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那麼聰明,蜀國卻最先滅亡,這說明了什麼呢?

足曰


先天不足,後天難補,拿什麼拯救你,我的蜀漢

小時候看三國演義,總覺得蜀漢特別牛,文臣武將都特別厲害,五虎上將再加上後期魏延、姜維,這是多麼令人豔羨的組合。不僅如此,蜀漢還擁有中國歷史上奇謀第一的軍師諸葛孔明。


可那個時候始終就搞不懂的是蜀國為什麼打不過曹魏呢?曹魏到底哪裡比蜀國強呢?

靜下心來研究以後,我發現蜀漢能夠夾縫中求生存已經很不容易了,蜀國即便有著軍事專家諸葛亮也抵擋不了最先滅亡的態勢。

其實蜀漢的劣勢主要在於以下幾點:

第一、大意失荊州

說起這一點不得不吐槽一下關羽,關羽那一句虎女豈可嫁犬子?真是嘴炮,一時爽,全家火葬場。

為了關羽這句嘴炮,不僅葬送了關羽一家的性命,同時也葬送了蜀漢進攻曹魏的前進跳板。當時只要牢牢控制住荊州,蜀漢就能從益州和荊州兩路進攻曹魏。


而這兩路人馬在諸葛亮的高超的協調指揮藝術之下對於魏國的打擊肯定能夠形成1+1大於2的效果。

但失去荊州以後,縱然東吳和蜀漢同盟,但縱觀整個三國曆史由於信息不暢通,東吳和蜀漢幾乎沒有形成過南北夾擊的態勢,這也宣告了,諸葛亮隆中對的徹底破產。

第二、瘋狂的劉備

在三國演義中,劉備始終給人一種特別面的感覺,他是一個愛哭的男人,他和他的老祖宗劉邦最大的共同點就是喜歡雙手一攤問如之奈何,好在劉邦身邊有張良等一大批能人謀士,老天對劉備也不薄,身邊也諸葛亮。


諸葛亮靠著他的聰明才智幫劉備解決了不少難題,可是劉備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居然陽剛了一把,完全無視蜀漢的天然大敵曹魏的威脅,居然去和潛在的盟友東吳正面硬剛,最關鍵的是劉備居然沒有帶諸葛亮同行。

劉備作為一個一直打敗仗,從未被超越的軍事將領,在生命的最後關頭,依然完成了延續了自己的一貫作風,又打了一個大敗仗,這一仗使得蜀漢的精銳損失殆盡,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國力與銳氣,被陸遜的一把火,燒得乾乾淨淨,使得國家陷入了危險的境地。

第三、內部不團結

蜀漢立國主要靠著三股政治勢力:

第一是劉備起家的集團代表人物關羽、張飛等一批武力值超高的武將,以及孫乾,簡雍等一批基本在三國志遊戲中打醬油的文臣;


第二是荊州士人集團,諸葛亮就是這個集團中的領軍人物;

第三是益州集團,諸葛亮白帝城託孤的兩位託孤大臣,一個是諸葛亮,另一位李嚴就是益州集團的代表,劉備這樣的安排其實也是在搞內部平衡。

有一次諸葛亮北伐中原的時候就是李嚴在後面拖了後腿,這就是團隊內部派系鬥爭的結果。

第四、蜀漢先天不足

四川作為一個州,自然是極大的,但是作為一個國家,卻不太起眼。蜀漢的人口只有90多萬人,而曹魏帝國卻有400多萬人口,東吳帝國也有超過200萬人口。


而蜀漢人口少,要麼經濟發達一點也行,畢竟有了錢財就可以召集兵馬、購置糧草,但蜀漢真的很窮。

雖然蜀漢地區號稱天府之國,但是開發度遠遠不及曹魏的中原地區和東吳的江南水鄉,可能只有一個成都地區是比較發達的,但是和洛陽、揚州比起來還是有差距的。

並且,在益州的西南邊陲,還有許多孟獲這樣的蠻族,這些地區的經濟極不發達,這在一定程度上拖了蜀漢的後腿。

最後一點人才

戰爭拼的是什麼?不僅僅是兵力,還有人才,而恰恰蜀漢後期的人才凋零,俗話說得好,蜀中無大將廖化充先鋒,後期的蜀漢能征善戰的大將都已亡故,只能讓年近八十的廖化當先鋒,由此可見滅亡前的蜀漢在人才使用上的尷尬境地。


