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蒸米飯顆粒分明且味道更好?

yuzuki


再好的山珍海味,天天吃也會膩,但有一樣東西即使三百六十五天連著吃著也不會膩,那就是中國人餐桌上的絕對主角——大米飯。

米飯看似平平淡淡,但做得好與做不好,其香味和口感的區別還是相當明顯的。作為一日三餐的基礎,一碗香噴噴的大米飯幾乎決定了一頓飯成功的一半。即使是不會燒菜的廚房小白,學會做米飯,再就點小鹹菜,那也能活下去了啊!

所以,想要學做菜,首先必須做好飯。那麼,如何用電飯鍋做飯,才能讓米飯的香氣和口感發揮到極致呢?今天就讓小編為大家做個示範吧~

準備工作:選好米

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想要做好飯,第一步自然是要選好米。家裡的米桶空了,去超市米堆裡轉一圈就會發現,大米的種類還真是不少,什麼珍珠米、泰國香米、五常米...若不是“巧婦”親自出馬,一般人還真難分清其中的差異。

其實簡單來說,目前市面上常見的大米可以分為兩類,那就是長粒米和圓粒米。二者有何差別,看看下錶就明白了。

(*出飯率:生米煮成熟飯後體積會膨脹,膨脹的體積越大,即出飯率越高,反之則低。)

如何挑選優質大米?

*今日小編選用的是東北大米中的水晶米,做飯以3人份(約450克)為例。

正式開始:做飯

第一步:淘米。

量杯量取3平杯大米放入電飯鍋中,接適量清水,淘洗2-3遍即可。(如果用的是免淘米,可以省略這一步。)

▲淘洗的時候只需用手輕輕攪動大米即刻,不要用力搓洗哦;另外淘米次數不要超過3次,因為洗米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米的營養和香氣的流失,而且淘米次數越多,營養流失越多哦。

第二步:泡米。

將米在冷水裡泡1小時左右(想要獲得最佳口感,可以用純淨水泡米),讓米粒喝飽水,這樣做可以縮短烹飪時間,做出來的米飯也會粒粒飽滿。

▲泡米用的水無需太多,只要沒過米飯一點點就可以了,這樣做是為了避免加過多水,而後再倒掉的話又會損失一部分營養。

第三步:加水。

泡米的水不要倒掉,再往裡面加點水。做米飯時,米和水的最佳比例為1:1.2-1.4。通常電飯煲裡都會自帶一個專用的量杯,用量杯量米和水就可以了哦。

*對比例把握較好的人,直接在泡米時加入適量的水,就可以省去加水這一步了。

▲可以看到加完水,水位線剛好在刻度3的位置。一般電飯鍋內都會標有刻度,根據刻度線加水是最直觀和方便的哦。

如果沒有量杯怎麼辦?如果沒有量杯,還有一個簡單的方法來測量加水量,就是利用食指。廣為流傳的方法是將食指垂直放於米的表面,讓水淹沒過第一個食指關節即可。

然而這個方法真的靠譜嗎?

請看下圖:

▲看見沒,食指長度不一樣有木有!這個方法顯然有Bug!更何況米量的多少還有差別呢!這個方法不靠譜,OUT

根據小編內部研究,更為靠譜的方式其實應該是:

將食指垂直插到米的底部

②記住米沒過食指的高度,可以用大拇指標記一下

③拔出手指

④大拇指往上移動1.2倍左右距離

⑤食指再次垂直插入米中

⑥加水至大拇指標記的位子即可

▲用這種方式加完水,水位線基本也是在刻度3左右,和用量杯量水的結果基本吻合哦~

米和水的最佳比例參考:

粳米:水= 1:1.2-1.4

秈米:水= 1:1.5-1.7

如果在米中加了粗糧,可以適當再多添加一點水,因為粗糧更吃水。

第四步:開煮

擦乾淨內膽外壁的水,將內膽放入電飯鍋內,如果用的是新鮮大米,直接按下煮飯鍵開煮就可以了。但如果是久放的陳米,煮飯前則可以加入少量的精鹽或是植物油拌勻,這樣可以讓米飯油潤透亮,粒粒分明,就像新鮮大米一樣。

<strong>

使用自來水做飯的人,可以試著放一點點食醋進去,

這樣可以防止自來水中的氯對米中的維生素B族的破壞作用,同時還能讓蒸出的米飯清香鬆軟,又能減慢米飯變餿的速度。此外,醋具有延緩碳水化合物吸收的效果,可以避免人體血糖上升過快。用檸檬汁或柑橘汁代替醋也可以哦,這樣還能消除米飯中不新鮮的氣味呢。

第五步:燜飯

當煮飯開關跳至保溫後,不要立即拔電源打開鍋蓋,應該在保溫狀態下再燜5分鐘。這樣做出的米飯不會太稀,不容易粘鍋,吃起來的口感也會更好哦!

