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你心累嗎?為什麼?

Athya


常常幻想有一天能隱居在山裡,與父輩親人共處,執愛人之手,攜手蓋一座小木屋,周圍種一片竹林,一處白丁香、紫丁香和桃花、杏花林,一條從山上流下的溪水,一處院落裡滿是繁花;兩隻貓兒、狗兒、雞鴨鵝,兩隻羊、兩頭豬,在院裡聒叫,在樹影裡追著我跑......詩意地棲居著,詩情如炊煙,嫋嫋纏繞著我的日子。

在現實生活中,就是因為缺失了這些,所以才有了開頭的幻想。近階段,真累!累的有些無奈!我就反思自己:我的累是不是自己生活、工作的太認真?我的累來源於舍與得的選擇?

其實人生裡的好多不捨與念念不忘,都是來源於不忍放過。不是不忍放過別人,而是不忍放過自己的心頭總總。

對鏡自憐,感覺自己好辛苦。靜坐思考:父輩比我何止是辛苦?我擁有了父輩太多的愛,就是因為這些愛才讓我心有所依。他們浩瀚無私的愛讓我幸福無比。昨天,我給父母零花錢時父母拒絕了。我心裡不是滋味,感覺孝心被拒。父親說:“你工作忙,操孩子,這事那事的。我有工資,我們不要你的。啥時候我們需要了會告訴你的。都不在你身邊,你要好好愛惜自己,我和你媽就放心。”寫到這,我又潸然淚下。

也許,生活給不了我們太多的完美,最完美的也只能是一顆滿足的心。想把日子過得溫暖踏實,就難免柴米油鹽索然無味;想把日子過得風生水起,如鋪開的壯麗畫卷,就難免要經歷起起落落……





明月入懷618


今天真的有點累!最好一點聲音都聽不到,一個人靜靜的待著,把心累的感覺漸漸消磨掉!

當自己身體累的時候稍作休息就好,而心累除了休息外更需要的是一份安靜不需要多餘的陪伴,就讓這份安靜和時間一起消失!我自己帶孩子的時候最不想這樣的自己岀現,如果必免不了我就推著小寶在外溜達,小寶不哭不鬧其實我覺得她最無辜,呆呆望著沿路花花草草,在無聲中陪伴著我,我卻無心裝載!沿途中我最不願意遇見熟人連打招呼動作我也覺得很累……沿著小徑漫步小寶靜靜躺在車子上睡著了,我的腳步也停了下來,兩個人靜靜的……

女人累的時候學著讓自己靜下來,一靜則可獲得萬年逍遙,身靜和心靜自然流露了心底深處的那個自己……

清翠的鳥叫聲,微風輕輕拂著吹動髮絲。心再累都是暫時的,不必為生活多添一絲累贅,活得太累,太不幸了。再安靜環境都要有清醒自己,小寶從沉睡中甦醒了。小妹乖,媽媽在,我們回家囉,回去找哥哥啦!時間不允許我花太多的精力耽擱在心累上,生活仍在繼續,只用靜稍微調整內心己經不錯了……





Tao2777


累,好累好累,累到不想說話,從小缺鈣,長大缺愛,以前一直以為長大了嫁個老公可以保護我,愛我,沒想到,我走錯路了,哪個狼心狗肺的男人對我又打又罵,以前叫他一起出來打工賺錢,工作累了就罵我,用家鄉話罵,很難聽,意思就是說,都是你這個麻風婆叫我來打工,不然我有那麼辛苦嗎?當時他正在洗衣服,一桶衣服跟水大力的摔,桶壞了,一桶水流得滿屋子都是,房間又小,聽到這些我就哭了,這像男人嗎?身為男人賺錢養家餬口不應該嗎?哪晚我哭了很久很久,很想走人,回頭想想孩子又忍了下來,我只想有人愛,有人疼,為什麼就那麼難,我不要太多的錢,只想我愛的人愛我。