另外,經過三國前期的軍閥混戰,天下人對漢朝的認可度大幅降低,他們只知道忠於給自己飯吃的主公,對於國家的概念已經很淡薄了。

所以劉備在成都重新建立漢朝的時候,並沒有出現想象中的人才大幅度流入的情況,沒有了人才,蜀漢最後只能讓廖化當先鋒了。

綜上所述,蜀漢的滅亡是必然的,有沒有諸葛亮其實沒有關係,其實諸葛亮已經做得足夠好了,他讓蜀漢這個先天不足的早產兒生命得到了極大的延長,但是他不是神仙,沒有辦法救活一個必死之人。   


小小嬴政


在下認為蜀漢的綜合國力是硬傷,窮兵黷武的結果只有滅亡,戰略方針的失誤不是用聰明就能挽救的。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蜀漢政權裡最有能力,輔政時間最久的一個謀臣,從他二十六歲出山到五十四歲去世,為劉備和劉後主操勞了二十半年的時間。劉備死後託孤給諸葛亮和李嚴,諸葛亮本著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工作精神,致力於益州的生產建設和不斷的北伐,為的就是繼承劉備復興漢室的遺志,和自己匡扶漢室的政治理想,最後在最後一次北伐中因病去世,姜維繼承了他了遺志,先後發動了九次的北伐都沒有成功。而在諸葛亮去世後的二十九年以後,蜀漢的治所成都被鄧艾大軍所包圍,蜀漢政權被消滅留下了千古遺憾,幾代人的努力和付出化為了泡影。而魏國率先去消滅蜀國,說明了很多問題,下邊筆者就做扼要分析。

第一、由於劉備等人的大意和過度的自信,錯誤的組織荊州的領導結構,造成關羽在荊州的敗亡,使得之後的戰略方向進入單一化。

關於關羽丟失荊州的過程和具體的原因,在以上的文章當中我都提到過和分析過了,在這裡不再贅述了,在這裡就從宏觀方面做出分析。前期劉備奪取益州的時候,只帶了龐統和他一起去了,留下了諸葛亮、張飛、趙雲、關羽都在荊州,龐統死後只留下了關羽一個人在駐守荊州,主要的原因是關羽有帶領水軍的能力,想要保證荊州的安全就得有帶領水軍能力的將領,關羽自然是不二的人選。人選是沒錯,但是錯在了沒有給關羽安排一個得力的政委,關羽失荊州不是一個偶然事件,而是一系列錯誤方針的必然結果,劉備奪取漢中的時候用法正為軍師,讓諸葛亮在益州總督糧草做後勤部長,這樣的決定實在是不妥當。由於劉備過度自信認為荊州在關羽的掌控之下是銅牆鐵壁,其實因為關羽不善於處理各個方面的關係才是丟荊州的重要原因,假設諸葛亮不是做後勤部長而是去了荊州做關羽的政委,那他倆的一文一武才真的能讓荊州成為真正銅牆鐵壁。但是結果讓人失望,由於失去了荊州之後,諸葛亮的六出祁山和姜維的九次北伐,都在八百里秦川裡進行,和具有同樣優勢的曹魏集團在山地作戰。

第二、由於水軍的原因,荊州丟失的後果非常嚴重,蜀漢集團失去了對抗北方曹魏的王牌。

所提到的王牌,所指的並不完全是關羽,而是關羽所帶領的荊州水軍,這是一張很大的王牌。曹操因為在赤壁之戰失敗以後,就沒有再用水軍作戰過,曹丕後來繼位以後不服氣,用水軍和東吳作戰,差點沒被徐盛用火燒死,北方曹魏在水上作戰是永遠的短板。關羽丟失荊州以後,失去了荊州水軍、將領等所有的人才,以至於後來的蜀漢就再也沒有建設過水軍,後來的西晉滅吳也是在成都大力的建設水軍,順江東下而消滅了東吳。從這一點可以看出,曹魏滅亡蜀漢真正的原因就是水軍,要滅吳必須用水軍,想要有優勢的水軍就必須先滅蜀漢。如果荊州水軍健在,鄧艾也不敢用一個偏師去包圍成都,逼迫劉禪投降的。

第三、一錯再錯的劉備死後留下爛攤子給諸葛亮,把已經無法完成的任務留給了諸葛亮。

劉備稱了漢中王在關羽死後又稱帝,為了給關羽報仇雪恨,不顧東吳還地求和的請求,非要給東吳幹一仗,逼的孫權向曹丕稱臣並且派陸遜和劉備血拼到底。劉備帶著蜀漢的家底在夷陵大戰當中被陸遜火燒連營全軍覆沒,帶著殘部撤退到了白帝城。章武三年春劉備病死,在永安宮內託孤於諸葛亮和李嚴,雖然在託孤內容沒有提及到要諸葛亮北伐奪取中原,然而劉備一生的政治理想就是復興漢室,諸葛亮也是因為有著同樣的政治理想而和劉備走到了一起。本來所有的一切都按照著隆中對在按部就班有計劃的進行,甚至可以說就基本上要實現了。但是關羽丟荊州,東吳背盟,劉備討伐失敗,使得諸葛亮的戰略綱領成個一個千瘡百孔的沙盤。諸葛亮在劉備死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和東吳和好,安定了國內的治安環境平定孟獲,沒有了荊州無法兩路進軍,那就舍其中而求其次在漢中地區開闢新戰場,這遠遠不是諸葛亮想要做的,但是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蜀漢已經沒有別的路可以走了。

