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技那麼發達,為什麼不研究彈道導彈?

47717723


美國一直沒有放棄對於彈道導彈的研製工作,只是由於和俄羅斯有中導條約的存在所以沒有研製射程從500到5000千米的中程彈道導彈而已,而對於其他的射程超過5000千米的導彈也是不斷的改進的,其中就包括在核潛艇上使用的三叉戟D5彈道導彈,另外美國還在研製民兵3系列洲際彈道導彈,這是一款採用發射井發射的可以攜帶核彈頭的彈道導彈。

美國放棄的是在射程在5000千米之下的彈道導彈的研製,因為這個射程的打擊可以通過巡航導彈等一系列的武器來實現,在冷戰時期美國和蘇聯完成了對於500到5000千米之間的彈道導彈的銷燬,並且規定了兩國禁止研製這個射程的彈道導彈。

美國在彈道導彈技術上是非常先進的,目前的民兵導彈就具備全球重點目標的打擊能力,其攜帶的核彈頭可以摧毀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而俄亥俄級戰略導彈核潛艇攜帶的三叉戟D5彈道導彈是具備第二次核打擊能力的,這些導彈可以在水下進行發射,具備很強的隱蔽性。

實際上幾個大國中還真的有國家不進行彈道導彈的研製,這就是英國,英國目前的核潛艇裝備的彈道導彈就是從美國引進的三叉戟D5,包括巡航導彈也是從美國引進的戰斧巡航導彈。目前世界上具備洲際彈道導彈研製能力的國家並不是很多,基本上還是原來的5個核大國。


航空視界


我們都知道美國的戰斧巡航導彈很牛,實際上它的彈道導彈一樣厲害,只不過彈道導彈昂貴且技術複雜,尤其是末端飛行速度太快給制導技術帶來難以解決的麻煩。彈道導彈末端飛行速度最高可達20幾倍音速,想要精確擊中目標是非常困難的,它更適合裝載核彈頭當作戰略性武器使用,常年在一線作戰的美軍並沒有裝備它的必要,除了戰略核潛艇之外。當然了最重要的原因還是美蘇兩國都扛不住軍備競賽的壓力,在1987年簽訂了《中導條約》。


中導條約對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都進行了嚴格的限制,規定射程在500到5500公里的兩種導彈都不得保留或者研發。這個條約在今天其實已經失去了意義。當初簽訂條約時雙方除了規定射程條件之外,還強調該條約限制的是陸基巡航導彈和彈道導彈,對艦載導彈和空射導彈並沒有限制,這就導致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彈道導彈失去了研發動力。

(伊斯坎德爾配備最新型的9M729導彈)

因為彈道導彈的特殊發射形式,決定它不適合飛機或者軍艦使用。它的拋物線飛行軌跡需要精確的定位制導技術,別說在上世紀了就是在今天也沒有誰敢保證彈道導彈能準確擊中航空母艦等高速目標。對於軍艦和飛機來講最合適的武器還是巡航導彈,下圖是巡航導彈鼻祖德國的V-1。

巡航導彈超低空飛行突破敵人攔截,速度遠比彈道導彈末端低得多,戰斧巡航導彈時速不超過一馬赫(1225公里每小時),制導設備(地形匹配製導加上慣性制導)有充足時間修正航向準確擊中目標,據說戰斧的命中精度只有10米,這是彈道導彈不可想象的精度。因此,在《中導條約》簽署之後美蘇都將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巡航導彈的研發工作。


在提升巡航導彈打擊精度和機動性的同時,也在著重提高機動性、射程和通用性,保證在必要的時候可以轉作陸基導彈使用;例如戰斧最大射程2500公里,可隨時部署到陸地上當作中程彈道導彈使用(如下圖所示),這也是為什麼《中導條約》對俄羅斯不公平的原因,俄國海軍規模有限無法裝備大量中程彈道導彈,而美國海軍卻庫存了4000多枚可隨時拉上陸地的戰斧巡航導彈。

不過呢,《中導條約》畢竟只限制了500公里到5000公里射程的導彈,美國和俄軍沒有必要因此放棄所有的彈道導彈,尤其是對於戰略核打擊力量至關重要的洲際彈道導彈。俄羅斯迫於經濟困境僅大量裝備白楊M洲際導彈,又積極研發了布拉瓦洲際彈道導彈,準備裝備到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上。而美國則保留了海基的三叉戟和陸基的民兵系列洲際彈道導彈,它們的技術水平絕對都是領跑世界的。




隨著美國退出中導條約、俄羅斯發展更先進的薩爾瑪特洲際彈道導彈,美國也開始著手開發更先進的彈道導彈提高核威懾能力,其實美軍目前的各種核彈道導彈應有盡有,毫不客氣的說在這個領域沒人能感動美國並不落後。


兵器世界


美國目前雖然沒有規模化研究、裝備中程彈道導彈,但是其裝備的“三叉戟”系列潛射彈道導彈和“民兵”系列陸基洲際彈道導彈的技術水平卻是最先進的!至於美國為何不像中、俄一樣規模化研發中近程彈道導彈,不是因為沒有相關技術,而是沒有應用的必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美國“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發射“三叉戟II”潛射彈道導彈試驗,世界上最先進、威力最大的潛射彈道導彈!

