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坦克為什麼被稱為“百變金剛”?它還有多少改進潛力呢?

和風漫談


這個…ZTZ59(WZ120)型中型主戰坦克什麼時候被稱為“百變金剛”嘞?答主反正是從來沒聽說過這種說法。

不過,從ZTZ59坦克的各種改進型與變型車來說也確實不愧於“百變金剛”的稱號。一是基準型號改進型多,改進時間長,改進跨度大。ZTZ59的原型車T-54A型坦克在蘇軍中服役的時間並不長,製造數量也不多,很快就被小改型T-55坦克大規模取代了。倒是在我國陸軍手裡給改來改去,愣是挖潛挖到了極限——根據1979年自衛反擊戰部分59式坦克全損的教訓改裝了車內電臺與簡易裝表式火控,改出來了59-1;80年代發現59-1的全口徑穿甲彈糊不穿假想敵T-72的正面裝甲(簡直廢話)又安裝了79式105毫米坦克炮,配套了穩定脫殼穿甲彈與滅火抑爆系統。改進後的59-2雖然依然糊不穿蘇軍遠東集群坦克的正臉,好歹也有還手之力了;90年代又開始給59-2正面加爆反,提高其抗破能力,換裝火控計算機與光點注入式火控系統,改出來的59D基本上達到了美歐第二代主戰坦克的水平;21世紀之後甚至還改出來了一批換裝125坦克炮的59式魔改版用來提供給非洲黑叔叔。
二是以59式底盤為基礎改來的各種裝甲戰鬥車輛多的數不勝數,從掃雷車到坦克救援車到重型步戰再到自行高炮(試驗型),簡直想你所想。就算是今年的珠海航展,外面還擺著59底盤改來的多型輔助戰鬥車輛甚至還有火力支援車。這個意義上來講,59式坦克這員老將說它是百變金剛似乎也沒錯。

不過,59之所以為改進型這麼多,很大程度上還是因為上世紀中晚期我國的裝甲車輛製造技術較為落後,除了在59底盤上改來改去似乎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了。在目前這種情況下,59底盤畢竟平臺太老了,以後也不會有什麼更大的改進潛力了。


軍武次位面


59坦克之所以被稱為“百變金剛”是因為五九坦克在中國的工程師手上將它的所有價值都挖掘出來了。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59坦克。59坦克全重34噸,時速50千米,最大行程560千米,車載武器有1門100毫米線膛炮,1挺12.7毫米高射機槍和2挺7.62毫米並列機槍,配有紅外夜視儀可夜間駕駛。作為坦克,59坦克同樣有很多的改進型號和升級型號。比如:59式(雙穩)中型坦克、59-1式中型坦克(WZl20A)、59-2式中型坦克(BWl20B)、59-2式指揮坦克(BWl20B)、59式掃雷坦克、59改中型坦克(B59G)、59-2A式中型坦克、59式改進型中型坦克(BWl20K)、59式改進型中型坦克(BKl940)、ZTZ59D1式中型坦克(WZ120C)。

59坦克之所以被中國的乃至全世界的軍迷熟知,主要就是因為它大名鼎鼎的五對負重輪。同時,由於五九坦克當年的過度生產,產量超過了10000輛,這麼多的坦克放到現在維護費用高不說,也早已不適應現在的戰爭需要。但是它的底盤卻被中國軍工的工程師將價值發揮到了最大。

現在已知的59坦克底盤改進型涉及到了中國陸軍的各個方面。比如64式搶救車、64式重型履帶式牽引車、73搶救車。

到了現在,更加先進的改裝也新鮮出爐,比如QN506的火力支援車、PGZ-07式雙35mm自動高炮, 84式坦克搶修車等。


用戶102039777388


59式坦克,國內生產最早,一萬輛的產量,規模也最大,是34噸的中型坦克;現在,15式35噸新坦克,卻稱為輕型坦克,確實時代不同了。

卵形炮塔上裝備一門100毫米線膛炮的59式坦克,最大時速50公里,有4個乘員,另有1挺12.7毫米重機槍和2挺7.62毫米並列機槍,具有較強的火力,以及一定的裝甲防護能力。

由於59式坦克源自前蘇聯T-54A坦克,屬於50年代初的裝備,因此技術顯得落後了,軍工對其不斷進行了現代化改裝,安裝了新穎的火控系統、紅外夜視儀、主炮垂直穩定儀、加裝炮口抽菸器等。

還引進了英國先進的105毫米線膛炮,研發了120毫米滑膛坦克炮,並開發了射程5公里左右的炮射導彈,使得老舊的59式坦克,經改型後具備了和國外第三代先進坦克相抗衡的實力。