第四、諸葛亮和姜維一次次的北伐,一直在武力的方式和曹魏對話,蜀漢國力被架空之後,也終於成了曹魏最大的心病。

從諸葛亮228年第一次北伐開始到姜維在262年的第九次北伐失敗,其間在三十四年的時間當中,只有從234年諸葛亮病死到247年姜維首次北伐的這十三年當中是沒有戰爭的,也就是說蜀漢對曹魏發動的戰爭持續了二十一年之久。在這裡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個人口不足百萬的國家,也就是現在的地級市那麼大的一個地方,發動二十年的戰爭對國家的消耗是一個什麼樣的程度,真的是隻能用勤兵黷武來形容了。把一個國家捆綁在戰車之上,消耗的人力物力是無法估量的,看看現在的世界不斷打仗的國家沒有一個過的好的,在古代也是一樣的後來姜維的九次北伐均告失敗,在蜀漢國力積弱之後,也成為了曹魏第一個要消滅的目標。長江天塹真的是無法逾越,但是蜀漢這個地方雖然路難走一點,但是還是可以翻山越嶺走到地方的,一直被蜀漢襲擾的曹魏,說什麼也要來一個徹底性的解決。

第五、蜀漢的人才匱乏、人才匱乏、人才匱乏,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事實確實如此。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常常用來比喻一個集團或者組織缺失優秀的人力資源,在蜀漢後期無將可派的程度到了用八十多歲的廖化做先鋒,聽起來很悲傷但是也無可厚非,持續的戰爭加速了人才的凋零,只顧眼前的一時而不培養下一代的人才。反觀魏國在劉禪繼位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224年關羽死後的第五年就成立了太學,太學是中國古代國家的最高教育機構,全國各地的人都可以來學習,通過考試的可以任職官吏,這是選拔人才很好的一個方式,可以為一個政權源源不斷的輸出有用的人才,摒棄了士族出任官吏的傳統,讓有抱負有能力的人有一個實現自我價值的平臺。

這樣的一點在同期的蜀漢是不具備的,蜀漢的人才在劉備的時候打折了一批,諸葛亮在的時候又打折了一批,剩下的不是去世了就是年暮,沒有培養出接班人導致了人才斷層。如果說不斷的北伐是飲鴆止渴的話,那麼坐吃山空導致人才殆盡就是自掘墳墓。無論哪個國家和政權,都把人才培養放在了發展的第一位,而蜀漢卻神奇的都把希望寄託在一個人身上,諸葛亮無論多麼的聰明,面對歷史的車輪,也是回天乏術啊。

綜上所述:蜀漢的率先滅亡,是因為在失去荊州之後就已經徹底的沒有了王牌,後來的不斷北伐耗盡了國力,還不知道培養人才,國家疲敝程度可想而知,也難怪鄧艾的三千兵馬就能讓劉禪投降,而劉禪所提及的十萬甲士,用現在的眼光來看也就是民兵預備役,可能也是根本無法和正規軍交鋒。

以上觀點純屬個人愚論,不正之處歡迎評論斧正,你的關注是我最大的動力,謝謝。


蔡公子講歷史


這個問題應該反過來考慮,蜀國最為三國最弱的一個國家,何以能存在那麼久呢?當初張魯據有漢中,劉璋據有益州,很快就丟掉了,諸葛亮為什麼能讓蜀國維持那麼久呢?

下面我就來說一下。

第一,諸葛亮接手的是一個怎樣的爛攤子

蜀漢政權的根基,較之魏、吳原本就顯得脆弱,加上夷陵之敗、劉備之死等一系列事件,在劉禪登基時,蜀漢政權已是搖搖欲墜,後來諸葛亮回顧說:“此誠危爭存亡之秋也。”

更糟糕的是,劉備一死,南方大規模叛亂接踵而至。南方叛亂的範圍很大,包括現在的雲南、貴州以及四川的部分土地。首先是益州郡酋豪雍闓起兵,殺死蜀漢任命的太守正昂,投降吳國。面對叛軍的囂張氣焰,蜀軍只有招架之功,毫無反擊之力。雍闓又指使同鄉孟獲煽動各地蠻夷造反。在孟獲的鼓動下,西南夷紛紛扯起叛亂的旗幟。牂柯郡太守朱褒、越巂郡夷王高定等人也見風使舵,起兵響應雍闓。

