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朝用大明朝留下的炮對抗入侵英軍,歷時僅僅九分鐘,定海陷落

大清朝用大明朝留下的炮對抗入侵英軍,歷時僅僅九分鐘,定海陷落



7月2日,英軍途經廈門海域,義律讓布朗底號艦長包祖向廈門投遞本應該投遞在廣州的《巴麥尊致中國宰相書》的副本。但和在廣州一樣,廈門不但沒人願意接收投遞,而且海岸炮臺上的清軍,見到英軍上岸,更二話不說,當場彎弓搭箭,嗖嗖的箭射過來,鬧的英軍腦子一片空白,以包祖的回憶說,還以為自己穿越回中世紀了呢。

鬧明白不是穿越後,包祖立刻怒了,當場炮火轟鳴,岸上的炮臺和附近的清軍水師登時成了驚弓之鳥,一下子逃得半個人影也不剩。

雖說仗打贏了,可讓包祖暈菜的是,人都跑光了,投書還是送不出去啊!包祖只好把公函裝在一個漂流瓶裡,扔到海灘上,匆匆起錨離開了廈門。

包祖很暈菜,但廈門清軍,卻直接被打成菜地:沿海炮臺被毀,九名士兵死亡,十四名士兵受傷,英方無一人折扣損。可新任閩浙總督的鄧廷楨卻將之描述成“廈門大捷”,奏報給遠在北京的道光皇帝,說自己將來犯英夷悉數擊退。

但這份描述出來的“大捷”,在當時確實很有作用,道光皇帝收到捷報的日子,是8月3日,當場十分高興,還提筆硃批道:“所辦好!”

為啥高興成這樣?因為就在這個捷報前,道光皇帝在7月24日,收到了浙江巡撫烏爾恭額送來的噩耗:定海失守了!

如此糟心的時刻,收到鄧廷楨的捷報,真是雪中送炭。當然“雪”是真的,“炭”是鄧廷楨虛構的。

可道光皇帝確實也不長腦子:英國人真這麼好對付,定海會這麼容易丟?

看看定海怎麼丟的,就知道彼此差距有多大。

定海地處舟山群島,歸寧波管轄。早在康熙年間,就是重要通商口岸,但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實行對外單口開放後,除了廣州以外,全國所有通商口岸都關閉了。

雖然定海關了門,卻架不住洋人惦記,當年馬戛爾尼訪華時,就提出想租借定海。惦記的年代如此久遠,以至於這次英國大舉遠征,第一刀也瞄準了這裡。

定海,註定要蒙受一次血火災難。

但對即將到來的災難,無論定海當地軍民,還是浙江官員,都是毫無準備。因為在他們眼裡,定海可是個硬骨頭,哪有這麼容易啃?

定海雖說是個小地方,但由於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因此定海鎮的武備還是比較強大的,共設有水師三營,士兵二千八百人,兵營十三間,另有水師戰船二十餘艘,船炮170餘門,岸炮20門,由總兵(正二品,相當於軍長級別)統領,其沿海防衛能力僅次於廣州城外的虎門。

也正是因為實力強大,所以定海的官員們,即使見到英軍艦隊到來,依然是信心十足。面對遮天蔽日的英國艦隊,定海總兵張朝發和定海知縣姚懷祥,都是膽氣充盈,義正詞嚴的驅舟來到英國艦隊前,質問英國人的來意。

大戰在即,挺身昂立敵陣,接下來的場面,該是唇槍舌戰?

事實是,場面非常和諧。按照美國學者特拉維斯.黑尼斯三世和弗蘭克.薩奈羅在所著的《鴉片戰爭:一個帝國的沉迷和另一個帝國的墮落》一書裡的記錄,聽說這二位到來,英軍海軍司令伯麥十分高興,立刻熱情上前問候,然後邀請二人上船參觀,雙方就共同關心的問題深入交換了意見,最後又一起參加戰艦上的歡迎宴會。

當然如此熱情,也包著一個目的:老老實實交出定海,我就不打你!

而對於張朝發和姚懷祥來說,英國人的實力,簡直強大的超乎想象,當場就震得他們張口結舌。但即使如此,張朝發依然毫不猶豫的拒絕了。

知縣姚懷祥的勇氣,更叫英國人欽佩,他親眼看到了英國戰艦上的主炮,然後淡定的說出一句名傳千古的豪言:“是的,你強大而我弱小,但我仍要戰鬥!”(《中國叢報》(The Chinese Pepository),9,223,轉引自費伊,第222頁)

大清朝用大明朝留下的炮對抗入侵英軍,歷時僅僅九分鐘,定海陷落


補充說一句,姚懷祥這句刊登在《中國叢報》上的話,後來相當長時間裡,都是英國社會的流行語。也因此可以看到,英國人對這位中國官員的尊敬。

但尊敬換不來和平。

7月5日,戰鬥打響,英軍對定海縣沿海炮臺發起攻擊,歷時僅用九分鐘,便將所有炮臺和師船摧毀得七零八落,清軍士兵死的死,傷的傷,餘下全逃得乾乾淨淨。

其戰鬥過程,以旅日作家陳舜臣在《鴉片戰爭實錄》中說:“在擁有堅艦巨炮和經過很好訓練的英國遠征軍的面前,中國的陸海軍簡直就象個嬰兒。”

但值得表揚的是,雖然差距如此大,但清軍的傷亡並不大:以清軍兩江總督裕謙後來的統計說,1540個清軍參戰士兵,只有十三人戰死,十三人受傷。其他的?基本都是英軍一開炮,立刻就跑光。

所以這定海城,與其說是打下來的,不如說是一群“跑男”跑丟的。

但真正壯烈的,卻是倆位官員:定海總兵張朝發身負重傷,躺在門板上撤退,數日後死去。定海知縣姚懷祥在城破時從容投水就義,西歐的歷史學家這樣寫道:“這是那長長的一系列的插曲中最初的插曲。它在英國人的心中引起了混合著尊敬與輕蔑的感嘆。”

大清朝用大明朝留下的炮對抗入侵英軍,歷時僅僅九分鐘,定海陷落


而比這感嘆更叫好些清末有識之士刺痛的,卻是另一個場景:英軍佔領了定海道頭洋炮臺時,一看那裡的大炮上刻著的製造年代和鑄造者的姓名,不覺輕鬆地吹起了口哨。上面刻著“Richard Philip 1601”。原來炮年齡已經二百四十年!

套句電影的臺詞說:這真是用明朝的炮轟大清朝的敵人,好大的膽!

這刺耳的口哨聲,縮影了中國原地踏步的事實。

但比起這酣暢淋漓的勝利,接下來的事,卻叫英軍繼續憋氣:佔領了定海,義律派人乘小船徑往浙江鎮海向浙江巡撫烏爾恭額呈交《巴麥尊致中國宰相書》的副本。誰知戰場上吃了憋的烏爾恭額,這下可逮著耍大牌的機會,立刻命人原封退還。別看被揍得慘,爺就是不吃你這套!

義律的態度是:既然你不收,那就揍你到更慘。義律於是留下部分軍隊鎮守定海,自己和堂弟懿律率領其他的戰艦北上天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