牡丹含淚198


有點累。因為錢。

我不想談錢,可是現實中,我大多數的煩惱都來源於錢。不是說有錢就沒有煩惱,沒有心累。只是對我來說的很多煩惱都可以通過錢來解決。“何以解憂,唯有暴富”也不無道理的。

我不知道該通過什麼方式賺到足夠養活媽媽和妹妹的錢。

最近幾天中午下班,到下午上班的兩個小時裡,我在南京街頭的小巷子裡穿梭,想要找到合適的房子,可是那些看著不怎麼樣的小小出租屋也要兩千多。說實話我負擔不起,房租,水電,吃飯……想想都覺得頭疼。

也有準備在老家一起生活。可是在老家消費低,工資也低。一個想要賺兩千多,都很困難,正常在老家上班一個月一千五左右。媽媽身體不好,不能一個人在家,因為她沒法好好照顧自己。想著南京的工資高,想帶媽媽一起到南京,也讓她過一過城市生活,吃一吃城市裡好吃的東西,看看城市的樣子。可是這一切對現在的我來說,都太遙遠了。

我連我們最基本的需求都沒法保障。





莫歸去


今生的我心累,很累很累。回想此生實屬不易,從小被寄養在姥姥家,媽媽小時候被姥姥過繼給親戚家,她們之間不但沒有多少母女情深,還存在很多的芥蒂。我被當做一種補償來到姥姥家生活。農村出生的我和城裡生活的姥姥一家人,經過了很長時間的磨合才慢慢適應了寄人籬下的生活,從小我就學會了察言觀色,因為都沒有那種親人間真心實意的喜歡,所以一直以來,我都是在爹不疼媽不愛的狀況中長大。還好感謝老天給了我一顆知道感恩的心,即使是在沒有愛的環境中長大,我也依然會善待我身邊的每一個人。

終於長大了,工作了,結婚了,生孩子了……於是又開始承受遠嫁的苦惱,有了孩子,開始體諒父母的不易,時常惦記遠方的父母,抽時間還得照顧日漸衰老的姥姥姥爺,雖然有舅舅們在,但內心也還是放不下。那時候就已經感到心累了。和老公的結合,沒經歷過轟轟烈烈的愛情,只是現實的接受,他人也不錯,就是情商低些。有了孩子,生活就更不易了,我自己把孩子帶大的,真的很辛苦。再後來父親去世了,是那種抑鬱而終的,這又是一記重拳捶在我已經很累很累的心上,時至今日,我依然心痛。生活條件有限,那種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盡孝總是讓你覺得虧欠。

人到中年,生活依然是那麼平平淡淡,淡的都感覺不到這是生活了,一直苦心經營的生活,總是不溫不火。每天工作,照顧家,管孩子,關心照顧雙方的老人的生活,都被看成是理所應當。遠在他鄉生活的我,珍惜著擁有的一切,可維繫這些擁有,讓我真的很累很累。


玲兒


看到這樣的問題,感覺人活著實屬不易。

長大後原來發現以前老聽老師說在學校裡是最幸福,好好學習,以後才不會後悔,那個時候聽了這樣的話一笑而過。其實真的是這樣。

每天兩點一線上班---回家。好不容易休個班,打掃家裡衛生,買點家裡用的東西。睡個懶覺這就已經是最幸福的了。

我現在晚上有的時候經常會睡不著,不想承認這是失眠,但是也沒有辦法。有時候真的在想,活著是一件好不容易的事情,白天要應對領導同事,要忙著工作,忙著賺錢,可是不知道為什麼,掙得就是不如花的多,呵呵。一年下來碌碌無為,還是沒攢下錢。

回老家還得報喜不報憂,不能讓家裡人擔心。所有的感情都是需要經營的,這也是真的!

所以我明白,為什麼有那麼些人會選擇自殺。這是一個思想上的一個角逐吧,想想有多少人為了錢真可謂上刀山下火海,有的進了監獄,有的躺在病床,有的還在到處講課,有的還在衣冠楚楚的做官經商。

還有的寒風刺骨凌晨天不亮掃著大街,就為給孩子多買件過年衣服,也有在自己崗位上兢兢業業卻受小人排擠.....