目前,59式坦克最型改型就是無人駕駛坦克,已在央視新聞聯播裡播出,引發全球軍界的高度關注,為老舊坦克找到了一條新的出路,避免戰時坦克乘員的大量戰損。

此外,59式坦克底盤比較厚重,五對大直徑輪也依然堪用,因此其改裝潛力還未被徹底挖掘盡,可以在59式坦克的基礎上,再改裝成步兵戰車,坦克殲擊車等。

綜上,只有想不到,沒有59式改不到,五對輪即便在當下,也被折騰得越來越現代化了,尤其近些年的戰爭表明,在殘酷的城市巷戰中,坦克和步兵的配合已不能完全消滅敵人,需要更強大的中間火力參與進來。

在戰場上,坦克支援車,開始伴隨作戰而取得戰果,其理念體現了現代戰爭的技戰術要求,裝上具備10公里防空、6公里反坦克的兩用型導彈,30毫米機關炮和7.62毫米機關槍,多枚多功能巡飛彈的坦克支援車,是59式坦克改進的重點方向。

本文由“國平軍史”發佈。


國平軍史


我國59式坦克的“百變金剛”的稱號,源自於59式坦克的多系列型號,從我國國產第一輛59式坦克的那一天起,至今已經歷將近60個年頭,59式坦克家族一共衍生了十多款型號,真可謂是枝繁葉茂,樹大根深,這在世界武器名單大家族中也是很少見的。

由於歷史原因,59式坦克集齊了前蘇聯、西方國家和本國所有先進科技於一身,是一款性能非常優異的中型坦克,它伴隨著科技的進步而不斷升級,為我國的國防事業肩任了將近一個甲子年的職責,如今也已到遲暮之年,就快要逐漸淡出歷史舞臺了。

拖拉機性能再好,也難免被大卡車取代。59式坦克作為一款50年代末服役的主戰坦克,也難免會面臨到如此窘境,不管從性能還是裝備來看,59式坦克的製作工藝都已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狀態,但終究不可能一直跟上戰場的需要。經過60年的洗禮,相信它定會在今後的民用市場上更好的發揮它的餘熱。最後,讓我們再為這群昔日的老戰友--敬禮!


老兵帶我學軍武


為什麼叫百變金剛,這就是為什麼https://m.toutiaoimg.cn/group/6633630732281446920/?iid=48537177882&app=news_article×tamp=1548122840&group_id=6633630732281446920

改裝潛力?要不是因為沒錢,誰願意改這玩意?



蕭水


59式坦克是我國曆史上裝備數量最多的一款中型坦克,從1963年到80年代末共生產了將近10000餘輛,其中出口數量達4000餘量,自用數量達到6000餘輛,直到現在我們依舊有近2000輛59改型坦克在服役中。

隨著我們的96型和99型坦克大批量生產裝備,現役的2000餘輛59遲早要退役,這些坦克除了部分59D可能會封存外,大部分坦克的處理問題也是個大問題,總不能像美國俄羅斯那樣直接放在露天,任其慢慢鏽蝕,這樣太不符合我們一貫艱苦樸素作風了,畢竟這些坦克並沒有完全失去作用。

為了挖掘這些坦克的潛力,我們軍工可是想盡了辦法,例如改裝一下推向國際市場,賣給第三世界國家,或者改成工程車,消防車,還可以改成重型步兵戰車,還有如今年珠海航展上的59那樣改成坦克支援車等等,這些都是儘可能挖掘59坦克的潛力,期待其能繼續發揮餘熱。由於改型眾多,所以也被成為“百變金剛”


當然未來還有很多的挖掘潛力,59式坦克可以作為一個戰術武器平臺,改裝各式武器裝備,例如可以改成反坦克導彈發射車,改成107毫米火箭炮發射車,加裝速射迫擊炮等等,總體就和山貓全地形車一樣,只要是能加的武器都能加上去,畢竟59式坦克的防護力相比其他裝甲車還是不錯的。所以說59式坦克後續值得挖掘的地方還很多。


軍備時刻


我的回答就是實話實說,有什麼潛力,只不過就是當時裝備的太多,數量龐大,報廢了還有些接受不了損失 ,沒辦法還得往裡搭錢,改來改去,就是充個數量,自己騙自己罷了,縱觀和59同時代的坦克早沒影了,老毛子現在的t72都落後啦,59是t54你就說怎麼還能改,魔改就是說的好聽點,裝甲,動力,懸掛,通信,和當下的差了不知道多少代了,就相當手機裡的大哥大,你怎麼改也不成現在這樣的智能機吧,改還不如造了,59當時的魔改說明我們當時落後,沒有別的平臺,這個是丟人的事,現在反變成吹牛b的了,還覺得很光榮的,哎,


善子75



老兵張i


59坦克為什麼被稱為“百變金剛”?因為59坦克的通用性比較強,可以根據需要改造成任何用途的種類,執行不同的任務。這主要是59繼承蘇制坦克的優點,加之59坦克研發時,中國的軍工得到了很好的發展。


坦克世界


加裝反重力系統,電磁軌道炮,影像隱身,光速噴口,蟲洞發射裝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