新興的蜀政權風雨飄搖,對諸葛亮來說,這是考驗他治國能力的時刻。

第二,諸葛亮審時度勢,確立了休生養息的戰略

面對層出不窮的叛亂,新興的蜀漢政權要怎麼辦呢?是出兵平亂還是休生養息呢?在這種情況下,諸葛亮審時度勢,確立了休生養息的國家戰略。

蜀漢帝國要恢復元氣、治療戰爭創傷,這都需要時間。諸葛亮深知,在此危急時刻,切不可輕啟戰端,否則稍有不慎,將危及國之根本。蜀國的軍隊力量在夷陵之役遭重創,武力的恢復不是一兩天能做到的。一個國家的軍事與國力是分不開的,治軍的前提要治國,那麼諸葛亮是如何治國呢?

首先,他極力糾正劉備時代政事寬疏之弊,實施賞罰分明的政策,有犯法者“雖親必罰”,是比較嚴厲的。史書上稱諸葛亮“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他用法嚴厲但體現公平的原則。在治政上,不講情面,無論親疏一視同仁;同時,他一心為公,沒有私心。正因為如此,諸葛亮用法雖嚴,但百姓沒有怨言。

其次,諸葛亮努力促進蜀國經濟的發展。南方叛亂後,諸葛亮封鎖各關隘,避免叛軍突入,保護農耕區的生產安全,大力發展農業,種植糧食。經過幾年的努力,百姓生活安定了,糧食儲備也漸充足,國家度過最困難的一段時期,為軍事力量的復甦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三,把握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 聯吳抗魏

蜀國能夠在最艱難的時間生存下來,體現諸葛亮的大智大慧。

作為遠見卓識的政治家,諸葛亮在諸多錯綜複雜的矛盾中抓住了主要矛盾,即蜀與魏的矛盾,至於蜀與吳、蜀政府與南方叛亂集團的矛盾均屬於次要矛盾,這是諸葛亮比劉備高明的地方。與吳國實現外交正常化,建立統一陣線,共同抗擊曹魏,這是對蜀國最有利的。

不過,要與吳國建立正常邦交,諸葛亮面臨的困難很多。東吳奪荊州,殺關羽,又在夷陵之戰大敗劉備,重創蜀國的軍事力量。可見蜀、吳之間的仇恨是多麼大,多麼難解開。然而,諸葛亮卻力排眾議,與吳國結盟,恢復友好外交。這件事做得非常漂亮,倘若沒有與吳國結盟,蜀國腹背受敵,結局不堪設想。

與吳國結盟,讓蜀國得到兩大好處:其一,吳國不再支持南方叛亂集團,使得諸葛亮得以從容擺平南方的叛亂。其二,由於來自東線的軍事壓力不存在,諸葛亮得以集中力量,全力北伐。

第四,諸葛亮確立的賢臣治政的傳統,確保蜀國內政穩定

蜀漢政權前後存在43年,我個人覺得,沒有諸葛亮,蜀漢政權也許存活不了10年。

諸葛亮的六次北伐,從戰果上說,沒撈到什麼好處,但是換個角度看,對保護蜀國起到一定的作用。為什麼呢?首先這是一種積極的防禦,帶有進攻性的防禦,比起單純的消極防禦來說,更值得肯定。其次,蜀國能越千里發動攻勢,本身就說明軍隊建設卓有成效,在惡劣的地理環境下,仍然可以投送大量的軍隊,說明這支軍隊不容小覷。在幾十年時間裡,魏國沒有發動大規模的伐蜀之戰,顯然是對蜀軍存有一定的畏懼心。

更重要的是,諸葛亮確立了蜀國賢臣治政的傳統。蜀國的大權,實際上掌握在執政大臣手上,皇帝的權力倒比較有限。諸葛亮臨死時,指定蔣琬、費瑋為第一、第二繼承人。蜀國的政治,是賢臣政治,不搞世襲制,就算皇室宗親也靠邊站。蜀國能有將近半個世紀的國祚,與賢臣政治是分不開的。


君山話史


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多少的良謀妙策藏於肚中,照理說,蜀國有這樣的一號大神的存在,不應該會滅亡,退一萬步來講,就算會滅亡,也不應該最先滅亡的。現在,我們都有這樣的共識,任何事情的成功,都離不開三個條件:天時,地利,人和。