真的心累,動物世界裡是弱肉強食。其實人的世界裡,也一樣。沒有誰比誰更高貴。

所以在你身心疲憊的時候請更加善待自己,買點好吃的,睡個好覺,出去遊山玩水。人生在世真的就幾十個春秋,把有限的時間多留給自己。


有病多喝熱水


心是很累,常常徘徊在腦海,所有的幸福和快樂,隨風飄逝,曾記得,兩人共同賣報時,兩人的力真是一起用,現在不如從前,一切都是我自己去幹,已經幾年了,現在他又半失能了,所以力不從心了,自己一個人承受著苦難,天天去弄他,也許是力不從心了,吃了許多的藥也難回到從前了。

現在就感到上頭條是個動力,看看文章,寫寫感想,說說心裡話,才是感到有動力,奮鬥不息,在有生之年,普寫自己的人生。



用戶8397501395830金


為什麼會心累?

想得到的太多,可是能做的又太少。

想法很多,可是付出的行動卻太少。

所以人活著,就得簡單純粹一點兒!

我們不停的在現實中追逐,不停的在世俗中掙扎,不停的在紅塵中穿梭,為的是什麼?名利情,有的還是為了所謂的“面子”。假如我們拋開這些,只是追求一個自在,或許會心靜許多。

是生活再苦,再累,再難,始終不曾忘記自己本來的模樣,不曾改變過自己的初衷,不曾忘記過要心存良善。


茉莉V情緣


自我十八歲工作到現在己有三十七年,在這三十多年裡,用歷盡艱辛一詞來形容最恰當不過了,從起初車工,維修,長途運輸,修路,裝飾,安裝,管理等等幹過不少的行業,那時年輕上進,雖然很艱苦但心中很踏實,通過多年的磨鍊和經驗在1998年辭職有了屬於自己的公司,從廣告製作到鋼結構工程逐漸擴大規模,然隨之而來的三角債,佘欠延拖,有意賴賬,使原本紅火的公司拉下了底谷,整天忙著催帳打官私,再也無意擴大發展,這才是當今心累的主要原因。


正直智遠


還好,啟動誅心模式,找麻煩的心,滅殺了就好了,幾年前就成佛了,佛無心的,以前都忍著。但是他們太不要臉了,我連饒他們的理由都沒有了,執法堂口可不是你們找麻煩的地方,有冤屈的可以申訴,找麻煩的根本沒有一個好的,不滅殺了留著禍害人?有仇有怨的我還不來氣,很多根本就是沒原因的故意找麻煩。想知道我德配位不?你們以為以前考驗我的都傻逼?啥德沒有就做天地了??就成佛了??可以觀察不能找麻煩,擾亂我的心思根本很難有時間去主持正義,到時候又說天地不公。很多該死的該懲罰不能及時處理,你們這不是助惡是幹嘛呢?都他媽來考驗我,我還過不?烤紅薯熟了就好,都烤過多少次了還烤?烤糊了還能好好的處理事嗎?有時間處理事嗎?壞人惡人是你們祖宗還是你們爹媽???可以不服可以不信但是不能搗亂。不然就不要怨我狠毒毒辣。不論窮富都要個心靜淨的。可能他們就是死罪的該被誅滅的吧。不然解釋不了他們鬧啥呢?你們窮困苦醜也不是我讓的。自己不努力怨誰??說是天意只是個安慰,我沒那麼閒的蛋疼。做天地的沒有一個那麼缺德的,如果是天地罰你們想想你們自己那錯了吧,不會暗地裡的,就算是滅族滅姓氏都不會暗著來。明賞明罰。要說暗指有暗查,這是必然的,很多事只能暗查,明查有時候查不出來,有天眼的還好可以直接查。不要動不動就怨天怨地尤人的,多想想自己哪錯了,怎麼改正錯誤。不要去害人害己。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止惡行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