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什麼工作才能夠在北上廣買得起房子?

路線口銀屏


作為一個70後,在一線城市中房價最低的廣州,13年、15年、18年連續置業的我來說,看到這個問題,感觸很深。18年為兒子讀書,買一套學位尚可夠一家人住的市區老房子,折騰了半年。什麼人能在一線城市買房?我不知道,但是我可以採用排除法;以目前廣州房價來看,家庭年收入不足30萬的,靠自己在廣州買房壓力會很大,基本只能考慮從化、南沙這些較遠的區域了;年收入低於50萬,不要考慮在市區買房。以此收入界定,能稅後拿到30萬甚至五十萬的,會是哪些人呢?1、央企國企上市公司外企中層管理以上職位;2、中小企業主;3、新興行業或者創新企業普通員工(可以參見微信員工、華為員工收入);4、有一定權利的ZF工作人員。一線城市的房子,真不是普通人能買到的起,廣州18年全年新房銷售也才8萬多套,二手房不足8萬套,減去其中買一賣一的人群,真正新增的買房人也就是15萬套左右,按戶均三人算,也會覆蓋了45萬人新購住房。廣州戶籍人口加外來常住人口超過2300萬,也就是隻有2%的人群2018年新購住房;我個人感覺,未來幾年,這個比例還會進一步下降。


郭棟先生


目前生活在廣州,身邊有很多朋友都在出手二套房,有的只是因為戶籍或者是已經二套了,沒有購房資格,所以沒法購買!真的覺得如果廣州放開限購,估計還會有一大批衝進樓市的,不是炒房的,就是有一定資金,又沒有其他投資項目,只能買房的。廣州這個城市最多的就是中小企業主,至少我以前上班的時候的同事很多都出來創業了,並且都生存下來了,年收入50萬以上肯定問題不大,當然這都是稅後的收入,包括除去了家庭開支的。所以這樣的收入,積累兩三年都會又要考慮二套以上的房子了!這就是我身邊的一些朋友。也認為這個比例的人在廣州很多。


用戶6366597450762


在深圳呆了近20年,觀察君說一下自己的見解:

1、北上廣深,哪裡的房子最貴?

很多人說是北京、或者上海,其實都不準確,一線城市房子的價格,沒有最貴,只有更貴

不同工作的人群,有不同的房價需求

什麼意思,以我身邊為例:

我的一個鐵哥們,是武漢大學計算機專業出身,在華為工作了八年,存了大概有200萬。因為飽受租房之苦,生了二胎,所以急需買一套三居室的房子,原本想在關內買,考慮到要6萬一平,購買一套90平米,需要540萬,除去首付,和交房產稅,幾乎要把存款花完,所以,改變想法,去光明買,當時光明的新房,價格才3萬一平,地鐵6號線還經過。所以,毫不猶豫,買了一套110平的房子,總價360萬,首富加上其他費用,基本上需要140萬,這樣,房貸選了20年,每個月差不多需要還房貸18000元。朋友的月薪在5-6萬的區間(不含年終獎)。所以,壓力相對小了很多。倘若硬著頭皮在福田或者南山買房,每個月月供粗略算了一下,至少需要3萬。除了家庭和生活成本,基本上工資就沒了。

我的另一個客戶,是深圳某上市公司的財務總監(CFO),最近在深圳灣1號買了一套豪宅,客戶年薪在180萬左右,拿出了600萬作為首付,選擇30年分期付款,這套房子價格在2500萬以上,為什麼我的這位客戶,要選擇在深圳灣1號買豪宅呢?

出於三個原因:

第一,自己的收入很穩定,且手裡有較多的存款。

第二,深圳灣1號屬於奇缺資源的豪宅,未來五年,必將翻一倍

第三,深圳的房價,20年內不會跌。特別是豪宅。因為有錢人會越來越多。

第四,身邊的朋友都在這裡買了,自己也不能落後。

第五,這不是單純的買房,而是一種價值投資。

我的觀點:

未來有錢人會更加有錢,普通薪資階層, 買房的漲速,會低於我的這位客戶,深圳灣1號,我能肯定的是,10年內,必定價格翻兩倍,也就是20萬一平米,漲到60萬一平米。別問我為什麼,整個深圳,就這裡的資源最好。馬雲都在這裡買了一套豪宅、還有很多上市公司老總,比如波司登的高德康,馬化騰家庭、萬科的鬱亮,在這都有房產。


蔣昊說經濟


在北上廣深買房子,安家立業,需要兩個基本條件:

第一、需要具備購房資格,北上廣深都限購,想盡辦法提高自己的積分,積極爭取買房資格;

第二、需要足夠的經濟實力,能夠支付首付,可以覆蓋房貸。

所以,首先要解決購房資格的問題(不是那種歪門邪道的方法),同時要有較高的收入。如果不想靠家裡六個錢包的資助,而是靠自身的收入,以下一些工作可以考慮:

1、在風頭正勁、行業地位領先的高科技企業做專業技術人員或管理者。BAT、華為、OV、海思、匯頂、海康威視,這些企業的核心技術崗位和管理崗位收入都不錯;