首先:我來講下天時,三國演義開篇講到,“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秦朝建立了第一個大一統的王朝,而後漢朝經歷了分封,“七國之亂”,“推恩令”等一系列的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同時,在文化上,大一統的觀念得到了繼承,兩漢400多年的歷史,大一統的觀念滲透到統治者和普通人的骨子裡。東漢末期,經歷了黃巾起義,各股勢力互相攻伐,最後,形成了三大軍事政治利益集團,分別為魏國,蜀國,吳國。統一中原大地,是每個有識有為的統治者所追求的(中華幾千年的歷史,概莫如此),這三個國家中,魏國實力最為強,吳國次之,蜀國最弱。正常情況下,魏國採取攻勢,吳國,蜀國應該採取守勢。可歷史事實卻不是這樣,而是實力最弱的蜀國,採取攻勢,“七出祁山”就是最好的證據。諸葛亮的這種脫離本國的實際情況,逆形勢而動,談不上是智者所為。

第二:地利,吳國,蜀國,這兩個國家的實力都是稍弱的,魏國為何先滅蜀國,地利是很大的原因,蜀國雖然四面環山,道路崎嶇,但漢中一帶的地勢卻較好,只要拿下漢中,進入蜀國,問題也不是很大,魏國發了很大的力氣,終於把漢中拿下。再看看,吳國,吳國當時擁有了荊州,那就是說已經了有了完整的長江防禦體系了,吳國的水師還是拿得出手的,而魏國這方面,還是比較差的,況且火燒赤壁給魏國的統治者留下了巨大的陰影。

第三:人和,其實,蜀國滅亡的時候,諸葛亮已經走了很多年了,所以題主的問題,並不是很恰當,你不能把蜀國的滅亡這賬記在一個死了很多年的人身上,如果說,諸葛亮有做得不好的,就是沒搞好人才培養,蜀國滅亡前夕,後主阿斗,重用小人,弄得民怨,官怨很大。人才青黃不接,繼承人不合格,這些造成了蜀國在人和這方面非常的糟糕。

諸葛亮,雖然很聰明,但一個人再怎麼聰明,在形勢面前,還是很弱小的,那些個靠單個人的力量,能夠力挽狂瀾的,是因為有些良好的基礎,才能夠做到的。諸葛亮,只是一個人,而蜀國,卻是個整體。個人要影響整體,何其難啊!


總有話說到你的心裡頭


中國歷史上曾經發生過諸多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爭,例如東漢開國皇帝劉秀在昆陽之戰中以數萬軍隊大破數十萬王莽軍,以少勝多,再如三國時期的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都是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經典戰爭。

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叫創造奇蹟,那麼以多勝少,以強勝弱,叫什麼?叫正常滅亡。

論人口,蜀漢總人口近94萬,帶甲兵士近10萬,東吳總人口近230萬,帶甲兵士近20萬,曹魏總人口近460萬,帶甲兵士近40萬,蜀漢人口不及東吳的二分之一,不及曹魏的四分之一,蜀漢帶甲兵士同樣如此。



論版圖,蜀漢只有益州一州之地,東吳有揚州、交州、荊州三州之地,曹魏有幽州、幷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兗州、涼州、司隸共九州之地,蜀漢面積看著和東吳差不多大,實則差遠了,大部分地區還沒有開發,與曹魏比更是不知差了多遠。

蜀漢為什麼滅亡?

很簡單:實力不濟。跟諸葛亮沒有一毛錢的關係,相反若是被諸葛亮抓住機會,還有可能創造奇蹟,沒有抓住機會呢?叫正常滅亡。



不要扯什麼內部矛盾、窮兵黷武,魏、吳兩國哪個國家沒有內部矛盾,東吳到了晚期就是權臣殺權臣、權臣廢皇帝、皇帝殺權臣,內鬥的功夫是相當了得,反而是三國中最後一個滅亡的。而曹魏也是如此,權臣內鬥、弒殺皇帝、淮南三叛,也是鬥得不亦悅乎,而僅僅蜀漢滅亡三年後,曹魏也滅亡。

誰叫人家魏、吳兩國實力強大呢?真正決定歷史走向的還是實力。

當然了,也不排除個別天才型的領導人,通過人謀來奪取天下,比如劉邦,比如劉秀,但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天下大勢。



諸葛亮掌權的蜀漢,天下是經過了兩漢四百餘年統一的江山,到了東漢末年的動亂,在短短的三十餘年時間裡,天下形成了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這是自秦始皇統一天下稱帝后,天下首次出現三個國家形成對峙局面。

諸葛亮掌權的蜀漢,是三國中最弱小的國家,但卻是治理得最好的國家,你發現蜀漢有內鬥如魏、吳兩國那樣的情況嗎?沒有。你發現蜀漢內部有大規模叛亂嗎?除了劉備死的時候那會,之後基本沒有。你發現蜀漢有百姓出逃的情況嗎?沒有,至少在諸葛亮治理時期沒有。



誰也不能否認諸葛亮傑出的政治才能和軍事才能,諸葛亮非常聰明,可惜的是生不逢時,諸葛亮北伐時期,魏國是鐵板一塊,無內亂,無外患,朝堂之上有明君-魏明帝曹睿,朝堂之下有猛將和賢臣-曹真、張郃、司馬懿、郭淮,你叫諸葛亮怎麼北伐?隆中對可是說北方有變啊,現在北方不僅沒變,而且固若金湯,你叫諸葛亮如何創造奇蹟?