鏘鏘鏘~大功告成!香噴噴的大米飯新鮮出爐

不同電飯煲對做飯的影響?

選擇適合的檔位。現在市面上的很多電飯煲,僅煮飯功能就有多個檔位,不同檔位煮出的米飯也有所差別,真是讓人眼花繚亂!通常“標準”一檔煮出來的米飯口感軟硬度適中;“快煮”可以節省近一半的做飯時間,同時口感也是軟硬適中的,比較適合行色匆匆的上班族;“偏軟”煮出的米飯含水量較多但也不會黏牙,適合家裡有老年人的用戶;“偏硬”檔煮出的米飯顆粒飽滿,更適合年輕人吃。如果用的是簡易功能版的電飯鍋,那就不用考慮這些問題了,多試幾次也能找到自己喜歡的口感。

價格的影響。不同的電飯煲價格千差萬別,有條件的話自然是推薦買貴一點的嘍,畢竟一分錢一分貨嘛。優質的電飯煲底盤發熱均勻,溫度控制比較合理,保溫時不容易燒糊飯底,密封度也會更好,煲出來的米飯自然也就更加鬆軟可口了。


美食傑官方


在家裡做得飯大家都覺得不如飯店裡煮出來的好吃。

大廚透露,只需先將大米淘洗乾淨,淘冼次數不超過三次,且不能用手搓。。次數太多,就把大米的營養給破壞掉了。

然後加入一點清水,大米跟水的比例是1:1.2,加完水後可以再倒入一點白醋,白醋可以讓大米煮的更加鬆軟,接著再滴幾滴食用油,這樣做出來米飯的鬆軟可口,而且粒粒分明,

有時難免會買到陳米,我們可以在鍋中加入少許的花生油,再加一勺啤酒,這樣蒸出來的米飯也是晶瑩剔透,也會更香。


元嫂的菜


顆粒分明的米飯,我們需要從選擇大米開始,像一般的秈米是很難做到顆粒分明的,但是東北大米,香米,就比較容易了。

然後就只剩兩個問題:

首先,水量的把握是關鍵,有些人喜歡把米泡一泡然後再下鍋。這對新手來說就增加了對水量的把握的難度,因為米吸收了水以後我們做飯需要加入的水就會變少。一般來說是高處米的平面1-1.5釐米左右就可以了。當然量很多的時候需要重新衡量一下。

其次,淘好米後,用飯勺把米壓平整,這樣倒入水的時候水面也是平的,如果不平整煮出來的飯很有可能是軟硬不均。


敢笑你就贏了


《詩經》中以“泂酌彼行潦,挹彼注茲,可以餴饎。”來形容古人做飯的場景。其中饎字為做飯的意思,而餴字就是古人做飯的方式,也就是甑(zèng)蒸飯。

看現在電飯鍋的廣告,把柴火飯當成一個大賣點,就說明了蒸飯的魅力。

蒸飯極為講究,基本分為泡米、淘米、煮米、蒸米四個步驟。

大米用溫水泡三十分鐘左右,淘淨。入鍋開煮。剛開始要使用微火,忌用強火。先是冒出白色的霧氣,再一會兒會溢出粘稠的米湯。此時需要不時轉動鍋身鍋蓋,不讓米湯大範圍溢出,約一刻鐘後,大米煮至夾生,米中有白芯,煮米就好了。將米過濾出米湯,然後把米置於大碗中,在鋪平的米上戳幾個眼。大鍋盛水,將碗置於鍋上,然後小火再蒸大約20分鐘。看到冒出大量白色熱氣的時候,蒸飯就做好了。這樣蒸出的米飯,米粒脹大,飯粒之間不沾,一粒是一粒。

當然這種做法太複雜了,不適合現在快節奏的社會。

簡化版的就是,先買一個非常好的電飯煲,幾十塊的那種肯定不行,量力而為吧。

然後,你要買好一點的大米,如果你買一塊多錢一斤的,那不用往下看了。個人吃過盤錦大米,是真好吃,不用吃菜都能吃下一碗飯,只是那個價格,也是肉痛啊。

米淘洗乾淨入鍋,注意水不要太多了,比電飯鍋裡刻度要稍微少那麼一點點。然後就是秘方了,加一小塊豬油,開始愉快的煮飯吧。等煮好以後,你就會吃到香氣四溢,一粒一粒的米飯了。


陽數奇


米飯是最常見的主食之一,應該也是我們平時最為廣泛的主食,而且我覺得在一頓正餐中米飯的重要性是不亞於菜餚的。米飯煮的夾生、太爛,那麼這一頓中餐菜色再怎麼出眾,也好像總有一點遺憾似得。所以下面我們就來分享一些蒸米飯的秘訣,如何蒸米飯能夠米粒分明、味道好呢?

