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年|兄弟情仇,為何能成為港劇的母題?

此《縱橫四海》非彼《縱橫四海》,導演王晶不可能不知道那部在影史留名的經典,但還是如此起名,可見如今飽受爭議的他當年有多自信。事實證明,這部電視劇的質量確實配得上這個霸氣的名字。

想当年|兄弟情仇,为何能成为港剧的母题?

《縱橫四海》海報

但是精彩歸精彩,如果看多了上世紀九十年代的經典港劇,難免會產生一種感覺:它們,還真有點似曾相識。原因很簡單,這批劇集的人物、情節雖不相同,但繞不開一個共同擁有的母題,那就是兄弟情仇。拿《縱橫四海》的劇情來說,親兄弟被迫骨肉分離的“狸貓換太子”式設定,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天地豪情》。

至於兩兄弟一正一邪,反目成仇的戲碼,港劇劇迷就更熟悉了。《流氓大亨》裡的方謹昌和鍾偉舜,《義不容情》裡的丁有健和丁有康,《天地男兒》裡的徐永邦和徐家立,都可以被歸類到這一序列中。港劇的創作者,為何不約而同地將兄弟情仇當做敘事的核心推動力?

想当年|兄弟情仇,为何能成为港剧的母题?

陶大宇(左)飾演利兆天,譚耀文飾演明智傑

這個答案,還是要到劇情裡去找。邪不能勝正,這是每個觀眾心知肚明的必然結果。但什麼是邪?什麼是正?如何進行準確的定義,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縱橫四海》中的兩位男主,真可謂五十步笑百步,誰也不比誰好到哪裡去。在劇集伊始閃亮登場的利兆天,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香港富商。飛揚跋扈的他,信奉冷酷的商業操作,怎麼看都不是個善茬,倒更像《大時代》裡的丁蟹之子。另一邊,出身寒門的明智傑一直對利兆天羨慕嫉妒恨,於是不斷對其展開報復行為而逐漸變得喪心病狂。他出賣朋友,背叛妻子,甚至與母親反目,最終走上了絕路。

想当年|兄弟情仇,为何能成为港剧的母题?

周海媚(右)飾演路雲

可誰又能否認,他們也心存善念呢?經歷人生挫折,領悟生活真諦,再度奮起的利兆天自不待言,就連明智傑也曾奮不顧身地衝進火場,挽救過別人的生命。回過頭來看,當年的港劇在塑造人物複雜性格方面的能力令人歎為觀止。只是,為什麼明智傑會輸?

前期心思縝密、野心勃勃的明智傑,突然間在最後十多集裡昏招迭出,生生打爛了手裡的一副好牌。這或許很難用利令智昏來解釋,但細細想來,此類橋段在港劇中並不少見。《義不容情》裡的丁有健雖然是個好人,但他的成功,還是離不開主角光環的加持。要不是他在監獄中捨命一搏,救下了多次刁難他的獄霸水哥,又何來之後的飛黃騰達?最典型的例子還要數《大時代》中的方展搏。還記得他是如何在最終決戰中完爆丁蟹父子的?向三位大亨“借運”,這幾乎是一種魔幻現實主義的方式。不必大驚小怪,港劇中,這樣的“神秘力量”只是常規操作而已。

想当年|兄弟情仇,为何能成为港剧的母题?

《縱橫四海》裡的周海媚和楊恭如飾演姐妹

這股力量從何而來?凡是破壞家庭、血緣關係,以欺詐謀取不當得益者,都會遭遇“因果報應”,這幾乎是當年港劇的“潛規則”。明智傑敗就敗在了暗示只有母親明星死去才能救自己,結果明星的扮演者葉德嫻展現了她的精湛演技,詮釋了港劇歷史上最偉大也最盲目的母愛。如果說我們常常能在美劇中看到不被家人理解卻能成就一番大事業的孤膽英雄,那麼在港劇裡,失去家人的角色必敗無疑,幾乎無一例外。

這種思想傾向並不難理解。香港迴歸之前,香港百姓認同感的缺失迫使他們將更多注意力放到謀取經濟利益的活動上。對老百姓來說,只有獲取足夠的物質財富,才能擁有相應的安全感。隨之而來的,就是一種以家庭、家族為紐帶,專注以血緣關係維繫經濟利益的功利主義。這也是“兄弟情仇”為何能成為上世紀港劇內核的最重要原因,畢竟,主創們很清楚什麼才是香港社會的主流思潮。

想当年|兄弟情仇,为何能成为港剧的母题?

《縱橫四海》劇照

經濟繁榮、文化多元的香港社會事實上非常珍視中國傳統價值觀。而家庭親情、手足之情,當然是其中核心。

想当年|兄弟情仇,为何能成为港剧的母题?

《縱橫四海》劇照

所以,在《天地豪情》裡,程家雄重視道義幾乎到了古板的地步。在《義不容情》裡,丁有健總是把“弟弟是有人性的”掛在嘴邊。《火玫瑰》中的喬立再三強調,“我最不喜歡別人騙我”。而在《縱橫四海》的結尾,明智傑終於幡然醒悟,和兄弟利兆天握手言和、重歸於好。儘管我並不相信一個在生活的歧路上走出那麼遠的罪人,還有可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但我們都明白,他們的和好意味著親情的彌合以及傳統價值觀的迴歸。而這,正是所有港劇觀眾最想要看到的場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