諸葛亮以弱抗強,以一州之力打得擁有九州之力的曹魏只有防守,而不敢主動出兵,以司馬懿天下無敵的頭銜卻不敢應戰,只能當縮頭烏龜,這叫什麼?這叫避其鋒芒。



諸葛亮在世時的鋒芒何其耀眼,對內依法治國,井井有條;對外連年北伐,不僅無重大失誤和損失,而且捎帶解決了魏國名將張郃和王雙,搶了陰平和武都兩郡,這已經是非常不容易了。

諸葛亮是人不是神,既沒有劉邦、韓信出川時天下大亂的局勢和各懷鬼胎的諸侯,又沒有分久必合的天下大勢,諸葛亮能做的就是以北伐創造機會,以進攻代替防守。

北伐,戰死或累死。

不北伐,等死。



論休養生息,蜀漢能比得過曹魏嗎?諸葛亮不北伐,等到曹魏恢復元氣,蜀漢是滅亡的更快嗎?

在諸葛亮死後的三十年,蜀漢滅亡,武候是否早已預定有這麼一天,也只有天知道了。

蜀漢的滅亡,說明天下大勢的發展,往往不是一兩個英雄人物能改變的。

曹操何其英雄,不可一世,他會想到曹魏僅僅存在53年嗎?孫權何其英雄,翻手為雲,覆手為雨,他會想到東吳只存在51年嗎?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諸葛亮出茅廬以來,鞠躬盡瘁,可是因用人不當,以致關羽在華容道放走了曹操、第一次北伐馬稷失了街亭,後來關羽敗走麥城,荊州也失了。

街亭之戰是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的一場決定性戰役。在此戰之前,蜀漢已因劉備發動對東吳的夷陵之戰而元氣大傷,因此街亭之戰的大敗無疑是傷上加傷。蜀漢的這次北伐,也使曹魏有了防衛的準備。曹真預計諸葛亮會攻打陳倉,於是遣將鎮守陳倉城。果然,同年冬天,諸葛亮發動第二次北伐,出散關,圍攻陳倉城。由於曹真做好了充分的拒敵準備,諸葛亮久攻不下,糧草用盡,不得不撤軍還朝。

章武十二年春天,諸葛亮二出祁山,屯兵五丈原,與司馬懿對峙。這次北伐,諸葛亮吸取了上回糧草不繼的教訓,分兵屯田,作為長久駐紮的基礎。可是,兩軍相持一百多天後,諸葛亮就病死了。

諸葛亮死後,北伐的重任就落到姜維身上。

姜維的第一次北伐,也是因糧草耗盡而不得不撤軍。可見,蜀漢自諸葛亮北伐以來,都面臨糧草不繼這一難題。況且,此時的蜀漢已無良將,諸葛亮留給姜維的只是一個爛攤子;姜維也畢竟只是姜維,不是諸葛亮,他兩次被鄧艾擊敗,軍隊死傷甚多;加上當時宦官黃皓弄權,想廢掉姜維而培植右將軍閻宇,姜維請求斬殺黃皓,但昏庸的劉禪不肯,致使姜維留在沓中種麥,不敢回成都。在這樣的狀況之下,姜維縱是天縱奇才,也難有迴天之術了。

後來鄧艾偷渡景谷道,進兵綿竹,擊破諸葛瞻防線,劉禪開城投降,並敕令姜維投降。主子都降了,無可奈何,姜維也只能率領兵將們向鍾會投降。雖然姜維投降鍾會後還有復國的行動,可是最終還是失敗被殺。姜維的死,也給蜀漢的命運畫上了一個句號。

