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洲縣駝耳巷村

在我心中最美麗的地方,是生我養我的地方。無論我飛多高、走多遠,夢迴牽繞的還是那個村……

駝耳巷村

子洲縣駝耳巷村

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橫跨在駝耳巷村面前那綿延起伏的山脈,就是一頭翹首雄踞,風華正茂的駱駝。駝耳巷村也由此得名。駱駝的頭首正是坐落在魚池灘南邊駝耳巷學校的所在地——寨山。

子洲縣駝耳巷村

不過,年紀稍大點的人都記得,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前,學校現在上面二層的校園及所有建築原址,便是那座巍峨高聳,陡峭險峻的寨山。從二層的校園到寨山的頂部距離,也有三四十米之多。後來在七八十年代,駝耳巷村委會為了響應國家劈山填溝造良田的號召,先後幾次搬寨山的土填充了魚池,從而形成了現在的風貌。

子洲縣駝耳巷村

順著學校西南方向的廟彎,向西坡攀爬至山頂,便是“九地峁”疙瘩,此為駱駝的前峰。沿此峰再向西緩緩而下,便是“九地峁”隘口,亦是兩峰之間的峽溝。穿過溝口沿著西坡攀爬而上,到山頂,就是“老柳樹”疙瘩,亦是駱駝的後峰了。比之前峰,它更加高大,更加壯實。站在頂峰,俯瞰全村,一覽無餘。從此峰向西再緩緩而下,經一段較長距離後,又有一個比較小的疙瘩叫“小寨峁”,據說,那就是駱駝那微微翹起的尾部,之後,便逐漸向後傾斜,降至溝底,那就是“石溝子”。

子洲縣駝耳巷村

倘若你站在村子後面的山坡上,向對面望去,那綿延起伏的山勢,那高高隆起的雙峰,儼然就是一頭活靈活現,栩栩如生的駱駝。更有甚者,在駱駝的腹部有一個小小的渠窩,稱之為“井子彎”,這裡常年流淌著一股甘甜可口,清澈如鏡的涓涓細流,無疑,它就是駱駝的乳汁,它祖祖輩輩哺育著這裡的人們。

子洲縣駝耳巷村

隨著歲月的流逝,人們驚奇的發現,這個駱駝還在不斷的張高張大,那昂揚的頭顱也在不斷的向前延伸著。據說,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前面不遠處的“澇壩圪漕”也流淌著一股清澈的泉水,正是為了前去喝那股泉水,那駱駝才緩緩地向前移動著。據人們說,倘若有朝一日,那駱駝一旦喝上那股泉水,這裡就要發生驚天動地的大事。至於是什麼樣驚天動地的大事,誰也不知道。

子洲縣駝耳巷村

後來,這裡來了一位南蠻的風水先生,他一眼就看出了這個駱駝山是一座寶山,駱駝腹腔內藏有一支正在點燃著的石蠟燭,它明亮如晝,永不熄滅。當然,南蠻人也更知道:這是價值連城的寶貝。故而,他暗暗發誓:一定要取走裡面那個寶貝。於是,他就在人們並不知情的情況下,暗暗使用各種法術,企圖打開地門,取走寶貝。但不知什麼原因,他幾乎使盡渾身的手段,也始終未能如願。無奈之下,他就使出陰招,即:得不到,就毀滅!於是,他就四處散佈謠言,說這頭駱駝是一頭惡魔,現在魔力還不夠,等到一定時候,它的魔力修成,這附近的人就要遭殃了。人們一聽,便信以為真,紛紛感到恐慌,並誠惶誠恐地向他討要破解之法。於是,那個南蠻人就給人們出了一個餿主意:在駱駝脖頸處蓋起廟宇,以“正”壓“邪”。同時,又施出了更毒的招數:授意人們將駱駝的脖頸挖斷,讓原本順著駱駝北邊流淌的河水,穿過駱駝被挖斷的脖頸溝豁從南邊流淌。就這樣,這頭活生生的駱駝的血脈被割斷了······

子洲縣駝耳巷村

直到現在,人們看到的那幾座廟宇,依然坐落在駱駝脖頸上,那股緩緩的河水依然從寨山腳下順著南側流淌而過。

這種平靜恬淡與世無爭的農家精神,生活是城裡人所不能體會的,子洲的遊子你有多久沒回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