2、在國際領先的專業諮詢公司、會計師事務所工作,做項目經理或者項目總監,收入足夠在北上廣深買房;

3、在優秀的解決方案類公司做客戶總監或者資深客戶經理,或者交付工程師,收入不錯,可以在北上廣深買房;

4、極個別的頭部的自由職業者、廣告人、媒體人、設計師具有這樣的經濟實力,但概率較低;

5、在頭部地產公司做總監及以上崗位,年薪百萬問題不大,可以如願買房;

其他行業,其他崗位,不是不行,難度比較大。

總之,能夠憑自身能力在北上廣深買房的,都是精英中的精英,是個中翹楚,沒有一點真本事還真不好使。


種商養禪


在北京工作十年了,以北京為例。如果從事一般職業,在北京買房,基本靠中彩票。所以,你到北京工作,要知道自己的未來潛力,選準你的第一步,並且要多元發展,多元掙錢,否則,買房只是一個夢。

第一,北京買房的基本底價。假設滿足基本生活需求,按照結婚十年要一個小孩,不要父母來帶,最小要買60平米的兩居室。南四環北五環內,只能買老小區舊磚房,最低五六萬吧,大數是300萬底線。 假設大學本科畢業22歲工作,32歲買房。首付50%(考慮還貸壓力),首付150萬,貸款150萬30年就算每月還貸7000元。你看看靠自己的難度吧。

第二,看看工作薪酬的基本底價。十年攢夠首付150萬。男人買房子娶媳婦。這個男人每年不吃不喝淨值為15萬元。月薪至少稅後2萬元、稅前2萬5,也只能留一點必要的生活費和談戀愛、追女生的錢。舉個簡單例子,稅後2萬,存15000,每月消費5000元。房租就可能佔3000-4000元(稍微好一點的單間)。1000-2000元的必需生活費。估計連漂亮點的姑娘都追不上。

第三,看看工作性質的可能性。22歲-32歲,平均工資能達到稅前2萬5的職業,基本在於:大企業中層、小企業高層、IT技術骨幹、銷售精英、金融證券經理、理財經理、廣告業高水平作者、互聯網企業骨幹員工、智能機械類創新型上市公司骨幹員工,等等。當然,還有有才華的自由職業者、個體創業者、小企業經營者,等等。

最後,許多人在北京買房了,並不是他們職業好或者職位好,很多都是雙方家庭出了血。但這並不可恥,還相當有眼光。那些憋著勁靠自己的年輕人,基本在買房問題上都遭遇滑鐵盧。假設十年前,靠父母出錢買了60平米的房子,現在價格翻了十倍。而那位靠自己的奮鬥青年,攢了十年工資,才發現買不起房子了。兩者的後十年發展,幸福感天壤之別。


職場火鍋


不同行業的收入確實差距很大,這是可觀事實,無可反駁!


那麼面對一線城市的高房價,什麼工作賺得多,能夠在一線城市買得起房呢?

以北上廣深一套普通房子500萬為例。假如三成首付,那麼是

500萬*0.3=150萬

月供:20715元(目前貸款利率大都上浮20%)

也就是說月收入至少在2萬5以上吧。

當然前提是你能湊齊150萬的首付。



就目前而言,在一線城市的企業當高管還是很有希望買得起房的。

具體來簡單分析一下各職業。

程序猿有點困難!

參照一下身邊的情況,我想這個數據還是比較靠譜的吧。

ps:騰訊阿里京東的程序猿收入肯定高於這個數字,你可以優先考慮這些龍頭企業。

基金經理可以有!

據行業內部人士透露,目前,一般的基金經理年薪都在百萬元以上,優秀一點的可能在200萬元到300萬元之間,QDII基金經理的年薪在300萬元以上,雖然外界看基金經理都拿著高薪,但背後卻承受著巨大壓力,首先就是監控壓力,其次是業績排名的壓力,出點排名下滑,你懂得。

if you can,you up!

相信能夠幹這個的,也不會發帖問這個問題了。

區塊鏈工程師風險大

根據招聘網站的數據,2017年11月之後,區塊鏈相關崗位的平均招聘薪資達到2.58萬元。更有企業開出50萬年薪。

(嗯,這個收入看起來挺高的,但是30年的還貸週期,這個工作你能保證做1年嗎?


算了,實在想不到什麼職業可以在北上廣買房了。

打工是不可能的,這輩子你靠打工買房子都是很困難的。

不信瞧一瞧這個

boss直聘的數據。如果你只是普羅大眾裡極其平凡的一員,你覺得這個收入能在一線城市買房嗎?

結束語

一線城市的繁華是屬於土著的,是屬於極少數精英的,對於普通人來說,不管你相信不相信,現在,一線城市的房子都不是你能買的。

只靠打工獲取的職務性收入是不夠的,還需要你有財產性收入,再或者,你爸媽能夠拿出一百萬以上的現金。

讀個博士,沒準你被作為人才引進了呢?