首先肯定要選擇優質的大米,比如我個人最喜歡的五常大米(粳米)和增城絲苗米(秈米)就都很不錯。有句俗話叫做“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米做不了米飯,而大米本身品質太差的話,什麼辦法什麼高科技鍋子也蒸不出好米飯。

其次淘洗的手法也不用太粗暴了,只需要清水淘洗至多兩到三次,澄出的水變清就好了。不用特別暴力的手法去搓米,本身精細加工之後就已經損失了一些營養,太過用力搓洗或者淘洗前浸泡太久,會進一步造成營養流失。有的朋友覺得現在很多食品都不安全,什麼殘留、重金屬之類的,認為好好搓搓會變乾淨,其實如果真的大米本身已經被汙染到那麼嚴重的程度了,就算搓碎了也沒什麼用。

還有就是蒸飯時候添水的量,水少了夾生水多了黏糊,這是隻要蒸鍋兩次飯的人都知道的。一般我們蒸米飯的水量大約比米量多出20%到30%左右就可以了,好像大江南北大家都知道用手指來作為這個衡量參照,不過有些說法就是“水比米高出一個指節”,其實每個人的手指長度是不一樣的,我建議是先用手指探到鍋底確認米的高度,然後按照這個高度的1.2倍到1.3倍加水,這樣比較準確一點,然後燜過一次之後按照自己的口感調整下次用水的量就簡單搞定了。(要求更精準的話,也可以用舀米的量杯來加水)

最後就是一些民間流傳的蒸米飯更好吃的小方法,比如最多見的就是“滴幾滴油”進去,可以使得米飯更飽滿香軟,這個做法我嘗試過,不能說完全沒用,但是效果其實是沒有想象中的那麼明顯的。其他還有什麼加鹽的、加醋、加啤酒、加牛奶的,我覺得圖個新鮮可以嘗試下,但是真的效果不是特別明顯,反正我幾乎都試過。至少這些辦法對於米飯品質的影響,是遠遠低於選擇更好的米以及更好的鍋具的作用的。

而我不是很建議那種提前浸泡大米的做法,有的說浸泡會讓米吸收足夠水分,蒸出來更顆顆分明。可事實是一些沒那麼好的大米很容易就吸水過量,米飯燜好肯定就是軟軟爛爛的,達不到題主說的“米粒分明”的要求。而高品質的大米也不需要提前浸泡,淘洗乾淨之後加適量水直接蒸就好了,所以這個浸泡的過程對於燜米飯來說有點多餘。


對於美食、健康飲食和美食趣聞軼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個關注和贊支持一下,以後一起分享有趣有用的相關內容!


啞巴美食家


米飯怎麼才能顆粒分明,糯而不粘那?其實很簡單,米飯加水時要剛好高過米一個指節的高度,水多發粘,水少硬。然後可加入幾滴醋,幾滴橄欖油,蒸好的米飯有光澤,顆粒分明,糯而不粘~



糖果Tang


首先在於選擇大米,本身屬性是骨子裡帶的你要把糯米蒸的顆粒分明這絕非只是個技術活😁!言歸正傳身為北方人一般會選擇東北大米,其米粒飽滿,顆粒分明,如果時間允許可頭一天晚上浸泡一夜再蒸,如果時間緊迫可將水量加至高於米一中指第一關節即可,同時蒸米飯之前加入幾滴食用油(橄欖油也可)蒸熟後不要立刻開鍋,關火再燜一會。老輩的經驗,家族延續幾十年,希望能有所幫助。


哲學沙發神經


首先應該買好的大米,大米自身顆粒飽才行。要煮一鍋蓬鬆的米飯的話可以在鍋裡撒一點鹽。一直以來的小經驗。


劉景逸kingdom


想吃的更好吃的話,可以嘗試煮飯的時候,把米洗一倆遍,把曬米時混進去的沙子雜物去掉,下鍋煮飯時可稍微滴一點食用油進去,然後再去煮,這樣煮出的米味香,顆粒有光澤且分明,食用起來會更佳,不信可以試試,反正又不虧……


我兜裡l有糖


蒸米飯這麼簡單的問題有的人答得這麼複雜,誰來看?要想顆粒分明洗好米後、控制好米和水的比例(好的米洗好後有一層薄薄的水就夠了),再滴二三點食用植物油和三點醋就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