因此,蜀漢的滅亡,是積貧積弱、人才凋零、君主昏庸、宦官弄權共同所造成的後果,不能完全歸咎於諸葛亮。


倚齋聽風雨


魏蜀吳三國中蜀國是最先滅亡的國家,當時諸葛亮已經去世近三十年,諸葛亮能力再大,智商再高也顧不上身後之事,而蜀漢滅亡和劉禪的無能有著巨大的關係。

蜀國的滅亡

司馬師廢了魏帝曹芳,立曹髦為皇帝,曹髦不甘被司馬氏掌控,帶領親信討伐司馬昭,但被司馬昭手下殺死。經過這次事件,司馬昭在魏國內的聲望大受打擊,他需要一場對外戰爭的勝利重新樹立威望,司馬昭經過觀察,認為蜀國此時疲敝不堪,派出大軍討伐。在鍾會被擋住後,鄧艾偷渡陰平,於綿竹殺了諸葛瞻兵臨成都城,此時的劉禪一面讓閻宇帶兵救援,一面和大臣商議,蜀漢中的投降派譙周勸降劉禪,劉禪最終開成投降。劉禪後來被封為安樂公,留下了一個樂不思蜀的典故後安享晚年直至去世。

劉禪的無能

說劉禪無能,並不是說劉禪像歷史上其他無能的皇帝那樣徹底被臣子架空,相反劉禪在諸葛亮死後,撤銷了丞相之位,成為了蜀國的中心。他聽從諸葛亮的推薦,先後任命蔣琬和費瑋輔國,而蜀國也在蔣琬、費瑋的治理下漸漸穩定,雖然沒有大的軍事行動,但基本上和魏國相安無事,國內也算富足,直到費瑋被刺身亡。費瑋被刺身亡後,劉禪任命姜維執掌軍事,內政則交給了自己親信的陳袛,陳袛交好黃皓,黃皓干政,蜀國內政漸漸混亂。

劉禪並不是愚蠢,但他對於整飭內政沒有多麼的上心,對於開疆拓土也沒有多大興趣,或者說他並不知道該怎麼做。

諸葛亮在最後一次北伐時病重,劉禪曾經派人前往詢問諸葛亮的身後事,諸葛亮給劉禪推薦了蔣琬、費瑋兩人,劉禪就用這兩人,在此之後找不到賢良之人管理蜀國內政,只好任命自己喜歡的陳袛管理內政,但陳袛並不是那塊料,最終黃皓藉機干政。在陳袛死後,黃皓權勢越發壯大,蜀國內政也越發混亂,姜維上書請劉禪殺黃皓時,劉禪竟以為讓黃皓向姜維道歉就好了,最終使得黃皓意圖謀害姜維,姜維避禍屯田沓中。

對於北伐這件事,劉禪雖然支持,但他也不知道怎麼做,索性交給手下大臣。在蔣琬、費瑋時代,蜀漢整體沒有大的對魏軍事行動,所以國力漸增,但姜維執掌軍事後,接連發動北伐,而蜀國內政無人管理,在應該暫停軍事行動豢養國力的時候劉禪也沒有制止,導致蜀國幾十年積攢的元氣慢慢被耗盡,一步步被拖進戰爭泥潭,直至被曹魏滅亡。

劉禪像一個孩子,他習慣了被安排好一切,並沒有自己的主意。諸葛亮給他安排兩個良相,他就用兩個良相,之後就用能夠讓自己高興的陳袛黃皓,而對外軍事行動就任由姜維全權處置,哪怕姜維的北伐已經不合時宜,將要拖垮蜀國他也不管,就連鄧艾的軍隊兵臨城下時,他也要徵求大臣意見,譙周嗓門大,就聽譙周的哪怕是要投降。

國家的興亡

蜀漢確實國弱民窮,但一個國家的狀況是可以改變的,畢竟事在人為。一個國家的君主要有自己的基本判斷,當一個君主喪失了自己的判斷,奸佞小人就會趁機而入,大臣錯誤的行動也不會被制止,劉禪就算是統治曹魏的地盤也一樣會被敵國滅亡,這已經和國力無關了,這是劉禪執政能力的窮困。

諸葛亮執政時,蜀漢雖然弱,但諸葛亮施政得當,對外戰爭進退有據,國家就旺盛有活力,士民用命。諸葛亮去世後,劉禪任用諸葛亮給自己留下的人才隊伍,蜀漢也能勉強維持正常運轉,但沒有了蔣琬、費瑋後,劉禪的無能徹底暴露,蜀漢也隨之快速滑落,最終國家分崩離析。相比較劉禪的無能,曹魏司馬氏野心勃勃和東吳陸抗苦苦支撐,此時的蜀國真正成為了最弱的國家,於三國中最先滅亡也就不奇怪了。

諸葛亮從一個隱居的賢士輔佐劉備開創帝業,可以說是當時的頂尖人物了,他在劉備去世後輔佐劉禪,將蜀國管理的井井有條,而劉禪真正自己當家作主後,卻無力將蜀國的力量捏成一團,最終劉備諸葛亮等人的苦心奮鬥全部都付之東流了。


