動維護關係,而對生人,尤其是勞動者說謝謝的人,是涵養和禮貌。


HannibalLecter


我男朋友就是一個喜歡把謝謝掛在嘴邊上的人,並不是做作,他一直很有禮貌,這是一種修養也是一種習慣,這也讓他在生活上容易得到很多人的幫助。前幾天他下班時車被鎖了鑰匙在車裡,他尋求保安叔叔幫忙找人開鎖,保安叔叔認識我男票也喜歡他這個懂禮貌的小夥子,因為他上班下班都會給保安叔叔打招呼,每次保安叔叔開門,他都會說聲謝謝,一來二往就熟了,所以保安叔叔二話不說幫我男票幾下子就給車解鎖了,保安叔叔說一般人他是不會這麼做的,怕別人有意見影響自己工作,只會幫別人叫專業開鎖的人來解鎖。所以要多感謝身邊的每一個人,別人也有血有肉也需要生活,為你付出並不是理所應當,說句謝謝身上也不會掉塊肉,反而會給你帶來好運


理解每一個不容易


我就是那個經常會說謝謝的人

其實在小時候覺得這是一種禮貌,家庭的教育告訴我要這樣,不過到了現在我已經養成一種習慣了。

雖然從感知上確實沒有以前那種由衷的感謝,更像是種說話習慣,但是我也不覺得這是虛偽或者偽君子。

不說對別人了,我們家裡父母互相說話都是習慣用謝謝做結尾,雖然會給人少了點人情味兒但是實際上不是這樣,父母該幫襯的依然會幫襯。

給大家看下我和父母的截圖吧,裡面也有我妹妹發給我母親的話。我在以前也基本跟我父母講話是一個樣子,您、謝謝、不客氣不離口。。

我這幾年已經改變很多了,或者說我有故意改變一點,但是該說謝謝以及對自己年長的人都還會自然用您,謝謝。

我已經非常墮落了,我有看過我爸給我爺爺寫的家書,是非常工整的,開頭就是親愛的父親 您好。

雖然可能在很多人看起來我家的這種說話方式比較客套,但是其實我們是真的互相尊敬對方的。

至於為什麼我會改變一點,你們可以看到我對於父母的謝謝已經不會回覆不客氣了,這在我以前是不可能的,並不是因為我覺得這個習慣虛偽,而是我怕我擔心身邊的人覺得我是個虛偽的人、一個沒有人情味兒的人,被人評論是個虛偽的人。





richeelll


很驚訝能看到這個問題,因為我平時日常生活中深有感觸!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和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謝謝,在我這裡有兩種用法,第一是別人幫你忙以後,說謝謝。例如我閨女,剛兩歲,每次我幫她拿東西,或者打開東西時,她都會說“謝謝爸爸”,然後才把東西接過去,這會讓我感到特別高興,因為我會覺得閨女特別懂禮貌,閨女尊重我幫她做的事情;第二是我請別人幫忙的時候,在請求後加謝謝。例如:楊老師,能幫我拿一個蘋果吃麼?謝謝!這樣我媳婦就能很高興的幫我拿東西,但是換一種說法,楊老師,你去給我拿個蘋果!這時候,往往我媳婦就會說你怎麼不自己去拿!再比如,我現在在某機構學習,每天都會有工作老師給我們簽到,每次簽完到以後,我都會說“謝謝”,這時候老師就會抬起頭來,笑著跟我說不用客氣!我覺得這是對別人工作的尊重和認了,別人也並不會覺得你在做作或者裝,相反數,我們正是缺少這種“謝謝”的儀式感。

經常對別人說謝謝,別人就回對你報以友好和微笑。在這個被移動終端模塊話,碎片化的世界,我們極其需要像“謝謝”的這種字眼去打破人機關係的支離破碎,迴歸我們最原始的感情真摯,自己表達感情,而不是藉助手機這個冰冷的機器,去表達思想!

建議大家在生活中,嘗試著對所有人說謝謝,家人,朋友,陌生人~這會讓你的世界變得更加美麗!


小馬先生不要逃2


別人幫助我,或者我需要幫助,我會真心實意的說謝謝。不知道怎麼養成這個習慣的,從小就有。但是吧,我遇見了特別好笑的事。每次我忘記帶門卡時,跟門衛說請幫我開一下門,謝謝。他都特別兇的過來開門,還質問我為什麼不帶卡。然而別人語氣特別不好的喊門衛過來開門。他反而腔都不開,就巴巴的跑來開門了。我就不明白了,他們是犯賤還是怎麼滴了,聽不得人說好聽話是吧。我曾經想試過要不要故意沒帶卡,語氣兇點讓他開門。但是想想還是算了,畢竟無論結果如何,不爽的還是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