公子長安




客觀來說,在目前房價環境下想要靠自己而不靠家人在北上廣買房,只能說志氣不小、勇氣可嘉、理想很足、難度較大。

截止2017年12月北上廣二手房均價數據來看:北京達到58156元/㎡、上海達到57807元/㎡、廣州達到31752/㎡。

若以100平米房子,30%的首付,4.9%的基準利率,工作30年,不吃不喝,且分25年還完為標準,那麼

北京得賺到約880萬,年薪需要約29.5萬;

上海得賺到約870萬,年薪需要約29萬;

廣州得賺到約480萬,年薪需要約16萬。

而據資料顯示,北上廣深的平均工資水平最高年薪12萬左右,距離北京上海差距不小,廣州還是可能實現。

一般而言,金融行業的高管、互聯網行業的高級管理層、各大外企的高級管理人員,大中小型企業的各種總監經理人員,這些都是屬於年薪幾十甚至百萬以上的級別,北上廣買房子是比較輕鬆的事。

但是,並沒有什麼是絕對的,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你只要把你精通的一兩門手藝或者技術做好了(賣煎餅果子的大媽、開門面賣小吃的大叔、擺地攤賣甩貨的厲害角色),一樣能賺大錢,一樣能買房子,100平方米買不了,80平、60平的不一樣能住人?

總的來說,只要你肯努力,沒有什麼辦不成的事,“有志者事竟成”嘛!當然腦子得靈活,一根筋只會打工的就別想了,豐富的知識、勤奮的工作、活絡的思維、良好的機會,北上廣買房也是可能實現的。


小小祺大視野


我們首先看一個關鍵指標:房價收入比,它是指住房價格與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據統計2017年37個主要城市的房價收入比如下:

從統計數據看,不考慮貨幣貶值因素,深圳家庭需要40年積蓄才能夠購買一套住房,上海是24年、北京21年。

那麼,從指標角度看,只有可支配收入(注意不是淨收入,是扣除必要消費之後的可支配收入)大幅度高於平均值的行業,才有可能買得起住房。如高科技行業、金融行業從業者。大部分人幾乎喪失了在北上廣買房的經濟資格。

同時,高房價還衍生了另外一個有趣的爭論。在北上廣如果你有1000萬的現金,你會選擇買房還是租房?
主流觀點是有過這樣一個計算對比:

1.將1000萬投資與信託或其它穩健理財,按年7收益這折算,可穩健收益70萬。

2.如果選擇不太奢華的五星級酒店一年連住,年簽約房費1000每天,全年支出36.5萬,而且是拎包入住。剩餘33.5萬收入,足夠其他方面消費了。

如此對比之後,你會選擇買房,還是租房?


大家好,我是胖胖,歡迎大家交流探討。


2018年的胖胖


這個問題可以理解什麼工作工資高?我認為是幾下集中:

1、高層管理

高層管理人員是指對整個組織的管理負有全面責任的人,他們的主要職責是制定組織的總目標、總戰略,掌握組織的大致方針,並評價整個組織的績效。企業高層管理人員的作用主要是參與重大決策和全盤負責某個部門,兼有參謀和主管雙重身份。這樣的人群收入自然是高的。

2、銷售

銷售是創造、溝通與傳送價值給顧客,及經營顧客關係以便讓組織與其利益關係人受益的一種組織功能與程序。銷售就是介紹商品提供的利益,以滿足客戶特定需求的過程。銷售人員往往按照業績抽成,優秀的銷售收入非常可觀。

3. 金融證券

金融證券應該是金融行業和證券行業類的問題的彙總,包括股票、債券等。行業的性質決定是比較高收益的行業的,當然優秀的能力和過人的眼光將是行業的需求。

4.保險

保險是當下的社會環境中比較常見的,需求也比較高,保險行業獲得的收益也相對可觀。但是保險的工作人員在工作上有事會遇到一些偏見。

5.高端服務

除了直接的工農業的生產製造部分,產品買賣以及物流運輸外,高端服務業已成為經濟的皇冠、發展的動力源和火車頭。並且具有高智、高效、高資本、高收益、高時尚“五高”的特徵。因為高端服務業的性質,自然獲得的收益是非常好的。

總結:以上是我認為收益比較好的行業,獲得高收益買房才成為可能,尤其是北上廣這樣的地方。

我是農民工“懂事長”李合偉(抖音號:hws666888),20多年創業經驗,非著名天使投資人、創業導師。更多有關創業的內容,敬請關注頭條號:合偉說,與我一起聊聊創業那些事!


李合偉說


高白高管類的,收入高又穩定,企業的中層以上的,一些高收入行業如:金融證券!

業務能力強的中介,銷售員。

一些自由職業人才。

名企名行名廠的主力員工。比如:廣汽很多員工置業。

生產能手,業務骨幹,這些人有單位的資助購房。

高學歷入職有安家費,這些人也有購物能力!

一些生意人,特別是物流、快遞、電商、自媒體人,這些朝陽行業的佼佼者。

有一些大學對教授有安居工程,幫助一部分費用的。

一些多個職業的人士,全職醫生、教師雙職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