天天故史匯


這個問題其實大家都很疑惑吧,前幾年看三國演義,諸葛亮病逝五丈原的時候和蜀國滅亡的時候真的好沮喪。現在長大了歷史瞭解的多了,也能有自己的理解了。就像三國演義開頭哪句話一樣,“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回憶品味歷史的曲折發展。

諸葛亮很聰明,蜀國卻最先滅亡,確實值得人們深思?但是我還想到另一句話。“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可是蜀國得到了兩位治國賢臣,卻還是最先滅亡?古人也說,君臣一心方可富國強兵。蜀國的武將和文將眾多,這卻就不得不聯繫到君主劉備和劉禪的問題了。劉備能夠知人善用禮賢下士確實是一個出色的君主,可是他後期稱帝后的一意孤行,唯我獨尊的那種感情卻讓他變得剛愎自用,夷陵之戰後蜀國就元氣大傷。劉備也是抑鬱而終,不但沒有為關張結義兄弟報仇,還搭上了自己的性命以及眾多兵士。然而他的兒子劉禪更加的懦弱無能,劉備明知道自己的兒子沒有能力,卻還是將皇位傳給了劉禪,扶不起的阿斗啊。其實這個時候蜀國內部也是矛盾重重,一方主張和平保一方百姓的安定,可是諸葛亮一心恢復中原,但是魏國實力雄厚武將文將比蜀國多上好幾倍,而此時的蜀國五虎上將都已老弱病死。根本無法相比。諸葛亮的一心報劉備的知遇之恩,一心想要在生前實現這個願望。可無奈把自己的身體拖垮,原本可以續上十年的壽命,也由於魏延的有意為之而不得成功。

小時候看三國演義最喜歡蜀國了,喜歡關羽騎著赤兔馬過五關斬六將的那種帥氣,就是特別厲害的那種吧。喜歡趙雲的長坂坡之戰,一個人衝破曹軍大營,殺得曹軍潰不成軍。諸葛亮的智慧,他的出師表我小時候就背過了,那個時候就特別感動。臨表涕零,不知所言呀。

其實吧,現在想一想,蜀國的滅亡讓很多三國迷很沮喪傷心,我也發現其實看三國得人都很喜歡蜀國的,也希望劉備可以一統天下。

不過蜀國的滅亡,也說明了一個道理,不要過分的去依賴某一個人,更不要驕傲自大,要去提升自己的才能。當然也給後來的朝代統治者一個借鑑,知人善用,要依附於百姓擁護。就像我們的紅軍一樣,能夠親民。

當然也希望大家不要向劉備一樣,遇到了一些大事就一意孤行,被仇恨和憤怒亂了陣腳。驕傲使人落後,虛心使人進步。當然是有道理的呀。


風耀呀


以下是我的愚見:

1。關羽失荊州,這就讓諸葛亮和劉備隆中對所指出的荊州,益州同時出兵泡了湯,使蜀國國力大損!

2。劉備伐吳失敗,劉備為了報仇,出兵東吳,征戰沙場一生的劉備,做夢也沒有想到會敗在一個乳臭未乾的陸遜手上,夷陵之戰蜀國國力消耗殆盡,留給諸葛亮的就是一個爛攤子!

3。內部政局不穩,蜀漢是由荊州集團和東州集團以及益州集團,三個集團組成的,所以錯綜複雜,導致了內部局面不能維持!連諸葛亮尚不能解決,更何況其他人?

4。人口差異,蜀漢是三國人口最少的,只有90多萬人,而魏國400多萬,吳國200多萬人。差距不是一般的大,所以蜀國能供養的軍隊也最少,只有10萬人,而曹魏和孫吳分別有40萬和20萬人。

5。經濟差異,蜀國地處偏遠,最後蜀漢的經濟只能靠蜀錦維持。不得不說,經濟是有多落後可想而知。

6。人才優勢,蜀漢後期人才凋零,比東吳,曹魏差太多了。

各個方面都處於弱勢,誰還能扭轉乾坤啊,明知不可為之而偏偏執意要為之。。。但是依然不影響諸葛亮成為我們的榜樣啊!!!


小弟木村


題主這是偽命題,三國歸晉不知道嗎?從沒聽說有三國歸魏一說吧,所以說魏蜀吳最先滅亡的是曹魏而非蜀漢。現在很多人總是有人找些不著邊際的理由來黑諸葛亮,用以顯示自己的超人能力,其實對於諸葛亮的能力歷史早已定位,戰略家,軍事家,政治家,思想家,發明家集大成於一身,豈是一些無名之輩所能評論的,看看最有名的兩位名嘴易中天和梁宏達,他們在軍事上有什麼建樹,又有什麼特長,一個門外漢有什麼資格去評價一個軍事大家,那些人云亦云者更是滑天下之大稽,呈口舌之利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