1)美國擁有超強常規武裝力量和洲際核威懾力量,本土防衛不需要中近程彈道導彈:美國是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也是全球唯一擁有超強武裝力量的國家,核武庫方面只有繼承了蘇聯“衣缽”的俄羅斯能與美國有一比,在常規武裝力量方面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威脅到美國的霸主地位!因此,對於美國本土防衛來說,美國有足夠的信心,單純依靠自身強大的海、空力量就足以將任何來自地球上其他國家的威脅扼殺在遠海,類似中近程彈道導彈這類的武器,在國土防衛上完全沒有必要!


美國擁有最完善的“三位一體”力量戰略威懾力量
美國擁有處於絕對優勢的海、空軍力量

2)美國軍力執行全球部署,中近程彈道導彈不便於部署:美國在全球擁有大大小小超過300個軍事基地,在包括德、日、韓等國家還擁有大量的海外駐軍,因此,其在武器研發上需要考慮海外部署的特殊情況,類似中近程彈道導彈這樣敏感的武器肯定無法方便的部署。此外,中近程彈道導彈的作用是進行遠程打擊,而美國擁有全球最強的航母戰鬥群以及遠程戰略轟炸機部隊,這些可比只能執行“一杆子買賣”的中近程彈道導彈作用更大。
美國海外軍事基地遍佈全球

3)美國需要動用武力的對象不需要動用中近程彈道導彈這類武器:除了“五常”和已經擁有核武器的印度、巴基斯坦、朝鮮、以色列等9個國家外,其他所有國家的武裝力量都無法形成對美國常規力量的實質性威脅,單憑美國海軍基本上就能解決除上述9個國家外的所有軍事力量。自“二戰”以來美國發動的所有軍事爭端均發生在中小國家,那些號稱“世界第三軍事強國”的國家全部被美國“掀翻”,而且完全是靠技術水平和規模處於絕對優勢的常規力量解決的,連裝備了大量“飛毛腿”彈道導彈的伊拉克都在美國強大的海、空力量面前“脆斷”,美國根本沒必要再動用什麼彈道導彈之類的武器裝備。
美國戰鬥機飛躍燃燒的伊拉克油井


號稱軍事強國的伊拉克在美國面前不堪一擊

美、蘇之間簽署的“中導條約”卻是也對美國研發中近程彈道導彈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但是美國在簽訂條約之前就已經掌握了完善的中近程彈道導彈技術,目前火熱的反艦彈道導彈美國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就曾研發過類似功能的“潘興”系列彈道導彈。因此,雖然目前中、俄在中近程彈道導彈方面強於美國,但是並不意味著美國真的在這方面落後,而只是沒有必要!
美國1974年就開始研發的“潘興2”彈道導彈



現在看潘興2的技術也不落後

中近程彈道雖然是進攻性武器,但是從國防戰略上來講卻更多的是一種威懾性防衛武器,俄羅斯之所以會在敏感地區部署“伊斯坎德爾”之類的彈道導彈,主要還是威懾西方勢力的威脅。而在全球範圍內長期處於攻式狀態的美國來說,暫時沒有必要研發裝備中近程彈道導彈,但是隻要需要,短時間內美國就會成為中近程彈道導彈大國!
美國洲際彈道導彈試驗分導式多彈頭末端打擊的壯觀景象


威吶解析


美國沒有洲際彈道導彈嗎?你看這是什麼?這是60年前的美國和平衛士洲際彈道導彈。請看圖世界最大號的



aircraftone


美有很多進攻遠近距平臺,海外基地,航母戰鬥群,核潛艇,遠程轟炸機,用廉價的短程導彈利用各種先進的進攻平臺,打擊對手速度更快對手更難防禦,所以就更本用不著發展價格更高,最容易被發現跟蹤定位鎖定防禦的戰略彈道導彈。只有沒有近距離打擊能力平臺的國家,還在發展戰略彈道導彈,作為反擊對手的主要力量,這種導彈要突破很多層防空反導網,在有防空反導實力的國家很難生存,很難突破對手多層防空反導系統的攔截,也就很難打擊到對手的目標。


雅閣居士閒逸雅居


首先你搞清楚啥是彈道導彈了嗎?世界上只有兩種導彈,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不論是空對地,還是地對空,還是反艦導彈,都離不開這兩種導彈!你懂嗎?彈道導彈就是一個拋物線的導彈,好攔截!巡航導彈可以隨著地形飛行!不好攔截!美國的民兵系列也是彈道導彈!你懂嗎?


風語者q


你是才睡醒嗎,還是糊塗了?


卡車司機54113723


美國一直在在研究。洲際導彈也是彈道導彈。

準確的說是美國不生產中程彈道導彈,

因為它對自己國土安全的判斷是周邊只有兩個弱國加拿大和墨西哥,不存在中程威脅。所以與俄羅斯簽訂了都不研發'中程彈道導彈的條約。

不過這幾年有些後悔了,因為種花家有點威脅啦


薩德薩德拉


現今科技彈道導彈已落後於時代。


陽光123201581


別說美國不研究彈道導彈了,理論上美國可以把一艘輕型航母送入太空,打造真正的太空艦隊!想想三叉戟和民兵,土星五號海還在懷疑美國的彈道導彈技術嗎?錢學森的老師馮.克勞恩可是美國的國寶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